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冀州廉吏张廷湘的历史贡献
2013-04-12陈振胜
陈振胜
清朝冀州廉吏张廷湘的历史贡献
陈振胜
(冀州市政协 文史资料研究会,河北 冀州 053200)
张廷湘,字楚航,冀州张家庄人(现冀州市徐家庄乡西张家庄人)。清光绪年间,为实现知州吴汝纶兴复信都书院的计划,多方筹款,使信都书院成为“畿辅冠”。并顺应社会变革兴办新式“冀州中学堂”和初等小学堂。庚子事变后,对知州贪官侵用信都书院学款,他不畏权势,屡次上诉,使贪官尽还所侵。在西方列强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他以超群的胆识,临危不惧,火速奔赴前线,舌战敌魁,从而避免了冀州历史上一场兵戈之灾。在他主持“吴公渠”的开凿疏浚工程中,不顾寒暑,鞠躬尽瘁。他佐政30余年,经他手公款数万金,从不贪一文。
张廷湘;冀州;清朝;信都书院;吴公渠;廉洁
在冀州市城区西北偏南约14.7 km处,有个村子叫西张家庄村。现全村85户,306人,均为汉族,村中姓氏全部姓张。相传,清宣统元年(1909年),这个村里举办了一场为期整整一个月的隆重葬礼,灵棚从村中一直搭到村南一里以外的张氏祖茔。城邑政界、教育界、商界、警界人员及州辖各县令,还有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都络绎不绝前来吊唁。是何人去世会引起上下如此震动,官民如此敬重与悼念?说起这人来并非什么高官,也并非什么富商巨贾,而是冀州一位劝学所总董,兼冀州巡警局局长、冀州戒烟所所长——张廷湘。他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业绩卓著,不幸积劳成疾,鞠躬尽瘁。全州上下怀念他、悼念他,故此倾城举哀。
一、殚精竭虑为教育,两袖清风志不移
张廷湘,字楚航,男,冀州张家庄人(现冀州市徐家庄乡西张家庄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张有忠官至宣武部。
清光绪初年(1875年),张廷湘以州学贡生身份,获“待选州判”资格。因他性格沉毅果断,临事能当机立断,里中乡里,有难事辄商取法。如:邻村付水店村修筑寨墙后,因防匪及公务繁杂,特聘他兼职付水店寨主,颇为一方百姓所信任。
清光绪年间,冀州尚为直隶州,为畿辅重地,下辖5县(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衡水)。张廷湘根据知州吴汝纶光复信都书院的计划,首先上下奔走,清退官署占据的信都书院房舍,然后“乃遍查境内庙产为豪巨、寺僧所据者,尽没入书院”。并向士绅富有者募集资金。经过几年努力,为书院筹银12 950两,钱19 230缗,置地920亩,使信都书院有了雄厚的办学资金,最终为书院成为“畿辅之冠”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朝廷下诏:“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及直隶州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张廷湘根据朝廷诏书和知州吴汝纶兴办教育的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和学校管理章程,尤其是在学堂资金管理上,他坚持阳光理财,廉洁奉公。以致在吴汝纶离任10年后,他依然坚持原定的管理章程管理各级学堂书款,赢得知州上下和学堂师生的赞扬。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科举时代日日埋首四书五经的传统士子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了。“念国势如此,士子不通泰西政学,不是以图自强,乃商请教士,设法文馆”,培养人才已成为规划和实施新政的当务之急。在废除科举后,在知州吴汝纶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下,张廷湘积极主持着手在冀州筹建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将信都书院改成“冀州中学堂”(该学堂于民国十七年易称河北省立十四中学,即现在的“冀州市第二中学”),并担任学堂监督,这是冀州最早的新式中学堂。并亲笔挥毫书写了“冀州中学堂”门牌。翌年,又于河工局旧址设立冀州督学处和高级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将原贡院改立一州五县级师范学堂,成为冀州境内第一个师资培训基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又按照朝廷诏令,将督学处改为“劝学所”(劝学所是当时新政初期冀州新式学堂的中枢统领机构,后改称教育局),设总董一人,公推张廷湘为劝学总董。为促进一邑教育之普及,他挑选了10名劝学员,分赴各区劝导立学,在全县成立初等小学堂100余处。是年,为筹建巡警局,他又主持将高等小学迁到东岳庙(旧称岱岳观、天齐庙),同时他还兼任冀州巡警局局长、冀州戒烟所所长等职务,“事关新政”“莫不兼筹,手植其基”。为一州五县培养了一大批“发明成业,卓然能树者”。
二、反贪廉吏上战场,文官勇顶十万兵
张廷湘的爱民之心和为政卓绩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历任州官的青睐,冀州知州李秉衡在任期间,常“约至办州事”几“有所兴革,悉咨之以行”。
光绪七年(1881年)七月,冀州知州李秉衡去任时,对继任的知州吴汝纶说:“君欲有所作为,州人张廷湘可与计事。”从此,张廷湘就成了吴汝纶的得力助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祸起“拳民遍畿甸所在,仇教劫焚杀。知州双奎由衡水召拳民数百人,焚州城及冯家庄,横劫抢掠以去”。冀州知州双奎乘八国联军之乱,强提书院学款及其他公款计五六十万两,“获谴去”,张廷湘不畏权势,力谏不可,后屡次上诉,并“勒留双奎,使尽还所侵而后去”。
在这内腐外患的乱世年代,法国统将借以冀州拳民焚烧教堂为由,籍口保教,率10万大兵从京师南下,破献县,入束鹿,扬言旦夕兵临城下,扫平冀州。
古语道:“文官谏,武官战”“水来土屯,兵来将挡”。但在清政府腐朽无能、无兵将可档的动荡年代,知州双奎又获谴去,一个小小冀州又怎奈如何?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无奈,新任知州命邑人张廷湘驰往宁晋县属之唐邱,见彼教神甫雍居敬,偕与来冀。为具言于法统将,外兵得不至,时教士索款30万缗。张廷湘义愤在胸,不畏列强,面对气势汹汹的侵略者慷慨陈词,论理抗辩,最终婉而事息。
事后知州深深感叹曰:“冀州一士,可抵十万兵,他属未之有也。”冀州民众免受战争之苦啊!
庚子事变后,张廷湘和许多有识之士,感到了府衙的腐败和科举制度的陈朽,以及国民精神的萎靡,在知明知州吴汝纶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下,他遵循知州吴汝纶光复信都书院的计划,助学兴教,又积极着手信都书院的建设。最终使冀州“信都书院”成为北方书院之冠,各路贤达齐聚信都,勤育英才,树起并推进了“幼儿求学,长而经商”及“富国强民”优秀独特的古冀州传统风尚。
三、国帑滚滚伏降龙,天日可见大禹心
张廷湘是知州吴汝纶最信任的弟子和廉吏,吴汝纶在冀州任职期间,张廷湘一直主持着吴公渠的开凿和疏浚工作。该渠是由冀州城西北褚宜(属徐家庄乡)村东,经冀州城南九龙口,再转而向北至衡水杜村的一条60多里的河渠。在那天灾人祸的乱世年代,在那还没有任何机械化,全靠人力开挖这一浩瀚河渠工程中,张廷湘克服种种困难,组织民众,开凿挖渠;且不顾71岁高龄,不畏严寒和酷暑,常常巡视在浚渠工地,“往来督视,无间寒暑”。从光绪十年(1884年)至十二年(1887年),连续3年奋战,终于修成了百里长渠,引导低地的积水流入滏阳河。建立起桥梁8座,涵洞8座,并在入河处建成老龙亭闸一座,按时开关,由是“变沮斤卤之田为膏腴者,且千亩”,且“商旅往来皆称便利”,民众无不敬佩。其遗迹至今尚存。
张廷湘在冀州佐政30余年,他身兼数职,不但办教育业绩卓著,而且为政清廉。虽每年经他手学款、浚渠款等数万金,但“无救妻儿寒与饥”,直至晚年,他依然是“敝车瀛马,仅能不徒行;一子,同人资之,仅能不废学”。以致劳累成疾,于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离世。
张廷湘去世至今已经百年之遥了,但他那勤政、廉政,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和业绩,至今仍为后人啧啧称赞。他的历史功绩已志于《冀县志》和地方历史长卷中,斑斑可考,永芳后世。
四、后记
据考证,信都书院遗迹即现在的“冀州市第二中学”,院内保存的两栋青砖灰瓦的古色古香的楼舍,乃是张廷湘主持建设的原貌。据冀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张合群说:“张廷湘是我们学校师生最敬佩的教育鼻祖之一。”
至于吴公渠,遂已废弛,但在百年之后的历史长河中,仍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后通过大规模的“根治海河”与小区域的“排灌引蓄”以及对“衡水湖水库工程综合治理”等,该渠入滏段(盐河、漳河交汇处)已被开挖滏东排河时截断;其中心段现已淹没在衡水湖库区中,仅剩上游段,即从衡水湖大库进水闸至南尉迟潭,向西约10余里为吴公渠遗迹所在,现已更名冀码渠,属冀码渠下游段。
笔者亲临张廷湘故乡采访时,张廷湘的后裔张义兴说:“听老人们说,每年朝廷拨给他治理东海子(现在的衡水湖)的钱是48万帑,他要贪很容易啊,但他家里住的、吃的和乡亲们没什么两样,他真是个包青天啊!有一回,从张马仓村来了很多老百姓,他出院迎接,百姓见到他随即跪满了一院子,原来是来感谢他为张马仓乡亲办了好事,场面十分动人!”
据现任西张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义新介绍,张廷湘在家叫张老楚,他有一个儿子叫张新泉,号庆开。曾在码头里上小学,在“冀州中学堂”上中学,民国五年(1916年)和李家庄(现松篱村)的马紫波一同考入北京大学,紫波是文学系,他是医学系。在北大期间,他常到图书馆读书,当时毛泽东在图书馆报刊阅览室任助理员,他与毛泽东一起读书、交谈,受毛泽东思想影响很大。毕业后,朋友李景林对他说:“会了枣强话,就把洋刀挎。”那时国势玷危,为从事自己的专业,救国救民,新泉辞去了枣强一份很轻松的工作,在天津北辰饭店挂牌行医(只开方不卖药)。解放后任天津医学院教授,培养了很多医学英才,文革后去世。张廷湘的重孙张仁汉曾是天津印染总厂工程师。说起仁汉的名字来,还是他曾祖父张廷湘在世时定下的,从他这一辈按“仁义礼智信”排序,到村支书这一代(张廷湘的玄孙)已用到“义”字了。张廷湘的次孙女嫁到城关镇西元头村,据说,外孙曾是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前几年,次孙女把廷湘儿子张新泉的遗骨从天津迁至故里,入土归宗。在张廷湘家族墓地,笔者有幸目睹了廉吏张廷湘于“大清同治八年(1869年)岁次乙巳中秋月上浣 毂日”为其伯父去世时“顿首书丹”的碑文。碑前左边就是张廷湘的坟冢。由此,又勾起了故里对冀州廉吏张廷湘一些往事的回忆。
注释
① 尚广济编《冀县教育志》1989年版,第250页。
② 尚广济编《冀县教育志》1989年版,第7页。
③尚广济编《冀县教育志》1989年版,第251页。
④刘恩利格编《义勇列传》第二册,献县教区1935年版,第558页。
[1] 乔居.冀县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Zhang Tingxiang, Jizhou Incorruptible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he Qing Dynasty
CHEN Zhen-sheng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Culture and History,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of Jizhou City,Jizhou, Hebei 053200, China)
Zhang Tingxiang, who was styled Chuhang, was born in Zhangjiazhuang, Jizhou city. During Guangxu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lan of recovering Xindu College, which was actually the magistrate Wu Rulun’s idea, he raised fund in every way and eventually made it the best college in Zhili province. And he also established the new-typed Jizhou middle school and Jizhou primary school to go with the social reform. After the Geng Chen incident, he lodged several appeals about the corruptible government officials’ embezzling the fund of Xindu College, and made them turn it all back. In the critical moment of western powers’ invasion, he, who was extremely courageous and fearless in the face of peril, rushed to the front and negotiated with enemies successfully to avoid the disaster of war. He devoted himself to the digging and dredging Wugong Canal in spite of cold and heat. In the 30 years when he assisted the emperor, although he handled thousands of gold, he never embezzled a single coin.
Zhang Tingxiang; Jizhou; the Qing dynasty; Xindu College; Wugong Canal; incorruptibility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6.009
G127;K820.82
A
1673-2065(2013)06-0034-03
2013-05-10
陈振胜(1949-),男,河北冀州人,冀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