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原则悲剧性的自身逻辑
2013-04-16张欢
张欢
摘 要: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为善良意志做了论证,阐释了道德规律,并称意志的自律性为道德的最高原则。然而后世的道德现状并未像康德所期望那样发展,反而式微。通过分析启蒙以来理性的发展,来解释正是自律原则自身的悲剧性逻辑,使其无法如康德所设想那样走向目的王国。
关键词: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自律原则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33-02
两百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高歌着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口号,要用理性的光芒驱散黑暗。而那时一批雄心勃勃的先驱中,不乏要为道德进行论证的思想家,有的尝试树立一套普通实践来规范道德行为,有的试图从情感中推导出道德根源;而伊曼努尔-康德则在其中独辟蹊径,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排除经验性的来源,在先天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道义论的道德学说[1]。事到如今,启蒙的宏大谋划几乎塑造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当下的道德现状若得康德窥见,定会使他失望之极。什么原因使得启蒙以来的道德追求难以成功,值得深思。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前言当中,康德表明他要找出并确立道德的最高原则。他的雄心,是要像物理学一样为伦理学确立一种普遍的、必然的规律。要达到普遍和必然,那么这些规律就既不能在人类本性中寻找,也不能在所处的世界环境中寻找,而完全要先天地在纯粹理性中寻找,那些混杂着经验和情感的因素则必须排除。什么是善?康德质问我们。有人会说幸福,诚然,幸福是值得追求的,但是却又是如此经验性的东西,无法普遍化,更别说必然化了;同时,对于追求幸福,人的本性往往比理性更能发挥作用,那么作为人的特有禀赋,理性定然有比实现幸福更高的理想——去产生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一种无条件的、自在的善,为其余善构成前提。例如,有人会说一些优良的品质是善的,比如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些自然禀赋固然是令人歆羡,但设想一个心怀鬼胎的人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他会干出怎样的行为?可见,这些品质要称善,需要一个无条件的前提,那就是善良意志,它并不因为能促成什么或期望什么而善。就算善良意志因为自己禀赋的平庸、命运的坎坷,最后一无所获,它依然是人世间最珍美的绝对价值。善良意志体现为责任,它是对道德规律的敬重,要求行为和道德规律普遍符合。但是现实中有很多行为符合责任,但却是出于某些情感上的因素,比如羞于惩罚或赢得声誉,而这样的行为并没有无条件的道德价值。只有当行为无关意图,只忠于责任、根据其所敬重的道德规律而产生的准则行动时,才具有无条件的道德价值。那么让人们如此敬重的道德规律应当如何表述呢?康德先做出一番分析,认为必须以一种命令式来表达,以“应该”作为谓词。而命令式中的假言式是需要一种意图作为前提的,显然与道德规律的形式相悖。因此,剔除前提的定言式命令才适合阐释道德规律,后者用形式、质料和整体的特征分别表述为: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2]39;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自身就是目的[2]5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2]57。这样的定言式命令具有普遍的强制性,每一个理性者都自愿、每一个非完全理性者都应该去服从,但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人却不能像自然物那样受制于自然规律,它只服从于自身制定的法则,任何的他律都将失败。康德说,意志就是实践理性,善良意志的准则必定是定言式命令,也就能使自己的准则,同时也是一切理性者的准则成为普遍规律,因此这加之自身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自律性的。意志的自律性即是道德的最高原则。
康德发现了这套道德规律,那么如若理性在他所谓的自然辩证法中逐步战胜欲望,那么自由的人类应当向着这目的王国逐渐迈进。但是事与愿违,当下的道德现状比起康德所处的时代却是不升反降了。诚然,启蒙运动之后,理性开始主宰,但这里的理性,也许是并不是康德意义上的理性,他的理性体现于分析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之时。假言式的命令追求某种目的,一完全理性者要实现这种目的,则必然遵从这些原则,它分为两种:其中当目的是一种所有理性者都渴求的目的,即幸福时,那么这些行为的原则是实用的命令,是机智规劝,它询问通向幸福需要怎样的手段;而若只是为实现某种当下的目的,那么这样的原则是工艺的命令,被称为技艺规则,它不问目的善否,只问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怎样的手段。定言式的命令则不关涉任何的质料和效果,只涉及行为由以产生的形式和原则。因为道德命令不需要以任何目的为前提,所以是定言命令。两种假言式的命令,同飞速发展的技术一起,以工具理性的形式加速了世界的制度化和合理化,加之商品交易逻辑对其他各个领域的侵蚀,使利己甚至欺骗本性趁机深入了混乱的生活之中;而工业革命使人们投身于繁忙之中,渴求着各种不问善否的目的,期待着快捷方便的手段,而假言式的命题恰能满足人们的意图,能顺利的实现目的,奖赏并未削弱的激情与欲望,于是各种不堪入目的手段受到热捧,终极道德价值的尊严受到冷遇。同时,实现各种眼下目的和幸福,远比过道德生活的渴求更加急迫;而康德的目的王国虽然许诺幸福,但是在达到这一王国之前,各种个人爱好甚至幸福都要受到打压,对于忙碌和逐渐短视的人类,这样的目的王国是没有吸引力的,甚至是无法忍受的。
启蒙也伴随了终极价值的消退。在启蒙精神大行其道的时代,人们带着解放了的理性,向一切进行拷问,而传统和上帝的权威首当其冲。其中传统的权威在一场浩浩荡荡的古今之争中退下了权台,而上帝和教会的权威也是在理性的挑战中屡战屡退。在古典时代,道德的论证是需要他因的,或者是遵循上帝的戒令,“上帝命令你应当这样做”,或者是追寻成为一个完满的人,践行着理性的人之为人的生活。到了康德的时代,上帝权威的渐褪,加之人文主义对禁欲的攻击,人逐渐挣脱了其敬畏的外力,道德体现出了一种无根性[3]76。启蒙时代的道德论说者们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企图在没有上帝作为最后因的境况下,建立起人的行为和道德的必然性联系,在人的自身里去寻找这个根。康德则走得更远,抛弃了经验和情感的因素,从纯粹的理性里面去找这个根,并且把一种人的主观意识,即敬重,作为其强制力。不论康德的论证是否是成功的,这纯粹的理性是否必然会产生善良意志、选择善的行为,值得疑问,用先天的解释没法说服每一个人去放弃爱好、甚至要忍受着无结果的痛苦而选择走向目的王国,而这种只要动机善就可放而不管的精神,也与当时人类向自然要权的凯歌相抵触;而敬重能否有如此的强制力以至于能达到上帝的强力,也是模糊的,连康德自己也承认他“说不清敬重的根据是什么”[3]19。那么没有强制力,人们亦无外因束缚,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变得屡见不鲜。
神性的领地被理性占领后,在一个无根的除魅世界里,既没有强制权威又没有终极价值,各种目的都以其自在的逻辑而合法存在,要建立普遍化的道德的期望越来越渺茫,相对主义不可避免[4]。而无根的人类的宗教纽带的松绑,原子化个人逐步滥觞;而道德论证不论成功与否都让人们无法或不情愿接受,对于道德是否存在的怀疑越发加深,似乎所谓道德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启蒙运动歌颂了人的自由,而刚好是在康德的论证中,人们发现自己具有如此之高的尊严,他们的自由竟可以自己为道德立法,道德不过是来自于人自己而已!配合着没有一个神权进行强制的事实,强调着个人选择的自由和自律给无公度性的道德取向的熊熊烈火添了一把柴,自律原则被扭曲为了道德个人或相对主义。同样各种道德选择之间无高下之分的呼吁变得流行,奥尔特加-加塞特式的大众们也在此时形成并兴起,他们又恰恰是受教育较少、忙于生计的人们,他们让多元价值的大舞台上又增添了更多的低俗的、平庸的选择。如此,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无休止的道德之争论,永远没有定论。更糟的是,20世纪的战争和极权,让人类对理性的许诺心灰意冷,那些认为历史总是朝着某个方向或目的的观点被打碎;而后现代的理论向启蒙以来的总体性宣战,连那些诉诸理性、自由的价值选择都变得站不稳脚跟了。
由此,从在无根的世界建立普遍性道德的期望,到对道德客观性的怀疑,再到对道德生活的不再渴求,通向道德原则的多元、相对甚至个人化,最后人们会对人生存的意义也产生疑问。当然,人类的秩序并不至于混乱到不能忍受的地步,符合道德的行为依然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笔者认为,促成这一切的也许正是康德所抛弃的那些同情心、爱和各种世间习俗和传统,或许还可以加上只有这样符合道德的行为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想法。不过到这里,道德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了。
参考文献:
[1]邓晓芒.康德哲学演讲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M].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