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演化及其时代内涵探究
2013-04-12戴敬东
戴敬东,顾 进
(琼州学院 a.体育学院;b.旅游管理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
如果将学校体育看作某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则这种形式内涵三层结构。核心层次是学校体育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主要回答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理由,或目的与意义;中层是学校体育制度层,这个层次决定于学校体育价值观,也是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最外层是学校体育器物层,这个层次决定于学校体育制度层,是学校体育制度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人们关于学校体育的研究多限于价值观、制度和器物层面的研究,却很少关注学校体育价值观从何而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价值观产生总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体现时代需要富有时代内涵。
本研究拟以大量的体育史料为基础,结合近代以来中国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探究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历史演化及其时代内涵。
一、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演化及其时代内涵
历史上,中国学校大致可分为新式和旧式两大类。中国旧式学校主要是那些在封建科举制度背景下产生与发展,以传授四书五经之类儒家思想和学说为主的私塾、书院等场所,这类学校不在本研究范畴之内。本研究所涉及的学校主要是新式学校。新式学校有别于旧式学校,主要表现是其内容以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主。
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中国受尽屈辱的百年史构成了中国近代。中国近代史中,新式学校和新式学校体育活动得以产生。
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最早一批新式学校。这类学校数量不多,主要以培养海军或外交相关人才为主,如天津水师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京师同文馆等。天津水师学堂等海军院校是以西方同类军校为蓝本创立的学校,兵操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兵操设置主要目的是强化士兵的战斗素质,及养成守纪和服从命令的习惯。
由于上述学校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普通学校,兵操不能简单地看作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中国非军事类的普通新式学校的大发展大致出现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特别是1905年(绵延1300年之久的中国科举制度废除)之后。这类学校同样是参照西方同类学校蓝本创建的,且有着与西方学校相似的体育教育相关内容,但支撑起这些学校体育发展的价值观及其时代内涵却迥然有别。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其时代内涵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甲午战争结束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终。学校体育价值观是“军国民主义”,主要是强调学校体育应满足旨在“强国强种”的国家需要。时代背景是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和民族灭亡危机加重;第二阶段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始到新中国成立终。学校体育价值观是“儿童中心主义”,主要强调旨在促进“儿童个性发展”满足学生个人需要的学校体育。时代背景是德国战败,美国崛起且其教育价值观影响中国。
(一)“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其时代内涵
以“强国强种”为目的“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竟惨败于蕞尔小国,举国震惊。甲午战争完败表明“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类洋务运动理论与实践行不通,何以救亡图存,中国发展路在何方等问题发人深思。此后,教育救国思想兴起。全面进行西方先进科技教育,使之推广至全民教育,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思想渐成社会主流,由此引发新一轮以西方国家学校教育为蓝本的办学热潮。在这个时期,民间最有名的要数盛宣怀。他于1895年创办了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1896年创办了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等。清廷最有名的要数孙家鼐(时任清廷礼部尚书),他奉朝廷旨意于1998年7月4日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此后,中国新式学校自上而下渐渐形成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构成中国新式学校教育结构雏形。教育救国论之后又产生了军事救国论,并由此诞生了“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价值观。1902年,蔡锷在其师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上著文《军国民篇》,竭力倡导“军国民主义”,提出国人应具“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此后,军国民主义思想首先实践于中国学校体育。1903年,清政府在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级学堂设体操科,实行体操教学。由于体操分为普通体操与兵士体操(简称“兵操”)两种,而中国学校体育更注重兵操教学,使得来自德、日等国体育教学中的“兵操”构成中国学校体育主要形式和内容。1911年,中国各省教育总会议决之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中重申:“以谕旨宣布军国民教育主义;高等小学以上学堂,一律注重兵式操;中等以上学校,一律实行打靶,并受以武学;各种学堂以体操为主。”
“军国民主义”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其实践方式深远,至今中国学校体育中队列操训练等其实都源于百年前的“兵操”相关内容。
(二)“自然主义”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提出及其时代内涵
以满足“儿童个性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儿童中心主义”,或称“自然主义”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崇尚武力、践行“军国民主义”的德国战败,源于德国兵操及兵操背后的军国民主义价值观广受质疑。曾极力推崇军国民教育的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当时认为:“军国民教育之不能容于今日,可概见矣。”(见《蔡元培教育文选》)1917年4月1日,《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毛泽东论文《体育之研究》影响深远。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主张体育应具科学性,体育教学需“精究生理,祥于官体之构造,脉络之作引,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其体育即准此为程序。”同一年,恽代英发表《学校体育之研究》一文,指出军国民体育之缺点是:“片断、偏枯、骤进、枯燥”,提出学校体育应“系统、圆满、渐进、趣味”,其目的应“保学生之健康”。毛泽东与恽代英学校体育教育思想成为“自然主义”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萌芽,也成为中国效仿英美“儿童中心主义”学校体育价值观之先声。1919年四月末,五四运动前五天,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先生访华,后在中国停留时间两年,在此期间到处受邀讲学,常宣传其“儿童中心主义”,或“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又经其得意弟子――胡适、蒋梦麟、陶行知等教育界知名人士推崇,终获中国教育界广泛认同,并深刻影响我国近代教育思想。此后,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由“军国民主义”向“自然主义”转型。自然主义学校体育价值观主张体育应以儿童为中心,符合儿童的个性自由发展。1922年之《壬戍学制》诞生,中国教育思想及制度开始效法美国,军国民主义教育转型为自然主义教育。源于英美的各类体育游戏,另有田径、球类运动等也相继传入中国。虽然,19世纪20年代末和19世纪30年代初,中国一度出现国粹体育思想,并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争锋,史料称土洋体育之争,但无法从根本上动摇自然主义中国体育价值观在当时的统治地位。
二、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演化及其时代内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翻开了现代史,这也是新中国发展时期。截止到2013年,新中国已经走过近六十四个春秋。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四年,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近三十年,亦即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后一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近三十四年。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国各项事业发展;改革开放后三十四年,邓小平理论引领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也大致经历前后两个阶段变化。前一阶段,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主要强调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更好地“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这种价值观是以学校体育必须满足国家需要为核心提出的;后一阶段,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呈多元特征,但大多主要强调学校体育应以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为核心。这两个阶段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变化是有其深刻时代内涵的。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提出及其时代内涵
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阶段,也是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迅速转型阶段,这个阶段受毛泽东思想影响较深。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强调“集体主义”与个人的无私奉献,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使之自觉趋向于“集体”(国家)需要。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体育思想中,已经强调体育应满足国家需要。1917年,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阐述了这样体育思想:“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然,“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之为国也,此大言之也。”[1]大意是说,体育不仅是为满足个人身体健康与体质增强需要,更为满足国家强大的需要。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作为党国最高领导人,一如既往地重视体育。建国仅26天,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开幕,受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委托,朱德委员长作重要指示:新中国体育是为人民服务的,为国家建设和国防服务的。1950年7月20日,冯文彬(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主任)在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进一步阐释了朱德体育思想,他说:“要发展生产、建设祖国、巩固国防,必须使我们的人民有健康的体魄。需要我们以体育来锻炼大家的体格,使我们的人民个个都是身体强壮、精力充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具有大无畏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担负起建设祖国和捍卫祖国的任务。”[2]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正式成立前夕,毛泽东挥笔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目的和意义问题,朱德和冯文彬讲话可做具体注解。毛泽东十二字体育题词后来长期成为指导新中国体育发展方针。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也基本趋向与这个方针。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馆随处可见毛泽东十二字体育题词。
建国后,毛泽东对学校体育工作尤为关心,做出很多重要指示。1950年6月15日,毛泽东致信马叙伦(时任国家教育部部长),提出:“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中国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3]可见,在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毛泽东一直将身体好置于首位。这个思想也与其早年的体育思想密切相关。他在其早期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1957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新中国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此方针中,毛泽东将体育与智育德育并列。从教育方针相关内容看,学校体育开展的目的无疑是促进学生体质增强,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服务。
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反帝,中国与美国及其追随者交恶;1960S,由于反修中国与苏联及其追随者交恶。由此,中国与全球两大超级大国及其集团同时为敌,并陷于外部敌对势力四面八方战略包围之中,加之周边地缘争端与冲突不断,中国面临极其险恶国际环境,国家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和党中央基于要“打大仗”基本判断,实施了包括大小三线建设在内各种备战措施,学校也自动增加军训时间,以军事训练代替体育锻炼成为学校主流体育价值观与实践方式,体育课几成军训课,这个时期学校体育强调为国家安全需要服务。
综上,新中国第一阶段,学校体育价值观虽有变化,但主要都是强调满足国家需要,特别强调学校体育应为国家建设与安全需要服务。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其时代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此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理论引领中国各项事业发展至今。改革开放带来中国个人主义思想的死灰复燃和勃兴,也带来了新中国前所未有的价值多元局面,这种价值多元局面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通过仔细分析改革开放后多元化的中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发现,多元化的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其实都是基本强调学校体育应满足学生需要的。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党和政府逐步制订和实施各项具体政策,不断将改革开放引向深处,最终目的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就是试图通过“经济人”的自利行为促进市场繁荣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收入和分配。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深层基础是“解放思想”。如“姓资姓社”问题,“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问题等。解放思想后,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励行改革,深入和扩大开放,以“猫论”鼓励人们的斗志。此后,举国上下在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中,个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与此同时,个人主义抬头并不断打压集体主义的生存空间。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经济成分日益复杂,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局面被迅速和彻底地打破,外资、合资、合作、个体、私营、合营、集体、国家、股份制等各种经济成分快速涌现,国人的社会身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人、农民等简单划分已不再适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有学者已经将中国的社会阶层划分为十种甚至更多。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个人利益多元化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后国人价值多元化的深刻社会基础,也是以个人需要为初衷思考中国学校体育价值问题,并产生多元答案的社会学基础。
那么,学校体育究竟能够满足学生哪些个人需要呢?从个人需要角度考量学校体育价值问题可以发现,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个人体质的增强,生存质量的提高,也是学生娱乐和社交的基本手段,以及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等。基于学校体育满足个人多种需要的维度,学校体育的多元价值观便产生了,这些多元价值取向大致有“健康第一”、“体质增强”、“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等。
“快乐体育”的学校体育价值观源于日本。早在二战结束之初,日本“快乐体育”价值观既已兴起。高桥键夫观点认为:体育就该“让人们从运动中体验快乐,并把它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后,“快乐体育”观传至中国,受到某些专家学者助推,使之中国化。这些专家学者中,比较著名的是有日本留学经历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
“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价值观与“终身教育”观密切相关。1965年召开的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会议中,朗格(法国)最先提出“终身教育”观。受此观念启发,1992年国家教委在颁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时,提出了“终身体育”概念。1995年,国务院又颁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其中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练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2001年,由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题组编写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
体育之生存质量观。关于学校体育之于学生生存质量提高方面的问题,曹卫援引卢元镇的观点是:体育要使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其功能是“维系人类的健康,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使人类充分地享受自由和幸福。”[4]
体育玩具观。2002年,胡小明认为:新时期的体育要从“工具”到“玩具”,让人们“玩出”健康。2007年,张尚晏重提“快乐体育”观,认为体育无“乐”便无生命力。
可见,上述学校体育价值观都是以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为核心提出的,由于学生个体需要的多元性,学校体育价值观也就表现为多元性,这也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因为这个制度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而“个人主义”必然导致社会价值多元化,学校体育价值观多元化便是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具体投射。
三、结语
中国学校体育是中国新式学校的伴生物,随中国新式学校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看待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其时代内涵应有客观的态度,那种“以今非古”,以当今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否定以前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或者“以古非今”,以以前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否定当今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态度都是不客观的,也都是不正确的,其根源往往在于忽视了这些学校体育价值观所赖以产生的深刻社会基础和时代内涵。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学校体育实践活动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发展的产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学校体育实践在发展中也许会出现多种形式,但这些都是为了其前行和进步摸索方向并积蓄力量。
[1]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3.
[2]钱志强.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2:14.
[3]陈修璞.毛泽东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EB/OL].(2009-09-16)[2013-11-06].http://www.zxxk.com/Feature/qgdlk/Info.aspx?InfoID=80301#2009,9,16.
[4]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3):67-69.
[5]胡小明.竞技运动文化属性的皈依:从工具到玩具[J].体育文化导刊,2002(4):15-18.
[6]张尚晏.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研究[J].教育探索,2007(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