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和路径
2013-04-12周桂琴
周桂琴
(湖北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其意义在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推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
高校是一个“微缩社会”,是由学生、教师和行政保障人员共同组成的单位。高校本该是大学生离开家庭后的第二个“家”,但据报道,由于90后大学生个性较强,加之生活习惯、性格、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寝室隔阂在高校普遍存在。体育文化在促进校园和谐建设中责无旁贷。
一、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和谐校园的涵义及其特征
1.体育文化的涵义。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概念,体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体育文化,从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关系来加以定义,即指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漫长体育实践的发展而逐渐积累的体育物质财富和体育精神财富的集合体。狭义的体育文化指的是限定在体育活动范围内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等范畴之内的体育精神现象[1]。体育文化的作用是建立在身体活动基础之上的,直接作用于人自身并导致其积极性变化,体育文化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
2.高校体育文化的含义。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职工参与为主体,在体育教学、健身活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2]。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与德育、智育 美育共同构成高校文化,并与之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
高校体育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成。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是体育精神。
3.和谐校园的涵义及特征。和谐从不同范畴、角度有不同的涵义。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将社会看做一个大系统,表现为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发展,协调融洽状态的社会共同体平衡发展;从教育系统来说,将校园分为校园内部、外部两大系统组成,表现为内、外系统之间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同时校园内部和谐体现为校园内的教师、行政人员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睦相处,校园外部和谐体现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融洽相处。就教育本质来看,和谐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由自由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自由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3]。
和谐校园是以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为基本原则而构筑的生态系统,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学校教育肩负着促进人个体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双重责任。校园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看做是一个“微缩社会”,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所以,学校教育同样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和谐校园要体现在“科学”、“民主”、“人文”、“开放”等几个方面。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集体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而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高校体育文化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校园和谐。
1.通过体育文化的生物价值来促进个体自身和谐发展。体育的生物价值体现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主要通过对机体的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的改造,使人体内部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和外部形态匀称,以及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体育的生物价值(亦即健身功能)也是体育的最根本的属性,是其他价值的源泉。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为:第一,体育运动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第二,体育运动促进有机体的生长,运动能力提高。年轻时积累的骨密度,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具有革命性的作用。第三,体育运动促使人体内脏器官结构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在安静状态下,心脏、呼吸等都出现“节省化”现象。第四,体育运动能使人充满活力。从事体育运动能调节人的心理和情绪,缓解学习工作压力和心情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失是一种健康、有效的方式。第五,体育运动提高人体适应能力。第六,体育运动可以推迟衰老,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2.通过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体育的身体性构成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相互沟通的中介和相互影响的界面。依托这个中介,通过这个界面,生物的人与社会人之间产生全面而深刻的互动。
体育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个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是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用统一的规范来约束和指导个人的行为。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培养群体意识、协作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自我约束能力。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集体项目),产生频繁而多样的社会互动,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合理的竞争与合作、尊重社会规范等重要内容;而体育被视为社会规范理想的缩影,体育比赛甚至成为公众心目中体现公平的图腾。这种体育活动中比赛的示范作用,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大学公共体育文化活动以其包容性强和形态多样性等特征,体现其应有的感召力,呼唤高校大学生聚在一起,为大学生消除隔阂、促进情感交流、增加凝聚力提供平台,发挥着强大的精神整合功能。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生精神家园内聚的助推器,使人们之间的隔阂在达成共同目标中得以消除,并体现多义的价值诉求,将体育文化中蕴藏的内聚精神渗透进大学文化中,征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情归一处”,最终回归集体文化的家园,从而强化了大学生活的认同。
3.通过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是通过人文关怀得以实现,即对人本身的关怀到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人文关怀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充分、和谐、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4]。由于“人文关怀”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层次性和普适性,所以在不同的时代“人文关怀”的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内涵不同。党的几代领导人均对体育发展提出战略性的思想,如江泽民题写了“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题词。江泽民对体育事业还有着高屋建瓴的论述,他指出:“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新中国体育思想凝聚了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行健志刚的重要构成部分,也体现了体育文化的人文关怀担负的历史责任。
将“人文关怀”融入体育文化价值观当中,就形成了“体育人文观”。“体育人文观”的核心回归到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强调人们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
体育的人文价值是体育满足人的文化需要程度,是关于体育代表人的生存状态和方式的价值[5]。也就是说,体育表现为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人应该是最高价值,人的发展应该是最终目标。体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根据自身需求而创造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它必须通过执行者身体力行去执行,最终也要落实到执行者的身体上。现代体育是人类追求健康最有效、最有益、最有趣的生活方式。健康体现人类用体育来表现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内在精神和外在身体的和谐,达到个体和谐。体育人文更通过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醒,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最终促进人类社会走向大统一[6]。
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每一民族文化系统都具有自身特定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而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中国体育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和为用”的 “中和”、“中庸”的太极思想固化在体育文化中,以修身养性的内向性、封闭性、圆满性为主要特色的大统一观无形束缚着体育文化[1],从而忽略了人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性、竞争性被扼杀,则妨碍了体育文化持续稳定地向独立文化形态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主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来促进和谐校园的共建。[7]
1.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路径。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其主要是指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教材、体育服装等。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这是“物”和“景”的和谐。
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也是凸显高校精神文明状态的窗口。高校建设要重视体育物质文化对体育文化的隐性宣传作用,校园建筑可以通过多层面的体育环境的熏陶,如丰富内涵的雕塑,各种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施等,烘托出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8]。“景”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这即是校园的建筑风格和风景,也是通过人的主观感知,净化人心灵、品格的无声“宣传单”。
校园中的人也是校园环境的一道活动“风景”。他们既是这“风景”的主角,也是这“风景”的主宰。校园的和谐从校园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表现出来,共同构成人与物和谐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图。这“景”是由人、事、物构成的和谐画面。
2.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目前,高校有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特别是参与意识比较淡薄。原因之一是与中国社会对体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有关。体育本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内容,但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的孔子和儒学传统中的“修身”就是训练肉体对意志的服从[9]。体育文化精神文化层面主要包括体育行为意识、健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体育行为意识和体育观念是创造大学体育文化的前提。
首先,更新观念,重视对现代体育意识的培养。21世纪的大学生要对体育进行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用新的理论和观念不断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并且身体力行。只有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方式,使学生一生中在任何时候和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独立自由地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才会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10]。
其次,进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培养。奥运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同时,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生活态度。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与世界接轨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有必要在大学生头脑中有“一席之地”。只有思想观念的创新,行动才能改变,体育文化中“思想”和“行动”的和谐才能实现,达到人整体的和谐。
3.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的路径。制度文化作为主导或制约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文化层面,提供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和活动的钥匙或模式。制度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产物和物质文化的工具,一方面构成了人类行为的习惯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或主导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变迁。制度文化具有保持一个良性有效的内外部秩序的作用。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高校各项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体育竞赛、课外活动、体育交流、体育讲座、体育科研、体育协会、体育文化节、体育俱乐部等)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奖优罚劣的机制,体育各类组织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奖惩机制的明确等。这些是维系健全的和谐校园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是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的总称,但制度是人制定的,制度的和谐,归根结底体现到人与人的和谐。首先是领导班子的和谐,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其次是干群关系的和谐;最后才能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可以这样说,健全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完善的体育活动规章制度、公平的体育竞赛规则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是让参与者进入规范化的社会约束行为,在强有力的体育制度文化保障下,才能确保公平公正的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11]。而学校体育事业要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要弘扬体育精神,要使校园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人对体育各项制度的把握、管理和落实。
4.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建设的路径。高校体育行为文化,主要以人的行为活动或行为方式彰显出来。它涵盖了高校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参加社区体育文化交流、有组织观看体育比赛等等全方面的体育行为活动[2]。
高校课堂体育教学是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要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应注意:首先,高校体育课程应该以选修课形式进行。由于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体育基础和学生各自兴趣、爱好不同,通过选修课形式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其次,选修课内容要丰富多彩,使学生有东西可选。内容的丰富性是满足学生不同要求的前提,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能动性的必要条件。第三,体育课教学内容体现地域性和季节性。要发扬不同地方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弘扬中国体育文化特色,同时开展体育项目要根据季节特征,更好地发挥体育功能。第四,体育课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如体育舞蹈、街舞、跆拳道、女子防身术、网球、瑜伽等,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满足了高校学生的不同爱好。第五,根据高校自身现有条件,以俱乐部的形式,适当开展极限运动项目(如直排轮、滑板、极限单车、攀岩、雪板、跑酷、极限越野、空中冲浪、极限滑水等)。在高校适当开展极限运动,一方面是大学生追求竞技体育不断超越自我极限的“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另一方面调动大学生追求跨越心理障碍的勇敢精神,同时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彰显学生勇于超越自我、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能以班级组织的形式进行,也可以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时数有限(一周2课时),与“每天运动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课外体育活动不失为一种弥补方式。
高校运动会是争先创优、为集体争取荣誉的竞技场所,高校每年至少举办一届运动会是极其必要的。但运动会毕竟是少数学生竞争的舞台,高校体育文化节可以弥补这一缺失,可以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各自喜欢的活动中去。体育文化节内容要新颖、形式要活泼,既要有集体项目,也要有个人项目;既要有竞技性项目,也要有知识、娱乐性、趣味性的大众项目;既要以学生参与为主,也要设置教师、职工参与的体育活动,能够活跃校园生活的精神氛围,有助于师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境和发奋努力的情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风尚。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组织或无组织地让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世锦赛、单项联赛等大型比赛中学生比较关注的典型的比赛。适当穿插比赛规则和比赛欣赏的解说,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体育欣赏水平的提高。
总之,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其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幸福和发展[12]。“和谐校园”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师生员工在工作、生活交往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归属体验,在健康的业余休闲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谐教育最终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大学体育文化活动是营造高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是高校师生员工沟通与理解、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生动活泼的大学文化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健康、和谐的大学体育文化将把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把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本体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1]周桂琴.中华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发展[J].孝感学院学报,2012(3):124-128.
[2]袁勇.浅析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建设[J].搏击·武术科学,2010(12):111-113.
[3]宋延生,和谐校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程其练,周美芳,王燕,等.人文关怀视域下体育文化价值观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12):1-4.
[5]樊花梅.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回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6):22-24.
[6]张蕊,张桂林.生态伦理视角下青奥理念之审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5):11-14.
[7]骆秉全,兰馨,古柏.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5):11-14.
[8]欧秀伶.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7):31-32.
[9]王向东 谈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环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4):40.
[10]王月芝,李照和.大学体育文化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54-56.
[11]张天峰.试论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的隐性课程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5):92-95.
[12]宋丽维.和谐社会导向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