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审美化

2013-04-16李显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美的历史课堂教学

李显波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市 132013)

在大专院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给课堂营造美的氛围,使学生身心愉快,增进求知欲。更能通过历史课大量的审美素材,使学生心灵上受到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具有高尚的道德,完美的人格,文明的行为……所以有必要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审美化,即从课堂外在的语言和形式到内在的思想性,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审美教育。

一、在历史教学中用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情境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诉诸听觉的审美对象,因此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美感即:意境美、形象美、音韵美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之中。如讲到我国的制瓷业发展到唐朝时,,笔者是这样描述的:邢州的白瓷像银像雪,越州的青瓷像玉象像冰,唐朝诗人陆龟蒙写诗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杜甫咏白瓷说:“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临。”这样讲述就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物,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珍爱。当讲述那些在山河破碎之际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的业绩时,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深沉悲壮之美,如邓世昌驾驶战舰撞敌船,血浸黄海;谭嗣同甘愿流血牺牲献身变法;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在绞刑架上发表的“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在全中国必将得到光荣胜利”;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被烧死在火刑柱等,使学生亲眼所见英雄的场面,唤起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强心。而讲述那些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人民斗争或战争经过时,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生动的形象之美,使学生从中听得见铿锵的金戈铁马之音,看得到浓浓的硝烟翻腾之景。

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美,能使学生深刻领略到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效果。

要做到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美,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将历史教学语言加以文学化和哲理化。鲁迅先生就曾对我国古代的煌煌巨著《史记》这样评价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道理就在这里。

二、采用多种美的教学形式,营造美的氛围

依据“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审美化,除表现在语言方面外,还可以将诗歌、历史音乐和历史图片、板书设计等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美的形式引入课堂,因为这其中所浸润的浓厚的美感是更能激起美的愉悦的心理,消除单调重复的厌倦感,强烈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教育目的。

1.古代诗歌、革命历史歌曲引入课堂的艺术魅力

(1)古代诗歌引入课堂

中国古代诗歌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求押韵,注意格律,适合歌咏,情感表达充沛强烈……有着其它文体难以具备的艺术魅力。大专生的志趣、审美情趣正在发展中,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将会给他们很好的感染、陶冶和引导,无形中巩固着中师历史教学的美育阵地。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加深其对历史演变规律的领悟。如讲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时引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样就生动鲜明地补充了教材的史实,使学生在诗韵美的氛围中掌握了基础知识。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诗歌,不但省事省力,而能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更快地理解相关的历史内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革命历史歌曲引入课堂

学生喜爱歌曲,而在很多重大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充满爱国激情的革命历史歌曲,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以歌曲去激发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的思想。例如讲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前部分时,让学生听了《长征组歌》中的精彩片段:“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然后让学生发表议论谈感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红军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长征的初步胜利;有的说:长征初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消极避战,采取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曾使红军付出了 惨重的代价,相反,毛泽东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杀得敌人弃甲丢枪,毛泽东用兵真英明……同学们对红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及毛泽东的伟大战略战术肃然起敬。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

2.使用历史图片的审美效应

插图是表现历史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及人物活动图、文化古迹图、历史地图、图表等。它们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特别适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审美需求。历史课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但配上了大量的插图以后,就会给人一种全新的美感,使主题变得十分鲜明,教学就变得方便容易。如图片《耧车》、《长信宫灯》、《河北赵州桥》、《埃及金字塔》、《玛雅金字塔》、《航天飞机升空》……都会给人一种直观的审美享受,能够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强注意力。

3.板书的美化

板书属于符号语言系统,是课堂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构成教学中美的不可忽视的部分,可使学生的视觉得到美的感受,激起美的愉悦心理,指导学生通向智慧的桥梁。

板书要详略得当,脉络分明,重点明确,灵活多样,显示出条理美,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另外,板书的设计,还可体现出层次美、色彩美、图形美等,从不同层面向学生传递美的信息。

三、挖掘历史教学素材的内在美,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中师历史教材大部分内容讲的是人类文明史和社会生活,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内容。所以历史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善挖掘这些美的素材。如挖掘出表现智慧美、崇高美、品德美等素材。在这里笔者仅谈一下智慧美。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不仅以它的形式美深深地激动人心,洁白的纸—描绘人类文明的蓝图;活字印刷—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罗盘针—指引人类前进的航向;火药—它制成的鞭炮和洒下夜空的五彩缤纷礼花,而且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以后,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建立了新兴的市民军队;指南针揭开了世界航海史的新的一页,是哥伦布手里的法宝,靠它完成了发现美洲大陆的壮举。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靠聪明和智慧创造出的审美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的美举不胜举,如都江堰的修筑,变害水为利水,发展了农业生产;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宛如一条彩带飘荡在祖国大地……今天,人类已处在原子能和太空时代,人类必将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1]中学历史地理教学.1999-2010.

[2]美育实践与研究.

[3]历史教学问题,2000,(1-12).

[4]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12).

[5]美育课程教学设计选.新世纪美育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美的历史课堂教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