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具一格的中国美学史
——评胡健的《中国审美意识简史》

2013-04-12包忠文

关键词:专著王国维中西

包忠文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3)

【书评】

别具一格的中国美学史
——评胡健的《中国审美意识简史》

包忠文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3)

近读胡健的新著《中国审美意识简史》,深感此著立论与构想都与现有的中国美学史专著不大同。它并不沉溺于细部的阐发,而把论述的重心放在整体显示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上,亦即从审美和历史相融合的视角,来勾勒中国审美精神的本体特点及其历史演变的轨迹……这种研究思路颇具新意,因而十分宝贵,理应得到学界的注意。

专著的构想建立在对中国审美史实的综合把握上,对与中国审美意识的揭示有关的一些主要方面都作了理论上的阐释,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路和完整见解,其中有不少新的构想、新的论点。

这里,谈一下专著给我印象最深的两点:

一、专著从人、道、文互渗和“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确立审美本体观,并从审美和历史的互相联系中来阐释中国美学意识的演变规律及其所展示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

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思维为我们撰写了一部“形神俱全”的中国审美意识发展史。其发展脉络为“前奏”(原始社会到春秋)、“奠基”(春秋战国)、“过渡”(两汉)、“超越”(魏晋南北朝)、“艺境”(唐宋)、“转型”(宋元明清)、“交汇”(近现代)。在论到先秦的美学思想时,作者特列“《易传》论美”,认为先秦儒家(孔孟)与道家(老庄),还有《易传》共同构成了中国美学的基石,这种说法此前似不曾见过,但作者所论还是言之成理的。作者在谈唐宋美学时指出,中国艺术的基因是抒情性的音乐精神,与西方艺术崇尚戏剧性的酒神精神不同;并指出,中国艺术有一个由先秦及汉的情感性(时间)的音乐精神,中经魏晋南北朝的“以无为本”的“文的自觉”的影响,到唐以后,发展成为幻象性(空间)的审美意象、并进一步发展为完形性(韵味)的审美意境,而这个演进的过程,正意味着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形态理论的成熟,这种见解也是发人所未发的。在谈到中国审美意识“转型”阶段时,作者指出这种“转型”与当时的理学美学、士人美学以及新兴的市民美学的兴起有关,更与当时社会变化中人们对于“人”的不同理解有着内在的关联。诸如理学家的道德本体论、士人(苏轼)的“礼源于情”说、市民阶层的自然人性论等等,各种不同的甚至互相对立的人论都对“转型”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一系列的见解,是新鲜的、独异的,为许多美学研究者所忽略或较少提及,具有相当强的理论力度。从总体上看,专著中的见解是可以成立的,堪称一家之言。

二、专著以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冲突为背景,不赞成中国美学的儒家主杆说或道家主杆说,而以“和而不同”、“多元互补”为思路,对中国审美意识的丰富内含及其历史发展作出较为切实的阐释。对于中国美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比如在后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于是在文化上引起了冲突。正是在这样一种冲突的背景下,儒道释之间逐渐由冲突走向“互化”。这种“互化”趋势,对于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所形成的政治文化大一统,和“贵一贱多”的僵化思维方式,是一个极大冲击,起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解放作用。看来,这部《中国审美意识简史》提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审美精神所表现出的“自觉”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个时期文化冲突引发的儒道释“互化”所促成的。唐宋意境理论的完成,同样与文化的冲突与“互化”有关。

又如,近现代中国处于中西文化冲突之中,当时的王国维同样采取“和而不同”、“多元互补”的思路进行审美探索。王国维提出了“学无中西”、“中西互相推动”、“中西化合”的主张。他讲的“学无中西”,主要是指文艺美学所探讨的基本原理,无所谓中西;他讲“中西互相推动”、“中西化合”,目的是在反对当时出现的“中本西末”或“西本中末”的错误倾向,主张在探索审美规律的目标下,融合中西美学之长,走美学研究的正道。王国维正是按自己的思路,在文艺美学上走了一条“中西化合”之路,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近现代美学在对古典美学的批判或否定中,仍然有所承传,否定和继承是辩证的统一;就中国近现代美学来说,作为开创者的王国维,他的美学思想同样是在更高意义或更高层次上对中国古典美学精髓的弘扬。因而,专著结语部分对美学的全球化的见解,我是赞同的。

在阅读这部专著时,我深感这本专著所贯彻的科学实证精神和理论批判精神及其所采用的择取遗产、融合新机的研究思路,十分宝贵,理应得到学界的认可。

胡健同志长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较完整的看法。我为他在美学领域中的辛勤的耕耘与取得的成果而感到由衷地赞赏与高兴,并祝他今后作出更多、更新的贡献。

2012年10月15日于南京

B83-0

A

1007-8444(2013)06-0835-02

2013-07-09

包忠文(1932-),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文艺思潮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

猜你喜欢

专著王国维中西
专著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小知识·专著、编著、编书、教材的界定·编书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专著推介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大型学术专著出版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