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3-04-13时建彬
时建彬
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建彬
(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于港中学江苏如东226463)
通过优化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使学习活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目标性、思考性、层次性、多样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学习活动;高效;课堂
2011版新课标提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建议,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从钻研教师的教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上,要在对学生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科学地、创造性地、艺术化地拟定出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活动方案,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优质高效课堂。
一、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的误区
1.重形式轻内容
实施新课程以来,化学课堂中的学生活动是丰富多了,可徒具形式的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也出现了。有些问题学生个体能独立思考,也来合作小组讨论;有些课堂为追求热闹,虚张声势,频繁表扬,动辄鼓掌,浮于表面。不难看出这些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其效果是不理想的。
2.重数量轻质量
有的课堂为了充分突出学生主体,追求活动的频率,一节课中从头到尾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学生一会儿看屏幕,一会儿做实验,一会儿又讨论,应接不暇,学生始终处于被活动的状态。这样的课堂生态抹杀了教学民主,忽视了学生主体,学生没有充分的倾听、思维、表达机会,不能进行深层互动和思维的碰撞。
二、优化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
1.学习活动应充满趣味性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应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获取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巧妙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才可能收获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例一:《溶液的形成》为一节新授课,先创设如何洗去洗衣店一批衣服上污渍的问题情境,然后设计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1:探究氯化钠、碘、高锰酸钾、植物油在水中的溶解。
活动2:探究碘在酒精、植物油在汽油中的溶解。
活动3:探究洗涤剂对植物油溶解的影响。
以上活动把枯燥抽象的概念学习融入到生动有趣的生活世界中,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的思想。通过活动1认识溶液与浊液的区别,把握溶液的特征,得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懂得水洗除去可溶性污渍的原理;通过活动2进一步认识溶质、溶剂的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懂得改变溶剂的种类可洗去水无法洗去的一些污渍;通过活动3认识乳化现象,懂得通常衣服洗涤的原理。三个活动围绕洗衣服的情景,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2.学习活动应凸显实践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有深厚的实践基础,高效课堂的学习活动要体现学科特点,凸显活动的实践性。实验是学生实践的基本形式,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实际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
在上述课例一中,设计三个实验探究活动,变教师演示为小组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增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新课程思想,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的锻炼,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习活动应强化目标性
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其最有效的课堂活动一定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活动形式,都要使每个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使目标与活动实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课例二:《金属与金属材料》为一节单元复习课,课堂学习目标预设为: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合金组成和性能的关系,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置换反应能否进行并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
(3)知道铁的冶炼和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形成爱惜资源的意识,培养辩证唯物观点。
围绕课堂学习目标设计以下活动:
活动1:解密钥匙的成分。
活动2:揭穿行骗的伎俩。
活动3:破解脱氧剂之谜。
活动1通过对课后收集的旧钥匙进行分类比较,讨论分析其组成成分,直接感知金属的性质,认识合金性能的改变使金属材料适应更多的用途。活动2通过讨论设计鉴定真假黄金的方案,既复习巩固了金属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又提高了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会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的方法。活动3通过合作探究铁粉的脱氧原理复习铁生锈的条件,使学生感到铁生锈也不是有弊无利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点;通过讨论揭开铁粉的身世之谜复习铁的冶炼原理。课堂三个活动直接指向课堂学习目标,与课堂学习目标高度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目标的达成度,才能使课堂高效。
4.学习活动应具有思考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思维的量和深度决定着课堂效率地高低。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激发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生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课堂的高效。
在上述课例二中,设计的三个活动并不是将课本知识简单地重复再现,而是设置了具体的、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思考,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科素养。
5.学习活动应体现层次性
学习活动要循序渐进,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同时学习活动应兼顾全体、分层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和组织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学有所得,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进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最优化。
课例三:《化学反应类型》为一节中考复习课,设计如下学习活动:
活动1: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写出生成CO2的反应方程式。
活动2:置换反应有几种形式?
[设计]小明欲用铁、氧化铜、稀硫酸来制取少量金属铜,请你帮他设计方案(用方程式表示)。
[归纳]置换反应的几种形式。
[应用]现有铜丝、铁丝、铝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铝溶液,请你设计一种方案得出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活动3:复分解反应有几种形式?
[书写]现有稀盐酸、氧化铁、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这几种物质,将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几种形式。
[应用]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请设计方案将它们区分出来,并贴上标签。
通过活动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总结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活动1是该专题的基本要求,要求能独立完成。活动2先个人思考后小组交流设计两种制取方案,很自然地得出初中化学置换反应的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应用置换反应的规律在给定条件下完成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要求不断提高,小组的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活动3开始书写化学方程式为总结复分解反应的五种形式打下铺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鉴别三种无色溶液都需要应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把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三个活动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层次明显,体现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也便于课堂的分层要求。
6.学习活动应力求多样性
新课标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形式多样,生动新颖,如实验、观察、阅读、讨论、辩论、游戏等有机结合,穿插进行,这样可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获得鲜活的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以上课例三中,学生活动有独立思考,有小组合作;有方案设计,有实验操作;有上台板演,有轮流讲演;有书面练习,有投影展示。能够不断变换活动形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避免课堂单调泛味使学习效率下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中主动学习,获得长足的发展。
有效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思考的过程。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尝试,使学习活动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积极锻炼思维、自觉提升思想情感的生命进程,从而达到课堂优质高效。
[1]王国峥.“优质课”还是“优质课”教育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
[2]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08-0546(2013)07-0040-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