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2013-04-12聂春雷
刘 阳 聂春雷
(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北京 100035)
1 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两百多万年的自然原始的采猎文明,又称原始绿色文明;二是始于一万年前的过渡开垦后的农耕文明,又称黄色文明;三是三百多年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又称黑色文明;四是半个多世纪的信息文明,又称灰色文明;五是正在萌芽与壮大的生态文明,又称绿色文明。近现代以来,黑色工业文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巧取豪夺和对生态环境的肆意践踏,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暴发为标志,黑色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痛定思痛,一切有良知的人们在呼吁猛醒和反思,呼吁建立一个以环境保护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在党的十七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号召下,我国范围内,上上下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蓬勃兴起。建设生态省市、生态区县、生态行业、生态企业等等各种生态文明创建模式顺势而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累了“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史无前例地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阐明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以说,党的十八大唱响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时代强音,不但照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凝聚起举国上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发展豪情,而且指明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布局。在这个“五位一体”的宏伟发展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大建设”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其他“四大建设”之中,贯穿到建设与发展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创新性表述意味着生态文明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主题,中华民族也将以生态文明引领人类的未来。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条件下,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既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又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生态文化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和产业发展特点、具有地域和行业企业特色的企业生态文化培育和构建机制已经成为摆在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文化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非常现实、十分紧迫而又极其重要的课题。
2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生态文化就是以生态文明为企业发展的责任追求,将生态文化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它是以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绿色营销为目的,以满足需求为动力,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最终实现员工、企业、环境、大自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营文化。企业生态文化的这一内涵充分将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同时兼顾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责任与义务的新要求。
2.1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时代召唤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给人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理念都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变革,在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更广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企业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获取发展空间的重要保障。
2.2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充分考虑企业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企业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最主要途径。在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实现兼顾社会和生态的发展,以保证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的过程中实现永续发展。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将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2.3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企业作为当代文明社会的经济支柱,决定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企业是社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再也不单单是企业自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社会乃至整个地球村的发展和未来。环境保护是时代赋予当今社会的历史责任,更是一个好的企业公民应尽的职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积极完善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实现自身利益、社会期望和环境效益作为企业价值的核心内涵,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存共荣、兼筹并顾。
2.4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绿色消费市场的需求
在绿色浪潮风靡世界的今天,世界各国竞相制定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标准,企业要扩大出口,参与国际竞争,不达到所规定的环境标准是行不通的。此外,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者越来越关心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从企业自身来看,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控制排放、综合利用更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各个角度考虑,企业要顺应绿色消费的市场潮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企业绿色管理哲学的核心,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3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措施
3.1 树立企业生态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新方向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标准。企业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轮回,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但企业的价值理念不会改变,将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战略的实施中充分体现。企业的生态价值观就是以生态观念为指导思想的价值理念。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企业和员工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会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不只把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要在整个生产和实践中确立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避免只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因此,企业只有首先确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形成生态文明发展目标体系,才能使企业在自觉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
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绿色文明意识的体现,本身就具有精神文明的属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生态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风貌、文明形象、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打造生态型企业,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崇高事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居住水平的千秋大业。
3.2 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塑造企业绿色新形象
今天,我国的产业、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制造”逐步在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但是国内企业长期积存的环境管理问题依然非常突出,比如我国企业的环境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一些企业把环境管理看作是为了应付环保标准而不得不付出的成本,对优化环境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其生产的非绿色产品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屡遭挫折。
企业环境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首先要确立环境管理的战略地位,再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抛弃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采用源头控制的管理方法避免污染的产生,最后通过绿色营销的方式来加强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绿色消费,从而使企业的环境管理效益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实现最优化。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环境管理压力,引入绿色竞争手段,强化绿色经营理念,注重企业的环境管理,树立整个企业的绿色形象,是当代中国企业主动挑战环境危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
3.3 开拓生态企业新市场,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一方面,随着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生态品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另一方面,随着环境保护的观念在全球深入人心,生态品牌会让人们产生对其产品好的印象,获得信任和好评,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从而提升产品的品味和市场销量。比如“低碳”理念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碳足迹”、“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等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政策也应运而生,低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产品结构整体优化与企业全面升级势在必行,谁能在向低碳转型的大潮中取得先机,谁就把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对于企业来说,服从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经济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要使企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受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当今的企业管理就要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对于环境的影响,打响生态和绿色的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为企业的自身生存和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绿色和生态战略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开拓生态企业新市场。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既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满足社会期望的需要。企业生态文明可划分为两个密切相关而又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即建立生态产业和产业的生态化,其最终完全体现在企业生态文化体系中。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选择无疑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将会成为推动企业高速度、快脚步地迈入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强大内生动力和光辉前景引领。
3.4 构建企业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实施绿色生产战略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已成为企业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选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矛盾非常突出,企业界受到的冲击更大,在承担环境责任上也面临着更多挑战:一方面企业界直接或间接受到国际环境标准的严格约束;另一方面绿色消费的兴起、企业价值评估重心的转变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因此,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是应对环境责任挑战、培育可持续的责任竞争力的最佳战略选择。
绿色技术创新是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环境责任相结合,在创新过程的每一阶段加以环境责任考虑,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总成本最小化的活动。逐步构建企业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应对生态文明时代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这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开拓了新视野。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将成为实现企业目标、推动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基础。比如实施绿色生产战略,一方面要求企业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更要求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业态,建设生态产业。只有实施更环保、更生态的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才能使企业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更胜一筹,才能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现实效益。同时,实施绿色生产战略,才能为企业开发和储备未来的潜在商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持久的支撑作用。
3.5 加强企业生态道德建设,提升企业员工的生态文化素质
加强企业生态道德建设,核心是对于企业员工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每一名企业员工的生态文化素质真正得到提升,爱企业更懂得爱社会、爱劳动更懂得爱环境、爱产品更懂得爱资源,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生态文化的道德氛围,才能够真正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意识,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生态文明发展义务。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生态管理制度,对企业及员工的生产经营行为起到积极的制约作用,促使企业生态文化建设逐步实现由强制到自觉的转化,由他律到自律。这一转化过程,也正是企业生态道德建设发挥成效、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周占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王琪.企业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3).
[4]徐杰.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4(9):41-43.
[5]周纯,吴仁海.环境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216-219.
[6]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
[7]田景洲.从生态文明看企业生态责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