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3-04-12王宏仁
王宏仁,刘 锐
(吉林师范大学 数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性、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及统计推断的学科.其特点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是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统计制度的完善,社会需求大量的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复合型统计人才.因此,结合统计学学科的专业特点,准确制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认真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建立科学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促进统计学专业的发展.
1 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分清统计学课程和数学课程的关系
统计学是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论科学,数学史研究自然界数与数以及数与形之间关系的实质性科学.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反之,数学特别是数理统计也应在解决统计中遇到的新问题中求得进一步发展,为统计方法提供理论保证.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统计学课程设在数学与统计学院或数学学院或理学院.而统计学任课教师主要来自数学专业,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讲解不到位,加之统计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致使学生产生盲目和畏难情绪,缺乏学习主动性.
1.2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或者沿用传统的黑板授课方式,或者单纯地依赖多媒体授课,学生仅仅被视为书本知识的物化载体,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进行独立思考,缺少创新.
1.3 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
统计学作为横断学科,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科交叉,重视本学科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及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目前,多数高校的统计学专业对本学科的课程比较重视,而忽略了统计应用的相关学科.另外,一些重要的课程,如《预测与决策》、《社会统计学》、《可靠性理论》等都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时上,此时,学生忙于找工作或备考研究生,没有时间顾及课程.所以,一些课程在时间设置上需做适当调整.
1.4 考试内容和方式单一
考试应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通过考试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但目前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一是由主讲教师命题,评卷评分;二是多数课程命题覆盖面小,考核内容陈旧,仍以计算、简答等简单题目为主;三是盲目追求高分,学生分数过高,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最后导致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把所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2 改革建议
2.1 完善课程设置
对于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数学、概率和统计的基础很重要.要适当增加理论课程的难度,强化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概率论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为学生进一步考取硕士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增设《贝叶斯统计》《试验设计与质量控制》《国民经济核算》等课程.注重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建模能力.重视应用统计软件等课程的设置,选用 SAS、SPSS、EViews、S-plus、Minitab等软件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2 强化实践教学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提高.首先,教师要提高认识,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要积极拓展学校和统计部门之间、校企之间、校际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第三,积极开展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和与本专业有关的课外活动(如社会调查、参与企业管理等),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相关企业的部分统计分析工作,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当然,竞赛等活动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教师的热情指导,才能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3 提高教师素质
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大学,也不可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教师的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目前,多数统计学专业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严重缺乏实践经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一是教师要积极主动投身到实践中去,尽快学习新的统计专业知识和方法,掌握各种先进统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二是学校要创造条件,提供经费支持,鼓励教师走出学校,进入企业、统计部门和其他学校,丰富实践经验,编写案例,充实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4 改革考试制度
第一,除了利用闭卷考试外,在教学中利用随堂提问、案例分析报告、实际操作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技能.
第二,考试内容不仅要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能力,还要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对每门课程的试卷命题应该包括以下3方面:1) 基本题,考核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题量的60 %左右;2) 综合题:,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占总题量的 30 %左右;3) 提高题,考核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占总题量的10 %左右.
第三,考核标准统一、评分客观公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结束语
培养目标是塑造人才的方向和模式,是衡量人才质量的主要依据,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的高层次统计专业人才为目标.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考核标准,才能使统计学专业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1] 王继昌.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1(3):170-171
[2] 周小双.《数理统计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