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
2013-04-17徐华永董志春
徐华永,董志春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内一科,浙江 绍兴 3124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肾衰竭死亡的首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没有明确解释,且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国际通用的Mogensen分期标准[2],均为 2型糖尿病,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为30~300 mg/24 h;无严重基础性疾病及重要脏器疾病;近期未使用肾毒性药物及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排除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过敏、肿瘤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蛋白尿。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4±4.5)岁;平均病程(9.3±2.5)年。对照组中男 19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57.2 ±5.6)岁;平均病程(8.9 ±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及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每天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FPG)低于 7.0 mmol/L,餐后 2 h血糖(PBG2 h)低于10.0 mmol/L,血压低于140/90 mmH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300 mg,口服,每天2次,连续服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日立7600糖化仪测定血糖指标(FPG,PBG2 h)。采取标准水银汞柱法取右上肢坐位测量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重复3次,取平均值。在清晨留取24 h尿测定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取非同日测定2次的平均值。同时记录血钾升高、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血钾升高、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X±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最大程度阻止或延缓其向终末期肾病发展已成为近年研究的重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高血糖所致的代谢紊乱、肾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高血压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3-5],目前公认的常规疗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压,给予低蛋白饮食,调节血脂等。近年随着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6-7],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是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此时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之后肾功能将不可控制地进行性下降直至肾功能衰竭。因此,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治疗是防治其进展到不可逆转的临床蛋白尿阶段的关键。
研究表明[8],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体内强有力缩血管物质,与肾脏损害关系最为密切,是导致肾小球慢性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厄贝沙坦是一种高选择性AngⅡ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拮抗AngⅡ的1型受体,阻断AngⅡ的生理作用,从而减轻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排泄,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缓解早期高滤过、高灌注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保护肾功能。杜小丽等[9]报道,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厄贝沙坦300 mg降尿白蛋白效果优于150 mg,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用少。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治疗前后有变化,但不明显(P>0.05),且两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肾功能指标水平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孙慧君[10]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厄贝沙坦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可持续性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这种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孙 冰,班 博.早期糖尿病肾病研究现状[J].山东医药,2009,49(37):104-105.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8-80.
[3]闵 锐,李玉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药品评价,2010,7(1):9 -12.
[4]杨红芳.微量白蛋白尿在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9):89-91.
[5]高 瑶.2型糖尿病患者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变化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6 -77.
[6]Frank P,Kay H,Beate K,et al.Rosiglitazone Improves Glomerular Hyperfihration,Rena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and Microalbuminuria of Incipient Diabetic Nephlopathy in Patients[J].Diabetes,2005,54(7):2 206-2 211.
[7]曾平原.高血压及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尿液中微量清蛋白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779 -780.
[8]Sierra C,Sierra A.Early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high-risk patient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J].Vase Health Risk Manag,2008,4(2):289-290.
[9]杜小丽,杨大兴.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2):20 -22.
[10]孙慧君.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