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基层科技情报工作刍议
2013-04-13□文/余波
□文/余 波
(四川达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四川·达州)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也将是人类社会空前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低效的、封闭式的科技情报服务机构,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生机勃勃的信息科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情报科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引发了“情报科学”是否被“信息科学”取代的争论。目前,基层情报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且各地的情报信息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状态,硬件网络建设重复现象突出,标准的缺乏直接阻碍了信息的共享,人才的缺乏、流失制约了情报工作向纵深发展,投入资金不足,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约束机制,难以可持续化发展,在投入上“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运维”问题。当今应如何认识开展新时代的情报工作呢?
一、明确新形势下情报科学及科技情报工作的内涵和情报信息交流的新模式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情报科学及情报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赋予了它们新时期新的内涵。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情报是记录的或传递的知识,“知识性”是情报三大基本属性之一,情报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就是通过分析加工情报后的知识。
尽管世界千变万化,但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在内容和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仍然是知识,只是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了,内涵也深化了。具体表现在:
(一)“大情报观”赋予了传统情报学新的内容。当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传统情报学要继续保持活力,就必须转移研究重心,适当扩大研究范围。“大情报观”的产生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大情报观”的核心就是要求情报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突破早期科技情报的局限,与社会、经济、管理等社会情报信息有机结合,面向经济,面向社会。也就是说,情报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各行各业逐渐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在谋求生存与发展,因而整个社会的情报需求方向发生了变化。简单地说,现代的情报科学不应只局限于科技领域,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获得各种社会情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管理等领域的信息,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情报需求,情报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服务对象的层次进一步增多,既要为高层次的决策者服务,同时更要做好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农村专业户的情报研究服务工作,他们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
(二)加大情报学的现代技术含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情报学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应大力提高情报学的技术含量,将先进的计算机及通讯网络技术引入传统的情报工作中,加强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情报提供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的转变,增强情报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情报工作借助于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因特网,可使用电子邮件、讨论组、BBS、Blog、RSS、Wiki等工具来完成情报非正式交流工作,也可以通过网络出版的数字化文献来完成情报的正式交流。
(三)情报工作的系统性。情报工作系统是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标,将人、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信息、工作流程等进行有机结合,这些因素都是相互区别联系的,如果过分强调区别就会形成冗余、低效、浪费,若强调一致性,则会出现多种结口。在设计情报工作的系统工程时,要考虑:集合性、目标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
二、综合使用当代综合交叉前沿技术,改变服务平台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及全球信息目录的实现,计算机存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情报信息领域里的应用,使信息的形式及服务方式都将发生彻底的变化。情报信息形态的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集图形、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打破地域、打破机构、超越时空,为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机遇,使情报的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情报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一)采用多种存储技术查询分析挖掘动态数据。通过对情报信息进行存储排印、印刷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完成对情报的文献信息的存储。可以使用磁盘阵列存储海量数据,数据应放在大型数据库Oracle中备份存储,采用B/S、C/S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建立Web服务器、中间逻辑服务件、数据库服务器。
(二)定义统一的标准数据字典。联合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对各位使用数据进行统一制订格式、标准,对数据加工的操作接口函数进行统一定义,使建立的情报信息数据系统支持各种类型的单位,完成海量数据共享,各个单位的信息实现无缝链接,消除技术上的不兼容。
(三)使用“云计算”技术。云计算的核心是分布式存储和计算集群,是一个使用方便、按需求通过网络获取共享、可配置的计算资源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各种计算资源能够在几乎没有人为介入的情况下被快速提供和使用。云计算可以提供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
三、互联网时代科技情报工作新思考
面对社会信息化的浪潮和现代科学认识论的新特征,孤立、封闭地研究科技情报,势必会迫使科技情报工作走入“死胡同”。因此,必须遵循情报“普遍性”的原理,让情报工作跳出“科技”的局限,把目光投注到“科技”以外更广阔、更丰富的社会情报领域,发展成为社会情报工作。新时期情报工作尤其是地方科技情报工作该如何突破旧的束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道路呢?现就地方科技情报工作做一个设想性的阐述。
(一)情报信息服务是一项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活动。情报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具有普遍性,从古人类的结绳记事、烽火为号到现代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都是一种情报活动。受封闭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制约,地方科技情报机构社会情报意识差,获得信息的能力弱,形成了封闭孤立、效率低的工作局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依据情报工作的实践性,我们必须拓展思路,放开手脚,深入社会,深入人类生活,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去探寻、开发未知领域,赋予传统情报工作新的生命力,去建立具有现代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结构。
(二)必须改善情报服务方式,增强情报服务功能。地方科技情报机构“闭门造车”式的服务方式,狭窄的研究领域,在思想上束缚了情报工作人员的手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就是一种被动服务方式,即在家坐等人们上门来找我们要情报,要文献资料,而不是我们主动去调研,去寻求情报信息来为社会服务。为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科技信息服务的多样化:由静态文献管理和“守株待兔”式的被动文献服务转向动态情报信息搜集、调研和主动传递、开发;由单调的文字信息传递转向丰富、具体、生动的量化、物化情报信息开发,突出情报信息的效用性;由单纯的科技情报研究转向以科技情报信息为主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管理等社会综合情报信息的研究,突出情报信息的普遍性;由单一的无偿服务转向无偿与有偿相结合,以有偿服务为主,突出情报信息的有偿性。
(三)把传统情报研究放到现代化技术手段上进行。由于地方科技情报机构设备陈旧、手段原始,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开发、传递等服务,是一种效率低下的服务方式。为了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容易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任何情报信息,就需要把传统情报工作放入到现代化技术手段上。光盘、计算机联机检索、数据库,甚至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挥和运用,使情报信息传输手段日益多样化和现代化,使情报信息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研究领域更加广阔。
(四)高度重视情报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实现情报人员专业化与学者化的兼容
1、现代化的情报信息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即人员的“专业化”。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情报基础理论和科技专业知识。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化的情报信息工作,没有专业领域的坚实理论基础,不懂情报工作各环节的联系与规律,是不可能做好情报工作的。同时,21世纪的情报信息学,以知识为基础,丰富而广阔的社会情报领域,又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一个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领域构成其横向的联系,而信息学、传播学、逻辑学、语言学(汉语写作与外语)、管理学、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现代情报信息理论知识,则构成其纵向的联系。
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情报信息人员的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组织活动素质、身体素质。
3、重视情报教育,注重在职人员的培训。情报贵在“快”,贵在“新”,情报人员的知识也贵在不断地更新。地方情报信息单位更应注重在职人员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的继续教育,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外语、经济理论的学习,这是情报教育多元体系中的一元,也是对个人对单位负责的表现,更是情报信息单位广纳人才,充满活力,推动情报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
(五)改革运行机制。领导者在决策、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加入竞争机制,启动内力,增强活力。适时地注入激励机制,从思想上、行动上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 人尽其才”。
(六)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勇气,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的头脑,没有创新的事业,社会谈何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就是注重知识,强调创新的时代。创新源于社会生活实践,而每一次创新又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因此,情报工作者要重视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不论是领导者的决策管理创新,还是职工知识理论创新、业务技能创新,都将对科技情报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面向社会,面向经济,深入生活,适时动态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通过实际工作,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整体创新能力,逐步组合成观念新、思维活跃、水平高、能力强的员工队伍,在重大技术、经济决策方面,发挥好情报信息机构的“参谋”、“耳目”作用。
四、结语
情报工作向信息产业化、技术自动化、存储数字化、传递网络化、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多媒体化发展已呈燎原之势。“人+知识+知识工具”将成为现代情报事业的新模式,也是社会生产力在情报事业中的全新阐示。
[1]刘彤.科技情报与信息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江忠,余波.初探Author ware组织数据浏览信息的一种“倒挂树形”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
[3]游丽华.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