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缄默知识显性化视角

2013-04-11林三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显性文学专业

林三芳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缄默知识显性化视角

林三芳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缄默知识在人类知识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缄默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在中国文学教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围绕核心问题的解决,使缄默知识显性化,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国文学;缄默知识;显性知识

0 关于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是当代知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界普遍认为这一知识类型是由英国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并进行了阐释.他基于“我们所能知道的事物多于我们所能言辨”的这一认识论命题,认为缄默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从数量上说,缄默知识在个体存在的量不可计数,如果将知识总量比作冰山,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缄默知识则是隐藏的绝大部分,这隐藏的绝大部分影响着显性知识的获得.同时,这隐藏的大部分对行为实践而言具有优先性,支配着个体的整个认识活动,“借助于这种缄默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显性知识才有可能.缄默知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1]缄默知识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地、各个领域学者对缄默知识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心理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在《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一书中从情景、经验、成分三个亚理论来理解人类的智力.在阐述情景亚理论时,斯滕伯格融合了人们在社会文化情景中获取的缄默知识,“此情景之外的人永远不会达到该情景中的人对该情景的理解程度,如果特定情景的居民对那一情景智力的意见一致,那么这一共同看法就能为外显理论提供框架”.[2]56论述了缄默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关系.在他的另外一本经典著作《成功智力》中,他将缄默知识定义为“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它能使个体达到个人追求的目标”.[3]233

波兰尼的理论受到英美著名教育哲学家赫斯特(P.Hirst)、谢夫勒(I.Scheffler)以及布劳迪(H.Broudy)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石中英教授较早关注缄默知识,在他2001年出版的著作《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的第六章专门论述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与教育改革.[4]此后,陆续有很多教育专家关注缄默知识理论,他们的研究无不显示缄默知识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大量存在,如教师的缄默知识、学生的缄默知识、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和学的缄默知识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缄默知识等等,这些缄默知识尽管难以传递,但它仍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知识类型,它事实上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是师生活动的“向导”,它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能进行挖掘和利用,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中国文学课程定位

1998年,国家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适应国内广播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招生,国内的高校大多是按高考文化成绩加专业成绩的总分进行录取或者各占一定的比例录取,该专业学生文化成绩不算太高,与专业课程相比较,学生普遍对中国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国文学课程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础文化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的有效补充,其目的是传承文化精华,涵养人文素养,并培养该专业学生文学素养、艺术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同其他专业课程一起培养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卓越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业务能力,并能在广电系统或其它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中国文学课程属于该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之该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强、热情活泼,在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时,要适应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用创新思路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让中国文学课程不再是边缘学科,从而充分融入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2 中国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与缄默知识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它是以审美为导向的生存活动和生存体验,具有审美特征.文学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形象塑造的间接性和意象性.间接性和意象性也意味着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意味着在进行文学欣赏时读者具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这种再创造过程既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重塑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缄默知识,文学作品获得了新的生命,在作品与读者都对话中,大量的缄默知识如经验、情感、理想、价值取向等非理性知识形成并发展.除了中国文学课程本身和欣赏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缄默知识外,在中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蕴含着丰富的缄默知识并在不断生成新的缄默知识.

教师年复一年在一线立足教学实践,其知识循环是在工作中进行实践研究,再改善教学实践.教师不再是被动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而是不断改进出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师本身就是缄默的课程资源,作为学生中国文学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缄默知识既具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教师的缄默知识一方面是教师的学科知识及与中国文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美学、文学原理、写作学等,教师的中国文学缄默知识将决定其选择确定哪些知识为重点传授知识,哪些问题值得讨论,哪些知识作为考查知识等;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关于教育学的知识,如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教学策略等知识,这些知识决定教师用什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的这些缄默知识不自觉地参与决策,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缄默知识主要是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体验、兴趣及其对文学作品的先在经验,对世风、士风及作品的理解程度,对教师讲授、同学讨论的领悟程度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如电视、电影或小说等.这些不够明晰的缄默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及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看不见的基础性知识参与知识管理,学生的知识系统才会逐渐完善且更加严谨.

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在不断生成新的缄默知识.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启发,学生的表现对教师的启发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这种启发类似于醍醐灌顶,在课题情景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升华顿悟,从而重构原有知识体系.

3 中国文学课程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

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强调显性知识的传递,常常忽略了缄默知识的建构,容易陷入对文本的机械性解读或误读的困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基于缄默知识的丰富性及其巨大作用,在中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实践中探索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途径.让个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在活动中构建知识,这种知识的构建是主体以一定的目的为导向,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问题展开实际的观察、假设、操作过程中,直接获得知识和信息,并在头脑中反复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并能在集体活动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而形成的.

3.1核心问题的提出与探索

由于缄默知识根植于行动之中,缄默知识的习得发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中国文学课程缄默知识的获取首先也需要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实践.斯滕伯格强调实践性智力是成功的关键:“具有实践性智力的人主动地寻找那些不为人知且常常隐藏于环境之中的知识.他们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未明言知识……他们利用未明言的知识来选择、适应环境,并帮助他们塑造环境.”[2]245学生就某一专题拟出自己乐于探究的核心问题,探究的方法以核心问题为开端,核心问题的提出是鼓励学生探讨、创新和对内容进行批判性的途径.核心问题经过教师审阅后,教师提供参考书目,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查阅资料并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已有的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探索解决途径并创造性地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然后形成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可以是文本、影像或者声音.这是一个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汲取知识.

3.2研究成果的分享与课堂的生长

由于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进行传递,具有个人性,只能在活动情景中通过练习和领悟习得.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是个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4]将个体的缄默知识输出给团队,形成团队缄默知识,再促进个体进行反思,从而构建自己对知识的新理解.基于此,中国文学课堂要营造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交流的宽松环境和课堂文化,鼓励师生之间成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过程变为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文学作品和现实之间不仅具有直接的联系,还具有隐形的联系,而个体对作品和现实的感知具有差异性.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倾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5]所以,对作品的解读如西谚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个体的知识建构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活动中获得,也可以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对话与观察建构并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专题的核心问题进行研讨,“我们的信息遗漏了我们无法言辨的什么,受信者必须发现我们无法言传的部分,才算是领受到信息”.[3]245在分享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尊重个体的感受和独特经验,让分享者充分表达,在肯定与质疑中使课堂处于生长状态,在这个类似“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师生阐释和思考共享的文化,互相启发,获取灵感与自由创造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一项独特的生命体验,在开放性的课堂中,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得到丰富,文学素养、人文精神得以提升.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彼此分享成果的过程,在互相倾听和质疑中,激活并丰富彼此更多的缄默知识.这个过程是通过活动对学生显性知识的重新整合,从已有的显性知识到创造性的显性知识.

3.3研究成果的反思与修正

经过实践和团队分享的过程后,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核心问题有了更充分、更富创造性的认识,在顿悟或瞬息灵感发生之后,再对先前的核心问题进行反思,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这个反思过程也是对自我缄默知识的修正过程,对显性知识内化的过程.将最后形成的研究成果交教师评析,教师再加以指导与分析,学生再次修正并反思,在这个内省过程中,学生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新体系的形成过程是螺旋性的,并最终形成富有创造性的阐释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和补充,并且都得到扩充、完善.

3.4研究成果的评价

与此同时,改变学生中国文学课程的成果评价,改变全部考核显性知识的状态,提高缄默知识显性化的研究成果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学习中国文学课程的过程是个体获得成长的过程,而个体的成长方式并不一致,以显性知识作为全部考核内容的方式否定了学生的探索和发现,只会变相鼓励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中国文学课程的考核要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研究成果与考试结果,尊重学生在熔铸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充分发挥文学课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判断能力.

由此可见,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使学生文学知识的建构一方面具有情境性,从解决具体问题的情景开始,随着对问题情景的深入研究,知识经验不断被丰富;另一方面具有活动性,这种活动也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以主体的经验为基础,随着体验都深入,经验又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重视缄默知识的教学理念实际上是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20世纪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在其名著《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论述到:“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把他们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特征,它否认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6]教师给学生充足的途径来表达自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去展示自己,并且要以合作的方式去聆听.通过对核心问题的研讨,学生某些方面认识的局限也藉着显性化过程使缄默知识得以修正.将中国文学课的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动态的不断生长的过程,对文本的分析、解释、评价和创造,“文本(Text)以一种代码或一套代码,通过某种媒介从发话人传递到接受者那里的一套记号.这样的一套记号的接受者,把它们作为一个文本来领会,并根据这种或这套可以获得的和适合的代码,着手解释它们”.[7]从一般性阅读到批评性阅读再到创造性阅读,是一个逐步深入的阅读过程.经过多次实践、研讨与反思、修正的训练过程,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研读习惯,在与作品、师生的交流中获得自我的发展.

[1] Michael Polanyi.博蓝尼讲演集[M].彭淮栋,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170.

[2] (美)R·J·斯滕伯格.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M].俞晓琳,吴国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美)R·J·斯滕伯格.成功智力[M].吴国宏,钱 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33.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8.

[5] 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C]//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1.

[6] (巴西)费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3.

[7] (美)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M].谭大力,龚见明,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246.

[责任编辑邓杰]

StudyofTeachingPracticeofChineseLiteratureinDirectorMajor:fromthePerspectiveofImplicitKnowledgeintoExplicitOne

LIN San-f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The implicit knowled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 knowledge system and has a rich education resource. If its advantage is take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will be achieved. The students from the director major of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have a living thinking and higher competenc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the teaching effect will be highlighted if the implicit knowledge is put into explicit one.

director major of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Chinese literature; impli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2012-12-27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国文学》教学研究——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改”

林三芳(1976—),女,四川三台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G64

A

1674-5248(2013)02-0129-04

猜你喜欢

显性文学专业
我们需要文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