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创新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2013-04-13

关键词:中职心理评价

陈 家 祖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三明 365100)

1 建立创新型的师生关系

加拿大精神分析家贝尔尼在20世纪90年代对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PAC原理,他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三种状态。也就是P——父母心理状态,是权威型、教诲型的;A——成年人心理状态,是比较理智和客观的;C——儿童心理状态,是情感型和感觉型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了父母心理状态P,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并以权威性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多用命令的方式和武断的行为对待学生。这样课堂的师生关系就形成一种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控的场景,会严重抑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并且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鉴此,根据贝尔尼的PAC心理原理,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多运用A心理去控制,用C心理去运作。努力建立民主、平等、情感交融、通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对学生充满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师生情感发生共鸣的时侯,便会发生“情感迁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及良好品质的形成。

2 制定创新型的教学目标

古人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教师要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科学、完整的教学目标,具体应以三大目标为主:

2.1 要以认知目标为主线,分层落实

认知目标分层落实就是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勿搞“一刀切”,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可采用小组交流、集体教学、个别辅导等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2.2 要以技能目标为核心,推动发展

中职学校创新教育的主旨是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技能。

2.3 要以情感目标为动力,和谐渗透

教师要捧出爱心,倾注爱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持学生的高昂情绪;要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陶冶学生美的情操;要主动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3 搭建创新型的教学平台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传统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往往都是教师独占讲台,学生几乎没有上讲台展示的机会。而在创新型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为学生开创轻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开放的、逼真的环境中习得英语。有时可以把课堂布置成为超市收银台、酒店总台、餐厅、道路的十字路口、会议中心等,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现实生活中操练。

教师若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就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让他们为学习而动起来,在动中学。研究表明:“I hear, I forget; I see, I know; I do, I remember。”动起来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比只看教材做练习的学生高出很多。

建立开放型课堂,师生共享讲台,告诉学生能站在讲台上讲课三至五分钟便是准老师,通过半个学期的轮流上台训练,就有一些同学能够泰然自若地在台上发言。在教学拓展模块Unit 3 Children and Parents 中的阅读课文“How Do I Gain My Parents’ Trust?”之后,要求学生就课文的标题展开讨论,而后逐个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们的表现真的很棒,有些片段非常精彩,赢得阵阵掌声。这样,师生都很受鼓舞。

4 巧设创新型的课堂提问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有心理学实验表明: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感情,提高兴致。教师应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问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信息中探寻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并注重提问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创新有路可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目的在于:

(1)及时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检验所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并为下一课时的教学提供珍贵的教学资源。而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内容,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2)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争论和辩论,主动展开联想,积极思维。这样可以加强语言信息对学生的刺激,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应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做到有的放矢;也应具有明确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充分把握问题的广度、深度、坡度和难度。提问设计不但要以具体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而且要善于从教材巧妙的艺术构思中提出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探索,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积极主动的学习会使学生体验到付出与收获的喜悦,这种成就感也必将成为进一步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

5 构建创新型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新)的研读,教学评价旨在促进学习、改善教学,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作业、测验、课内外活动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等形式,也可采用具体任务。

然而,一些教师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仍旧仅仅根据期中考和期末考的成绩来评定,可是,许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互通答案,即使平时不努力的学生,也能在考试中取得很高的考分,弄出了笑话,也是对教师莫大的嘲讽。

多年来,笔者教加工制造类的学生,采用的是过程评价和终极评价并举的做法,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每个学期初将每位学生的期末评价划分为纪律、作业、参与和测试四个部分,过程管理中要做到奖惩分明,如果学生违纪、没有完成适量的作业、没能积极参与应有的课堂活动,均按学期初的规定扣减对应项目的基本分,倘若某一项的基本分被扣光了,就从总分中扣。

反之,若学生们在某些项目中表现优秀也设奖励分,使他们有将功补过的机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互相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考试舞弊者,除了将该次成绩按零分计外,还要再扣纪律分,以正考风,起到给舞弊者足够的震慑作用。

同时,为体现“个性发展原则”,另设竞赛分二十分作为奖励分,设定校、县、市、省、国家级五个梯度按一、二、三及优秀奖四个等次,共有二十个梯级设奖从一到二十分不等作为奖励附加分,激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教学实践表明,评价机制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促进了他们课堂的参与度,找回了中职英语课堂应有的效率。

6 结语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更是一种创新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创新,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统一时,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并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新)[Z].

[2]陈琳,王蔷,程晓堂.语言与文化——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邓炎昌,刘润洁.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中职心理评价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心理感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