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3-04-11李任斯茹
李任斯茹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图书馆 陕西 西安 710054)
1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进程
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收取适当费用。”[1]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对外开放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如今,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发展趋势。2012年3月12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在“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仪式上宣布:“北大、清华等26所高校图书馆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此举可谓在探索全民信息资源共享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紧接着,4月15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5家高校发起成立“武汉地区图书馆联盟”,向武汉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发出倡议,共同推进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实现地区图书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一直努力探索对外开放的途径,早在1988年,广东省五邑大学图书馆就向校外200名公民发放借阅证,开展社会化服务[2]。在这之后,厦门大学图书馆、浙江林学院图书馆、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等相继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虽然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活动已开展了二十多年,但从整体上看,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待提高,对外服务的效果也有待提升。
2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2.1 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社会读者中进入高校图书馆查阅专业文献信息的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的社会读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希望能在图书馆获取一些文化休闲类书籍,以得到身心的放松。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休闲类文献资源不足,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对社会读者的吸引力有限。而且,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如果高校图书馆全方位对外开放,将会加剧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的紧张局面,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在对外开放时大多设置了各类门槛,以对走进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读者进行筛选和限制。
2.2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不够完善,与社会读者的要求有差距
鉴于社会大众读者的复杂性及不易管理性,高校图书馆大多只提供查询、阅览等简单服务,鲜有外借与其他个性化、专业化的高水平服务。已开展对外开放服务工作的高校图书馆大多面向全社会开放,却又基于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各类问题对读者进行多样限制,引起读者的不满。另外,由于社会读者利用图书馆大多在业余时间,而高校图书馆在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期间很多实行闭馆,给社会读者利用图书馆带来不便。
2.3 新建高校图书馆大多远离市区,缺少便利性
目前,大多数城市规划将新建的大学校区集中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建立大学城。这些大学城往往远离市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周边所辐射的社会大众数量极其有限,这就造成了具有阅读需求的读者往往因为距离的问题而放弃高校图书馆选择更为便利的公共图书馆。
3 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应采取的对策
3.1 努力协调学校师生与社会读者在资源利用上的矛盾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首要任务是为高校师生服务,但同时由于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渠道,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有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阅读服务。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必然导致资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尤其是每到学生考试前,很多图书馆会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因此,协调学校师生与社会读者在资源利用上的矛盾是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基于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在资源分配上应首先考虑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在优先保证内需的情况下,分层次、分时间段循序渐进逐步开放,避开校内读者使用高峰,实现最终满足校内、校外两类读者需求的目标。
3.2 加强与社区图书馆的合作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致使其馆藏结构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社区图书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上的不足。社区图书馆一般规模较小,灵活方便,能够及时听取读者意见,调整服务方式及馆藏资源,能较好地满足社区读者的需求,但社区图书馆往往由于经费限制,馆舍面积及馆藏数量较小,服务能力有限。高校图书馆的馆舍明亮宽敞,设备先进,馆藏丰富,二者相互合作即可补充彼此不足。因此,高校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可以本着“联合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3]相互补充、联合办馆。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应结合社区读者的特点,与社区图书馆联合举办各类信息服务,如开展老年人健康讲座、为年青人提供就业培训、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各类读书活动等。
3.3 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服务管理机制
社会大众读者不同于高校新生,新生入学时大多数高校都要进行入馆教育,但社会读者具有很大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集中培训十分困难,这必然增加高校图书馆管理上的难度。因此,应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服务管理机制,如在制定借阅规章制度时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借阅时间、借阅方式、借阅手续等方面都要有详细的规则,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图书馆各项服务的顺利进行。在文献资源的配置上要考虑社会读者的需求,制定合理可行的文献信息资源采购方案。开放范围要合理规划,不可贪多求大,超出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范围。如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周边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为服务对象,根据读者需要确定合适的服务形式,以提供具有针对性、稳定性的文献信息服务,避免因在地理范围上的贪大而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以及盲目扩大服务对象导致服务效果不佳的现象。在服务方式与服务时间上也要照顾社会读者的特点,如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适当增加开馆时间,以满足社会读者的借阅需求。总之,完善的服务管理机制是高校图书馆提供良好对外开放服务的保障。
3.4 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依托网络为社会读者提供便捷服务
高校图书馆由于资源的限制,在同一时间内如果读者集中借阅,就会有部分读者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如何尽可能多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也是提高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服务效果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今天,数字信息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和共享性占据了信息资源的半壁江山。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社会读者更多地提供数字资源,才能达到既不影响本校师生使用信息资源,又满足了社会读者信息需求这样的服务目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为距离较远所产生的社会读者使用资源不便问题。此外,还可依托网络开展多种便捷服务,如通过BBS、E-mail等解答读者咨询,通过网上预约接受社会读者的借阅请求,与社会上其他图书馆进行合作,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等,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对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也是高校图书馆谋求自身全方位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分析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加快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高校图书馆也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12-07-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200202/221.html.
[2]陈云雀.高校图书馆怎样服务于社会[J].图书情报知识,1995,(3):37.
[3]寇世珍,王思根.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现状与构想[J].价值工程,2011,(24):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