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2013-04-13浦盛爱
□文/浦盛爱
(大连星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一、套期保值会计概述
(一)套期保值会计相关概念。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该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该类价值变动源于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现金流量套期: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该类现金流量变动来源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有关的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境外净投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是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即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
(二)套期保值会计的构成要素。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关系构成了套期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三个要素。
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消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衍生工具,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还可以将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作为套期工具。
被套期项目,是指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且被指定为被套期对象的下列项目:
1、单项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
2、一组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
3、分担同一被套期利率风险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的一部分(仅适用于利率风险公允价值组合套期)。
套期关系指的是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之间的关系。
二、套期保值会计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一)套期保值会计的运用对企业会计处理层面的影响。套期保值会计准则自推行以来,标志着我国套期保值业务有了符合经济业务实质和特性的特殊会计处理方法。套期保值会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套期保值活动的经济内涵完整、恰当地表现出来,能够将管理者规避风险的效果真实地反映出来,会计报表中的会计利润波动不大。
(二)套期保值会计的运用对企业风险管理层面的影响。在现货市场,大多企业只能对价格的波动被动接受,而缺乏应对现货经营中面临的如采购、销售风险等单边敞口风险的有效措施。而期货市场却可以提供一种转移价格变动风险的渠道。投资者参与到期货市场,将价格风险转移给投机者,从而有效地规避了现货价格波动所引发的经营风险。
采用套期会计对企业套期保值业务进行核算的处理方法,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保障。这套制度流程可以从多方面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可以在更广泛的层面确保期货合约得到认可推广。
三、套期保值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1、公允价值套期。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
2、现金流量套期。应针对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确认有效套期部分和无效套期部分。其中,有效套期部分的金额,按照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累计变动额二者中较低者确定。
3、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计量。应针对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确认有效套期部分和无效套期部分。
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处置境外经营时,上述在所有者权益中单列项目反映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应当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二)存在的问题
1、套期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模糊。在国际上,开始并未明确套期有效性的指标数值范围,在之后的实务操作过程中才渐渐形成,并将其认为是套期有效性评价的合理指标规范。目前,我国在套期有效性评价问题上欠缺灵活性,并且缺乏十分可靠的依据,在套期会计准则中收入实务操作的惯例指标,但是相关机构没有对这一标准的合理化作出相应的解释,并且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支持其在实际操作中就一定是准确的范围,对于套期有效性的评价来说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2、套期保值会计的核算存在可操作空间。被套期项目的计量和套期工具属性不一致的问题没有因为套期保值会计的推行而得到根本上解决,也不能在同一会计核算期间内真实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实质和管理层的意图。更重要的是,不同企业风险管理策略不同,由于不十分清晰的投机业务和套期业务分类,同一项经济活动无法明确指出活动类型判定合理性的依据,企业管理层无论在套期有效性的判定和套期关系的认定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主观判断,尤其是对预期交易套期,存在较大的操纵空间,管理层可以任意取消或预设预期交易。
3、现行套期保值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财务报表的列报基础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在损益表上调整净收益的会计处理和在资产负债表上递延套期损益等。按常规会计原理的要求,损益、负债和资产不同项目的确认标准应该保持一致,财务报表的基础是不能任意调整的,套期活动会计则背离了这一原则。所以,财务报表列报基础的一致性和套期效应的相关性是需要今后平衡的关键问题。
四、改善套期保值会计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套期有效性测试的相关规定。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应当对每种类型的套期有效性的测试方法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具备理论与概念的指导,以及充分的实用性,同时能够更加严格、标准地规范企业对套期有效性的测试,才能使会计准则得到更好、更有效的推广。
在现有标准上,对套期有效性的评定需要增加灵活性,不能仅依靠标准数值对业务的有效性进行判定,需要结合企业相关表现,评定业务相似性,对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有效性进行灵活地考虑。
(二)规范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提供了较为及时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初始计量上相一致,以交易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格确认资产和负债。伴随着持有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计量属性出现差异,公允价值的变化在当期表内反映出来。若取消套期保值会计,运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的对冲会计效应和避险意图就不能在会计记录中凸显出来。但取消套期保值会计,也不等于取消企业管理者为套期保值所做出的努力。
(三)明确套期保值业务在财务报表上的列示内容。将套期保值活动的相关科目在财务报表中单独设置出来,确保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一眼就清晰明了地看出企业是否采用了套期保值业务,并且能够对套期保值业务是否产生以及产生何种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的管理层风险策略的规划和实现效果进行判定。
建立以风险为导向性的套期保值业务的信息披露制度。虽然会计准则对衍生工具表内列示已经做出要求,但相应风险还是需要在附注中披露出来。我国对衍生工具的披露还有待提高,应当要求企业以表格的形式披露衍生工具的使用情况,如衍生工具的使用原因、会计核算、产生影响等,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关于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对企业风险敞口的信息,如利率、汇率、信用等,多加披露。
[1]钱惠敏,王永红,唐洋.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的不足与完善[J].财会月刊,2008.1.
[2]魏天波.浅析套期保值原理及其会计处理[J].会计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