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实验室发展的成功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3-04-11
贝尔实验室不仅被誉为科学研究的“伊甸园”,还是全球拥有最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机构。目前贝尔实验室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累计获得3万多项专利,平均每个工作日产生3.5个专利技术。我国自1984年开始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以来,已建成了200多个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高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至今离世界一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贝尔实验室的一些成功做法值得我国重点实验室学习与借鉴。
贝尔实验室发展的基本情况
贝尔实验室 (Bell Laboratories)于1925年成立,原来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研发机构,1996至今为法国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Alcatel-Lucent)的研究开发部门。它自成立至今一直是世界上最大和成就最突出的企业研发机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按照A.G.Bell发明电话的研发模式: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三结合,巩固和发展起来的。1985年,美国前总统里根为贝尔实验室颁发了国家技术勋章,它是美国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科研机构。
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许多让人叹为神奇的产品。每台DVD播放机都有一块谷粒般大小的激光器件,就是首次在贝尔实验室发明的。贝尔实验室创立了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展了数码通信的理论技术,创建了第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数码摄影的核心基础电荷耦合器件 (简称CCD),也是诞生于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还创建了首个光缆系统,随后再通过一些列的发明使得数以亿计的数据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送。它在计算机编程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石UNIX以及C语言也是出自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于1995年和1997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立了分支机构,即通常所说的上海贝尔实验室和北京贝尔实验室。1998年3月,贝尔实验室又与北京大学签署协议,建立了通讯联合实验室。2000年3月23日,贝尔实验室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新的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 (中国)。这是贝尔实验室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美国本土之外建立研究院,致力于互联网技术、软件、无线通信、光网络、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发展应用。
贝尔实验室发展的成功做法
(一)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自1925年组建以来,贝尔实验室的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每年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力和财力占其总投入的10%左右。在激烈的通信产品竞争中,贝尔实验室始终坚持从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创开始,追求研发的原创性,并用以发展成型技术和产品开发。在理论方面,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编撰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文献,极大的拓宽了物理、化学、天文学、数学方面的研究领域;还有一些工程师集中精力为贝尔电话公司的生产工厂创立了新的生产流程 (并非产品)。事实上,如今常用的产品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简称质量控制,也是贝尔实验室的数学家首次使用的。
(二)善于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
在贝尔实验室大门内有这样一段话:“创新是贝尔实验室传统的核心所在,我们正在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我们的创新公式是简单的:组织世界上最有才华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经营人员,组成团队,给他们需要的工具,允许他们瞄准创造性的新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要。” 作为企业研发为主的贝尔实验室,改变了企业研发机构只有技术开发人才的传统,开始面向世界选拔优秀科学人才。2011年12月,据贝尔实验室总裁金钟勋介绍,目前贝尔实验室50%的科研人员来自多个不同的国家,人员多元化对研发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贝尔实验室以成果论人才,在研究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实行继续教育和人才更替,培养精干的研究队伍。
(三)积极培育良好的科研环境
贝尔实验室推崇自由研究与团队合作结合的理念,认为创新发明需要一群天才经常交流经验、想法。因此,贝尔实验室专门将建筑设计成理论专家与实干专家在同一环境下共同工作的氛围。1941年完工的新泽西州梅山的工作大楼走廊非常长,让人感觉似乎一眼望不到尽头,走在这条长廊上不可避免会跟同事们碰面,从而也必然会讨论问题、分歧以及想法。在没有小隔间的年代,贝尔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工作时都要把门敞开。例如当年的晶体管工程就是物理学家、冶金家、电子工程师共同工作的结果,理论专家、实验专家和生产专家也都是并肩工作。在科研领域,贝尔实验室部分科学家有很高的自主权,在很多时候实验室领导并不知道他们的研究进度,直到几年后成果出来了大家才知道。除了自由以外,贝尔实验室还给予研究人员充分的时间,甚至几年的时间让他们去研究所认为必要的项目。
对我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启示
(一)明确基础研究定位,确保技术领先优势
贝尔实验室把 “从基础研究着手,展开科技创新” 确定为建室方针。在基础研究方面,采用了高校常见的自由研究的方法,但在选题安排方面,则按市场的需求又结合研究者的兴趣来决定。因此,我国重点实验室应重视基础研究的定位和目标,建立符合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新机制,研究力量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方面有一个合理的配置,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应继续增加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部门、地方、企业和民间基金等多种形式对重点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支持。此外,重点实验室应结合国家目标和区域发展需求,开展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创新基层研究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让基础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确保人才领先优势
科技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的目的就是为重点实验室建设保留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包括研究队伍、管理队伍和实验技术队伍。贝尔实验室的选拔人才目标是按研究工作层次的需要,以优秀的博士和硕士为对象,他们或者是有关专业知名教授推荐的,或者是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首先,应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条例,以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为突破口,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来实验室工作,并提供相关的配套科研经费,建立起一支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富有团队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的科技攻坚队伍。其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要培养和建立一支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相应地提高福利待遇,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再次,要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重视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实验室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实验室进行实质性的合作研究,促进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同国际前沿接轨。
(三)加强科研环境建设,确保条件领先优势
科研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在硬环境方面,应加强重点实验室装备条件建设,充分挖掘依托单位自身资源自筹经费购置实验室仪器设备,部分装备通过升级改造、参加协作共用或共建共用的方式解决。政府资助的经费应主要用于购置实验室关键设备上,以切实改善重点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在软环境方面,应该遵循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的理念,注重优化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营造和谐学术氛围,为科研人员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制定符合实验技术工作特点的人员激励机制,稳定一批高水平技术人员,尤其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积极支持青年拔尖人才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实验技术支撑队伍。
参考资料
1.闫迎利.贝尔实验室诺贝尔奖项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31-33.
2.蒋景华.贝尔实验室创新经验的启迪[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0(3):6-8.
3.阎康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之道[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324.
4.眭平.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贝尔实验室的建室方略比较与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