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现状和途径

2013-04-12崔小娜

关键词:生命大学生教育

崔小娜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00)

生命观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引导受教育者真正认识生命的价值,升华生命的自觉意识,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和对社会的关爱情怀,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笔者认为,一个人的生命观形成离不开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外在因素影响和个人自身的内在因素影响。因此,学校应与社会、家庭和学生相结合,营造“四位一体”的生命观教育途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从而确保生命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生命观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关于生命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很少,学校、社会等显性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课程中很少涉及生命观教育的讯息,社团活动也很少包涵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大学生更多地通过自身的经历和社会传媒的影响,形成自身的生命认知体系。

(一)国内外大学的生命观教育现状

在我国,生命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台湾于20世纪末推行生命观教育,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观教育年。[1]1994年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杨国枢和余得慧共同开设选修课“生死的探索”,将死亡学首次引入台湾大专院校;[2]1997年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首先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1998年台湾教育部制定了“台湾省国民中学推展生命教育实施计划”。[3]香港从宗教角度开展生命观教育,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取得了一定成果。[4]大陆开展生命观教育较晚,1994年郑晓江在南昌大学开设生死哲学公共选修课;2006年郑晓江等又在江西师范大学开设生命观教育与生死哲学全校公选系列课程,并出版相应著作;2008年武汉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命观教育公选课。[5]同年,浙江传媒学院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家专门的生命学与生命观教育研究所,把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资源开发作为主要任务。[6]上海市于2004年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8月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召开实施“三生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三生教育”是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7]

在国外,生命观教育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同年他出版《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在世界上引起关注。国外生命观教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库伯勒·罗斯、赫曼、波伊曼等人。库伯勒·罗斯的代表性著作为《论死亡与濒死》,该书提出了著名的临终心理5阶段理论,即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1959年心理学家赫曼出版了《死亡的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代表性的死亡学著作。美国学者波伊曼的代表著作为《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从哲学、社会、伦理等角度为生与死做出诠释。在美国,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课程多是从死亡教育角度展开,1974年全美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程的高校已达165所,开设有关死亡观教育课程的中学已达1100所以上。[5]1995年把死亡观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知识结合到相关学科的教学中。[2]在日本,1989年修改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8]在英国,1990年政府把生命教育课程规定为跨领域课程,2002年生命教育课程被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

(二)我国大学生生命观现状

生命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人类个体只有保持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但是,目前大学生对生命缺乏科学的认识,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自杀、伤人以及其他漠视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诸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男生因为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而自杀,北京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被同学用利器砍死,天津医科大学学生马晓明杀亲等等。[9]纵观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命的起源和个体生命诞生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深。大多数人缺乏系统的生命相关知识,缺乏对生命来之不易的理解;对人的个体生命如何诞生、如何发展了解甚少;对于死亡,大多数人只是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结束这个层面。

2.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但珍惜生命的意识不甚理想。虽然大多数人认为人类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是部分大学生对“珍爱生命”的认识表现出珍爱自身生命,漠视他人、他物的生命。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对这种极端漠视生命的做法持批判的态度,但是还有部分人否认自杀是漠视生命的表现,否认轻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否认自杀是失去理智的做法,否认轻贱生命会使家人很痛苦。

3.面对困难具有正确的态度和勇气,但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弱。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当遇到苦难和挫折时,容易逃避和退缩。在挫折面前丧失了斗志,表现出较弱的心理承受力,

4.认识到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但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生活中可以找到明确的目标,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认识不到生活的意义,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怀疑,采取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少部分甚至表现出对自杀的认同。

5.肯定生命的平等性,但缺乏对生命平等的理解。生命原本没有贵贱之分,但现实中,因为个人身份、社会地位、家庭出生等原因,造成生命不平等的现象。这种不良风气影响着大学生,造成一些大学生越来越觉得生命是不平等的,产生生命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6.生命责任感比较强,但呈现出追求物质化、自私化的倾向。在生命责任感方面,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不过,一些人由于缺乏对生命应有的责任心,导致对自己生命的随意处置,忽视了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

(三)影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除了大学生自身因素外,还有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由于教育的缺位,导致大学生面对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时,感到许多的困惑,引发大学生对生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迷茫。

1.社会因素。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改革开放,使得社会变革深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多元文化冲突。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出现以利益为中心的发展趋势,社会价值体系忽视了生命观,人们不去寻求生活意义和理想价值,使人与人的感情利益化,造成教育体系缺失生命观教育。

2.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存在着注重现实利益,忽视人格修养,缺少人文精神的现象。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考取各种资格证书上,忽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与高尚品格的塑造。在人际交往上过于社会化,重利轻义,不重视感情上的交流。因此,忽略了基本的教育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生命观教育。

3.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教育行为,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最初生命观的形成,经济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确立。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的家庭教育观念,导致家长过于严格地要求或过高期望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人文教育。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学生分裂性人格、自我控制力弱、厌烦学习等问题。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4.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是一生中情感最丰富、最激烈、最微妙、最动荡的时期,被认为是人生的多事之秋。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不深,缺乏实践经验,情感波动剧烈,对事物的看法往往片面化或理想化。特别是在就业、工作、情感、生活等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甚至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

二 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按照教育的规律,生命观教育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但是,我国目前的状况,需要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补充这个内容。因此,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时代特征,科学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途径,进行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爱惜生命的意识,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一)学校教育:生命观教育之基

学校美丽的校园风光,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因此,学校是生命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不仅要教会学生以何为生,而且要引导学生去反思何以为生。

1.专门课程教育。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在我国还处于一般的呼吁阶段,既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也没有具体的课时安排,因此,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成为生命观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课程设计,具体开设哪些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内外生命观教育的优秀成果。比如,瑞典的生命教育具有很长的历史,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的个体特征开设课程。台湾东海大学要求大二以上学生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及“自然科学与信仰”三门课程等。[10]

2.生命体验教育。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但更多地表现为实践问题。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检验中发展,并在实践中完善。因此,高校应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从实践活动视角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进行整体性、多维度研究,发挥教育合力作用,增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生命观体验式教学。狄尔泰认为“生命是一种结构,由认识、情感、意志三要素组成的”。[11]体验是认识上升到情感的重要途径,生命个体通过感悟生活,反思生活,来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体悟生命的真谛。

3.思想政治教育。生命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命观教育中的渗透力度,在教材中挖掘、增添生命观教育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多样化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增强教育针对性。比如,对于大一新生,主要帮助学生尽快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环境;对于大二学生,主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增强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大三学生,主要开设有关情感教育、学业生涯设计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学业观;对于大四学生,主要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工作,促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走向社会。[12]

4.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由此可以看出,生命的内容在人文教育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人文精神比科学知识给人带来的物质利益更宝贵。因此,要从人文精神教育入手,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贯穿于人文教育的过程中。[13]

5.生命情感教育。人是一个感情的存在,情感是生命的重要内涵,情感教育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维度。所以,教育要关注人的情感世界,让心与心的交汇,灵魂与灵魂的告白,与生命节律和谐地振动。[14]在情感教育中,尤其要特别注重爱的教育。教育是爱的事业,成功的教育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根植于爱的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精神更加崇高。只有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注入爱的因素,教师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用爱唤醒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受爱,激发爱的生成,树立学生爱的世界观,才能把生命观教育推向更高层次。

6.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命观教育中,要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实际心理问题,积极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教育。因此,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心理咨询教育体系,配备相应数量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恋爱、人际关系、学习和就业等各方面出现的心理不适和障碍,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将轻视生命的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最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社会教育:生命观教育之源

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和国内社会情况的复杂多样,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等,给大学生带来学习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只有良好的社会教育,才能利于学生缓解压力,陶冶情操,满足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环境教育。社会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社会环境中各种现象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影响学生。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积极作用,合理地利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增强民族凝聚力和集体主义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一种多层次的和谐社会体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网络教育。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拓生命观教育的新渠道。21世纪是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教育资源和乐于运用、参与、表达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者要,根据网络的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和影响力大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正面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生命观教育资源,[15]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增强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

3.活动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性与独特性,以一种整体、现实的目光来关怀生命本真的存在。各种有关生命的活动也不断出现在社会和生活中,诸如关爱生命、拒绝毒品活动,珍爱生命、学会感恩活动,心系新生命—种子工程等,这些都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最坚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和最有效的活动教材。

(三)家庭教育:生命观教育之根

家庭孕育了人的生命,也是生命观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启蒙老师。因此,通过家庭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生命的美,引发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1.氛围教育。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在家庭里创造孝敬长辈的氛围,引导孩子对父母及长辈的孝敬;在家庭中树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充分认识和尊重子女的个性、需要和愿望,[14]形成良性互动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积极向上。

2.亲情教育。家庭最大的优势就是亲情,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亲情,是家庭教育的天然基础和最好的心理条件。但是,现实中由于家庭暴力、家庭不和、家庭离异等现象日益增多,或者家长对孩子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和过多的呵护,都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所以,要充分利用亲情这个独特条件,培养孩子正确的生命观。

3.榜样教育。家庭教育的特点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些家长自身的行动,向孩子做出错误甚至恶劣的示范;有些家长认为子女已是大学生,无需再进行教育,因而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生命观教育要求家长要经常与孩子在一起进行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当中,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和培养孩子的生命观。

(四)自我教育:生命观教育之本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发掘学生的潜在智慧,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15]

1.内化教育。教育既要使人是其所是,又要使人其所应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要使学生个体生命社会化,使学生在已有的各种现实规定中奋起,去探寻新的自我、新的世界;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接纳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规范等,在学生身上内化为创造性的潜力,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去面对、掌握、审视现实生活。使“人既是他正在是的那种人,同时又是他向往的那种人”。[14]

2.外化教育。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自我生命观的建构,意识到有一个“我”的生命存在,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个体在这个世界中积极去交往、感觉、理解,不是用简单指令去压制个体身体的感觉,更不是企图用他人的感受去取而代之。要创建有利于生命自由的教育制度,以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够享受独特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活动和自由思想的空间。

[1] 李德玲,韩飞舟,李义庭.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1(9):11-12.

[2] 李芳,李洋,孙莹炜.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综述[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14-16.

[3] 潘美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 李德玲,韩飞舟,李义庭.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1(9):11-12.

[5] 乔丹,杨淑珍.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探究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24):84-86.

[6] 钱淼华.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2):46-48.

[7] 穆圣华.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8] 乔丹,杨淑珍.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探究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24):84-86.

[9] 刘奕.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新课程研,2009(5):144-146.

[10] 孟丽美,朱利永.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6):19.

[11] 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8-132.

[12] 赖雪芬.在大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5(1):29-31.

[13] 崔德华.爱育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164.

[14] 王北生,等.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9,89-90.

[15] 崔小娜.浅探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增刊):48.

猜你喜欢

生命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