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盈余管理研究综述与启示
2013-04-11副教授陈玉菲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21
■ 张 原 副教授 陈玉菲(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 710021)
盈余管理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报酬计划假设。从会计学视角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不仅能加深对应计制会计的认识,而且能促进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对会计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盈余管理的定义
(一)国外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会计学家Schipper(1989)发表的《盈余管理评述》一文,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一种“披露管理”行为。即强调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基于个人利益动机,有目的的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而不是为保持财务报告对外报出的中立性。加拿大会计学家Scott(1997)界定盈余管理为企业管理层在GAAP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即强调盈余管理行为不会超出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且具有经济后果。美国学者Healy和Wa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在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来编制财务报告,旨在“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即强调盈余管理不仅可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整财务报告,还可通过规划交易调节财务报告。
综上,国外学者主要从盈余管理的主体、目标、“误导”对象、性质等不同角度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进行了阐释,其中Healy和Walen的观点是国外学者广泛接受的定义。
(二)国内研究综述
陆剑桥(2002)提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系列会计选择。宁亚平(2004)指出盈余操纵包括盈余造假和盈余管理两个互相矛盾的部分,是管理者在法律规范的制约下能够选择的盈余操纵行为,并可进一步细分为“会计盈余管理”和“实际盈余管理”。包世泽(2008)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总结之后,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者为确保自身利益,使财务报告的盈余水平达到预期目标,而对公司财务报告盈余进行操作的一系列机会主义行为。
综上,国内外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但都一致认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层,客体是企业财务报告,目的是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国外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契约动机:Healy(1985)在其发表的《分红计划对会计决策影响》一文中,对盈余管理的契约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基于会计盈余数据,一般体现在债务契约和管理者薪酬契约两方面。资本市场动机: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通过进行盈余管理,来影响公司股价,旨在达到预定目标或分析师的预测。监管动机:是为迎合或规避相关监管的要求,其监管主要包括反托拉斯监管、行业监管及其他监管。
(二)国内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IPO动机:在我国盈余数据一直是判断公司股票发行与上市的硬性指标。裴新春(2008)对2006-2008期间深交所A股研究,发现较多中小板企业在IPO后续年份的业绩较发行前相比显著下降,即表明公司为能IPO而进行了盈余管理。避免ST及维持上市资格动机:吴联生(2007)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都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操纵行为,且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幅度和频率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为避免被ST或终止上市而进行了盈余管理。增发新股动机:章卫东(2010)发现,在增发股票时,由于定向增发新股的对象不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会不同;若新股对象是关联方,上市公司则会有通过盈余管理降低股价的动机,若新股对象是机构投资者,则会有通过盈余管理提高股价的动机。避税动机:董巧敏(2010)对企业是否基于避免税收而进行过盈余管理做了实证研究,发现财务能力较强的国有企业比财务能力较弱的私营企业做了更多盈余管理活动;同时,在国有企业中,规模较大的国企与规模较小的国企相比,基于税收动机的盈余管理相对不明显,这主要是因规模较大的国企除实现盈利之外,还有较多的社会目标,因此,更易受到税务部门的监管。
盈余管理的表现方式
(一)应计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调整等对应计项目进行会计操纵。Rao(1998)发现IP0公司常将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折旧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Keating(2000)对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估计变更进行检验,发现折旧政策不经常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会计估计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很难对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评判,因此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王生年(2008)提出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操纵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运用营运资金项目,尤其是存货项目、应收应付项目。
(二)真实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通过构造具体交易并控制交易时间来实现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特征在于不仅影响企业当期利润,而且影响当期现金流量,并对二者的影响程度不同向,主要为达到应计盈余管理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及规避日益加强的外部监管,成为盈余管理研究的新热点。主要有三种手段:削减企业期间费用(如员工培训、福利费等)(Mittelstaedt,1995;Beatriz,2008);进行生产操控(如扩大产品产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销售操控(如异常削价促销和放宽信用条件)、费用操控(如减少研发开支、广告开支)(干胜道,2006;张俊瑞,2008);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会计利润(孟焰,2006;张秀梅,2008)。
虽然应计盈余管理是当前研究主流,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计项目操控并不是盈余管理的首要方式。较多公司选择通过操控真实活动来实现盈余管理,而且国内外学者也已经把盈余管理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即不仅关注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而且更多的关注真实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与外部经济形式。Leuz(2003)对不同国家盈余管理的差异性进行系统实证分析后发现,在法律得到有效执行的国家,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频率较小。美国Gunny(2010)通过对萨班斯(SOX)法案施行前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在SOX法案通过之前,经营者主要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在该法案通过之后却出现了强烈逆转,即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强度骤然下降,真实盈余管理的强度极度上升。王彦超(2008)发现若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则遭受诉讼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在诉讼发生当年,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公司利润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内部治理
内部治理指公司的治理机制,包括股权结构和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股权结构: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和股权集中度两方面。Chung(2002)的研究发现,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就越能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王化成(2006)认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或股权集中度)越高,盈余质量越差。
董事会:董事会在监督财务报告编制及其披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Ching(2002)发现公司董事层规模与当期应计盈余管理呈正相关;April Klein(2002)研究得到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Beatriz(2008)提出,在董事层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越高,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幅度就越小。而国内目前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杨清香(2008)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后得到,董事会的会议频率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不明显负相关;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关系。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一致认为: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都呈负相关。而国内研究却有不同结论: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三种关系;审计委员会成立与此则有负相关、不相关两种结论。这充分说明了国外公司治理机制比较完善,国内仍需不断改进。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一)总体应计利润法
总体应计法是国外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基本思路是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将企业的全部应计利润划分为操纵性应计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两部分,并通过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程度。常用模型有Healy(1985)模型,Jones(1991)模型、(1995)模型,Industry模型(1991)等。
而国内多数围绕Jones模型及Modified Jones(改进)模型展开研究:顾振伟(2008)提出了基于公允价值理念的扩展Jones模型,体现为在计算总体应计利润时扣除了资产减值准备,并考虑了无形资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蒋平(2009)金融危机时,依据Modified Jones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各公司间的盈余管理差异较大,但都存在可操控金额明显增加的情况。
(二)具体应计利润法
具体应计利润法与总体应计利润法相比,研究对象更为具体,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行业中某个或某类金额较大且需管理当局进行职业判断的特定应计项目。Mcnicholas(1988)最早提出该方法,并通过此方法构建相应模型,对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主要集中于银行业的贷款损失准备(Collins,1995)和保险业的索赔损失准备(NcNichols,1998;Nelson,2000)。而国内学者对此方法研究较少,多集中在资产减值研究:代冰彬等(2007)采用特定应计利润法对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的动机进行研究表明,当管理层想利用减值准备来操纵应计利润时,此盈余管理动机不受减值类型选择的影响。
(三)频率分布检测法
频率分布检测法是从盈余管理后的结果来检验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一种方法。应用思路是假定未经过盈余管理的盈余大致呈现正态分布,若此时盈余明显不符合这一分布形式,则表明存在盈余管理。常用检测方法有直方图和构造概率密度函数。Zcckhauscr(1999)通过直方图和构造概率密度函数,构建t统计量,以此来检验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主要缺陷是直方图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陈小悦(2000)运用该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政策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配股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综上,以上三种方法是国内外进行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各有利弊。国内所用各种计量的最初模型都源于国外,是对国外模型进行修改、拓展后用于我国资本市场研究,缺少创新的计量方法。因此,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完善的测度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结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盈余管理的研究已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高度。即在实务中管理者盈余管理的重心已从应计制转到真实盈余管理,而且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趋于成熟,国内研究却相对欠缺。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将是未来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启示进一步研究如下:盈余管理的动机:国内盈余管理动机主要集中在IPO、维持上市等领域,而不像国外盈余管理动机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因此,对盈余管理与债权人、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国内对如何测度盈余管理主要沿用国外方法与模型,明显存在局限性。因此,对计量方法的创新设计及适合我国实际情况模型的选择需进行深入研究。
1.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2.秦天,刘亚琳.盈余管理动机分析与评价[J].会计师,2009(2)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4.张然.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J].会计之友,2012(4)
5.郭妍蕾.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