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临床特征
2013-04-13韩国武
韩国武,龚 蓉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宜昌443700)
间质瘤(stor mal t u mor,ST)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胃 肠 道 间 质 瘤 (gastrointestinal stor mal tu mor,GIST)和 胃 肠 道 外 间 质 瘤 (extra-gastr ointestinal stor mal tu mor,EGIST)。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及MSCT资料,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39~84岁,平均57.3岁,其中40岁以上6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包块7例,腹部隐痛不适5例,体质量下降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2例。
1.2 仪器与方法 7例均行MS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CT机,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方。7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100 ml碘海醇(300 mgI/ml),流率3.0~3.5 ml/s,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25~30 s,静脉期60~80 s。检查完成后,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重建三维图像进一步观察。
2 结果
2.1 MSCT表现 7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其中上腹部3例,中下腹部4例。肿块直径3.8~28.0 c m,平均12.3 c m,其中<5 c m 1例,≥5 c m且<10 c m 2例,≥10 c m 4例。肿块呈类圆形1例,分叶状4例,不规则形2例。CT平扫密度均匀2例,其中1例肿块<5 c m,1例≥5 c m且<10 c m;增强扫描1例均匀中度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呈分隔样改变(见图1)。CT平扫密度不均匀5例,1例肿块直径≥5 c m且<10 c m,4例≥10 c m,肿块内均见囊状或不规则液化坏死区,以及囊与囊之间的等密度实质部分,其中1例斑点状钙化,1例肿块内出血;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中度以上强化,以静脉期明显,囊变坏死区强化不明显,其中3例呈纵横交错的“轨道样”强化(见图3),3例边缘及肿块中心可见肿瘤小血管(见图2)。7例均见肿块周围结构及器官呈离心性移位,侵犯邻近血管、输尿管、肾上腺各1例,2例伴腹水,1例肝转移(见图2),1例肺转移(见图3)。
2.2 MS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 MSCT术前准确定位诊断7例;准确定性诊断4例,1例诊断为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未作具体病变诊断,诊断符合率为57.1%;准确判断良恶性5例,1例判断错误,1例无法判断,准确率为71.4%。病理组织学诊断:低度恶性潜能1例,肿瘤直径<5 c m;恶性6例,肿瘤直径均≥5 c m。
3 讨论
3.1 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GIST是一类独立来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通常原发于胃肠道壁,当原发于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软组织和盆腔等时称为 EGIST[1]。EGIST仅占GIST的6.7%,80%位于网膜和肠系膜,仅20%位于腹膜后间隙,多见于50岁以上,无明显性别差异。由于腹膜后间质瘤位置深、组织间隙大、临床症状常出现较晚,患者就诊时肿瘤往往已超过5 c m,本组仅1例<5 c m。常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不适、隐痛或者邻近组织器官受压症状。
EGIST和消化道无关,与GIST有着相似的组织学形态及肿瘤细胞表达[2],即肿瘤细胞可由梭形细胞或上皮细胞为主或由2种细胞共同组成,肿瘤细胞表达CD117(C-kit蛋白)和CD34(原始造血组织分化抗原),缺乏神经分化。本组7例CD117均呈阳性,CD34阳性6例,S-100蛋白均为阴性。有学者[3]认为间质瘤起源于消化系的Cajal细胞,这虽然可以很好地解释GIST的发生,但不能较好地解释EGIST的起源,所以目前认为两者均来源于一种多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这些间质干细胞可向Cajal细胞方向分化。
腹膜后间质瘤作为EGIST的一种类型,具有自身的临床病理特点:①瘤体较大,本组中6例肿块直径≥5 c m,4例≥10 c m;②为单发肿块,本组均为单发肿块;③多为恶性,本组低度恶性潜能1例,恶性6例;④血供较丰富,坏死囊变较常见;⑤可转移肝、肺等部位,一般不伴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本组中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无一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文献中关于EGIST良恶性的诊断标准[4]为:良性,肿瘤直径<5 c m,肿瘤细胞病理核分裂象<5个/50 HPF;低度恶性潜能,肿瘤直径>5 c m,肿瘤细胞病理核分裂象<5个/50 HPF、有或无坏死、细胞密度减低;恶性,肿瘤直径>5 c m,肿瘤细胞病理核分裂象≥5个/50 HPF,有坏死和/(或)细胞密度增高。
3.2 腹膜后间质瘤的MSCT表现分析 良性少见,肿块直径通常<5 c 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中度至明显均匀强化。恶性多见,肿块直径通常≥5 c m,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边界多清晰,肿块特别大时与周围器官或组织分界欠清晰,密度多不均匀,液化坏死明显,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中度以上不均匀强化,以静脉期为著,囊变坏死区强化不明显,部分病灶可见条状的肿瘤血管,因此肿瘤常呈分隔样强化,是腹膜后间质瘤的常见表现,反映了该肿瘤多为恶性、生长较快的病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5]。还可发生转移,部位以肝脏为主,其他部位转移瘤及淋巴结转移少见,与GIST相似[6]。钙化发生率低,呈散在斑点状。
3.3 腹膜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①平滑肌肉瘤:巨大肿块中央常伴不规则坏死,若坏死区域较大,则类似厚壁囊性肿块,但钙化及出血少见,增强扫描呈明显环状强化,强化程度较腹膜后间质瘤更为明显[7],具有血管受侵倾向,特别是腹膜后大血管。绝大多数不表达CD117和CD34。②神经鞘瘤:肿块边缘清楚,常位于脊柱两侧,可见相应椎间孔扩大,易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恶性者有强S-100蛋白表达。③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常发生于45岁以上,肿瘤较大并向周围浸润生长,血供丰富,瘤内坏死显著,瘤内出血常见,团块状或环状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8]。④脂肪肉瘤:形态不规则不均质性肿块,无完整包膜,常沿肾周间隙的筋膜呈浸润性生长,并常见坏死、囊变、出血,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有脂肪密度掺杂的不均质实性密度是其特征性表现[9]。⑤血管外皮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为富血供肿瘤,常包含斑点状钙化,强化明显且持续时间长是其特点[10]。
3.4 腹膜后间质瘤的MSCT诊断价值 ①CT能清楚显示肿瘤大小、形态、范围、边缘轮廓、肿瘤内部特征、是否转移等情况,动态增强还可更好地观察肿瘤的影像学特征。②MPR可以全面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及生长方式,确定肿瘤的起源部位。可观察肿瘤与肾脏、肾上腺等腹膜后脏器的分界,腹膜后血管受压移位情况,以及肿瘤与腹膜内器官间的脂肪间隙是否存在等情况,有助于腹腔与腹膜后肿瘤的定位。本组7例术前全部定位诊断正确,表明MSCT对腹膜后间质瘤定位具有很高的价值。③CTA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肿瘤血管的形态,明确周围血管受侵犯情况。④MSCT对判断肿瘤良恶性可以提供较多信息,也有助于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但对于腹膜后间质瘤的定性还存在一定难度,最终诊断须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图1 腹膜后恶性潜能间质瘤 图1a,1b分别为轴面图像及冠状面MPR图像。左侧腹膜后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CT增强扫描肿块边缘及中心条状及小片状强化呈分隔样改变(短箭头),囊变坏死区不强化(长箭头) 图2腹膜后恶性间质瘤并肝转移 图2a,2b分别为轴面图像及冠状面MPR图像。右侧上腹部腹膜后不规则肿块,CT增强扫描肿块重度不均匀强化,中心囊变坏死区不强化,肿块边缘可见丰富迂曲肿瘤血管(短箭头),肝右叶见多个大小不等环状强化转移瘤(长箭头) 图3 腹膜后恶性间质瘤并肺转移 图3a 下腹部及盆腔巨大分叶状肿块,CT增强扫描分隔样强化(短箭头),囊变坏死区不强化 图3b 双肺多发性转移瘤(长箭头)
[1]Weppler EH,Gaertner EM.Malignant extra-gastr ointestinal stromal tu mor presenting as a vaginal mass:report of an unusual case wit h literat ure review[J].Int J Gynecol Cancer,2005,15:1169-1172.
[2]Par k SS,Min BW,Ki m WB,et al.Malignant extragastr ointestinal stromal tu mor of retroperitoneu m[J].Acta Oncol,2005,44:497-499.
[3]Sircar K,Hewlett BR,Huizinga JD,et al.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as precursor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 mal tu mors[J].Am J Sur g Pat hol,1999,23:377.
[4]Miettinen M,Lasota J.Gastr ointestinal stro mal t u mors:pat hology and prognosis at different sites[J].Semin Diagn Pat hol,2006,23:70-83.
[5]李小力,寇文超,陈平有 .腹膜后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21(1):74-78.
[6]李小荣,钱民,欧陕兴,等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1):44.
[7]贺敬红,李健丁,张瑞平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54-55.
[8]郭子强,韩国武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8,23(6):655-656.
[9]吴爱兰,韩萍,冯敢生,等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46-48.
[10]程遥,吴鸿,邱建荣.腹内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的病理与CT表现对照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