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空燃比对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013-04-12冯显钦车志梁瑞香
冯显钦 车志 梁瑞香
【摘 要】作为混合气浓度最直观参数空燃比的变化, 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在不同空燃比的燃烧过程中, 空燃比A/F对发动机影响的程度和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使发动机达到最佳的空燃比,可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关键词】空燃比;燃烧;发动机;性能
0.引言
当一台发动机完成整体设计并生产出来后,对其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浓度。因为混合气的浓度直接影响着混合气在燃烧室中进行燃烧的速度、压力和温度,从而对发动机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发动机原理中,用以表述混合气浓度的参数是空燃比。
1.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空燃比是指进人气缸进行燃烧的空气的质量与燃料的质量之比,用A/F表示。空燃比的大小支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从理论上讲,燃料只有完全燃烧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性和最小的空气污染。那么,实现燃料完全燃烧时的空燃比称为理论空燃比。
1.1空燃比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
当空燃比略小于理论空燃比时,燃烧火焰的温度最高,而当空燃比高于或低于此空燃比时,火焰温度都会比这种空燃比时的低。此时的空燃比约为13.5-14.00,当空燃比A/F=12-13时,火焰温度虽然没有上述情况下的高,但是,火焰的传播速度却因混合气浓度的增加而达到最高值。因此,在这种空燃比下,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的空燃比又称为功率空燃比,这样的混合气被称为功率混合气。但是,由于混合气浓度的增加,使燃烧过程中,混合气中的燃料不能得到完全燃烧,从而使发动机的油耗率明显上升。当空燃比继续减小时,由于混合气过浓使燃烧时氧的供应明显不足,因而又使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都下降,发动机的功率下降,油耗率上升。
当空燃比在16附近变化时,发动机的耗油率达到最低值,而火焰温度和发动机功率均随之下降。
报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发动机功率和降低燃料消耗是一对矛盾。要提高功率,就会降低经济性。同样,要提高经济性指标,就必须要降低动力性。但是.这样的关系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存在。当空燃比A/F≥18或者A/F≤12时,不但动力性下降,而且经济性也变差。因此,对发动机空燃比的控制要同时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
1.2空燃比对发动机排放性的影响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这些有害成分产生的数量、有害成分的种类,都与燃烧时的空燃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1.2.1一氧化碳(CO)
CO是由于燃烧过程中氧的不足而产生的。因此废气中CO的浓度与空燃比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空燃比A/F≤16时,CO的浓度极小。而当空燃比A/F<16时,随着空燃比的减小,CO的浓度急剧上升。所以控制CO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空燃比,采用稀混合气。
1.2.2碳氢化合物(HC)
He的排放浓度与空燃比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第一种原因:HC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燃烧过程中未燃烧混合气的多少。
由于HC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如果空燃比小于理论空燃比,未燃烧燃料增多或者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HC量增多,HC的排放浓度增加。但是,当空燃比过大时,由于混合气过稀,有时会出现点火点不着的情况,同时,也存在着火焰传播速度过慢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动机燃烧的不稳定,造成HC的增加。
第二种原因:来自于气缸里冷边界层的激冷作用。当燃烧着的火焰扩展到气缸壁时,由于气缸壁的温度较低,产生激冷作用,火焰被熄灭。而气缸壁激冷层的厚度与空燃比有一定的关系,只有在某一个合适的空燃比下,混合气的燃烧温度最高,气缸壁的激冷层最薄,产生的HC最少。
由此可见,HC的浓度与发动机混合气的空燃比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空燃比值。只有在这种空燃比时,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HC的浓度才会最低。
1.2.3氮氧化合物(NOx)
发动机排出的氮氧化合物中,除少量NO2外,大量的是NO。废气中的NO排人大气后,与大气中的氧化合成NO2。为了便于分析研究,通常把NO和NO2通称为NOx,当气缸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在16左右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最多。空燃比再小些或者再大些,NO的排放量均会迅速减少。这是因为,NO的产生与气缸内燃烧着的混合气的温度及氧的含量有关,温度越高,同时氧的浓度也较大时所产生的NO越多。
当混合气的空燃比较小时,由于混合气中氧的浓度较低,所以不会产生太多的NO,而当混合气的空燃比再大些时,虽然有很充足的氧,但由于混合气燃烧时的温度比较低,也不会产生多的NO。
2.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作为混合气浓度最直观参数的空燃比的变化, 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在不同空燃比的燃烧过程中,空燃比A/F对发动机影响的程度和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使发动机达到最佳的空燃比,可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郗沭平等著.汽车电控技术简明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周龙保主编.内燃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赵福堂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构造及电控.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林学东编著.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吕彩琴著.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6]王林超主编.汽车构造.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7](美)多莉丝等著,付百学主编.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