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探微

2013-04-11李良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图书馆

李良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不仅能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为自身改革、发展、稳定奠定牢固基础,也必将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作为高校3 大支柱之一,集教育、学术、文化功能于一身的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承担重要角色和使命。

1 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

1.1 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

高校和谐校园离不开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相当丰富。 狭义的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精神文化,是在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大学师生关系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也是大学个性特征的显著标志。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着广大师生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塑造人。 氛围浓厚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活跃师生思想、陶冶师生情操、传播先进文化,能够增强师生员工对大学校园的认同和热爱,焕发出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师生员工投身学校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广大师生只有在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学校改革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外吸引力才能不断增强。 在此基础上,高校才能正确引导师生员工的思想感情、有效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整合学校内部各种力量和资源,为高校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高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1.2 师生关系融洽,人际关系和谐

高等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责。 高等教育的职责特点,决定着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角色、使命。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动力。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服务人员的举手投足,不仅能给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很好的示范教育效果,而且能够在师生员工中间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只有建立好各种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学校才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因此,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校师生员工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既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条件,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1.3 教学水平先进,科研成果丰厚

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今天,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高,生源就好,毕业生就业机会就多,发展潜力就大,学校就容易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反,教学质量不好,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而就业情况往往和招生联系在一起,因而势必给学校的发展造成一种不利的态势。 胡锦涛同志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1]。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校和谐校园应该是教学水平先进的校园。 而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工程。

高校和谐校园也应该是科研成果丰硕的校园。科研工作在高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是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方法和探索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重要保证。 加强科研工作,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校四大功能之一的科学研究,是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实力体现了其办学水平、办学实力。

2 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职责担当

2.1 培育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图书馆为载体,以全体馆员、 职工和读者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图书馆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2]。 高校图书馆是文化的藏贮、延续、传播场所,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首先,“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3]。 翻开大学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都十分注重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高校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一般都地处于校园的中心地带,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其合理的建筑布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雅的室内布设及浓厚的科学、人文气氛,从各个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底蕴,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陶冶着青年学生的思想情操。 因此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发展”[4]。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是引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阵地”[5]。 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但是高校图书馆的大量书籍和报刊仍然是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载体。

其次,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学生在图书馆搜集资料、查阅文献,是他们扩大知识面、进行自学的主要途径。 高校学生除了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外,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利用图书馆来获取知识、拓宽视野。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图书馆在为培养21 世纪所需要的能够自我更新知识、自己获取信息的新型合格人才方面,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到图书馆巩固、提高、充实、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环境。 如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也随之进入了网络时代,并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载体。在网络时代,大学生除教室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仍然是图书馆。 可以说,图书馆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受益匪浅的无声导师,成为他们学习、立志、成长的第二课堂。

2.2 展现和开创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窗口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办馆宗旨。为读者服务、为师生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流通、阅览作为图书馆的服务窗口,也是学校管理的窗口。 它要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读者,对读者的各种咨询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以实际行动赢得读者对图书馆、甚至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 从这一点来说,高校图书馆是开创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窗口。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规章制度也正是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得到实现和落实的。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体现出来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但他们所从事的并非单纯的服务活动。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体现为他们积极地与读者在借阅过程中产生互动、共鸣,在图书馆乃至全校形成和谐的学习和人际关系氛围。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坚持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自己言谈举止,为师生提供优质、谦和、热情的服务,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教育人、引导人。

2.3 创造良好教学、科研条件的重要机构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其基本职能。 虽然各高校图书馆的规模大小不同,部门设置各异,但它们直接担负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是相同的。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图书馆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 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不仅要为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还要开展宣传报道和知识传播,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科技成果数量惊人,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论功底怎样深厚、知识多么渊博,都会经常遇到新情况、面临新问题。 教师只有不断补充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很难获得脱产进修和正规培训的机会,只能依靠图书馆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各种影音资料,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教师可以透过图书馆最新的学术期刊,了解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当今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很多情况下仍然离不开图书馆这一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

3 高校图书馆工作服务和谐校园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3.1 传播主流文化,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如前所说,高校和谐校园离不开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校园文化。 打造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文化的功能和高校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馆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支持着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地开展,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高校图书馆倡导的校园文化应该是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流文化。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是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激荡碰撞的场所。 而大学生又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高校图书馆倡导的校园文化,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奏响校园文化主旋律,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结合大学生身体年龄、心理年龄的特点,创建催人奋进、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成为既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一代。

3.2 坚持以人为本,在服务读者中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

服务广大师生是高校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和核心价值,也是科学谋划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创造个性化服务、多样化服务、读者跟踪服务等新的服务方式的任务,已经摆在面前。 高校图书馆必须通过主动的、人性化的服务,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人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其效果也因人的作用而异。 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理解读者、关心读者、尊重读者,一切工作围绕读者的需求展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上进行改革和探索,不断突破和创新,力求为师生获取文献信息创造一个方便、快捷、亲切、温馨的服务环境。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通过丰富的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形象,促进图书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 高校图书馆也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的服务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实现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

3.3 发挥传统职能,为搞好教学科研提供可靠保证

图书馆工作是教学、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 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作为教辅部门,高校图书馆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等自身素质方面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高校其他职能部门无法替代的。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并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传递信息的职能,优化文献资源配置和建设,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由扩大规模转到重视质量建设上,在文献购置适当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效益最大化和效果最佳化。 高校应通过引进数字图书馆技术和实施数字化软硬件平台建设,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教学、科研提供可靠保证,推动高校科学发展。

4 结语

信息时代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成为人类科学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高校图书馆,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人类知识进行生产、传播、运用的重要载体,体现出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6]。 高校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传播主流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传统职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育人创造良好的氛围。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承担重要角色和使命。

[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11-04-25(1).

[2] 翟松天.对文化内涵特性与发展先进文化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5):14-17.

[3] 孟宪辉.论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5(1).18-20.

[4] 唐晔.浅议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42-43.

[5] 程丹春.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图书馆学刊,2011(2):8-9.

[6] 张祖菡.发挥图书馆作用、构建和谐高校[J].科技创业月刊,2008(2):137-138.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图书馆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图书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