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3-04-12华荣祥
华荣祥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华荣祥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
新闻写作课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切实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新闻教育界特别是相关任课教师所关注和探索的课题。近年来,在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新闻写作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实践证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情境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建立真实性学业评定机制以引导学生注重实际能力的提高,对提高新闻写作课教学效果有显著作用。
新闻写作课;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情境化学习;真实性评定
新闻写作课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转化为实际能力,并且通过语言文字和文本方式彰显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1]衡量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志,是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新闻教育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的新闻教育中,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多处于不理想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一直是新闻教育界尤其是相关任课教师所持续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笔者任新闻写作课多年,近几年,在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新闻写作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更快地掌握新闻写作要领,写出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近几年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均写出了大量包括通讯在内的优秀新闻报道,发表于校报、系报等各类校园新闻媒体上,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自20世纪80年中期以来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均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十分丰富,本文围绕笔者的教学改革实践展开讨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涉及仅止于教学方法层面。
一、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以知识传授为本的教育理念支配下,我国新闻写作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相关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迫学生死记呆背接受现成写作教条,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热情,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引进,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在惰性力量支配下,教学方法基本上依然如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丰富启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大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2]141-143。为了促进知识建构,建构主义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建构知识的过程。按照这种思路,应该把学习活动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教师或学生针对所要探究的领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学习者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的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表明,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技能。正因为如此,这种学习方式也在我国的教学改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2]153。
建构主义学习观还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教学中的知识创造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持续对话中进行的集体创造。对话教学既有助于知识的创造,又是知识本性的必然要求。”[3]
依据上述理论,新闻写作的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简单灌输,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向信息传递,而应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新闻写作规律的积极主动的探究和知识建构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从这种理解出发,结合新闻写作课特点,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以问题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中心
每次课程结束前,教师布置下次课程讨论的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研究和准备。问题往往依托于一个真实的任务并结合当前学习单元的知识要点。如:针对一件校园新闻事件,如何选择角度?如何写作导语?如何安排主体?是否需要及如何穿插背景材料?等等。由于问题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故科学地设置问题是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
(二)以讨论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及作业展示与分析。为使讨论能够顺利开展,教师最需要做的是通过倾听、鼓励、尊重等言行态度来营造自由氛围。讨论中尤其提倡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也欢迎其他同学对他人所提问题尝试予以解答。
(三)以组织、引导讨论为任课教师的职责
课堂上教师不再“主讲”,其职责是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言,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解答学生疑问。教师掌握议程以保证讨论始终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的看法不够深入或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给予某种提示或启发;当学生的发言出现创造性精彩成分时,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或有重要疑问时,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决不以真理的掌握者或最终裁判自居。
采取这种教学模式的直接效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一些原来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也越来越自觉地把平时上网娱乐的时间用于研读新闻作品及相关书籍。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新闻写作规律有了比过去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他们在讨论采访选题和制订采访计划时,能够像真正的记者那样条件反射式地从新闻价值和新闻文体要求出发考虑问题。这表明,通过自主的积极的探索,新闻采写的一些基本规律已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之中。
二、实施情境化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作为一门以培养技能为目标的应用性课程,新闻写作课离不开实践环节。在传统的新闻写作课教学中,一方面,知识传授占绝对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往往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庸;另一方面,即使有少量的作业练习,也往往严重脱离实际,成为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游戏,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应对复杂现实的实战能力。在这里,建构主义的“情境性学习理论”可以为新闻写作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情境性学习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它认为,知识、学习应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情境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真实任务情境和情境化的过程,即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这种任务应该与对应的现实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同构性,而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化的处理;学习过程应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进行真实性的问题解决[2]160。
从本校实际出发,笔者认为,新闻写作课实施情境化教学,一是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二是要提高实践教学中写作任务的真实性。为此,我们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多层次、全程化、高真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多层次
所谓多层次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安排有浅有深、有易有难、有单项有综合的各类实践教学项目。比如第一学期写作通论及消息写作部分的实践教学,有侧重于新闻题材和新闻角度选择的新闻价值、新闻敏感练习,有导语写作、主体写作、背景运用等单项练习,有由单项累加而成的多项练习,更有完整写作包含各种要素的报道的综合练习。与此同时,全学期还贯穿了模拟新闻媒体运作的办报实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既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又让学生获得了点与面、文体与思维的协同进步。
(二)全程式
所谓全程式是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实践环节,做到每周课程均安排适当的实践内容。上述消息部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就是贯穿全学期的。在第二学期的通讯教学中,由于通讯篇幅较长,学生既不太好进行局部写作,也不太可能在一学期内写作数篇通讯。于是我们设计了一种贯穿全学期的实践教学形式:学期之初即布置将于学期中期正式开始写作的通讯作业,并逐周利用课程前10分钟抽查、讨论、指导学生在选题、文献资料收集与研究、角度选择、采访提纲拟定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加上中期的实施采写和后期的稿件讨论修改,一个学期的通讯写作教学始终与实践同行。实践教学的全程化,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边学边思考,边学边操作,在做中学而且为做而学。
(三)高真度
所谓高真度是指,实践教学中的新闻采写任务与实际新闻工作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在上述各种练习形式中,我们均从反映生活变动、满足读者需求、符合媒体实际运作、在校园媒体发表等方面要求学生,务使学习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其中最具高真度特征的无疑是办报实践。多年来我们一直要求,在开始学习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课程的这个学年,每班必须创办班报,每学期出版两期,并要求做到三个“全部”,即全部同学参与班报采、写、编、评工作,全部新闻、评论及副刊文章出自同学之手,全部出版费用来自广告服务。班报出版后,由新闻写作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讲评。与此同时,我们还鼓励和推荐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校、系两级的媒体的采写编评工作。高真度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新闻采写过程,领悟新闻采写规律,更有效地提高了新闻采写的实战能力。
三、建立真实性学业评定机制,引导学生注重实际能力的提高
学业评价是完整的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常常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学业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遗憾的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我国的新闻写作教学中,这根指挥棒往往指错了方向。与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偏好相一致,学业评价一般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显然,这样的学业评价往往把学生引向死记呆背教科书的错误方向。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情境化学习也包括情境化的评价,即“真实性评定”。真实性源于评价什么是最重要的,而非评价什么是最方便的。在真实性评定中,学生所承担的任务比传统的纸笔测试更具实践性、现实性和挑战性。学生从事一些更有意义的、情境化的活动,集中精力于那些充满挑战性的、表现取向的任务,这些任务需要分析、知识整合和创新[4]。显然,情境化评价和真实性评定更能有效测量出学生学习新闻采写课程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在这个方面,笔者主要作了以下改革:
(一)考核重点从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转向实际运用和实际能力
逐步降低理论知识在试卷中的比例直至完全取消,代之以真实的写作任务。比如:在学期的后半段,布置同学采写一篇新闻稿件,并结合所学新闻写作原理写一篇总结,报告自己采写这篇新闻习作的设想、过程、体会等。笔者感到,这种情境化的学业评定方式能够更真实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实际能力,甚至包括他们的努力程度。
(二)考核方式由闭卷考试转向开卷考查
为了和现有考核机制接轨,笔者一般会在期末安排开卷形式的现场考核。试题形式多种多样,除前述做法外,开记者招待会写新闻稿件,提供材料改写,报告一学期以来新闻采写的经历和体会,都是可能的选项。
(三)考核时机由偏重期末一站式考试转向经常性动态检测和期末考核相结合
改革后的新闻写作课,可以说每堂课都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和学业进步的动态检测。检测是通过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作业质量做出评价而实现的。为了鼓励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笔者加大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四、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笔者的探索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其中的主要几点:
(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最核心观点之一即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在为数不少的学生中存在着学习动机严重不足的问题。某些学生对教师布置的研究任务和采写作业采取应付态度,甚至连采访也敢虚构。课堂讨论中一些学生沉默不语,即使被指定发言,也明显缺乏准备。如何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任课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多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
我国学生进大学前经历了长期的应试教育,习惯于背诵标准答案,缺少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与意识。与此同时,探究性教学方式目前并未在大学教学中普遍展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仍然是当前高校教学的主流方式。这种情况下,某门课程的教师尝试采用新的、需要学生付出更多课外时间和更多精力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接受和适应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还需从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高度重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三)学生的写作基础和综合素养相对薄弱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基于他们的既往经验。新闻写作是一种专业领域的应用写作。在新闻写作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建构的新的意义是对新闻写作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其核心内容是新闻发现能力、新闻价值辨别能力、具有新闻特色的思维能力及对新闻文体的掌握。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建构新知的基础。但在应试教育并未根本改变和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目前的本科生特别是地方院校的本科生往往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知识面和视野都较为狭窄。如何帮助学生在建构对新闻写作规律的理解之前或同时,补充和完善他们对写作基本规律的理解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及视野,是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时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四)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对话难以做到
建构主义教学观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合作与对话,其背景是西方国家对个人的尊重和自由、民主、平等的传统。而在我国,不管是社会领域还是教育领域,均缺乏这个传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思想深处均缺乏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意识,彼此间做到真正的平等对话说易行难。
(五)现行教师业绩评价机制的制约
实施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得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必然与高校现行科研导向的教师业绩评价机制相冲突。如何平衡两者的矛盾,对有志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不同类型的高校采取不同标准的差异化评价,地方普通高校真正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或许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
:
[1]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J].青年记者,2006,(23):19-21.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华.研究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7.
[4][澳]科林马什.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徐佳,吴刚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5-66.
G642.0
A
1001-7836(2013)09-0059-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9.024
2013-01-23
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B08013)
华荣祥(1960-),男,江西乐平人,副教授,从事新闻学、传播学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