APP下载

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双鸭山人的中国梦

2013-04-18李显刚

奋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双鸭山中华民族转型

李显刚

(作者系中共双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时代号召,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全新内涵。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中国梦”的科学论述,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立场,牢记使命,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双鸭山转型发展步伐,为实现 “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一、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以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关于中国梦的科学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不仅把党的执政目标、执政宗旨、执政遵循和执政方略升华到一个新境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百年追求的概括集成。中国梦源于对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1840年以来,为实现这一梦想,一代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梦源于对现实发展阶段的科学研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奋斗,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是中国共产党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梦乘风破浪一步步变成现实。

中国梦指明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奋斗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前提。历史证明,国家落后、贫弱,人民就要遭受压迫,受人欺凌。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民族振兴是关键。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中国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心结,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信念。只要我们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振兴就一定能够早日到来。人民幸福是根本。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梦凝聚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炎黄子孙的梦,是 “一个能在人们心目中激起共鸣的目标”。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深入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它触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成为唤起亿万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激发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归属感和进取心。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13亿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发展的恢弘正能量,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更加强大, “两个百年”目标必将顺利实现。

二、准确把握市情民意,引领双鸭人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代表着全国人民的心愿,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一个个精彩靓丽的地方篇章。

对双鸭山人来讲,也有自己的中国梦。双鸭山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煤炭、电力、钢铁、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过巨大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发展抓项目、工业抓园区、农业抓示范、三产抓市场、城建抓功能、安全抓防范、干部抓作风、社会抓和谐,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加强各项民生事业建设,开创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生质量大幅提升的生动局面。未来一个时期,是双鸭山转型发展、跨越提升的重要历史阶段,建设经济强市,实现转型崛起,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双鸭山人的最大梦想。这个梦是中国梦在双鸭山的具体化、特色化、本土化,一脉相承、同声相应。具体来说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 “实力富民”。到 “十二五”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美元,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迈上新台阶,主导产业规模和效益进入全省前列,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任务全面完成,市域综合经济实力达到全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二是 “秀美安民”。到 “十二五”末,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全力打造 “湿地之都”品牌,力争进入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示范城市行列。到2020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舒适,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生态特色魅力凸显,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更加宜居、宜游、宜创业。三是 “幸福乐民”。到 “十二五”末,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升,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 “转型崛起”目标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中等收入人口逐年增长,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收入分配基本合理,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基本满足,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更为安宁、更有尊严。

三、务实做好本职工作,践行双鸭山人的中国梦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梦不在口头,只在脚下。这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快城市转型,走“五区一城”发展之路,持续做强 “七大主导产业”,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是实现谱写中国梦双鸭山篇的有效路径。

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经济发展。双鸭山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步伐,是实现梦想的强大引擎和根本动力。要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纵深推进煤电化基地核心区、钢铁产业重点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俄经济贸易区、北大荒风光旅游区和山水生态城 “五区一城”建设,发展壮大煤、电、钢、粮、化、新(新能源、新建材)、贸 (对俄贸易)等 “七大主导产业”,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努力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和对资源依赖程度的最小化。以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夯实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天泰煤制芳烃、龙泰煤制烯烃、神华国能宝清煤电化、建龙铁合金、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引领转型的产业项目,形成集群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生产的新型工业体系。重点推进联丰·滨河国际城市综合体、欧蓓莎·中俄国际建材家居广场、四达中俄国际贸易中心等大市场、大物流、大商贸建设,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打造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不遗余力地加快改善民生。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中国梦的筑造者。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抓发展不忘惠民生,千方百计加大民生投入,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继续推进安邦河治理、道路交通改造和管网、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高质量完成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小区配套及市新人民医院、新高级中学、市体育馆、市图书馆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扎实做好各项民生事业,积极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就业、人才服务和社保、医保政策,确保全市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三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建保障。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深化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 “五位一体”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抓好党性教育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党建 “十大工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领导带头,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 “老四风”,倡导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勤廉之风、互助之风的 “新四风”,以 “为民务实清廉团结”的作风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加强思想舆论引导,推进提升 “煤海红帆”党建信息平台和 “双鸭山大讲堂”等宣传网络建设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正确导向和主导权,有效增强各界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确保实现属于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双鸭山中华民族转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奋力描绘新时代双鸭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双鸭山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转型
“双鸭山大学”火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