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高职高专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13-04-13徐晓芳
徐 晓 芳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在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大众化”特征。2005年8月,政府在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上已明确指出:“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中国已经由旅游资源大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英语教学培养目标要与行业相结合,顺应社会需求。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其特点是重专业、重应用、重能力。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型人才。
1 背景——地方旅游业迅速发展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一毕业就会投身于旅游企业一线,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主题公园和风景区的讲解员等基层工作。这使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以泰州为例,泰州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起步较迟。近几年来,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加快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打造下,泰州的旅游业蓬勃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得到大幅改善。先后形成了以溱湖湿地风景区、凤城河风景区、水上森林公园为主体,以“水城慢生活”的旅游文化为载体的几大景区。赴泰州体验休闲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外国游客急剧增多。显然,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职高专院校,其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应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笔者与旅游相关企业负责人和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展开了双项交流。交流后发现,近几年来,企业对该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大,但在学生试用期中发现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不扎实,服务意识薄弱,学生应在校内期间即形成身份转化意识的培养及专业知识的积累,在毕业后经过短期培训后即能正式上岗。而毕业生普遍反映,自己对于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自信,感觉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经验较少,并且无法将理论自由地运用于实践。希望学校在今后能加强对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看法普遍反映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包括旅游英语在内的行业英语所遇到的两难境地。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学时的限制,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时长较短。而由于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理念脱胎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往往受制于基础英语的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缺乏专业课程应有的特色。另一方面,相对于企业需求来说,高职高专的专业英语实践和应用偏少,毕业生往往眼高手低,难以适应旅游企业的需求。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认识到,高职高专要培养的不是理论研究人才而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是按毕业生所要面对的目标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实施培养目标的。因此,对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从基本技能转向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本校为例,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旅行社、旅游景点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爱国思想和开拓精神,掌握旅游行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素养,有相当的英语听说能力及阅读、翻译旅游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旅游英语课程的教授,不断地探讨教学模式,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
2 旅游课程教学——职业化,目标化
2.1 以行业需求为指导的教学理念
旅游英语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属于交叉学科的课程, 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有旅游专业知识的内容。要注重的是在两者的有机结合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于实践。我们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能用英语提供旅游服务, 还要让他们懂得旅游管理, 熟悉旅游产业的相关知识。但在以前的教学中却存在两者趋于分离的状况。这里所提出的旅游英语课程要体现出行业需求的理念,应包括良好的专业语言知识、旅游业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指在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旅游业所涉及到的中西历史、宗教、地理等知识素养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培养;思辨能力的培养等。而课堂教学职业化,意在尽可能地在教学理念明确的基础上建构一个职业化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身在职场的感觉,即课堂一定要与今后的实际工作接轨。
2.2 以教师为主导——增加专业英语语言的输入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毫无疑问,拥有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就业中才有优势。 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须与行业方向和市场紧密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旅游英语课程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围绕这一目标:即就业岗位明确,课堂目的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应是行业英语的第一原则。当然,旅游英语课程本身也具有鲜明特色:旅游英语教学内容广泛,既涵盖旅游交通、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购物等诸多实际操作内容,也涉及历史、地理、文学、宗教、建筑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和常识。知识面之广,可能是其他行业学科所不能比拟的。课堂环节中的语言输出常常被授课教师忽视。ESP语言输出的技能应该作为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目标。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很高要求。在讲解中,教师一定要用英语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讲得透彻清楚,并且能够为学生所掌握,使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去。
2.3 以学生为主体——情景教学法指导下的口语训练
情景教学法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的教学方法,创建出适合课堂要求的情境。在以英语语言应用性训练为主的旅游英语课程中,我们可以大量使用这一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尽可能地为学生建构出旅游场景的情境。在课堂氛围设置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实验室进行操练,同时可以用展板、多媒体课件、录像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口语训练可以围绕介绍旅游景点、接待外宾、订餐订票等和旅游业相关的内容来进行,使学生了解在旅游业中的语言习惯、相关表达等,培养学生在这一服务领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3 课程实践环节——多样化,趣味化
相比其他行业英语课程,旅游英语课程在实践方面应该说走在了其他行业英语的前面。以泰州三家高职院校为例,三所高职院校均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模拟讲解室,定点实习宾馆、旅行社来加强实践。学生的实习时间为一学期。笔者要强调的是在校期间的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学生要把旅游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结合起来。
3.1 非语言的实践环境
旅游业属于服务业,旅游英语涉及的礼仪用语、身势语、服务理念,除了专门的课堂内容教学部分,在每一节课中都可以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比如说,在导游口语课上,教师可以进行欢迎词的示范讲解。在这一讲解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做到着装的职业化、讲解语言的职业化、形体动作的职业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有着优质服务理念、笑容亲切、语言准确生动的导游人员的形象,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动力。
3.2 任务型教学法展开教学环节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而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起着引导者、监督者的作用。教师给出的任务可以是梯级的,由易到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思考。
课堂实例1:“最佳路线”设计竞赛。
教师给出几个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几个各有特色的旅行团队(如老人较多的“夕阳红”团队,小学生参加的夏令营团队,新婚夫妻参加的“蜜月行”团队,等)。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每组抽取一条旅行路线和一个旅游团队来设计旅游路线。为了根据不同团队的特色设计旅行线路,学生们需要完成包括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旅游主题特色选定、目标客户调查、参观景点的选取和安排旅程中住宿、用餐、娱乐、购物等一系列任务。在设计好旅游路线后,学生还要自己动手制作图片、展板和多媒体课件,并通过PPT展示、情境表演、导游词解说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并最终由学生自己评出最佳的旅游路线设计。经过整个旅游路线设计任务,学生们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的特点,从微观上了解旅游业各个环节的要求,锻炼了动脑动手的能力。
3.3 课后利用实践课件展开教学
在课后,可以利用实践课时进行教学,比如介绍完中国文化京剧这个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去泰州梅兰芳纪念馆进行参观。同时,让学生事先做好功课,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后让学生进行模拟讲解。这样能够突出该课程的复合性,培养学生用英语熟练进行旅游服务、旅游管理。
课堂实例2:游泰州光孝寺。
寺庙游是旅游英语中导游口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对佛教、道教的文化不了解,所以会觉得寺庙的讲解特别枯燥无趣。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专业术语过多,对此部分心生畏惧。所以,在讲解中,不仅要让学生搞清楚佛教、道教等的起源、经典、礼拜的方式,同时,穿插一些佛教道教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如佛教起源中,释迦摩尼得道的故事;道教中八仙过海的故事,等等。在学完此部分后,笔者利用实践课时带学生到泰州一寺庙景点古光孝寺进行模拟导游。事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自己到网上去搜索有关光孝寺的相关资料,整理汇总讨论导游词后,再派一个代表讲解。在游览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在现实氛围内自己感受佛教的文化,然后让学生进行现场讲解,比一比哪组准备的内容最生动,讲解的语言最流畅,选出一个“最佳导游”和“最佳团队”。这样既能让学生切实地用英语来表达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也激发了学生实践的兴趣、动力和信心。
4 考核方式——标准化,实践化
考试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客观的方式,但不少教师忽视了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的形式单一、方式单调,和基础英语考试趋同。这样的考试对考查学生英语理解能力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学生的旅游英语表达和综合旅游英语语言素质的考查就显得不足。而且它还误导学生将基础英语学习和ESP英语学习混为一谈。对旅游英语这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样的考试手段是不合适的,它既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目标,也不能对以后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指导,也就很难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的。改革和完善考试方法是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既然旅游英语的实用性强,我们就用接近于实际的方法进行测试,比如加大口语考试的力度,在口语考试中增加模拟情景的成分,教师根据实际不断设置一些障碍,考查学生的语言反应能力等。我们的主要测试方式为:
(1)标准化统一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选择、判断、完型填空、翻译、实用写作等传统题型,主、客观题各占一定比例。卷面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
(2)口试。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综合能力。每一个学生大约需要10~15分钟。题型可为名词解释、解决问题、景点讲解等。其中景点讲解可以借鉴江苏省导游资格考试面试形式。事先让学生准备五个景点。在考试中抽取其中一个,让学生根据老师所给PPT的图片和提示进行现场讲解。口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在这一测试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礼仪规范、姿态、交流有效度都应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
(3)作业。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堂及课后作业。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各项口头作业、PPT展示、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等进行认真评价及给予反馈意见,使学生能够认真面对每一项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更快地得到提高。平时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20%。
5 结语
旅游英语作为一门行业英语,具有很强的职业趋向性,高职高专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优势,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融入市场,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课堂模式,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以出色的职业技能和扎实的专业语言服务于地方旅游业。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程示禄.ESP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李晓功,杨延龙.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2).
[4]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5]谭锴,张晓芳,刘月朗.加强听说能力教学,突出行业英语特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6]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7]邹照兰.从旅游业的发展探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训模式的构建[J].湖南大学教育科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