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让木里藏区更美丽
2013-04-13□王锋
□王 锋
木里藏族自治县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以来,精心组织、抓早动快、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有力推进了木里藏区和谐稳定、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
学习宣讲全覆盖。结合木里藏区地广人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等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讲。一是开展领导、专家专题讲座。全县37名县级领导,128名县级部门领导分别深入乡镇、村组等联系点进行专题宣讲,成立3个理论宣讲团,分片区深入乡镇、村组、学校、机关、企业、寺庙讲解中国梦。召开党组会、党员干部大会、群众大会1012场次,开展专题讲座、领导党课、宣讲团宣讲313场次,组建了168支宣讲团和宣传小分队,开展宣讲1035场次,覆盖群众13.7万人。二是充分发挥“马背上的党支部”作用,组织宣讲队深入村、组和农牧民家中广泛宣讲中国梦,使主题教育活动覆盖全县113个村603个村民小组,尤其是让7000多户不通电、没有电视看的边远农牧区群众及时受到了中国梦教育。三是采取“小手牵大手,家校大联动”的形式,由学校教师向学生广泛宣讲中国梦,发动学生对其家庭进行再次宣讲,通过全县44所2.2万名中小学生以“小手牵大手,学生带家长”的方式,让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及时覆盖全县3.37万户农牧民。四是结合中国梦在全县寺庙僧人中开展爱国爱教和持戒守法“主题教育”、新旧对比和感恩奋进“同心教育”、全面建设小康和美好生活“目标教育”三项教育,实现寺庙僧人全覆盖。
广泛讨论凝共识。以 “六个一”(即组织一次专题党课、开展一次党史知识竞赛、召开一次座谈会、举办一次演讲比赛、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组织开展一次集文娱、民族服饰表演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交流活动为抓手,丰富活动载体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大交流,全县各级各部门组织大讨论336场次,覆盖群众12.1万人,撰写心得体会1.52万篇,征集文稿1400余篇。突出民族特色,因地制宜,结合中国梦,组织开展了“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三下乡活动、“实现中国梦,建设新木里”演讲比赛和“学习感悟、万人签名活动”,特别是在庆祝建党92周年之际,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开展“实现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大型歌舞、民俗表演大赛,凝聚全县人民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听党话、跟党走,实现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正能量。
连心牵手聚民心。坚持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和藏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四件大事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企业、项目、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寺庙“六个一”工作制度和机关、乡镇干部职工下乡进村驻户蹲点制度,全县37名县级领导联系29个乡镇、37个村、14座寺庙、74户特困家庭,81个县级部门单位直接联系29个乡镇、113个村,全县8100多名党员、3000多名干部职工、942名村组干部分别与3.37万户农牧民家庭“结对子”、“一帮一”。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承诺亮诺践诺1.65万件,协调落实项目1130个,落实资金5.7亿元,“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学生2865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7578户,办实事好事8050件,捐 赠款物571.5万元,促使藏区广大农牧民观念大转变、产业大发展、环境大改善、生活大提高。
督导检查促落实。县委分片区和部门组建了4个督导组,分别由县人大、县政协领导担任组长,县纪委、组织、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全县29个乡(镇)、14座寺庙、9个牧场、108个县级部门和23户企业开展督查指导。实行主题办综合组、指导组、督导组、宣传组全体人员包乡镇、部门(单位)制度,每个工作人员落实5个以上责任单位,负责督促指导主题教育活动每个阶段的工作,并坚持每周向省州报送我县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和督导检查工作情况,确保主题教育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建章立制见成效。县委坚持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上巩固活动成果,按照需要坚持的、必须健全的和需要建立的三种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建立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县委常委会率先垂范,带头修订完善《中共木里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工作议事规则》,县人大、政府、政协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县级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严肃上班纪律和日常管理入手,修订完善了学习、考勤、会议、接待、办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乡镇建立完善了学习、请销假、财经、工作责任“四项制度”和议事决策程序、沟通协调、基层党建以及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3250个,在全县形成了以制度规范管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用制度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