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征程一路歌
2013-04-13贺贵成余娜
● 贺贵成 余娜/本社记者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高山峡谷与河曲草原在这里交相辉映,多种生物与多元文化在这里集聚沉淀,衍生出世界上最为华美、灵动的山水人文气象。这里,就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仅仅是一个甲子的时间,阿坝藏族自治州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旧貌换新颜,这里景色惹人醉,这里已然成为一片魅力依旧,而又独具特色的新天地。
理县: 奏响经济发展进行曲
鹧鸪山下枫叶流丹,神泉氤氲;杂谷脑河畔明珠闪耀,瓜果飘香。60年来,理县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理县以“两个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培育县域工业新的增长点为中心,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招大引强,做大增量。
2010年4月,理县川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吨脱水蔬菜项目工程的入驻,吹响了理县绿色经济集中区的号角。紧锣密鼓,一系列项目迅速落地。为快速推进能源转化基地建设,投资1.1亿元完成下孟工业集中区和理县绿色经济集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建设下孟220KV输变电站。
目前,已建成狮子坪、薛城、古城等一批骨干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89万千瓦。建成 220KV、110KV、35KV 变电站 14座,架设各类输变电线路650余公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瓶颈”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工业发展彻底改变了理县以传统木材采运为主的工业格局,基本建成了以工业经济园区为载体,以水电企业、特色新材料、农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凸显、效益优良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优势产业聚集效益初步显现。
九寨沟县:新兴旅游城市诞生
1953年,九寨沟县正式成立。60年前的九寨沟县城不过是一处以街为市的小镇,而如今的九寨沟县,已经变成了由九寨沟县城、漳扎镇和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三部分组成,城区面积从1.89平方公里扩大到14.7平方公里的新兴旅游城市。
行走在九寨沟县城,主干街道绿染两畔,生机勃勃,四处充盈着“小桥流水青石路,红砖碧瓦吊脚楼”的诗情画意。
在九寨沟内的则渣洼村,村长罗苏向我们讲述了沟内的生活变化:“在1984年九寨沟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之前,我们都是半耕半牧的过日子,耕地收获的粮食仅够家里吃,其他收入很低。”现在除了景区分红外,罗苏一家还在经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九寨沟旅游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说,1992年至2007年,“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相继而来。一时间,九寨之旅,成为世界精品旅游一张耀眼的“名片”。九寨旅游,步入发展快车道。
若尔盖:交出民生满意答卷
千百年来,若尔盖藏区牧民群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居无定所。1953年若尔盖建县后,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在若尔盖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下,60年间,建设出了一个崭新的若尔盖。
9月7日,记者来到若尔盖县巴西乡中心校,见到孩子们正在操场做着游戏。这里是若尔盖县第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每到周末,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文体活动。学校里的藏族教师格克措,负责教孩子们的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科目,“我在巴西乡中心校工作9年了。9年来,我感受到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巴西乡中心校校长周林告诉记者,若尔盖已经全面施行15年义务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不需要交学费。同时,实施易地育人政策后,2007年至2008年,学校总投资达到近250万元,设置了综合楼、食堂、太阳能浴室、厕所等设施。
记者从县教育局了解到,若尔盖县全力推进第二轮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15个乡镇双语幼儿园、县教师培训中心、县中学高中部和县藏文中学教学楼以及包座、嫩哇等乡镇中心校教师周转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兑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补助资金12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