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民俗体育养生文化的解析
2013-04-18汪东明
张 敏,汪东明
(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使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具有类型性、继承性、传布性和非官方、非正式特征的体育活动事象与活动[1]。民俗体育文化是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体育文化,它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区域中形成,并且不断的沿袭、渗透和生活化,能够真实反映出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娱乐爱好,与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社会风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民俗体育中养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几千年的起伏跌宕之后仍然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自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整个民族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皖北地区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包涵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表演活动,同时也延续着民俗文化的集体社会记忆和情感,展示出地方性民众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皖北的历史文化资源令人艳羡,其历史遗存星罗棋布,既有独特悠久的道家文化,又有浓郁的饮食、医药养生文化,还有花鼓灯、五禽戏、传统武术杂技等地方风情文化。把皖北丰富的民俗体育养生文化进行分析整合,使之发扬光大。
1 从养生文化视角看皖北民俗体育的发展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文化的发展可以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理性和娱乐。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通过肢体动作表达人所在族群的意识、思想、情感、精神、价值理念等[2]。民俗体育养生文化是养生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广义的健康观为基础,结合广泛的民间风俗习惯及区域经济变迁特征,把传统养生学、体育民俗、现代医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结合起来,表现出民俗体育的传承性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和对接,在现实生活中弘扬传统养生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养生方法。现代社会人类对于身心双修的统一健康观的需求是民俗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的沃土。传统体育养生观认为:各种养生内容或方法都是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等方式以修炼人身元气,以达精气神三者相聚,“性命双修”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从而达到形神共养、颐养天年的目的。
皖北,这块神奇的土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承载着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的渊源精髓,伴随着各个武术门派成长和发展的独家养生健身特点,其耀眼的光芒在华夏文明中独树一帜。管仲、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嵇康、桓谭……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家喻户晓,同时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都与皖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生于斯或长于斯,为皖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显著的是老庄的道教养生文化理念。《老子》的清净思想要求练习者动作缓慢,心理上放松,像太极拳、养生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体育运动中都有很好的体现。道教养生文化中提到要树立的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和谐整体观,遵循自然无为的法则;其次是要重着于社会人群的和谐,淳朴无伪;第三倡导贵生重人的理念,理想价值取向就是贵生、乐生、重人,祈愿世人都能终老天年。《老子》中则说:“生,道之别体也。”,使人们对生命充满神圣懂得珍惜,同时还要学会保养生命,使生命升华,避免受到损害等,《抱朴子内篇·黄白》则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皖北体育养生思想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养生锻炼方式千姿百态,民俗体育运动形式也是动静皆全。皖北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健身意识,传承至今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传统文化需求的契合。
研究皖北民俗体育养生文化的主体中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其表现形式的传承和空间上的流动性。皖北民俗体育运动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五禽戏和花鼓灯,另外还有分布于不同乡镇民间的腰鼓、狮子舞、龙灯、竹马、旱船、大头舞、高跷、杂技、利辛猴戏等等,形式多样趣味横生。1800 多年前东汉华佗模仿虎、鹿、猿、熊、鸟等动作形态创编的健身功法“五禽戏”,今天已被列为是国家规定推广的健身气功项目。花鼓灯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怀远县及禹会区秦集镇均被命名为“花鼓灯之乡”,怀远县还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安徽花鼓灯艺术之乡”[3]。皖北民间杂技与竞技发展历史悠久,临泉县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杂技、马戏之乡”,据传汉代在阜阳临泉县就存在杂技活动。宿州埇桥马戏,亳州利辛县马戏艺术的群众基础较好,各种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锻炼理论也各具特色,但他们完整的概括了皖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五禽戏理论丰富注重无病预防,发掘人体潜能;各种杂技、香会表演充满娱乐风情,在继承技巧的基础上感染和鼓舞了民众健身热情;大量的民俗体育活动既传授生存技能、又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等,完整地勾勒出皖北民俗体育养生文化的全貌,实践了“生命在于运动”理论。
2 皖北民俗体育养生文化的机理
2.1 风俗性和观赏性
大部分的民俗体育活动都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它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并被人们所享用,具有雅俗共赏性,满足地方群众的文化需求。皖北道教思想和医药养生思想,同时促进了地方民俗体育养生运动的传播,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气功的发展和锻炼人群的日益壮大,既显示了养生文化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受古典美学的熏染,展现出轻灵柔和的形体美;同时保持着“内外兼修”的传统保健思想,对丰富人的情感、陶冶情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用于重大节日表演欢庆的民俗体育项目,杂技、秧歌、划旱船等给当地居民带来节日的欢快气氛,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带有强烈的地方性风俗特点,雅俗共赏,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精神食粮,也是农村民俗体育养生文化的最基础表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将自己的情感和热情倾注于民俗体育养生功法的习练中[8]。像扭秧歌、划旱船、猴戏、马戏、斗鸡、斗羊等很多的民俗活动都散见于农村街头巷尾,随意性较强,与当地生产、生活结合紧密,有些是在农闲时节人们自娱自乐的活动。他们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各类器材,时间自由搭配,场地可因陋就简,老中青少皆宜的特点。激烈刺激的竞技体育带给人们视觉冲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群对大众体育健身项目需求迫切,皖北民俗体育运动项目顺势而生,把传统养生文化中的哲学、文化、道义、健身等理念传授给习练人群。人们通过这样的体育锻炼,不需要专门的技能技术学习,却能够收到实实在在的健身实效,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2.2 相对区域性
不同地域的人们因谋生方式及历史传统不同,因而形成的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4]。皖北民俗体育活动就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之中,不同人群对于日常生活方式和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的改变而形成的独特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娱乐形式,同时也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及习俗。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和文化因素相互交融,同一地区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也有较大差异。皖北地区由于处于黄淮流域的地理因素关系,历史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繁重的赋税徭役,皖北地区百姓流动性较强,人口锐减,政府组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据各《地方史志》和《家谱》记载:皖北地区的人口有来自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和安徽南部等,不同地区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变迁除了带来原有的劳动技巧和资源外,也充实了当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导向,社会人口的变化带来经济水平的改善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对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起到改良作用。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口群体聚集在同一地区会遵循新的自然法则,产生与现实协调的新型民俗健身娱乐方式。
2.3 继承和发展相结合
人类社会在快速前进的同时,所伴随的文化、经济等也在发生着同步的变化。中国民俗体育养生文化以它其固有的价值特征与优势,以及特有的运动方式和文化内涵在人类历史上流传并不断丰富延续至今,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检验,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社会形态的不同需求,并在满足社会和人类需求的同时获得了自身的发展[8]。皖北民俗体育项目的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要开展有关民俗项目的普查工作,摸清家底,或者采取有偿征集的方式,引导和利用民众力量参与地方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与开发,多方面调动农村人口的健身养生积极性。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大多依赖口传心授,直接观察或模仿,从师长身边习得、继承并有适当的改进和创新,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或手法展示。固守陈规的方式使得目前很多传统技艺得不到很好的继承濒临失传。这需要走出单一相传的模式,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节奏结合,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丰富的娱乐健身内涵,在保持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又要适应现代人多元化的需求,改变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共享民俗体育的魅力。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开展的今天,地方民俗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更加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它在娱乐健身的同时使人精神上休闲自在,参与锻炼过程促使人内在精、气、神的和谐统一[8],平抚现代人日益浮躁的心态,真正达到身心平衡,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之一。对于有科学健身价值、同时能被大家所喜爱的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使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创编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为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娱乐、治病等多元功能,一方面普及健身娱乐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其消遣健身的竞技性,使学习者在相互竞争中锻炼身体,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愉悦,调动参与者的热情,推动更多人加入其中。只有易于普及并具有美学观赏性和竞争性等多元体育特性为一体的健身功法,才能为中国传统养生功法重新赋予其活力和长久生命力[5]。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不仅能够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禀赋,而且对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和人力资源本身都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2.4 教化民众
民俗文化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民俗文化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6]。皖北民俗体育文化存在着一种最自然、最贴近生活的特殊教育方式,就是潜移默化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包括人际交往、尊师重道、一脉相承、言传身教等等都在民俗体育活动中一一体现。没有既定的法律程序,也没有固定的行为方式,所依赖的是“乡规民约”。荀子说:“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就是强调要利用民俗文化,塑造某个民众群体所认同的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5]。民俗体育健身项目在表现形式上还保留了地方文化氛围和道德准则,在项目表现上以伦理道德的形态出现并与原始留存的信仰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和控制作用。皖北民俗体育活动中一招一式中都包含着“养心养德”、“养身崇德”的优良传统,既习养生又崇德育,可以使练习者得到身心的全面修炼,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俗体育的娱乐功能还与地方人们的审美观念密切联系,它们能够体现出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精神面貌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内在,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体会民俗养生运动的内涵和文化价值,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保护良好的传统习俗,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民俗养生文化丰富了养生健身行为理论内涵,养生健身活动进一步促进民俗文化体系的发展,二者互相渗透,共同促进皖北地方民众对民俗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与发展。
3 皖北民俗体育养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皖北民俗体育养生文化价值没有足够重视
民俗是多种学科成长的土壤,也是取之不尽的优秀文化保障[6]。皖北民俗体育深受多学科的交叉滋养,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其最核心的价值是通过各种运动形式养护人们的生命,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关键主体是参与运动的人群。民俗体育养生功法把练习者主体与外在客观表现形式相统一,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其养生文化价值体现在把传统养生文化理论与现代医学、哲学和社会和谐相结合,是个体的主体意识从觉醒到追求,再到崇扬的过程,也是尊重个体差异,崇扬主体性正是其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9]。然而现代社会各式各样快捷的运动项目的滋生,让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民俗体育越来越没有发展空间,传统的古老技艺也限制了行为体验者的创新和改进潜力,娱乐和感悟的内心体验越来越少,更多的年轻人群对于民俗体育形式失去兴趣。民俗体育的核心价值还在于民族认同感[6]。民俗体育养生文化价值需要与社会大环境下的社会文化进行交合,理应受到更多关注,毕竟中国绝大部分民众来源于乡村民间,民间的民俗养生文化底蕴还有太多的未知数。目前皖北的民俗体育运动在缓慢发展,但其内在价值的关联还需深入。
3.2 皖北民俗体育养生文化体系不完善
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民俗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是目标[6]。通过这一名片展示地方政治、经济和人们的文明程度。皖北地区虽然有深厚的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民俗体育项目,但是民俗体育养生文化的体系不够完善,大家只知其一,不得要领。将民俗体育养生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相结合。有关部门能够牵线将皖北酒文化、道教养生文化、武术杂家的民俗运动项目和各散落群体的健身功协调在一起,共同开发皖北全面文化体系的建设,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3 皖北民俗体育活动发掘和传承衔接不足
民俗体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他由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通过对劳动或生活的模仿创造产生的[7]。在皖北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地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有关部门在发掘和整理工作中重视度不够,对于很多民间艺人专访或田野查询中缺乏耐心,没有真正的深入基层进行挖掘。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务工,很多年轻人群对于古老民间技艺缺少关注,后备人才发掘和培养不到位,人才出现断层,导致村落或民间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力量弱化,很多技艺面临消失。民俗体育是由群众集体创造并由群众集体参与的,参与者的缺失是民俗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最大瓶颈[6]。
4 建议
4.1 以开放的姿态面对现有民俗体育养生文化资源
皖北历史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是开发不够。地方政府应该把发展的眼光投向区域强项,将地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养生文化和民俗养生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资源综合优势,打好皖北养生文化与民俗运动这张“王牌”,将民俗项目与旅游经济捆绑在一起,大力发掘更具地方特色的健身养生技艺,并全面向人们推广。
4.2 加强区域民俗体育养生文化保护,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体育活动
围绕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与精神文化需求相统一的观念,地方政府应加强主导作用,让乡村民俗体育运动与地方文化活动相结合,围绕重大节日开展和推广更多民间民俗运动项目,并组织相应的团体进行整编和汇总,适时引导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地方民众的参与热情,不断开发民俗体育养生文化娱乐服务项目,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体育活动。
4.3 依托地域优势开发民俗体育课程,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民俗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未来要寄托在年轻一代,培育地方青少年的参与和保护意识尤其迫切。各地可以采取一些实际措施让民俗体育项目进校园、进课堂,有关职能部门加紧对濒危民俗体育项目继承人的选拔与培养工作,组织地方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带入课堂,即可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又能够传承优秀的民俗运动项目。
[1]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139.
[2]张文涛,李磊,饶永辉.草根文化视域下对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解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1,32(3):77-80.
[3]谢政伟,王怀平.安徽淮北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概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143.
[4]李少惠,梁蕾.民俗文化视域下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思考[J].前沿,2010,271(17):185-189.
[5]乔亚敏.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与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0(10):242-243.
[6]杨静如.民俗文化开发价值探析[J].前沿,2010,278(24):163-165.
[7]杨海鹏,张亚荣,斯力格.红山文化民俗体育透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30-132.
[8]唐传勤,张斌.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机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7):63-66.
[9]王敬浩,周爱光.现代体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8,29(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