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女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妇科阴道菌群状况调查分析
2013-04-18任亚琴胡秀慧吴引弟刘树珠吴婧
任亚琴 胡秀慧 吴引弟 刘树珠 吴婧
●调查研究
托幼机构女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妇科阴道菌群状况调查分析
任亚琴 胡秀慧 吴引弟 刘树珠 吴婧
近几年幼儿园频繁曝出“虐童”事件,引发人们对幼儿园女教师这个群体广泛关注,希望对她们的生活状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我院承担本辖区内所有托幼机构女教师的健康体检,同时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与临床检验,分析她们的精神状态和妇科阴道菌群状况,以期为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1 176名女教师,年龄20~55岁,其中20~30岁组420人,30~40岁组391人,40~55岁组365人;有性生活史者961人,无性生活史者215人。所选对象在体检前1周内均无性生活及用药史。
1.2 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妇科方面(既往史、性生活史、孕产史、避孕方式及生殖道感染相关自觉症状等)和精神方面(SCL-90症状自评量表、自编工作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问卷表)。用无菌棉签取阴道分泌物送检,常规化验pH值、清洁度、假丝酵母菌和滴虫。诊断标准:(1)健康女性的阴道pH值为3.8~4.5,清洁度I~Ⅱ,假丝酵母菌和滴虫阴性[1];(2)SCL-90症状自评量表: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考虑初筛为阳性,需进一步检查[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 176 例体检妇女阴道pH值为3.8~4.5及>4.5的比例分别是72.02%(847/1 176)和27.98%(329/1 176),不同年龄段阴道pH平均值有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清洁度I、Ⅱ、Ⅲ~Ⅳ比例分别为56.80%(668/ 1 176)、27.21%(320/1 176)、15.48%(182/1 176)。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检出率分别为9.27%(109/1 176)、0.77%(9/1 176),有性生活史与无性生活史假丝酵母菌的发病率分别为9.16%(88/961)、9.77%(21/215),滴虫阳性均来自有性生活史者。不同方式避孕者异常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方式避孕者异常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不同避孕方式者阴道微生态异常情况检出率各不相同,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χ2=7.67,P>0.05),而清洁度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1);使用避孕套者清洁度异常检出率(11.15%)低于其余3种避孕方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
本文11.82%(139/1176)的幼儿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与全国女子常模[3]对比见表2。
表2 幼儿教师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由表2可见,本文幼儿教师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5)。表明本文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普通人群要低。从社会地位自我评价分组比较看,69.73%(820/1 176)的幼儿教师认为社会地位一般或较差,仅30.27%(356/1 176)认为比较好。从自评收入分组比较看,不满意和一般占65.39%(769/1 176),基本满意和满意占34.61%(407/1 176)。各年龄段和不同教龄教师其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对职业倦怠的教师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同时发现,有心理失调问题的教师其妇科阴道菌群异常率也明显偏高(清洁度异常为主),比例为58.99%(82/139)。
3 讨论
女性阴道微生态体系是由阴道内微生态菌群、机体的自身调节功能和解剖结构共同组成。季芳等[4]对体检中心的1 660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调查,清洁度异常率和VVC发病率分别为9.94%和3.86%,对照比较我区教师清洁度异常率(15.48%)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病率(9.27%)偏高。假丝酵母菌是阴道中正常存在的一种微生物,与阴道内其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任何因素一旦打破了这种稳态,都有可能导致VVC的发生[5]。统计显示,VVC发病率高居各种阴道炎之首,无性生活史与有性生活史女教师相比较VVC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因长期照顾幼儿工作紧张普遍存在精神压力过大,且缺乏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使身体免疫力下降,阴道内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和假丝酵母菌数量及毒力增强,引起菌群失调而发病[6]。调查还表明,采用避孕套避孕的教师其清洁度异常率、滴虫检出率较其他避孕方式者低(9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均未采取避孕套避孕),这可能是由于避孕套的保护作用阻断了生殖器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了感染机会,建议采取保护性的避孕方式。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失调是引发“虐童”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这种健康失调不仅存在于某个幼儿园,而是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她们由于长期面对责任、工作、家庭等多种压力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和心理失调的症状,我们通过调查证实了生产状态(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社会关怀、权益保障等)各因素与职业倦怠的显著相关性,且职业倦怠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职业倦怠越严重,恶性循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发展、生活学习和工作事业,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是防治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在此我们提出一些想法:(1)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压力,例如教师需勤洗手,建议配备暖风机,适宜幼儿的绿色盆栽等;(2)提升社会地位,提高福利待遇,依法落实各种优惠政策,教师有了体面的生活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3)利用多种支持途径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政府和社会多投入增加心理咨询机构数量,多宣传增强教师保健意识,医疗机构常规开展心理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定期跟踪管理。现代医学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只有身心全面健康才称得上真正健康。从统计分析来讲,我区女教师的阴道菌群状态和心理健康状态均不令人满意,因此采取行动已刻不容缓,以上问卷调查结果为我们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9-261.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等.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5):260-263.
[4]季芳,张宁,狄文,等.健康体检妇女阴道菌群状况及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1:10.
[5]李奎,刘朝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环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89.
[6]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5-268.
)
(本文编辑:田云鹏)
310012 杭州市西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