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精彩纷呈——第二十三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评析
2013-04-12汪淳波
汪淳波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一、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举办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是我国水平最高、影响最大、举办时间最长的全国性翻译竞赛。多年以来,凝聚着众多参赛者和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高质量的参考译文,已经成为我国翻译界的一笔宝贵遗产,是全国翻译专业学生以及广大翻译爱好者绝佳的学习材料,具有极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韩素音翻译奖竞赛的参考译文每年都会如期刊登在《中国翻译》杂志第六期上,一出炉就立刻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精彩之处,点睛妙笔,令人叫绝;不妥之处,瑕疵误译,纤毫毕现。因此,在好评如潮的同时,难免又会成为“众矢之的”。笔者照例给学生点评了这篇译文,颇有感触,有一种鱼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因此,本着一种学习欣赏、交流切磋的原则,贸然对该参考译文做一番点评,以求证于大方之家。
二、译文评析
由中国译协《中国翻译》杂志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联合举办的2011年第二十三届韩素音翻译奖竞赛已经圆满结束。本届竞赛大胆创新,改变过去以文学为主的风格,首次选用商务类题材。英文原文“Are We There Yet?”选自2010年9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主要文本特点表现在术语、专业知识和篇章所关联的背景知识甚至广义的“文化”。一篇千字短文,却包含了政府角色、央行功能和货币政策、执政理念和经济理论(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欧美目前局面尤其密切)、政见分歧和选举博弈、政策对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就业和失业、企业投资与就业以及房贷与房地产等许多领域[1]。
(一)赏析
与往年一样,《中国翻译》杂志提供的参考译文不负众望,精彩纷呈。译者对原文深刻透彻的理解、准确的选词、地道的搭配、句子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各种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都让学习者感到心悦诚服,受益匪浅,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物称人称转换、利用隐性因果关系调整句子结构两方面,结合参考译文中的具体实例进行评析。
1.物称转人称
物称表达法是英语常见的一种文风,尤其常见于书面语,往往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以人为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2]。物称与人称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异之一,两者之间的合理转换是英汉翻译常用的技巧。在参考译文中,译者此法使用娴熟,得心应手,多次将原文物称主语转换成人称主语,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表达效果。
例 1:原文:That question,posed by Jack Kerouac on behalf of the Beat generation half a century ago,is the biggest uncertainty hanging over the world economy.
译文:半个世纪前,杰克·凯鲁亚克代表“垮掉的一代”曾如是发问。如今,这也是笼罩着世界经济的最大的疑问。
例2:原文:Fears grew over the summer that if this deceleration continued,America's economy would slip back into reces-sion.
译文:整个夏天人们都在担心,忧虑倘若复苏持续放慢,美国经济极有可能再次滑进衰退的深渊。
以上两句原文都是物称主语,以物作为信息的焦点和叙述的出发点。在例1中,与非人称主语“questions”相比,人称“Jack Kerouac”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屈居过去分词短语中。译文选择人称“杰克·凯鲁亚克”作主语,并且转被动为主动,让人提出问题,顺应了汉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例2中,原文的主语是物称名词“fear”,客观地表达了“担心、恐惧”的严重性。译文则通过增加逻辑主语的方式将物称转化为人称,同时把原文的主语,即名词化的动词“fear”还原成谓语动词。物称转人称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归化的手段,相比之下,人称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汉语读者的思维方式。
2.隐性因果关系
英语中存在着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结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在以“形合”为显著特点的英语中,用常用的因果关系词连接的,称为显性因果句;而用其他非因果关系词或不用任何关系词连接的因果句,称为隐性因果句[3]。前者比较容易辨别,也不难理解,而后者则非常复杂,几乎可以出现在任何句子结构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潜在于原句表层语符下的深层因果语义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逻辑分析,根据汉语的逻辑思维方式调整原有的语法结构,并且在必要时用逻辑关联词将隐含的深层因果关系表层化,从而提高译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4]。
参考译文中的大量译例表明,译者在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逻辑,尤其注重挖掘原文中隐性因果关系,并且利用汉语“前因后果”的思维模式,合理调整句子结构,译文通顺地道,有很强的逻辑性,在保留“洋味”的同时,避免了“洋腔”。
例3:原文:America's experience in 1937 and Japan's in 1997 are powerful evidence that ill-timed tax rises can tip weak economies back into recession.
译文:美国1937年和日本1997年的经历都是证据,足以说明如果增税不合时宜,原本疲软的经济即有可能再次滑向衰退之中。
原文的后半部分,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然而,经过逻辑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隐藏着因果关系。译文将简单句译成了复句,把原文的主语和谓语分别变成了表示原因和结果的两个分句,因果关系如水落石出,赫然显现。
例4:原文:Until that changes the vicious cycle of rising foreclosures and falling prices will continue.
译文:倘若这一局面不加以改变,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丧失房屋抵押赎回权,而房价却越跌越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原文中以介词“of”连接的介词结构中隐藏着因果关系,“vicious cycle”(恶性循环)是“rising foreclosures”(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丧失房屋抵押赎回权)与“falling prices”(房价越跌越低)相互作用的结果,英文先果后因,译文顺应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调整,表达更为顺畅自然。
例5:原文:Cleaning up the housing market would help cut America's unemployment rate,by making it easier for people to move to where jobs are.
译文:清理房市有利于人们把家搬往能够找到工作的地方,从而有助于降低美国的失业率。
例6:原文:Less noticed is that Mr.Obama's fiscal plan will also worsen the medium -term budget mess,by making tax cuts for the middle class permanent.
译文:奥巴马政府的财政计划将对中产阶级长期减税,这种做法会使政府的中期预算变得更糟,而注意到这一点的人更少。
熊力游通过归纳研究发现,简单句中隐含着既有表达原因和结果的标准因果句,也有表达推测(假设、条件、目的等)和结果的准因果句,还有表达手段(方法)和结果的手段因果句[5]。以上两个句子表达手段(或方式)的介词短语与谓语之间存在隐性因果关系,属于典型的手段因果句。从译文中可以看出,译者不仅分析了原文的语法结构,而且深入挖掘了原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调整结构、增加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从而”的衔接手段或直接利用汉语的“意合”特点,将原文中的隐性因果关系显示出来。在这方面,参考译文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不仅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而且也为翻译的教与学敲响了警钟。
(二)商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翻译这项被英国文艺批评家理查兹(I.A.Richards)称为“整个宇宙中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6]。笔者在欣赏学习这篇参考译文时发现,尽管高手云集,博采众长,并且经过专家组反复推敲,集体讨论,译文中还是出现了少量的失误之处,美中不足,令人遗憾。
1.搭配不当
搭配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容易疏忽的问题,稍不注意,就会顾此失彼,搭配不当。因此,需要瞻前顾后,统筹全局。注重搭配本是这篇参考译文的强项和优点,合理地道的搭配比比皆是,例如将“work off the hangover”译为“驱散衰退的阴霾”,将“to nurture the weak economy,minimize uncertainty”译为“呵护脆弱的经济,尽量消除不确定性”等等。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存在一些瑕疵。
例7:原文:America's recovery will be much slower than that from most recessions;but the government can help a bit.
译文:美国这一次的经济复苏将比以往多数衰退都要慢得多,不过政府倒是能助一臂之力。
例8:原文:Then they should all expire—prompting a serious fiscal overhaul,at a time when the economy is stronger.
译文:届时经济局面已经好转,自然会引起对经济发动机的一场认真的财政大改革。
例7是原文的副标题,是一个结构非常简单的比较句。译文把“经济复苏”与“衰退”进行对比,显然不合理,建议改为“美国这一次从经济衰退中复苏过来将比以往都要慢得多”,如果嫌前半句啰唆,也可以将经济衰退隐去不译,直接译为“美国这一次的经济复苏将比以往都要慢得多”,因为众所周知,没有经济衰退,哪有经济复苏?
例8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运用了增词技巧,根据上下文增加了一个定语“对经济发动机的”,本意应该是想表达得更加明确,并且与第二个小标题“经济发动机,亟须大修理”相互呼应,但是遗憾的是,忽略了搭配,我们可以“改革经济”,但不能“对经济发动机”进行“财政大改革”,而应进行“大修”。
2.隐喻式术语
商务英语属于应用性语言学科。它涉及国际贸易、营销、金融、广告、物流、保险和法律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各领域的专业术语[7]。频繁使用术语是商务英语典型的语言特色和文体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量的术语中有一类术语,利用本体与喻体之间在形态、属性、功能、动作等方面的相似性通过隐喻的方式生成。例如英文中的“underwater mortgage”和“zombie firm”以及汉语中的“金砖国家”等。这类隐喻式术语在翻译中由于其隐蔽性而容易被译者忽视,即使辨别出来,也有可能由于文化和语言差异等诸方面的原因带来各种困难。参考译文中唯一的硬伤,就是由于一个隐喻式术语造成的。
例9:原文:They all have drawbacks,but a fetid pool of underwater mortgage will,much like Japan's loans to zombie firms,corrode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harm the recovery.
译文:这些设想各有缺点,但总不能听任一大堆污水一般的抵押债务,像日本曾经对“僵尸”企业的贷款那样继续侵蚀金融系统,危害经济复苏。
术语翻译本是参考译文的另一大优点和特色,没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译者大意失荆州,竟然没有辨认出“underwater mortgage”这个金融行业的新术语,只是草草地将其翻译为“抵押债务”。为了了解这个术语的内涵并且找到对应的汉语术语,译者利用互联网对该术语进行了一番搜索,结果发现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维基百科网站之类的大型网站上都搜不到这个词条,只是在一个名叫wiseGEEK的网站找到了一条定义:“Underwater mortgages are mortgage arrangements that effectively leave the owner with more debt on the property than the current market value.”(房贷债务超过房屋当前市场价值的抵押贷款)。这显然是一条隐喻式术语,本体为房贷,喻体为水面,形象地描绘出房屋因市场价值缩水而淹没在房贷之水中的情景。
这条术语是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房价暴跌之后才大量使用,应该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术语。由于近年来中国房价一直在上涨,所以目前还没有大量出现房贷债务超过房屋当前市场价值的现象,因此还没有一个对应的、现成的固定术语,汉语中偶尔出现的对应术语绝大多数都是在介绍或翻译美国经济、金融和房地产的文章中出现的。
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术语“underwater home”在汉语中倒是已经有一个普遍使用的译法——溺水屋,并且在百度百科上有一个专门的词条:“溺水屋指的是由于市场、物价、人们的购买力等多方面需求,综合作用和影响,使房价大跌,房价跌低以后,很多按揭买房者,他们欠银行的钱多过房子本身价值,这种房子属溺水屋。也就是房贷债务超过住宅价值。”以此类推,“underwater mortgage”似乎可以直接套译为“溺水按揭”。
顺便提一下,这个句子非常有特点,短短两行中竟如包含了四个比喻:两个隐喻式术语,即 underwater mortgage,zombie firms,一个明喻,即 like Japan's loans to zombie firms,还有一个暗喻,即a fetid pool of underwater mortgage,绝对是翻译教学中讲授隐喻翻译的一个绝佳例句,而且不由得让人想起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的名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感慨隐喻的无处不在。
吃一堑,长一智,但不能总是自己逢堑必吃,善于从别人的失误中吸取教训不失为明智之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参考译文中的这一堑,同样让学习者受益匪浅,可谓智者一失,习者益智。译者都深知,没有误译的译文是根本不存在的[8]。翻译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无关宏旨的误译瑕不掩瑜,如同阿喀琉斯的脚踵或维纳斯的断臂。
三、结论
迄今为止,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已经成功举行了23届(未包括1986—1988年的三届青年有奖翻译比赛),举办方和各承办方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巨大努力,参赛者热情不减,踊跃参与,评审专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翻译事业留下了一笔珍贵的遗产。一批批翻译新秀脱颖而出,更多的学生和翻译爱好者正在吸取精华,茁壮成长。多年来,该赛事为我国培养和选拔翻译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去年盛宴已结束,今年大幕又拉开,曲终人不散,今年更精彩。
:
[1]常玉田.英译汉竞赛译文评析:翻译路崎岖,攀登心须细[J].中国翻译,2011,(6).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申连云.隐性因果关系的研究与翻译[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4]孙永强.科技英语被动语态隐性因果关系及其转换[J].中国科技翻译,2004,(4).
[5]熊力游.简单句的隐性因果功能与翻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6]姜倩,何刚强.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吴洁.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8,(4).
[8]河盛好藏.正确对待误译[J].中国翻译,1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