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体会

2013-04-16王茂君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集镇无偿献血者血站

王茂君

无偿献血作为社会一项高尚的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需要广大公民的热情参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存在极大的潜在的血液资源[1]。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献血制度从个体有偿献血、义务献血阶段后,进入了人类最崇高的献血形式——无偿献血。标志着我国献血事业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随着医改的深入和新农合的完善以及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我市临床用血每年以15%的幅度递增,如何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问题,就应深入农村开创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新局面,把宣传教育的重点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使农村无偿献血工作进入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1 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

千百年来,人们视血液为身体的精华,“失血会大伤元气”的传统观念似乎是固有的[2]。要在广大农村集镇推行无偿献血,让越来越多的人转变观念,了解无偿献血,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当中,必须大力宣传,以坚持不懈的宣传引领无偿献血的发展,不断创新无偿献血宣传机制,采取“点面结合、城乡互动”的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营造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

1.1 充分依靠本市媒体优势大力宣传 我市坚持以电视台、报刊、网络、广播电台等媒体为主要的宣传阵地,抓住典型人物和老百姓熟悉的身边人物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在报纸上开辟无偿献血专栏,普及无偿献血政策知识,发布献血、用血动态。在市广播电台举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并安排献血者与听众互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活动,了解无偿献血,激发爱心市民心中无私奉献的内在热情。

1.2 利用广告效应 营造社会氛围 营造一个“无偿献血光荣”的社会氛围,为使无偿献血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我站特别制作精美的巨幅公益广告,分别设立在繁华街道、农村集镇,针对不同的宣传对象还编印了各类无偿献血宣传册、招贴画、健康教育报,分发到企事业单位、集镇商铺、居民小区,让无偿献血知识走进寻常百姓之中。我站在献血车开进乡镇前1周内,去当地集镇张贴无偿献血知识的海报,悬挂横幅,发放资料传单,短信告知无偿献血活动的时间。

1.3 利用重大节日宣传 营造献血氛围 利用情人节、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利用农村居民赶集市、庙会、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百部电影进社区等时机深入开展农村宣传无偿献血知识。

2 设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点 开展农村无偿献血

2.1 设立志愿服务点 确保无偿献血工作的连贯性 我们选择献血基础好、人员集中、交通便利的几个集镇,设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点,作为宣传、招募的志愿服务点,招募聘请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并热心无偿献血事业的爱心人士作为服务点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言传身教,进行无偿献血宣传,分发宣传资料,解答农村居民对献血知识的疑问,对愿意献血的进行登记、建档。血站根据情况将献血车开进志愿服务点,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扩大和巩固了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有序进行。

2.2 发掘典型 以点带面 以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为发展重点,他们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接受无偿献血知识能力强的特点,首先鼓励他们参与到无偿献血的活动中来,再带动周边人群的献血。发展当地农村居民熟悉的无偿献血志愿者,用他们的献血经历现身说法,对当地的居民有极大的说服力。

3 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

3.1 精心准备 提供良好的献血现场环境 开展农村无偿献血,要选择合适的停车点,确保献血场地的安全和整洁的环境。准备好点心,夏季要准备饮料,冬季要准备热粥,体现细节上的关心。做好为居民免费测血压、定血型,服务农村居民,回馈社会,也是吸引他们参加献血的有效方法。

3.2 提供人性化服务 采血车是血站的窗口,采血车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技术是献血者最关心的,窗明、地净、温情的提示语、工作人员整洁着装、各种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标识清晰,都能消除献血者的顾虑。现场招募用语得当,提供无偿献血知识咨询,讲解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常识,宣传与采血相结合,让未参加过献血的农村居民踏上献血车,观摩献血的全过程,保证献血者的知情权。血站工作人员朴实的语言、娴熟的技术、贴心的服务,让献血者感到温暖和亲切。采血护士要注意动作轻巧、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引导他们谈论开心的话题,放松心情,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完成献血。还要精心选择纪念品,让农村居民能体会到无偿献血的高尚和安全。

4 创新模式 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

4.1 切实执行好对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优惠用血政策 使人们认识到无偿献血既利人又利己,同时也是为自己和家人买了一份“红色保险”。

4.2 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激励机制 每两年对无偿献血的先进个人,特别农村的献血者,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给予表彰,请他们上台领奖,由市领导为他们颁奖,使他们的爱心行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当地报刊设立光荣榜,表彰献血2 000 ml以上的自愿者;对有困难的无偿献血者实施关爱政策,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定期召开联谊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倾听他们对无偿献血的意见和建议,增进感情交流。

4.3 不断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对参加两次以上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建档,与其加强沟通与联系;开通短信平台,及时反馈血液检测结果和血液的去向,在节假日发送祝福短信,送上谢意和祝福;在固定献血者的生日之际送上祝福的鲜花;春节期间寄上祝愿的贺卡。充分表达对无偿献血者的人文关怀,提高其献血积极性,促进了献血队伍的稳定。

5 体会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把农村成为自愿无偿献血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城区街头农民朋友(包括农民工)献血的人数虽然在不断增加,但血站工作人员都必须真心地把他们看成是爱心队伍中的一员,用热心和诚心去对待他们,使这些农民朋友把自己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的感受带回农村,向他们的亲朋好友讲解和宣传,不断促进当地农村无偿献血的发展。充分发挥无偿献血爱心服务点志愿者的作用,对他们进行无偿献血知识等强化培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耐心地对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无偿献血知识讲解,消除农村居民对献血的种种错误认识,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的献血积极性。组织爱心服务点志愿者座谈会、联谊活动、培训参观等,通过培训学习、参观交流,使他们的宣传招募能力不断提高,感谢、宣传他们的高尚行为,市人民政府每年给以表彰鼓励,使他们有成就感,成为当地集镇无偿献血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为无偿献血人群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摸索出一些经验,拓宽农村无偿献血之路,这也是无偿献血工作发展的方向。

农村存在人口居住较分散及农民对无偿献血知识不了解、自愿主动参与无偿献血的目的性不强等特点。因此,在农村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握3点原则:一是得到当地乡镇政府的全力支持;二是有针对农村特点和需求的形式多样的宣传;三是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农民积极性[3]。基于此3条原则,探索在农村目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无偿献血利益激励机制,用热心和诚心去对待农民,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力度,消除他们对献血的疑虑,积极鼓励、感谢、宣传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成为血站固定献血者或流动血库成员,为农村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陈云光.农村居民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4(1)54 -56.

2 王新梅,赵新艳,娄白敏,等.开展农村无偿献血工作浅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2):208 -209.

3 方春霞,王欢欢.发展农村血源队伍保障血液充足供应[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5):425 -426.

猜你喜欢

集镇无偿献血者血站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陈集镇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地质灾害频发山区聚落安全性探索——以横断山系的集镇和村庄为例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