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

2013-04-12俄立生苏娟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4期

俄立生 苏娟

【摘 要】结合建三江地区的生产实践,采用“三化一管”栽培模式,应用旱育稀植、井水增温、氮肥后移、浅湿干灌溉、高光效栽培、综合防病等技术措施,使水稻的生育栽培指标和产量指标均达到既定的要求。

【关键词】三化一管;栽培指标;产量指标

0.前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之一,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播种面积在世界产稻国中位居第二,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000-3100万公顷,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43.4%,由于水稻产量高而稳定,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增,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导致种植户收入下降。因此,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摸索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成为当前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1.内容与方法

1.1土壤质地基本概况

胜利农场位于三江平原东北边陲,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多年老水田,有机质含量为3.76;PH值5.5;速效磷19ppm;速效钾143ppm;速效氮232ppm; 速效硅210.1ppm。

2012年4月气温稳定,对播种、出苗影响不大,5月插秧期、返青期气温高水稻生长较快;6月分蘖期天气晴朗, 促进水稻分蘖,7月5日大雾,水稻处于扬花期,多雨引起病害;7、8月温度高水稻长势良好,在8月29日受台风“布拉万”影响,部分水稻有倒伏现象。 9月上、中旬在水稻成熟期出现长时间降雨、高湿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有一定影响。

1.2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要点

供试水稻品种: 选用标准是,熟期适当,高产优质,抗病耐肥,分蘖力较强和矮秆叶直立。较强分蘖力和矮秆叶直的株型,才适于插稀长密的需要,而高产优质和抗病耐肥程度,更是确定技术标准的重要根据。由于品种的主茎叶数,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性状,且同生育期高度相关。可根据公式:主茎叶数二(全年≥10℃活动积温—407.6531)/165.2102,计算适于当地熟期叶数的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4月5-10日播种,5月15-18日进行机械插秧。采用9×3,试验区面积为10000。 目标产量为850Kg/亩。

1.3取样及测定方法

全田随机抽取3点,每点1进行调查分析,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对株高、有效分蘖个数、无效分蘖个数及相应叶龄进程进行田间调查。同时对水稻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按此公式进行产量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85%成熟时,全田实收进行测产,收获时,扣除边际1米,以避免边际效应,减少误差,采用久保田实施直收。

2.栽培技术措施

2.1旱育稀植培育壮苗

合理稀植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是增产的基本前提。根据设计,空育131播量为175-200粒/100cm2,其它品种按照机插秧播种量播种;苗床土及覆盖土要增施腐熟的农家肥,以增强苗床的透气透水能力,标准是手握成团、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观指标是肥、细、松、软、厚。提倡选用菜园地,实行水稻育秧、蔬菜种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又能培育壮秧、壮苗,缓解用地茬口矛盾。为保证秧龄、并且带蘖下地要抢早播种,采用三膜覆盖育苗,水稻播种后采用三膜增温时先覆地膜,然后再扣小棚或覆上防寒膜,或采用炭火炉、液化气炉等增温。4月15日前播种的秧田采用三膜增温技术。

本田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设计产量800公斤每亩,施肥量30~35公斤,尿素(46%N)10-13公斤,磷酸二铵(18%N、46%P2O5)10公斤,氯化钾(50%KCI)10公斤;N:P:K比例为1.4:1:1.3,要提高钾肥用量,逐步使氮:钾达到1:1 ; 增施基施旺生物有机肥35公斤,生物硅肥5-10公斤。

苗期管理的原则是前期以保温为主,中期以控温为主,后期以炼苗为主。温度管理方面,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为主;出苗至1.5叶期,温度控制在28℃,1.5~2.5叶期,温度控制在25℃;2.5~3.5叶期,温度控制在20℃.如超此温度及时通风炼苗,可在早晨7点前以后卷帘通风,通风口先小后大,下午3点以后盖膜保温。

水分管理方面,要控制水分,促进根系发育。采用微喷浇水,掌握“三看”,每浇必透。插秧前一天,做好“三带”,(带肥、带蘖、带药)。

2.2及时插秧、合理密植

根据多年栽培经验,5月15日-5月25日为水稻高产移栽期,结合我局5月份气温情况、所选地块土壤肥力情况以及计划产量,确定插秧时期为5月15-18日, 5-7株/穴,达到平方米基本苗数150株以上,确保平方米有效穗数不低于850穗,插秧标准为早、密、浅、正、直、匀、满、齐、扶,插后同步补苗。

2.3采用浅、湿、干灌溉技术

合理灌溉是增产的重要手段,实施合理灌溉,能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以水调肥。根据水稻生态需水和生息需水的要求进行灌溉,灌水的原则是:前期灌水以浅水层为主,目的是促进分蘖不过盛;中期灌水以晾田或烤田为主,目的是控蘖、壮杆、蹲节、防病、促转换;后期灌水以浅水间断为主,目的是以气养根、保蘖、活杆成熟。

2.4严格叶龄跟踪、结合氮肥后移技术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应用氮肥后移技术,根据叶龄进程以及叶色变化进行施肥。根据土壤条件以及目标确定全年施用46%尿素12Kg/亩,基蘖穗肥比例为:3:(2:1):(2:2);64%磷酸二铵8公斤/亩全部做基肥施入;氯化钾肥10Kg/亩,基肥施用40%,穗肥施用60%;增施硅肥5公斤/亩。自分蘖期开始,配合健身防病每隔一周喷施农丹叶面肥一次,亩施用量为125ml叶面喷施。

2.5综合防病、虫、草,预防为主

除草剂选择以安全高效易操作为主,如瑞飞特、阿罗津、农思它+草克星。水稻病害以预防为主,防病的时期也相应的提前,第一次施药在6月19日,采用75%三环唑25g/亩。第二次施药在间隔2周后的7月2日施用,选用药剂为稻瘟酰安,施用量为45ml/亩。之后在齐穗期以及灌浆期各喷施一次。

3.结果与分析

综合分析,水稻要想获得高产必需保证有健康壮苗,合理的田间管理里,充足的肥水,合理的光照,适时地植保管理,经多点采样数据综合分析, 600-750穗/亩,产量在670-730公斤,900穗/亩,产量是865公斤;合理的基本苗数,充足的有效分蘖保证了足够的收获株数,适当增加收获株数,保证了合理的增产。

4.结论

利用开闭式卷帘通风大棚结合三膜覆盖技术,采用微喷浇水,可有效提高苗床温度,打好培育壮苗的基础。应用“三化一管”技术,并根据气象信息,及时早播、旱育壮苗大苗,插秧期确保在5.15日-5.25日内,坚决不插6月秧,灌溉采用井水增温,浅湿干灌溉模式;防病要及时,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病;在施肥上采用配方施肥、氮肥后移技术,进一步提高作业标准,才能达到稳产、高产。寒地水稻获得超高产的基础是拥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并有适当的穗粒数,因此我们要在提高插秧质量,加强田间管理上狠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陈温福.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20-25.

[2]于立河,李金峰,邓桂苹.粮食作物栽培学[M].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1:1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