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无资料地区采用气温推求设计洪量的分析计算
2013-04-16
(新疆阿勒泰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新疆阿勒泰 836500)
吉木乃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陲,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吉木乃县城 (即托普铁热克镇)所处拉斯特河流域每年洪水上涨,洪水泛滥,水渠、公路常被冲毁,给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基础设施造成很大损失。随着吉木乃县城市经济的发展,洪水灾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愈来愈突出,群众迫切要求对拉斯特河的洪水进行治理。由于该地区处地偏远,无长系列水文资料,仅有较完整的长系列气温资料,故在洪水分析计算时采用积温对洪水进行分析计算,在后期的运行实践中说明该方法取得的成果是正确的。
1 概况
1.1 城市所在地流域自然地理概述
吉木乃县城位居拉斯特河流域,流域地理坐标为北纬 47°00'~ 47°59',东经 85°33'~ 87°09'。河流发源于萨吾尔山脉的木斯岛冰峰。山脉平均海拔 (黄海标高下同)3200m以上,最高峰3787.3m。山体南陡北缓,海拔3000m以上终年积雪不化,为现代冰川,冰川覆盖面积18.4km2,山脉为东西走向。山体向下是受冰雪消融影响的分化活动地带,往北依此为亚高山草甸的一级平台、山地草甸植被的二级侵蚀剥蚀平台和海拔1200~1800m草原植被地势趋于平坦的三级平台河谷。山体以下的三级平台河谷是广阔的山洪冲积平原。
拉斯特河流域面积837.5km2,河长79.7km。干流科克克也木也尔控制集水面积262km2,干流河长26km;干流科克克也木也尔至吉木乃县城红山头,流域集水面积583.5km2,干流河长49km。拉斯特河水流经吉木乃县城,穿过阿克塔木流入北沙窝的科克舍木后,在戈壁沙漠中消失,年径流量均值3858万m3,流量均值1.22 m3/s。
1.2 流域特性
拉斯特河自源头至科克舍木,流域平均宽度4~12km,科克克也木也尔以上4~7km;科克克也木也尔至红山头4km;红山头以下12km。流域长度约80km。流域内不同河段特性是:面积坡度Sf(m/km2)科克克也木也尔以上干流为8.7,科克克也木也尔以下干流在1.4~5.4之间;流域平均坡度SR(m/km)科克克也木也尔以上为79,以下为14.5~23,流域形状系数0.13。
1.3 气象
拉斯特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北温带寒冷高原性气候。气候特征为春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之别。
1.3.1 气温
据吉木乃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气温为3.5℃,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38.5℃,最热月为7月,最低月为1月。吉木乃县气温日变化显著,气温的年平均日较差为11.4℃,最大日较差为24.4℃,累计年平均年较差为33.5℃,年气温各月及日差分配统计见表1。
1.3.2 降水
吉木乃县地处拉斯特河流域,南面为萨吾尔山脉,北部为北沙窝戈壁沙漠,自然降水少,且分布极不均匀,总的特点是:南多北少,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据吉木乃县志,平均每升高100m,年降水量增加3~5mm,萨吾尔山区海拔1200m以上最大降水带内估计可达300~4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0mm,各月分配见表1。
表1 吉木乃县年气温各月、日差分配统计及降水量统计
降水量大于0.1mm的天数为103天,大于5mm的为11天。
吉木乃县境内连续降水日最长达8天,连续无降水日最长达32天。降雪是吉木乃县另一特征,据统计,年均降雪日数为51.2天,降雪量为55.7mm,出现日期在8月下旬至次年6月初,平均初日为9月29日,平均终日为5月11日。可降雪日数225.4天。
1.3.3 积温
吉木乃县大于等于0℃的初日为4月7日,终日为10月21日。大于等于0℃以上的积温为2822.3℃,最高年份为3543.2℃,最低年份为2521.2℃,大于等于10℃的初日为5月16日,终日为9月16日,大于等于 10℃的积温为 2233.7℃,最高年份为2641.8℃,最低年份为1788.8℃。积温的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递增。地温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一致,但地表温度的振幅大于气温,随深度增加,振幅逐渐平缓,时间滞后,地表最高温度多出现在7月。
2 资料收集和复核
2.1 水文站基本情况
拉斯特河上游,曾设科克克也木也尔水文站,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气温、降水量等。科克克也木也尔站距吉木乃县城约21km,集水面积262km2,海拔1458.5m(黄海标高,下同)。该站于1980年9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设立并开始观测,1993年停测,历时13年。
2.2 吉木乃县气象站
1959年设立气象站,原址在离吉木乃县城32km的托斯特乡,1962年迁至县城观测至今。吉木乃气象站为国家基本站,一级站,业务隶属国家气象局领导。观测项目主要有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气压、相对温度、地面温度,风向风力等。自1962年至今,资料连续、完整,代表性较好。
3 科克克也木也尔站洪水计算
3.1 洪水成因
拉斯特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因此,拉斯特河的洪水成因也主要是夏季暴雨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加上萨吾尔山冰川覆盖面积较大,当遇高温及连续性降雨时,即会形成较大洪水。高山永久性积雪和冰川的发育对拉斯特河洪水有一定影响。山泉、地下水补给虽占有一定比例,但其对径流补给相对稳定,不足以形成洪水。
拉斯特河洪水从成因和发生时间上可以分为:春季末期或夏季初期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型洪水;夏季暴雨型洪水;降雨、融雪混合型洪水。积雪、融水型洪水多发生在5~6月,高山积雪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加速消融,形成融雪型洪水,这种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但洪峰不大;暴雨融雪混合型洪水一般发生在7~8月,连续降雨和高温天气,造成上游冰雪融化,与降雨干支流迅速汇流,形成洪水,快速传递到中下游产生暴雨融冰雪混合型洪水,此类洪水发生几率小,但洪峰大。
3.2 洪水资料
3.2.1 实测资料
科克克也木也尔水文站有1981~1993年13年观测资料,洪水资料系列连续,基本上达到水文分析计算规范要求。经调查,水文站上游基本没用水分水情况,故不进行洪水还原计算。
3.2.2 历史洪水调查
2002年7月23日洪水:科克克也木也尔水文站洪峰流量为196m3/s,洪水到达吉木乃县城河段,最大洪峰约为142m3/s,相当于50年一遇。
1948年洪水:吉木乃县城河段估算洪峰不小于120m3/s,按河道削峰率20%考虑,反推科克克也木也尔水文站断面为162.6m3/s,相当于30年一遇。
3.3 设计洪峰计算
3.3.1 洪水系列
利用科克克也木也尔水文站实测的1981~1993年洪水系列并考虑调查洪水作为不连续系列洪水进行计算。
3.3.2 设计洪峰流量经验频率公式
我国《设计洪水规范》规定,不连续系列的经验频率也采用频率次序统计量的数学期望确定,即a个特大历史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式中 n——调查期 (长度为n年)。
3.3.3 理论频率曲线的选用
由于经验频率曲线外延困难,常借用数理统计学中的理论频率来外延,以统一外延标准。计算中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即P-Ⅲ型曲线。
3.3.4 统计参数Q0、Cv、Cs的推求
采用适线的方法确定,本次适线也用微机适线。经验频率、理论频率及采用值为理论频率计算值。设计洪峰成果见表2。
表2 拉斯特河科克克也木也尔站设计洪峰成果
3.4 设计洪量
3.4.1 水文系列的延长
吉木乃县城所在的拉斯特河上,科克克也木也尔站仅有13年水文实测资料,代表性较差。经分析,时段洪水洪量与洪峰和日最高气温有较好的关系。而洪峰则与日最高气温和年径流量有良好关系。因此,首先点绘年径流量与最大洪峰以日最高气温作参数的相关关系图,以不同日最高气温建立回归方程式,求洪峰值,然后由洪峰与不同时段洪量建立关系再求出时段洪量值。
(1)W年-Tm-Qm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式:
当Tm≤32℃时,Qm=119.4W年-27.51,相关系数R=0.97;
当W年≤0.3亿m3时,Qm=43.66W年-4.08,相关系数R=0.97;
当36℃ >Tm≥32℃时,Qm=141.1W年-30.06,相关系数R=0.98;
当W年≤0.3亿m3时,Qm=49.38W年-2.43,相关系数R=0.98;
当Tm≥36℃时,Qm=121.4W年-7.10,相关系数R=0.98;
当W年≤0.3亿 m3时,Qm=55.9W年+12.1,相关系数R=0.98。
以上式中 Qm——洪峰流量,m3/s;
Tm——日最高气温,℃;
W年——年径流量,亿m3。
(2)时段最大洪量系列的延长。根据科克克也木也尔水文站实测的1981~1993年洪水资料,选择各年时段最大1日、3日、5日、7日洪量进行统计和计算。拉斯特河实测年径流量、最大洪峰和日最高气温统计及历年最大洪量计算结果见表3。
利用表3实际量算的洪量与洪峰分别点绘1日、3日、5日、7日相关关系图 (图略),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式。各时段回归方程式如下:
最大1日洪量:W1日=0.00048Qm+0.0018,相关系数R=0.89。
式中 W1日——最大1日洪量,亿m3;
Qm——年最大洪峰,m3/s,下同。
最大3日洪量:W3日=0.0012Qm+0.0024,相关系数R=0.92。
式中 W3日——最大3日洪量,亿m3。
最大5日洪量:W5日=0.0013Qm+0.01,相关系数R=0.86。
式中 W5日——最大5日洪量,亿m3。
最大7日洪量:W7日=0.0018Qm+0.0067,相关系数R=0.96。
式中 W7日——最大7日洪量,亿m3。
经回归方程延长后的时段洪量系列见表4。
表3 拉斯特河年径流量与洪峰、气温关系统计及历年最大洪量计算结果
表4 科克克也木也尔站历年时段最大洪量延长统计
3.4.2 设计时段洪量计算
根据延长后的时段洪量系列进行洪量频率计算。
(1)设计时段洪量经验频率公式。按连续系列的经验频率,采用频率次序统计量的数学期望确定,即
式中 P——经验频率;
m——各项在系列中的位次;
n——系列项数。
(2)理论频率曲线的选用。借用数理统计学中的理论频率曲线外延,计算中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即P-Ⅲ型曲线,用微机进行适线。
表5 科克克也木也尔站设计洪量频率参数及设计时段洪量频率成果表
(3)统计参数W0、Cv、Cs的推求。由于时段不同,时段洪量的经验频率参数和理论频率参数也不同,计算结果见表5。
(4)设计洪量。通过经验频率和理论频率计算及理论频率适线,统计参数采用理论频率选值,计算结果见表5。
4 结语
在计算中结合拉斯特河的流域特征,以充分利用实测资料和地形资料为前提,对主要水力要素的因子进行率定,并参考有关规范确定,经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说明这些计算方法是合理的,对拉斯特河较为实用。
在计算方法中,充分利用拉斯特河流域的降水、气温资料,研究分析了径流与降水、气温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径流量与降水、气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认真点绘径流量、降水、气温的三者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回归方程式,对延长径流量、时段洪量进行频率计算有很大的帮助。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包括年径流、设计洪峰、时段洪量。设计洪峰是通过洪水调查和实测资料运用理论频率适线,时段洪量和设计洪水流量过程运用同频率与典型年缩放法求得,满足规范要求,所采用的参数符合新疆阿勒泰地区河流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