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也规定“常回家看看”
2013-04-13□陈实
□陈 实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攀升,“空巢老人”这一现象越来越严重。子女“常回家看看”成为了这些孤独老人的“奢望”。
从7月1日起,我国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从今往后,“常回家看看”不再只关乎道德,更成为一条法律规定。其实,许多国家都很重视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也被纳入了法律范畴。
法国:随时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
在整个欧洲,由于整体养老制度比较完善,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更多地指向“精神赡养”。在瑞典、芬兰等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关于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
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乃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连子女与父母谈话的忌语都受到限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从立法上保证赡养行为的质量。
2003年6月至7月,席卷欧洲的高温热浪使法国1.5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很多老人在死后很多天才被人发现,还有很多老人的遗体很久无人认领。而这一事件让法国政府决心通过立法关注老人生存状态。
鉴于上述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国的现行法律不仅规定成年子女必须给无经济能力的父母提供生活资助,还必须“尊敬和关怀”老人。
法国社会重视家庭的观念,通过法律落到了实处。法国政府甚至修订相关法律,要求子女给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其中包括子女必须随时告知父母自己的行踪,随时掌握父母的身体状况等。
新加坡:与父母同住获津贴
新加坡国会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为了弘扬孝道,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不少明显带倾向性的政策。
在新加坡,老年人不仅不是家庭的负担,相反还是家庭的宝贵财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新加坡政府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在购买房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一同居住。
新加坡建屋局在分配政府组屋时,对三代同堂家庭给予价格优惠和优先安排,同时规定单身年轻人不可租赁或购买组屋,除非愿意与父母同住,则可优先;如果有子女愿意与丧偶父亲或母亲一起居住,则对父母遗留房屋可以给予遗产税减免优待。
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2008年4月起,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
美国:为尽孝的人减负担
与许多人固有的印象不同,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并不淡薄,很多子女都照顾父母,政府也鼓励家人互相照顾,并将赡养行为列入税法、医疗保健法的优惠项目中,为尽孝的人减轻负担,希望更多的人效仿。
美国人纳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所以国税局计算家庭的总收入后,还要减去这个家庭因为赡养老人所产生的减免额度。当一个家庭的纳税人负责赡养自己的父母、配偶的父母以及双方的祖父母的话,那么这些被赡养人的减免额度可以列在年终报税表里,从而获得退税。
不过,并非所有支持父母生活的人都能减税,比如子女偶尔分担一部分父母的房屋装修费,就不够资格。美国国税局对此有严格详细的规定,但只要符合条件,政府也绝不刁难。
另外,很多美国人不得不聘请保姆或是定期上门的护士,协助照料年迈的父母或残疾家人。也有很多人愿意亲自照料家人,甚至有的人辞掉工作搬回到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中,有相当多的管理机构向这些无论是请人还是自己照顾老人的家庭伸出援手,符合条件者能够得到相应的补贴,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日本:热捧“一碗汤距离”小区
据统计,日本2005年就已然是超高龄社会,总人口只有1.3亿的日本,5个人中就有1个是65岁以上老人。日本人也讲究赡养老人,但是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优越性,承担了子女所要赡养老人的大部分压力。
在精神赡养老人方面,日本有套独特的办法。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有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能给人以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
后来,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最近为一碗汤距离,最远为一炷香时间”。如今,这一理论还被运用到楼市设计中,将适于年轻人居住的户型和适于老年人居住的户型结合到一个小区内,从而使“一碗汤距离”的小区成为人们居住的最佳地点。
印度:孩子不照顾父母,将被关上三个月
2007年,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一个火葬场的工人正准备焚烧一具尸体时,尸体竟然“活”了过来!此人被救后哭着说:“我不想活了,为什么要救我?”此人已75岁,来自当地一个殷实家庭,但身患癌症后,子女不愿付医疗费,于是他绝望地走向火葬场。
面对这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印度立法“出手挽救”。印度立法文件中写道:“大家庭系统消退,老年人目前正在被抛弃。”这部法律规定,如果孩子不照顾父母,将被关上三个月。
印度媒体大多认为这部法律出台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来。
因为印度是个“年轻”国家,11亿总人口中51%低于25岁,2/3人口低于35岁。但与此同时,老龄人口也在快速上升,到2016年估计会增加到1.13亿,到2026年这一数字会攀升到1.7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