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聚焦
2013-04-11
聚焦
山东省:莱芜市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辖莱城、钢城两个区和3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5万。莱芜市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北邻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南北最大距离58公里,东西最大距离56.8 公里,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莱芜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莱城居市境中部,距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112公里。莱芜古称嬴、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著名的“莱芜战役”。
莱芜境内资源富集,尤以煤、铁储量丰富,矿冶历史源远流长,曾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目前,莱芜已发现矿产5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2种,矿产地113 处。主 要 有 铁、煤、铜、金、花岗岩、石灰岩、白云岩、稀土、辉绿岩、玄武岩、建筑石材、天然石英砂、矿泉水等矿种。莱芜市煤炭已探明储量43113.6万吨,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铁矿石已探明储量46393.19万吨,列华东地区之首。
莱芜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加上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粮菜果畜生产基地;莱芜工业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以钢铁工业为龙头,冶金、能源、机械、轻纺、建材为支柱,轻重工业比例协调,能源、原材料工业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和能源生产基地。目前,莱芜已经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一直以来,莱芜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继续做大做强钢铁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工业规模和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莱芜还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1年以来,莱芜市农业逐步向规模化、企业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迈进,重点打造了“姜蒜产业板块”,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莱芜盛产生姜、大蒜、蜜桃等农产品,已成为“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莱芜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莱芜全部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均超过千万元,农民收入6成以上来自二三产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广播电视均达到100%。
莱芜古称嬴、牟,位于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交汇地带,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山川秀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保存完好、比秦长城还早400多年的齐长城,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莱芜梆子”和莱芜锡雕手工艺品,有诞生“一鼓作气”千古佳话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勺之战”遗址和齐鲁夹谷会盟遗址,有底蕴深厚的矿冶历史文化,有规模宏大、创意新颖的莱芜战役纪念馆,也有沟深壑险、景色宜人的齐鲁大峡谷群,更有山水相映、碧波万顷的雪野湖。莱芜正加快以雪野省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的北部山区旅游板块开发,现已形成国家4A级旅游区3处、3A级旅游区4处、国家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处。尤其是连续2年举办了国内规模最大、项目最全、规格最高的航空运动体育盛会——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现已成为我国国际航空节的永久举办地,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总投额达300亿元的10多个旅游大项目入驻雪野。莱芜市因此也获得了我国“航空运动之城”的城市旅游新名片。
莱芜自然风光优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6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莱芜虽是以煤炭、钢铁生产和机械加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却被誉为“鲁中山水园林城市”和“绿色钢城”。莱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精品城市为目标,坚持走产业主导型、生态保护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加强水资源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绿化和污染治理入手,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统筹发展,在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周边山体、水系、路网的绿化,积极实施城市大环境绿化,切实开展节约型绿化,截至目前,城区已建成了以青草河公园、红石公园、西海公园、莲河公园、雅鹿山公园、中心广场、龙园、植物园为代表的60余处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目前,莱芜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78%,绿化覆盖率达4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28平方米,2011年5月份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验收。
当前,莱芜市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更加注重加大投入和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显著提高全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人民富裕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莱芜人民的辛勤努力下,莱芜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聚焦
北京房山:投资百亿建“文化硅谷”
近日从北京市房山区政府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创第一镇暨“长沟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研讨会”上获悉,位于房山区长沟镇、总投资达137亿元的“北京文化硅谷”,目前正加紧建设,预计明年4月建成投产。届时,可直接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产业就业7万人。
据了解,“北京文化硅谷”建设内容包括:华嬉园——青少年数字文化体验基地、安泰园——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基地、神州百戏演艺中心、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数据库、百强文化企业总部基地及艺术家创作生活园区、文化产业品牌展示区和孵化区等7大板块,内容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10余个行业门类。
据研讨会主办方介绍,长沟位于首都1小时经济圈内,镇域内及周边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西周燕都遗址、云居寺等559处文化古迹和300多处自然景观。该镇利用“北京文化硅谷”的综合拉动作用,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意体验经济,打造“中国文创第一镇”,并立足文化创意产业,走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结合长沟发展实际,就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研讨,并就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如何创新土地运行机制和建设文化创意新业态献计献策。
聚焦
天津:超3成企业进行对外投资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协会天津分会近日发布 《天津市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报告》 介绍,有超3成天津企业进行了对外投资,但“走出去”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到对外投资的好处,天津企业海外“捞金”的意愿越来越强。
从境外投资项目的地区分布来看,亚洲是吸引天津投资较为集中的地区;投资非洲的企业数量有一定增长,非洲或渐成为吸引天津投资的热点地区。天津企业对外投资涉及的产业门类较多,其中投资最多的是制造业(占51%),但对外投资的规模较小、大型项目不多。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最多的地区是亚洲,其次是欧洲、北美洲和非洲。
在投资规模方面,多数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较小。有对外投资的企业中,有75.7%的企业对外投资金额少于100万美元;有实力进行大规模对外投资且海外投资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较少。无论从对外投资的绝对额,还是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相比较,天津企业“走出去”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聚焦
天津滨海新区:明年6月于家堡起步区商业街正式营业
据悉,今年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将围绕“一河两岸六片区”整体架构,依托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区、滨海商业中心(天碱)、大沽地区4个区域,以招商引资、金融创新为突破,加速推进中心商务区各项工程进度,优化宜商宜居环境,明年6月,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商业街将正式营业。
目前,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累计竣工10栋楼宇,计7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6亿元。于家堡金融区累计开工14个项目15栋楼宇,计237万平方米,华夏人寿等8栋完成主体工程。响螺湾市政配套已投入使用,于家堡能源中心、南北地下车库、共同沟、地下车行系统已经开工,滨海商业中心(天碱)基础设施“三横三纵”道路启动施工,大沽地区已完成土地整理和部分基础设施工程。高铁站完成盖挖区主体,地下盾构施工全线展开,海河隧道完成跨海河箱体和南端引路工程,跨海河安阳桥开工建设,蓝鲸岛完成52万平方米绿化工程。
2013年,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计划新开工30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达1099万平方米,竣工16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60亿元。目前,中心商务区累计注册企业已达2015家,注册资本金1509亿元。今年,中心商务区计划新增注册企业400家,其中总部类企业15家,金融机构20家,科技型企业30家,入驻企业300家,储备项目达到500家。
聚焦
辽宁:全面实施进出口直通放行
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沈阳海关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自4月1日起在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沈阳海关关区内实施进出口货物通关单无纸化、检验检疫进出口直通放行,这也标志着这一政策在辽宁省得到全面实施。
通关单无纸化是指关检双方共同合作、互认互可,采取电子数据替代了纸质通关单的流转,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发送的通关单电子数据验放进出口货物的放行模式。据悉,这是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沈阳海关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更好地服务于辽宁建设外贸大省、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重要举措,也是继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大连海关联合施行区域内通关单无纸化和进出口直通放行之后再次扩大实施范围。
聚焦
河北:今年将完成义务植树1亿株
从河北省林业厅了解到,今年河北省将完成义务植树1亿株,全年完成新增造林绿化420万亩。据了解,2012年,河北省共有3300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2亿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648个,面积19.7万亩,全省全年完成造林444万亩。当前,河北省已进入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期,造林绿化高潮正自南向北掀起。据河北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参加义务植树是每位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除亲自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外,各地还鼓励公民通过绿地认领养护、古树名木保护、门前“三包”等方式来履行义务。对确因特殊情况不能通过直接劳动履行植树义务的,可以通过以资代劳等形式保障公民尽责权益。
为了提高群众植树积极性,河北省鼓励各地把居住小区、单位庭院、主次街道、休闲绿地、城郊接合部作为义务植树场地,建设宜居城镇。鼓励各地把义务植树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幸福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将村庄街道、公园、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等规划为义务植树场地。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绿,通过集资、募捐、合资开发、招商引资、拍卖冠名权等多种途径筹措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资金。通过整合资金,集中投入,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地方特色、带动力强的义务植树基地。
聚焦
山东:今年将确保万个行政村完成村容村貌整治
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山东省将农村生活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据悉,山东省将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并在年内确保1万个行政村完成整治。
近年来,在城市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的同时,山东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生活环境的建设。山东省在2011年就确定要用5年时间整治改造完毕4.7万个村,使全省村容村貌“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今年,山东省将完善村庄整治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整治道路泥泞、排水不畅、垃圾乱扔、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并在有条件的村庄推广沼气池和秸秆气化,带动“改厕、改灶、改圈”,从根本上解决草堆、粪堆、垃圾堆等“三大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