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逻辑探析

2013-04-11杨建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话语语境

杨建义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并在特定的话语语境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用来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1]其间,话语必然按照其特有的逻辑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说事话语和文本话语所反映的、话语所表达的事实发展关系必须符合理论推理及其递进依据”[2]。教育主体、话语和语境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逻辑的基本单元,主体相适、话语建构和语境契合是其内在运行机制;话语转译是话语单元之间的关系力量,从而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抵达教育实效。

一、主体相适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通向实效的核心

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话语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教育话语作为勾连的中介,必然要与教育者相适应、与教育对象相适应。因为“话语主体在实现彼此理解的过程中客观地存在于话语本身之间的张力度”[3]。因之,教育者首先必须承担话语有效性要求:可领会性——说出可理解的东西以便为教育对象所理解;真实性——提供真实的陈述以便与教育对象共享知识;真诚性——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向以便为教育对象所信任和理解;正确性——说出正确的话语以便得到教育对象的认同。这种“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4]。但由于同为话语主体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角色差异、知识差异、价值差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必然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统一性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共享的可能,对立性将带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衰减。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教育主体间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发生巨大变化,更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话语有效性的难题——如何使话语与教育主体相适应,不导致主体与话语的二律背反。

一是达成价值共识。话语的接受根植于价值的共识。教育对象能否接受并认同教育者所传达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内容是否反映外在事实,以及是否与教育对象需求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要表达社会价值取向、教育者的教育取向,而且还要体现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状况和内心需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仅从社会需要和国家期望这一维度出发,忽视教育对象个体的利益与需要,忽视其成长背景和接受能力,将导致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在话语描述、表达和输送上出现“视界间隔”,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

二是实现话语权分享。话语权的分享是实现主体话语相适的基本条件。只有教育主体拥有话语权,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求,才能在不同主体的话语表达、交流、交融中走向价值共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的话语权和教育对象的话语权本质上是平等的。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言说者的角色差异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同的表现形态。教育者的话语权表现为言说权、说服权、批判权和引领权等;教育对象话语权主要是享有接受权,以及平等参与讨论、协商、论辩的权利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客观上仍然是由教育者主导的,必须通过参与讨论、协商等方式给教育对象“分权”和“增权”,释放教育对象的话语空间,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强制性、他赋性走向协商性、内生性,克服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权利偏好,从而提升话语的有效性。

三是注重主体互动。序差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成效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要着力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转变“独白”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建立主体间的对话机制,双方都进入教育实践的角色与状态,沉浸在话语构筑的共同世界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反映主体的精神活动和思想体验,达成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达到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

二、表达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通向实效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最核心的任务就在于在一定的语境下如何描述以及能在什么程度上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否描述以及描述的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5]如何准确描述、建构主体所需要的表达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建构的基本问题。

一是话语的能指、所指及其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主体的能动性和描述对象的客观性的有机统一。客观性指向主体的活动,赋予话语以能指功能;主观能动性直指主体本身,蕴含话语的所指取向。教育者首先必须了解话语的一般功能,并依据对教育对象特点、教育内容需要、教育目标追求等,对话语所能承载的教育信息进行建构,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转化为话语工具载体,从而通过准确的话语表达实现教育目标、内容的选择、联结和阐释。在这个过程中,话语的能指、所指还会因为教育者、教育对象需要之间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不同。如果主体之间的需要差异过大,必然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内涵,甚至成为无法交流的“断桥”,难以到达教育目标的“彼岸”,也无法成为激发教育对象需求和动机的外在“诱因”。

二是合理运用描述性和评价性语言。话语具有描述和评价之分。“一类话语表达的命题可以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另一类话语不是被用来表达真或假,而是被用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或情绪。”[6]思想政治教育既着眼于求真,更追求善与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描述性与评价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话语上,我们往往过于突出评价性话语,采取结论明示、先在的表述方式,让人“知其然”,宏大叙事的话语较多,精致入微的描述较少。今天,随着教育对象主体性的提升,描述性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工具理性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突出描述性话语,引导教育对象在现象描述中寻找价值答案。

三是对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话语的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决定了话语的意识形态特征,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一般话语的不同。一方面,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忽视或无视意识形态性,就会消解其学科属性和独特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有意识形态性话语,不仅会与时代脱节,而且还会遮蔽其教育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不同语境、不同任务下选择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在关涉政治的是非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运用意识形态性话语统一思想;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在非意识形态性话语的描述中实现对教育对象政治意识的引导,把意识形态性蕴含在教育话语中,彰显学科话语特征。

三、语境契合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通向实效的要求

话语表达、传输和理解、接收都受到客观语境的制约,语境是话语交往中的应然性条件,是一种实现理解与共识的本体性承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通向实效需要“理想话语情境”。这种理想语境核心是话语的因人、因时、因地、因果而异,在不同的教育时空、不同的话语场域下需要不同的话语形式,由此带来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语境中的话语差异关系,在宏观、中观、微观场域中的话语差异等。在宏观语境上,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语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多样和多变。在微观语境上,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未必都是面对面、同时空的表达、传递和接受,因之出现明显的语境差异、频繁的语境变迁和转换,从而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下理解教育话语,导致话语信息和价值逻辑出现衰减,甚至变异。可以说,在语境的不确定性、多维度性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何避免“失语”、“断裂”和“悖论”等现象,成为话语逻辑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是把握时代特点。时代特点是最根本的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脱离不了时代的烙印。“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完全被政治斗争话语所吞噬,政治话语代替了社会上的其他话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走上了对传统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恢复,重视新时期的话语建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7],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形式等方面不断得到拓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回应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回应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回应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和新媒体发展的客观历史现实,及时变革、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适应外部语境的变迁与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发展。

二是着眼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构成语境的个体底色,也是领悟语境的个性背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重视“生活世界”这一中观语境,注重从人们鲜活的生活实践中、生动的话语中汲取、提炼、提升话语,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逻辑,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实效。

三是关注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关注现实社会的活跃话语,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境的“晴雨表”。社会舆论能够体现最新的政治话语、社会话语以及各种思潮话语等,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语境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社会舆论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造丰富多彩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创构健康有益的语境,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当社会舆论一旦失控或调控得不好,就很容易导致社会恐慌、民心躁动,破坏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尤其在当前新媒体、自媒体迅速发展的舆论场域下,如果发言者都讲责任,遵规范,传播客观、真实的信息,表达理性、公允的观点,那么就能够加快形成良性的舆论秩序。反之,如果胡言乱语,传播不实信息,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那么就容易刺激受众情绪,使舆论场域出现混沌和混乱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取得实效必须保持对社会舆论的足够关注和正确引导。

四、话语转译是思想政治教育通向实效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身来看,包含着由行政管理者发出的权力话语、由理论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话语、由实践教育者所运用的工作话语、由教育主体生活中所运用的生活话语等,这些话语在描述方式、构建特点和评价标准上并不完全是同构的,需要通过充分“转译”才能够真正反映出思维、观念深处的意愿,从而在话语实效上形成共享和一致。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其他相关学科话语来看,属于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话语转化,如怎样把语言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话语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是当前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话语转译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逻辑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文风”和“话风”问题,就是话语转译不足的体现。建立通向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译机制,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绕不过去的课题。

一是通俗化、大众化是话语转译的核心。话语的通俗化与大众化相伴相随,通俗的话语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译就是将学术性的理论术语和政治性的文件语言转换为生活话语、教育话语,运用通俗易懂、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传播理论、传递价值,使理论从书本上、书斋中解放出来。二是防止转译滞后和异化。滞后和异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效的重要原因。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看,话语转译是一种教育推进。滞后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无法对内容进行描述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异化则主要是把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或者其他学科话语直接机械地搬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导致话语“夹生”现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译要注意使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既要积极借鉴各种健康有益的话语资源以及其他学科话语的资源,又要避免生搬硬套地将其直接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和学科话语建设。

[1]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96-101.

[2]李宪伦,朱小翠,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逻辑、话语功能与哲学思维[J].思想教育研究,2009(2):10-13.

[3]牟永福.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困境及其话语治疗[J].学术月刊,2007(3):21-27.

[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5]邱仁富.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命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9-74,92.

[6]陈波.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6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47-648.

猜你喜欢

教育者话语语境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