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
——论城市社区体育制度创新

2013-04-13关玲香

关键词:市场机制居民社区

关玲香

(乐山师范学院 体育系,四川 乐山 610041)

政府主导制度下的社区体育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使得社区体育发挥出的效能很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区居民要求变革现有制度的需求旺盛,创新现有制度迫在眉睫[1]。本文所指的引入市场机制,不是完全排斥政府,而是指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弥补政府缺陷,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的格局。

1 政府主导下城市社区体育暴露的问题

1.1 社区体育功能萎缩,服务资金短缺

我国多数城市社区体育普遍存在着服务项目单一,参与人群占比偏少,社区体育的主体及相关功能发挥不佳,这无疑与政府规定的社区体育功能相去甚远。

资金对社区体育的影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社区体育的资金仍以政府投入为主,经费短缺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体育服务应该属于较高档次的精神需求,在政府财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资金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也未纳入地方政府事业费中也在情理之中[2]。虽然也尝试着在社区搞健身俱乐部试点,但由于管理体制存在根本性问题,使得俱乐部运行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体育彩票公益金相对创建优质城市社区体育环境的资金缺口,只是杯水车薪。靠社会赞助的途径解决城市社区体育资金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因为社区体育为赞助商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少,所以目前的社区体育缺少吸引赞助商的亮点。因此,国家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机制,赋予城市社区体育企业法人资格和市场主体地位,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体育资金问题。

1.2 城市社区体育多头管理的无序

我国对社区体育的管理方式实行了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形成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局面[3],并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和划拨一定的财政经费予以支持。但是,事实证明,现行的政策大而空,责、权、利不清晰,使得行政命令手段多数流于形式,无法对区域性、公益性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既存在多头管理相互间的矛盾制约,又存在责任不到位管与不管都一样的现实,更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1.3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乏力

从研究我国社区体育的文献中不难看出,目前,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形式多为自发组织。更多的中青年选择了社区以外的商业性健身俱乐部进行有偿健身。这与“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的社区体育的宗旨是自相矛盾的,也充分显示了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乏力。在现代运动向个性化发展的今天,在追求运动健身、时尚、娱乐、社交的潮流下,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质”和“量”更显得捉襟见肘。

2 城市社区体育制度创新的动力

2.1 人们意识形态的积极拉动

意识形态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观念[4]。当人们在观念层面对某种新制度具有偏好时,其心理作用产生的正面效应就会比较大,进而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方式和形式以及活动范围。作为社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社区体育承载了更多社会功能,对满足体育需求、增进健康、建立社区感情有重要作用。居民对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特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在我国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更多社区居民不再固守免费体育服务,更多的年青人为自己的健康积极投资,接受有偿的体育服务。即使勤俭节约的老年人,也开始尝试有偿体育服务的消费,虽然消费的档次和水平还比较低,但毕竟迈出了改变观念的第一步,人们意识形态的更新降低了社区体育制度创新的成本,为社区体育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

2.2 制度创新相关主体有效需求的增加

随着政府对城市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及扶持力度的增加,建立新制度的有效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种有效需求的增加最终会增强制度供给者的供给意愿。政府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者,也试图通过各种新政策来解决各方面的矛盾,如国家体育总局在2004年出台的《城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工作方案》,由于存在多头管理产权不清晰、收益权不明确等问题,很难有效解决城市社区体育出现的问题。旧制度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势在必行,也就是说,制度的供给者有改革的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多的社会服务职能下放到社区,加强社区建设和服务已经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社区居民中除了老人和孩子,更多的人选择了社区外的商业性健身俱乐部进行消费。这种情况符合体育经济学中的“优质高价,劣质无价”的规律,体现了社区居民对体育项目,器材选择性使用的特点。显而易见,居民对城市社区体育制度的创新也有着相当大的需求。

2.3 制度创新供给成本的节约化

社会体育发展靠社会力量,但管理权却完全由政府把控,政府失灵也就在所难免。再者,政府一方面承担很高的管理成本,一方面还承担日益增长的社区体育发展资金成本,而经济收益几乎为负,社会效益收益甚微。高成本、低收益不符合制度供给者对“潜在利润”的价值取向,更无法实现政府规定的社区体育的利益目标。

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政府,具有权力上和规模上的优势,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制度创新。如果引入市场机制,政府的角色由主管变成监管,只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并实施监督职能,无需多级管理、面面俱到,节约了管理成本。其次,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能够有效缓解社区体育发展所需资金压力,政府节约了资金成本。

3 城市社区体育引入市场机制的优势

3.1 拓宽资金渠道,缓解发展社区体育的资金压力

在“公益性”的约束下,引入市场机制,只是实施其公益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同时要保障社区体育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政府主导型制度调整,松动现有制度的规定,允许社区体育企业在不影响社区体育公益性的情况下,通过市场运作进行商业性健身项目的开发,以获取发展所需资金。当然,有碍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先天性质,各级相关地方政府很有必要进行适度调控,严格监督其经济行为,以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制度改革的初衷。

引入市场机制也正好印证了国家大力倡导的依靠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方针。目前主要由政府出资,兼顾其他诸如社会捐赠、居民自筹等方式的筹资渠道,服务覆盖率、服务质量及效果等,都远不能满足多数居民的正常体育需求。引入市场机制,扩大社区体育服务范围,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这样既弥补了公益型城市社区体育的不足,同时也担负起公益性的责任,使社区体育的功能逐步体现。

3.2 明晰“责、权、利”, 提高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效率

清晰的权利归属,是降低新制度实施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5]。城市社区体育的所有权属于政府,这是毋庸置疑的,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城市社区体育公益性功能的基础。至于经营权,则必须归投资者所有,这是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也是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质特性,违背了这个规律,便失去了市场效力;同时,如果没有经营的主动权,投资者的积极性也就严重受挫,其结果可想而知。当然,这种经营权是在政府相应政策的管控之下。所以政府的角色应该是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使城市社区体育在政策的保障下得到鼓励和开发。如规范城市社区体育企业服务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形成城市社区体育企业经营保障和激励体系。

合理的收益权是保障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机制下的收益权所属要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城市社区体育所有者的政府,追求社会效益是其最根本的利益诉求;经济效益则主要归属于投资者,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这是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只有这样,市场才能真正彰显它的魅力,为城市社区体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

3.3 增加供给应对需求,实现社区居民体育供需相对平衡

3.3.1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需求趋势

体育服务资源作为一种“奢侈品”,相对我国众多社区居民而言,无论从人均占有量,还是服务的品种和质量,体育服务的“稀缺性”都很显著。无论谁主导,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终极目标是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体育健身当中来,由于收入、喜好、年龄、性别等的不同,人们对城市社区体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这种多样化表现在对体育服务项目、价格、服务质量等的选择更理智,这是城市社区体育引入市场机制的契机。

3.3.2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主要特征

首先,针对城市社区体育公益性特征,必须有无偿服务的供给,如定期组织赛事,为社区居民进行体质测试,提供科学的健身咨询服务等。

再者,现阶段对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要考虑大多数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选择项目时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偏好,这样才能被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另外,想要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消费,还要考虑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必要时,可以实行分层次供给,提供“优质高价,低质低价”的营销策略。从而实现社区体育服务供需平衡。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相当大的不平衡,而不平衡的根源恰恰在于制度层面的障碍。

总之,随着目前政府主导的社区体育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加之市场机制优势的不断凸显,弱化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是未来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吕树庭.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黄文仁.社会体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

[3]蒋纪康,郑敏.我国社区体育经营型管理模式理论分析与市场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

[4]丛湖平.政府主导型职业体育制度的创新约束机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9).

[5]丁鸿祥.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1).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居民社区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的问题与完善市场机制
高台居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