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国高等英语教育

2013-04-12马月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通识语言课程

马月秋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家庄 050024)

从广义上讲,教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它是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的教育。二者同为人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1]。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大学教育普遍出现“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动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2]的状况。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人文回归和对高等教育核心理念的哲学追问与再认识,通识教育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更需要通识教育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本文将以通识教育为理论视角,探讨其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启示,从而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宏观指导。

一、通识教育

1.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的概念林林总总,就笔者目力所及,不下百个。张寿松曾从“字义学”、“哲学”、“性质论”、“理念论与理想论”、“转义论”、“目的论”、“引导论”、“课程论”、“教学论”、“非逻辑论”、“多义论与无为论”等十一个层面切入,分别就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梳理。台湾学者高明士认为,通识教育之“通”,是通达、贯通、融会于一炉之意;“识”则指见识、器识,即整合的认知[3]。他从清儒章学诚和唐儒刘知几两位古人对“通”和“识”的阐述中得到启发,认为将general education翻译成“通识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既符合国人崇“通”尚“识”的传统,又能表达当前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以培养“全人”的目的与意义。通识教育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内涵丰富的历史和地域概念,就像小孩手中的万花筒,多姿多彩、变化多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仔细梳理,也不难发现一些本质相同的东西。要全面地领悟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它。首先,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既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次,它也指教育内容。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就是从实践内容的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诠释;最后,它还指一种教育模式,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并有相关政策支撑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在高校试行的大类招生就是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实践和制度保障。因此,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思想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古希腊时期所倡导的“自由教育”影响深远而广泛,亚里士多德曾说:“父辈对于诸子应该乐意他们受到一种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而毋宁是性属自由、本身内含美善的教育。”[4]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发展理性、完善德行。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所需知识种类的日益增加,人们在思想上有陷入专业主义的危险,所以自由教育就有了一个新面孔——“通识教育”。19世纪的教育家赫胥黎(Huxley T.H.)认为,真正的自由教育“是在自然规律方面的智力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包括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的力量,而且也包括了人类以及他们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例如把感情和意志转化成与那些规律协调一致的真诚热爱的愿望”[5]。自由教育所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精神”,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精神的完善和自由,重视理智、德性和审美的修养。到了20世纪,对美国大学思想有重大影响的赫钦斯(Robert M.Hutchins)极力倡导通识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不管他是否进大学继续深造,它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赫钦斯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的实施,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如果没有普通教育,我们绝不能办好一所大学。如果学生和教授缺乏共同的理智训练,一个大学必定仍旧是一系列不相关联的学院和系科……”[6]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曾引发美国社会对通识教育的广泛讨论。这场通识教育运动,不仅所有的高校都卷入其中,而且整个社会及各种学术团体都对通识教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出现了以哈佛大学首先倡导并实施的“核心课程”,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适应现代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广泛实施。这两个地区高校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环境和文化传统,构建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3.通识教育的特征

虽然对于通识教育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界定,但总的来说,对通识教育的内容和特征是有共识的,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全的人。一个完全的人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具有清晰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具有融汇不同学科,了解不同文化,用开阔的视野省察社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关心人类及所处的环境,富有社会责任感等。第二,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非职业性的。如前所述,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专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所需要接受的教育,是我们在社会上实现阶层提升的手段。另一方面,提供协调、平衡力量的通识教育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明智有序,让我们每一个人也更加完全和富有责任感。第三,通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文史哲等社会科学课程,学生必须阅读一些经典著作。纵观国外著名大学的通识课程及相关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其课程建设与研究对象紧密围绕经典学者及其作品,基础性学科的内容,如哲学、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研究所占比例很大,并且强调经典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文化视角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第四,其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获取知识应该是对旧有认知结构进行否定、存疑、修正与完善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提出有意义的、创新的问题。只有真正以批判性思维方式,才能完成知识的可选性及动态性的个性化建构。

二、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海量的英语信息而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被“西化”;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仍然是以训练听、说、读、写为主,缺乏经典阅读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课题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通识教育的理念为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启示。

1.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的视野

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教学,附属在英语之上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们的语言教育,长期以来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信息的导入,忽视了对思维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培养,“一直把语言作为一种纯粹的信息传递工具,忽视其介入社会过程,干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的作用。”[7]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引入批判维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和批判性语言意识已迫在眉睫。国内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我国英语教育中不能缺失批判视野,如唐丽萍通过严密的论证认为,“在中国高等英语教育中融入批判教育,条件是成熟的,需要是迫切的。”[8]因为英语教育的客体“是世界上享有文化输出霸权的英语,英语教育是权力、意志和意识形态的载体,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的英语教育如果不深入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就无法争取到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9]。

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更新传统的知识观,对过去忽视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纯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以反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语言能力。倡导“批判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是要在教学中削弱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在进一步加强的基础之上融入批判的视角。“批判性语言能力”建立在将语言和文化看作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不平等分布的跨文化语境中建构的观点之上,是一种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在掌握并且超越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之上,识别语言中隐含运作的权力,使他们从西方霸权话语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的一种能力。这样,英语学习者就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批判地接收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信息和话语,并且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环境。这与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完全吻合的。

2.在课程建设上要开设蕴含经典名著、优秀文化的核心课程

我国高等英语专业教育的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解读为:语言技能+实用知识。在市场化的今天,这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也许在短期内会初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却从根本上削弱了外语教育的本质:人文主义的教育。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都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从而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深度和分析能力等方面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实际上,英语教育无法摆脱其“人文性”和人文教育的本质,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言:“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10]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的专业及知识结构也许并不直接符合职业生涯的需要,但他们在高等教育中所获得的学术修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神感悟的境界,能使他们形成较为博大的见识、宽广的胸怀和聚散自如的思考。

因此,我国高等英语教育亟待补充人文经典、文明文化类课程。复旦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经开始模仿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出了淡化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突出的思辨能力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在复旦大学公共平台上开出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中西方文明文化类课程有:圣经与西方宗教、荷马史诗导读、欧洲文明现代历程、文艺复兴史、基督教文明史、比较西方政治制度、英美电影思想解读等等。同时,一所大学也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所在,是一个民族的良知所系,大学要成为一个民族价值体系的守护者。外语专业在完成介绍外国语言、文化和文明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实现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继承,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接受和价值理念的确立过程。因此,开设诸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和大学古代汉语等民族文化课程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

3.英语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把英语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学生。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思维空间和时间,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物质情境和心理情境,给学生提供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环境的主人、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同时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他们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并创造性地思考。因而这一理念是外语教学人性化的体现,更深刻地揭示了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那么,我们的课堂班容量大,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呢?中国推动通识教育的代表人物甘阳指出,落实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之一就是小班讨论制。小班讨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乍看似乎并不可行,因为学生多,分小班困难很大。甘阳认为,我国大学有一笔很大的人力资源没有开发,这就是研究生。众所周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采用小班讨论制,其前提就是大量使用研究生做助教来带领本科的小班讨论,但中国的研究生基本上都不参与本科教学。因此,中国大学同样应该建立研究生做助教的制度,来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小班讨论课。同时,也应该把助教制度看成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打工或增加了他们的额外负担。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已经开始采取以研究生做助教带领小班讨论的制度,不仅加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课堂教学的建构,诱发学生主动思辨、积极交流、踊跃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文化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主持讨论班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独立授课等综合能力,希望这种一举两得的举措能够得到实施和推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英语教育为实现通识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和途径,而通识教育为英语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通识教育为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重新定位和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契机。要解决现今外语教学中的诸多实际问题,要培养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就必须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发展我国高等英语教育,回归到通识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是我国高等英语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0.

[2]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7-10-30(10).

[3]高明士.传统中国通识教育的理论[J].台湾通识教育季刊,1994,(4).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412.

[5]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

[6]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96.

[7]辛斌.批评语言学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4).

[8]唐丽萍.中国高等英语批判教育的哲学追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

[9]刘良琼.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批判性思维[J].理论建设,2006,(3).

[10]张西平.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教育[G]∥孙有中,等.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86-90.

猜你喜欢

通识语言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