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研究的发展历程
2013-04-11黄希庭杨雨焯
黄希庭,杨雨焯
(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0 引言
Fischhoff和Lichtenstein等人(1977)将过度自信定义为人们倾向夸大他们所知道事物的正确程度.有研究者认为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过分评价就是过度自信.[1]另有研究者认为过度自信现象是一种校准偏差,又叫偏离校准(mis-calibration),他们将过度自信定义为人们在进行决策或判断时的概率以某种方式而造成较高的偏离校准.[2-6]综上所述,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在进行评价时产生偏离校准,在比较判断时出现“优于常人”效应,在做出决策时发生控制错觉和过度乐观的心理从而引发相应行为的一种认知偏差.[5]
Moore和Healy回顾总结以往研究,认为过度自信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过高估计、过高定位和过度精确.[7]虽然有三种不同形式,但本质依然是过度自信,这样的分类只是依照研究者们不同研究方法而出现的.
1)过高估计(overestimation),即所谓的高估,个体对自己实际能力、绩效、控制力或者成功机会的评估超过了适度的水平.在Moore等人看来,是最常见的过度自信形式,大约64%的实证研究是关于此的.2)过高定位(overplacement).过高定位,是指个体评价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时,倾向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高于群体的平均水平,好于群体中大多数的人.比如,个体在10题测验中,认为自己的分数是群体中最高的,实际上,群体中一半以上的人分数都要高于他.3)过度精确(overprecision).这种形式下的过度自信是个体极度确信自己的信念、观念或者看法的正确性.在实证研究中,这种形式大概占了所有过度自信研究的31%.用常识题作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更倾向于考察这种形式的过度自信.
这三种形式较为广泛地涵盖了过度自信存在的几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过度自信的外延,补充了过度自信的内涵,使其分类更加细致明确.
1 过度自信的早期研究
过度自信领域的早期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发展于80和90年代.这个时期的主要理论有自我提升理论和权重差异理论,研究着眼于比较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比较过程的主观性.受条件限制,早期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生活事件比较.该范式通过让被试与普通人比较自己经历某些事件的可能性.这些事件包括日常生活经历,如活到100岁、买一部车、患心脏病等;也包括一些操作任务,如操作鼠标、电脑编程、驾驶等.[8-9]2)常识问题测试.这种范式与生活事件比较在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首先被试需要完成一份10题的测试,这些题目都是常识问题,但在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混淆,比如“上海和北京哪一个城市人口更多”、“万里长城的长度是多少”等.在被试完成答卷后,要求被试分别评价自己与随机挑选的另一被试(即对手)的表现,如“你认为自己在这套题上得分是多少”、“你认为对手在这套题上得分是多少”.
1.1 自我提升理论
早期研究者针对过度自信现象提出各自的观点,但过度自信研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这种状况在自我提升理论(self-enhancement theory)出现后得以改变.研究者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我进行知觉,有一部分人高估自己,造成一种所谓的“积极的错觉”(positive illusion),这种积极错觉可以帮助人们在社会比较中保持和提高自尊,对自身的能力感到满意,[10-12]这种帮助人们获得积极体验的动机被称为自我提升动机.
自我提升动机是一种普遍且持久的模式,具有特定的倾向或状态.作为一种“积极的错觉”,它是一种错误的心理意象(mental image),是对真实现象或想象事物的错误理解,可能令人满意,但也可能产生危害.
Taylor和Brown提出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领域,[10]这种自我提升动机使人们有一种对待自己比别人更积极的倾向,认为自己的积极品质要好于同伴,而消极品质要低于同伴.他们认为这种积极错觉包括几个方面:1)不切实际地积极自我估计(unrealistically positive self-evaluations),这是对自己不切实际的积极看待,人们能够更容易回忆出有关自己的积极事件,专注自己的优点,忽略缺点.对比自己,个体对他人成功的信心更低,对他人失败的责难更多.2)控制错觉(exaggerated perceptions of personal control,illusion of control),即人们相信自己能够控制那些实际上由可能性决定的事件,比如在赌博中掷骰子,或者当我们最初进行股票投资时,常常认为自己能够及时买入抛出.3)过分乐观(unrealistic optimism),这一方面的积极错觉多是针对未来情境的,人们毫无根据地对未来充满希望,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多对自己有利的事件和机会.积极错觉使得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在心理健康领域,这种错觉甚至可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适应力.Taylor和同事证实自我提升与心理健康的多项指标有关系.
由自我提升动机发展而来的一个重要效应是优于常人效应(the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优于常人效应指人们会认为他们优于一般人,他们在评价自己以往的表现时产生积极的想法,评价结果往往会高于客观实际情况.这是自我提升理论中广受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13-17]有研究证实优于常人效应与过度自信之间密切相关.[18]
有研究者怀疑人们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报告的那样过度坚信积极的自我评价,优于常人效应又是否能够反映人们心中的希望.Williams和Gilovich以假的人格测验为材料,设计了相关的实验,结果显示人们是真的相信他们的自我提升的自我评价.[15]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发现过度自信现象中存在一种“困难 -简单效应”(hard-easy effect),自我提升研究中也同样发现了这种效应.在困难任务时,人们会高估自己的表现,而在简单任务时,人们则会低估自己的表现.判断简单和困难的标准则是实际的表现.[18]也有研究者认为在困难任务中,个体评价其绝对能力时表现出过高估计(overestimation)的倾向,评价其相对能力则显得过低定位(underplacement);在简单任务中,个体评价其绝对能力时表现出过低估计(underestimation)的倾向,评价其相对能力则表现出过高定位(overplacement).[7]比如,肥胖者认为肥胖群体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但认为自己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低于其他肥胖者.
虽然自我提升理论解释过度自信问题还显得过于简单和浅显,它更多地注意人们的主观感受,缺乏对过度自信比较过程的关注和探讨,对内在机制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但权重差异理论和信息差异理论都是在Taylor等人有关积极错觉的自我提升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自我提升理论作为过度自信的早期解释,给研究者指出了一个研究方向,并奠定了后来的理论发展.
1.2 权重差异理论
在Talyor等人提出自我提升理论之后,大家并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角度去解释问题.Kruger提出,当人们与他人作比较时,个体通常更容易关注自己的能力,而对比较的对象缺乏相应的关注.[19-20]当人们的绝对实力(absolute skills)偏高时,这种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往往会产生优于常人效应;而当人们的绝对实力偏低时,这时就可能产生差于常人效应(below-average effect).这就是所谓的权重差异理论(differential weighting explanation).Kruger在提出这一观点之初,进行了三个系列研究,其中研究一和研究二考察了个体以自己的绝对能力高低为参照,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做出判断.这一系列研究发现,被试偏离校准的程度是与需要被试评定的能力难易相关的.比如,研究者挑选出四种简单技能(鼠标操作、驾驶、骑自行车、存钱)和四种有难度的技能(计算机编程、变魔术、下象棋、讲一个真的不错的笑话),被试按照研究者的要求对这些技能进行不同的评价和排序.结果显示,在判断自身某项技能是否优于常人水平,技能的难易程度影响着被试作出决定.研究三则关注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锚定-调整启发式(anchoring-andadjustment heuristic)造成的偏差所致.
在与他人比较过程中,个体首先判断的是自己的技能水平,随后再考量他人的技能水平,由于判断调整不充分,所以对于他人技能水平的判断并不全面.研究者借用了Tversky和Kahneman提出的“锚定(anchor)”的概念用以描述这种状况.[21]所谓锚定,指当人们对某个不确定情境做估测的时候,是以初始值(基点)为参照而获得最终答案的.判断结果的关键是如何定位基点.Tversky和Kahneman同时认为,这种锚定效应不仅发生在个体确定基点的开始,而且还有可能在个体估测不完全的情况下出现.例如人们对于java程序并不熟悉,所以在判断自己与他人的计算机编程技能上,个体对于他人编程技能水平的判断充其量只是基于经验作出的估计(educated guess).从这一方面讲,人们由于本身并不了解,也有可能有意地低估比较对象的技能水平.
进一步分析原因,研究者们认为锚定比调整(adjustment)更加容易操作.锚定需要较少的认知资源,并且不易受同时加工的影响,而调整需要大量的资源,且更容易在同时加工中受到衰减.Kruger把这种影响个体判断,导致偏差出现的因素称为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8]如果人们首先锚定自己的技能水平,然后在考虑其他人水平的情况下调整这种估计,那么认知负荷将使这种调整变得更难以实现.当个体绝对能力高时,认知负荷可能导致更多的优于常人效应(个体很难意识到自己体验过的或者学习过的技能,他人也同样经历过);反之,当个体绝对能力低时,则会产生更多的差于常人效应.
随后的研究中,Kruger和Burrus利用普通事件(common events)和特有经历(rare events)作为实验材料,继续观察人们的过度自信情况.[9]研究者认为普通事件和特有经历都有两种类型——受到欢迎的(desirable)和不受欢迎的(undesirable).按照研究者的分类,普通事件是在现实生活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的情况,如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未来四年患感冒、在未来十年体重增长4斤等;特有经历则是现实生活中实现可能性较小的事件,如拥有一架自己的飞机、买一个小岛、在未来两周患感冒等.
Roy和Liersch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权重差异理论的观点.[22]他们以司机为研究对象,对司机的元感知和元认知(meta-perceptions and meta-cognitions)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人们是否意识到在驾驶能力上“自己—他人”观点的潜在差异(potential discrepancies in self-other views of driving ability).结果发现个体认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成为一个不好的司机,而这种差异来自于个体如何界定开车技术.
司机相信他人之所以不同意自己的高自我评价,应归咎于所谓的“偏差盲点”(bias blind spot),但是他们只认这种偏差存在于他人身上,而非自己.研究者们则认为这种偏差盲点应该是自我中心主义,即人们知晓自己的信念和看法,但是对于他人的却缺乏洞察力.[8-9]当然有的人会说,这个偏差盲点是依据假设提出的,事实上可能并不成立.进一步说,当他人信息缺乏或者难以判断时,这种自我中心趋势渐生.就其本身而论,人们可能较少受自我中心偏差(egocentric biases)的影响,而更多意识到别人可能对自己的驾驶能力有不同的看法.
总之,人们将他们经历事件的可能性与一般人发生的可能性相比较时,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而缺乏对一般人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性的考虑.具体来看,无论是受欢迎的事件还是不受欢迎的事件,被试认为普通事件发生在自身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的可能性高,而特有经历则相反.此外,被试对于他们发生普通的受欢迎事件和特有的不受欢迎事件的相对可能性(comparative likelihood)持以过分乐观(unrealistically optimistic).对于特有的受欢迎事件和普通的不受欢迎事件的可能性则不切实际地悲观.
令研究者们感兴趣的是导致这些偏差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人们拥有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因而更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而较少去关注他人信息?还是由于个体处于比较的焦点位置,而非自身信息容易获得.[9][23]前者被称为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后者被认为是聚焦主义(focalism).两者的区别在于,如果是自我中心主义影响了偏差的出现,那么个体在目标对象是自己的情况下的任务绩效应该比目标对象是一般人的情况要更好;如果是聚焦主义影响了偏差的出现,那么当目标对象是一般人时,个体对自身的关注应该减少或者消除.[9][23-24]
相比用自我提升理论去解释过度自信问题,权重差异理论从理论内容上显得更加充实,并且注意到比较评价过程的存在.[5]但是这种对过程的关注过于注重人们评价的主观性,而忽略了客观环境和客观信息的作用,因此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开始考虑信息量的获取对过度自信的产生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又能够造成多少作用.
2 过度自信的近期研究
进入21世纪,过度自信的研究除了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还有对新想法的关注与开拓.无论是数学的贝叶斯模型、计算机模拟技术,还是近年广受关注的进化论观点,科技进步与方法创新为过度自信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目前为止,近期研究提出了两种新观点,信息差异理论和进化心理学观点.信息差异理论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研究中对客观信息的忽视,认为比较过程中出现过度自信,关键在于信息的获取.进化观点则是以新近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为基础,思考过度自信存在的合理性及适应性.
研究方法上,生活事件比较和常识问题测试依然是该领域的经典范式.除此之外,战争游戏和计算机分析也在近期研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战争游戏范式中,研究者要求被试与随机挑选的另一名被试军队进行一场战争游戏,被试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根据所提供双方军队的部分信息作出战争结果的预测.信息包括海军、空军、陆军、后勤、医疗和指挥六个方面.计算机分析主要用于进化模型的模拟与验证.
2.1 信息差异理论
人们相信在简单任务上绩效要好于他人,而在复杂任务上则差于他人,早期的研究者用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来解释这些现象,并将原因归于偏差和动机.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考虑一种新的解释——信息差异理论(differential information explanation).
Moore等人在权重差异理论提出后,在其基础上进行思考,认为权重差异理论解释过度自信现象依然显得单薄,比较判断时个体自身的表现与他人的表现应该有更多的差异体现;其次,由于之前的比较判断采用的是模糊主观的测量,因此在进行标准路径分析时容易与个体自我评价相混淆.再次,权重差异理论能够解释个体评价是如何用以建立直接比较判断(direct comparative judgments)并且预测“优于常人效应”(better-thanaverage effect)和“差于常人效应”(worse-thanaverage effect),但无法解释人们是如何形成这种个体对于目标对象的评价.他们认为应该用一种新的理论去解释过度自信现象.由此,他们提出了信息差异理论.[7][25-29]
信息差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人们进行一项任务时,他们通常不能获得与自己绩效有关的完整信息,但是,他人绩效的信息获取程度与之相比则显得更不全面.因此,在简单任务中,人们不仅会低估自己的水平,而且更加低估别人的水平,这使他们相信自己比别人好.在困难任务中,人们则会同时高估自己与别人的水平,并且高估别人的水平更甚,因而相信自己比别人差.可以看出,这种偏差会影响人们作出决策判断,人们对自己的估计总是显得更为极端.
信息差异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首先是关于先验信念的问题.先验信念(the priors),其实是指被试在实验后对实验的难度有一定的了解,这时产生的这种了解就是先验信念.换句话说,在进行完实验后被试对实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也能够为被试提供后期判断的信息和依据.但被试对自己的表现有所了解,对他人的表现却不尽然.当要求被试只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时,被试按照获取的信息作出的判断比较客观公正的.但当要求被试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作出比较判断时,由于被试只知道先验信念和自己的真实表现,缺乏对方的真实表现,这个时候被试在评价对方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先验信念,即实验的难度.所以,当任务简单时,被试认为自己的表现比实际情况高,对他人的评价无法收集实际表现,因此,自我评价会高于对他人的评价,最后产生优于常人效应.反之,当任务困难时,被试认为自己的表现比实际情况低,自我评价也偏低,最后产生差于常人效应.也就是说,对他人的评价比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朝着先验信念回归(regressiveness).
人们常常对自己的表现、能力和成功的机遇,有着不完整的信息,对他人的这些信息更加不完整.所以人们的自我评价是回归的,对他人的评价更是回归.当绩效程度高时,人们往往会低估他们自己的表现,并且更加低估他人的表现;当绩效程度低时,人们则会高估自己的表现,且更加高估别人的表现.[8][13][25]
沈卓卿、俞国良等人的研究也为信息差异理论提供了证据.[30]他们以学习困难初中生和学习一般初中生为被试,比较两者过度自信特点.研究表明在困难任务中,两者都存在过度自信,在简单任务上,学习困难初中生则存在不自信.初一年级的过度自信程度比初二年级的高.但是在简单任务中,两者都认为自己优于常人,困难任务则差于常人.从性别因素来看,男生比女生的过度自信程度更大.
总之,研究者认为信息差异理论能够从源头解释这种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能够弥补权重差异理论无法解释的个体评价中的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信息差异理论在早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研究者看到了自我提升理论和权重差异理论对于解释过度自信问题存在很多问题,想通过这个新的理论加以弥补和说明.从研究中也可以看到,信息差异理论不拘于只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反应,更加看重比较目标的客观情况;不拘于只关注这种比较过程的主观性,更加注意比较过程所依据的分析和判断.
2.2 进化心理学解释
Johnson.D.D.P 在《overconfidence and war》(《过度自信与战争》)这本书中,详细地论述了过度自信对战争的影响,从早期的西班牙探险者征服秘鲁到后来的世界大战,都存在着过度自信的痕迹.[31-32]在具有竞争性的领域,自信是成功的基本组成结构.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过度自信可能会导致错误评估、不切实际的期望和作出有危害的决策.可是,为什么过度自信没有在人类漫长进化历史中被自然筛选掉?它对人类的意义何在,它存在的适应性到底在哪里?
Johnson和Fowler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模型,用以解释上述问题,找到它今天依然盛行的原因.[33]他们在Taylor等人对积极错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博弈论观点,以进化心理学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个关于过度自信的进化模型(evolutionary model),并用计算机R语言进行模拟检验.
如果过度自信是人类心理的普遍特点,且产生代价高昂的错误,那么我们将要面对一个进化论的难题:为什么人们会产生或保留如此明显会有损害的偏差?事实上,研究者相信,过度自信看似在某一段时期造成的损失巨大,但是从人类整个发展史来看,它却是对人类发展有利的.因为它增加了雄心(ambition)、斗志(morale)、坚持(persistence)等发生的可能性.如果这些特点增添了竞争或者冲突中的净回报(net payoffs),那么过度自信在人类进化历史中已经获得了自然选择的青睐.
该进化模型假设在竞争条件下个体需要的资源为r,现在有两个个体i和j,他们的初始“能力”(initial“capability”)为 θi和 θj,这些能力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在资源冲突中获胜,对个体i来说,最初的有利条件是a=θi—θj.假如个体都不需要这一资源,也就不存在竞争问题.如果只有一个个体有需要,那么提出需要者得到资源,赢得适宜的r(fitness r),另一个个体则一无所得.如果两方都对这个资源有需要,由于他们中存在一个冲突,于是他们都得付出成本c,但是具有更高初始能力的一方将会获胜,从而赢取资源r(fitness r).这就意味着,个体的适应(fitness)有三方面的结果:赢得冲突(W);输掉冲突(L);或是获得不需要的资源(O).给出每种结果的概率PW、PL、PO,获得资源的好处r,冲突的成本c,则期望的适应性(fitness)是 E(f)=PW(r-c)+PL(-c)+PO(r).
个体在对自身和对方能力作出比较判断后,才对需要的资源提出诉求.在评价中不存在不确定的情况,那么就不会有冲突,因为可以在无成本损耗的情况下解决竞争(更为强势的个体获得资源,弱势的则放弃,双方在此过程中避免成本c).然而,真实情境中的不确定情况是常见的.所以,进化模型考虑了个体对他人能力的不确定,在模型中针对他人能力增加了一个误差项ν,比如个体i认为个体j的能力是θj+νj.为了评价信心的作用,研究者设定个体感知自己能力为θ+k,当k=0时,可以认为无偏差,个体正确感知到自身能力;k>0时,则意味着过度自信,个体认为他们好于实际状况;k<0时,个体信心不足,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要差.
研究者认为这一进化模型对于人类来说具有特别的影响.首先,在人类进化历史中,如果受争夺的资源相比竞争的成本而言足够珍贵,那么可以预期人类在进化中逐渐发展一种倾向过度自信的偏差.其次,过度自信在人类中出现和传播可能比其他生物体(organisms)更迅速.人类的过度自信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更为迅速地出现和传播,如反复试验(trial and error)、模仿(imitation)、学习(learning)(这也可能在诸如居住地、文化、组织等不同的生态学环境下发生相当大的变化),而非依赖多代的遗传(genetic mutation)和自然选择.
除了Taylor和Brown的自我提升理论、Kurger的权重差异理论、Moore等人的信息差异理论、Johnson等人的进化模型这几个主要理论,过度自信研究还有Chambers提出的唯一归因假说(the unique-attributes hypothesis)、Yates从跨文化研究角度提出的论点采纳模型(argument recruitment model)等,[34-35]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提出各自的观点,丰富了过度自信领域的研究.
3 小结与展望
与众多心理学的研究一样,过度自信的研究也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波林和舒尔茨认为时代精神决定着心理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并对科学的发展有促进或抑制作用.[36]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浓缩,它包括经济政治状况、科学文化氛围、个体状态等.任何科学的发展都受着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和限制,符合时代精神的研究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过度自信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而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美国经济有3次较长的繁荣期.国家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社会环境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低失业低通胀的情况使人们的生活富足安逸,个人的自我评价得以提高.[37]信息技术革命为企业创造了无数的机会,也使研究者们更加关注经济行为背后包括过度自信现象在内的决策判断问题.同时,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得各学科的联系更紧密,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开始兴盛.[33]国家的发展也使各国的学术交流更加密切,跨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35]这三次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是研究过度自信的时代背景.也许过度自信的研究从选题到理论的解释,就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一个缩影.
虽然经历了50年的研究进程,但是过度自信问题目前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早期研究中,方法之一的常识判断范式所提供的常识题项的有效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这种范式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否得益于被试的知识背景或者学科知识,这有可能是一种确定的答案,而非过度自信.所以研究者们需要排除被试知识背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选择题项时更应谨慎.在研究初期,研究者们关注判断准确性与过度自信的关系,考虑了信息的因素,但是随着自我提升理论和权重差异理论的提出,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比较过程的主观性受到更多的关注.客观环境影响和比较过程的客观性则较少被关注.[5][38-39]在新近时期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开始考虑客观条件对过度自信的影响.除此之外,进化论的观点则对过度自信的适应性问题提供启发和支持.[40]
以上几个理论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每一个理论都是在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促进现有研究的发展中形成的.目前的研究仍不能提供令人完全信服的解释.研究过度自信问题需要将其放在社会比较或者竞争冲突情境中去考虑的,不仅要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如是否受人格因素的影响),而且还需要考虑客观环境和客观信息参照对其的影响,实验材料除了采用单一的不确定事件,还可以放入情境,模拟真实场景.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两者之间应该具有统一、系统的联系.此外,除了研究过度自信的内在机制,研究者也应该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过度自信对于决策判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为人类更好地服务.
[1]Polivy J,Herman C P.If at First You don’t Succeed:False Hopes of Self-change[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2(57):677-689.
[2]Erev I,Wallstern T S,Budescu D V.Simultaneous Over-and Underconfidence:The Role of Error in Judgment Process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4(3):519–527.
[3]Yates J F,Lee J,Shinotsuka H.Beliefs about Overcondence,Including its Cross-national Variati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6(65):138–147.
[4]于 窈,李 纾.“过分自信”的研究及其跨文化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68-474.
[5]沈卓卿,董 妍,俞国良.过度自信的信息差异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2009(6):1405-1408.
[6]陈 晶,袁文萍,冯廷勇,李 红,等.决策信心的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30-638.
[7]Moore D A,Healy P J.The Trouble with Overcondence[J].Psychological Review,2008(2):502-517.
[8]Kruger J.The“Below-average Exect”and the Egocentric Nature of Comparative Ability Judgmen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7):221-232.
[9]Kruger J,Burrus J.Egocentrism and Focalism in Unrealistic Optimism(and Pessimism)[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332-340.
[10]Taylor S E,Brown J D.Illusion and Well-being: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2):193-210.
[11]董 妍,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5(2):178-185.
[12]任 俊,蔡晓辉.积极幻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8):1290-1297.
[13]Moore D A.Not so Above Average after all:When People Believe They are Worse than Aver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Bias in Social Comparis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7(102):42-58.
[14]Lakey C E,Rose P,Campbell W K,et al.Probing the Link Between Narcissism and Gambling:The Mediating Role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Biases[J].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2008(21):113-137.
[15]Moore D A.When Good=Better than Average[J].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2007(5):277-291.
[16]Williams E F,Gilovich T.Do People Really Believe They are above Averag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8(44):1121-1128.
[17]Suls J,Chambers J,Krizan Z.Testing Four Explanations for the Better/worse-than-average Effect:Single-and Multi-item Entities as Comparison Targets and Referent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0(113):62-72.
[18]Larrick R P,Burson K A,Soll J B.Social Comparison and Condence:When Thinking you’re Better than Average Predicts overCondence(and when it does not)[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7(102):76–94.
[19]Windschitl P D,Rose J P,Stalkfleet M T,et al.Are People Excessive or Judicious in Their Egocentrism?A Modeling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Bias and Accuracy in People's Optimis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2):253-273.
[20]Kruger J,Dunning D.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How Dif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A-ted Self-assessmen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6):1121-1134.
[21]Kahneman D,Slovic P,Tversky A.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M].方 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09-384.
[22]Roy M M,LierschI M J.I am a Better Driver than you Think:Examining Self-enhancement for Driving Ability[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In Press).
[23]陈瑞君,秦启文.乐观偏差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1822-1827.
[24]Krizan Z,Suls J.Losing Sight of Oneself in the Above-average Exect:When Egocentrism,Focalism,and Group Diuseness Collid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8(44):929-942.
[25]Moore D A,Small D.Error and Bias in Comparative Social Judgment:On Being both Better and Worse than We Think We A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6):972-989.
[26]Moore D A,Cain D M.Overcondence and Undercondence:When and why People Underestimate(and Overestimate)the Competiti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7(103):197-213.
[27]Moore D A,Kim T G.Myopic Social Prediction and the Solo Comparison Paradox[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1121-1135.
[28]Gino F,Sharek Z,Moore D A.Keeping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under Control:Ceilings,Oors,and Imperfect Calibrati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1(114):104-114.
[29]Haran U,Moore D A,Morewedge C K.A Simple Remedy for Overprecision in Judgment[J].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2010(7):467–476.
[30]沈卓卿,俞国良.学习困难与一般初中生过度自信特点的比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2):104-108.
[31]Johnson D D P.Overconfidence and War:The Havoc and Glory of Positive Illusion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2]Johnson D D P,McDermott R,Barrett E S,et al.Overcondence in Wargames: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Expectations,Aggression,Gender and Testosterone[J].Proc R Soc B,2006(24):2513-2520.
[33]Johnson D D P,Fowler J H.The Evolution of Overconfidence[J].Nature,2011(477):317-320.
[34]Chambers J R.Why the Parts are Better(or Worse)than the Whole:The Unique-attributes Hypothesi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268-275.
[35]Yates J F,Lee,J W,Bush J G.General Knowledge Overconfidence:Cross-national Variations,Response Style,and“Reality”[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7(2):87-94.
[36]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83-94.
[37]朱厚伦.美国“新经济”的产生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1(2):56-60.
[38]周爱保,赵 鑫.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J].心理学探新,2008(1):72-76.
[39]周爱保,赵 鑫.过度自信的研究展望[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3):236-240.
[40]赵 鑫.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