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乳中微生物控制浅析
2013-04-1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奶事业部西北区域)
1 生鲜乳中微生物分析及危害
1.1 生鲜乳中微生物分类及危害
生鲜乳中微生物主要分为细菌、霉菌、酵母菌,最常见且活动占优势的微生物主要是一些细菌,细菌又分为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菌。乳品中常见病原菌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等,包括阪崎杆菌。这些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剧烈呕吐、腹泻、虚脱、急性胃肠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1.2 生鲜乳中微生物来源
1.2.1 运动场、牛舍
泌乳牛所处环境对其乳房内微生物会产生重要影响。细菌从乳头端部侵入乳房,由于细菌本身的繁殖和乳房的物理蠕动而进入乳房内部,因此,第一股乳流中微生物的数量最多,污染严重或当乳房呈现病理状态时,乳中的细菌含量及种类会大大增加,甚至有病原菌存在。
1.2.2 空气
畜舍内飘浮的灰尘中常常含有许多微生物,通常每升空气中含有50~100 个细菌,有尘土者甚至可达1 000 个以上。
1.2.3 水源
用于清洗牛乳房、挤乳用具和制冷罐所用的水是乳中细菌的主要来源,井、泉、河水可能受到粪便中细菌的污染,也可能受土壤中细菌的污染。
1.2.4 奶牛疾病
当乳畜患有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炭疽、口蹄疫、李氏杆菌病、伪结核、胎儿弯曲杆菌病等传染病时,其乳常成为人类疾病的传染来源。来自乳房炎、副伤寒患畜的乳,可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1.2.5 牛体污染
挤奶时鲜乳受乳房周围和牛体其它部分污染的机会很多。因为牛舍空气、垫草、尘土以及本身的排泄物中的细菌大量附着在乳房的周围,当挤乳时会侵入牛乳中。这些污染菌中,多数属于带芽孢的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1.2.6 挤奶器具污染
挤乳时所用的榨乳设备、过滤布、洗乳房用布等,如果不事先进行清洗杀菌,则通过这些用具也会使鲜乳受到污染。各种挤乳用具和容器中所存在的细菌,多数为耐热的球菌属,其次为八叠球菌和杆菌。
1.2.7 制冷时间及制冷温度
当温度大于4 ℃时,微生物生长繁殖较快,而储存时间超过24 h,又会大大增加嗜冷菌的繁殖。
1.2.8 运输条件
运输罐的卫生、运输罐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运输时间,是影响微生物繁殖的又一重要因素。生鲜乳离开能自动制冷的条件时,温度应保持在4 ℃左右,因此奶车、奶罐的性能尤为重要。
2 奶牛场管理对生鲜乳中微生物控制的影响
2.1 牛场环境
笔者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巴彦淖尔市)、甘肃省(兰州市)、宁夏4 个省区共计20 家大型奶牛场不同环境下生鲜乳中微生物数量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调查还发现,巴彦淖尔市部分奶牛场运动场较小,每头成年母牛平均运动面积不超过10 m2,且冬季牛舍卫生清理不及时。往年数据显示,冬季巴彦淖尔市奶牛场中运动场微生物数量合格的不超过50%。甘肃(兰州)、宁夏部分奶牛场运动场排水设计不合理,每到雨雪天气,运动场泥泞不堪、四处积水,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直接导致泌乳牛乳房炎发病率的上升。
表1 各地区运动场、牛舍卫生对生鲜乳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2.2 疾病防治
奶牛患病是导致生鲜乳微生物数量升高的主要因素,常见且影响最为广泛的是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目前,多数奶牛场能做到对临床型乳房炎患牛隔离治疗,但是对隐性乳房炎的重视依然不够。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奶牛场管理者的意识还未转变过来。笔者对兰州地区3 个牧场进行了乳房炎的普测,同时监测了微生物、体细胞数,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的增加,生鲜乳中微生物数量和体细胞数也逐渐上升。
表2 甘肃(兰州)3 家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对生鲜乳中微生物和体细胞数的影响
2.3 挤奶厅
2.3.1 挤奶厅环境卫生
挤奶厅周边环境中的污染源,如牛粪堆、渗水厕所等,对挤奶厅内部微生物的繁殖有很大影响,会导致这些微生物通过空气、水源等进入奶牛乳包。部分待挤区在奶厅内部,若不及时清理其中的粪便,同样会使挤奶厅成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适宜场所。
2.3.2 挤奶过程
以下因素会影响生鲜乳中的微生物数量。一是挤奶工的卫生状况。如果挤奶工的双手未经消毒直接接触奶牛乳包,会造成乳包污染,细菌趁机侵入,严重时会使生鲜乳中的微生物数量超过1×108CFU/mL。二是乳房清洗是否彻底。未使用消毒毛巾或达不到一牛一巾,擦洗乳包的过程中,毛巾上的脏水会污染乳房,还会引起不同奶牛的交叉感染。三是,是否丢弃头三把奶。头三把奶中微生物数量高,若不在榨乳前挤弃,会导致生鲜乳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和数量的增高。四是,挤奶设备清洗是否到位。挤奶杯、管路和制冷罐中的奶垢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床。通过对生鲜乳中微生物数量超过1×106CFU/mL的奶牛场进行调查发现,将所有设备消毒、清洗干净后,生鲜乳中微生物数量完全可以控制在1×105CFU/mL 以下。
2.4 生鲜乳储运
2.4.1 生鲜乳在存储过程中,要求必须在2 h内降到4 ℃以下,若制冷设备压缩机性能不好,将制冷时间拖延至2 h之后,那么微生物繁殖速度将超过正常情况的2 倍以上。
2.4.2 运输罐的卫生状况对生鲜乳微生物繁殖的影响也很重要。有研究表明,清水洗过的罐中微生物数量为2.5×104CFU/mL,蒸汽消毒后的罐中为2~20 000 CFU/mL。
3 小结
一个好的奶牛场,必然是一个健康的奶牛场;一个健康的奶牛场,必有健康的奶牛;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提供优质的生鲜乳。奶牛场日常良好的管理可以明显改善生鲜乳中微生物数量。建立奶牛场良好管理规范,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奶牛场环境建设。保持运动场排水良好,牛舍通风良好,及时清理运动场和牛舍;二是做好奶牛分群管理及病牛隔离工作,及时治疗隐性乳房炎牛,防止隐性乳房炎的大面积传播;三是挤奶过程中严格控制挤奶工卫生,乳房擦洗使用纸巾,实现一牛一巾,挤掉头三把奶;四是对挤奶设备实施CIP安全清洗,保证挤奶设备和盛乳容器的干净卫生;五是对奶车进行清洗,采用蒸汽喷洗和CIP安全清洗,保证其卫生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