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的反向引申——以“贱”为例

2013-04-11张晓传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义位义素褒义

张晓传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近年来无论在网络还是日常会话中,“贱”经常出现,曾经有人这样写过:“贱字开始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时空中广泛传播开来,真正达到引领潮流的重要作用,其形式很壮大,真的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62523437.)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从某个方面也显示出“贱”对现代生活中的影响。本文将从“贱”的意义及产生来进行分析。(http://momoltf.blogbus.com/logs语大词典》有十种解释:

1.价格低;2.地位低下;3.指技艺或品质低下;4.地位低下的人;5.使其地位低下;6.轻视;鄙视;7.废弃;8.谦词,用称有关自己的事;9.通“”,实/行;10.姓。

一、“贱”的各种意义

“贱”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汉

这些意义并没有完全流传下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有四种解释:

1.(价钱)低(跟“贵”相对);2.地位低下(跟“贵”相对);3.卑鄙下贱;4.谦称,称有关自己的事物。

现今人们口头流传或者网络传播的“贱”意义不仅有词典中固有的意义,更多的是其他的意义,如:

(1)难道你不知道,进入21世纪,“贱”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态度?(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0830/0000426.)

(2)在很多情况下说一个人“贱”不仅不是骂他(她),反倒是在承认这个人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执著、一份对自己真实感受的坚守以及一腔我行我素的真性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65bc101000762.)

(3)贱女人其实很可爱----星岛环球网(www.stnn.cc.)

(4)有一种功夫叫贱

天下没有真正的黑和绝对的白,只有更多的灰——这是职场规则和潜规则之间的真实世界。贱是灰色世界里一种“实用+享乐”的生存方式。(arts.51job.com/arts/26/333950.)

(5)《失恋33天》精彩台词“最贱闺蜜”陪你闯情关。(http://hxyl.net/2011/04/05/jian-ge.)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贱”有的指是一种态度或生存方式,有的指真性情的展现。这些都表现出说话者的赞美和褒扬情绪。在这些例子中,“贱”的核心意义与现代汉语中表示对人的评价的意义的核心一样,是以传统审美和道德标准为依据来对人们的行为和态度等的评价。蒋绍愚先生在《古汉语词汇纲要》中指出,如果一个词的核心义素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就还是一个词。现在流行的“贱”与词典中的“贱”虽然褒贬意义差别很大,但是核心义素仍然是一样的,所以只能把他们看做一个词的两个义项,而不是两个词。

二、反向引申

在现代汉语中,“贱”除了表示谦称属于中性色彩之外,其他的都有贬义色彩,现在流行的意义是都是褒义,这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认为是通过词的反向引申实现的。

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张博《词的反向双向引申和反义同源词——兼谈反训》指出引申既可以有正向的,也可以有反向的,还可以有双向的。所谓反向引申就是指词义引申出相反相对的意义。我们认为“贱”的反向引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社会变化。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增加,人们凭借网络平台,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娱乐和狂欢,谁得可以被恶搞,谁都可以被调侃。很多传统的审美和道德评价标准都不同程度上遭到颠覆和改变。“贱”原来是对严重不符合传统审美和道德行为的鄙视。现在人们的评价标准发生变化,那些被鄙视的东西,反而被认为是人的真性情的表现,被视为个性,被人们标榜,因此词义也就由贬义变为褒义。总之社会审美的变化,促使“贱”的色彩的变化。

第二,词义自身的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中一个词很少具有正反两个义项,这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唐子恒《从“介”的意义看反训的几个问题》指出:“当一个词的一项词义处于极限范畴或容易向极限发展,就有可能具备引申出相反的意思的条件,这其中相反相成的规律起一定的作用。”处于极限范畴的词,引申出相反的意义,会造成意义的冲击,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贱”是对一个人行为极端不好的评价,处于极限范畴,因而比较容易出现反向引申,通过反向引申出相反的评价,造成意义冲击,恰好能够表达出人们想要那种表达效果。

蒋绍愚先生在《古汉语词汇纲要》指出:“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或者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的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又改变了一部分,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反向引申往往形成两个截然相反的义位,极少会引申出两个词(到现在没有发现这种例子)。反向引申一般都是词的非核心义素的引申,所以一般都只是增加一些新的义位。张博《词的反向双向引申和反义同源词——兼谈反训》指出,反向引申往往会出现具有矛盾关系的反义词。如“面”古代由“面向”引申出“背向”;有时也会出现相因关系的反义词,如,如“沽”既可以指“买”,也可以指“卖”。“贱”通过反向引申,由指对人的不好的评价引申出对人的好的评价,二者形成一种矛盾关系。

反义引申是词汇系统的一种自我调节。当人们的审美发生变化,对那些以前的“贱”行为或态度的评价出现变化,这样就要求语言系统提供一个适当的词。语言讲究经济原则,如果一种表达可以通过某个词的引申来满足需要,那么就不会造新词。如果一个新词出现,可以借用旧有的形式,那么也不会出现新形式。在这种原则下,语言系统通过“贱”的反向引申,使它出现了新的义位,不仅满足了表达的需要,而且形成一定的意义冲击,更好的表达了人们潜在的那种娱乐和狂欢的需要。并且这种引申自古有之,《尔雅·释诂》中有“如,适,之,嫁,祖,逝,往也。”又有“祖,在,存也。”郭璞《注》曰:“以祖为存,犹以乱为治、以囊为彝、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这些“反复旁通”很多是通过反向引申来实现的。这种反向引申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存在在人的大脑中,遇到合适的语境,自然就会应用到现实中。如,“爪牙”由好的辅佐者反向引申出帮凶的意义。“冤家”由仇人反向引申出情人的意义。总之在适合的语言环境下,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向引申自然就会出现。“贱”也是如此。

反向引申形成同词反义现象,即一个词既可以是正面的意义,也可以是反面的意义。这违背语言交际的明确性。这样是否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呢?不会。因为语言系统往往会做出一些自我调节:

1.语境选择。伍铁平《论反义词同源和一词兼有相反二义》认为,词在运用中始终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这上下文可以确定含有相反两义的词语在什么场合用于什么意义。“贱”的正反两个意义应用的语境不同,如带有褒义色彩的“贱”一般指生活态度,生存方式,如“我贱故我在,贱是一种态度,是脚踏实地的态度。(http://wenku.baidu.com/view/b5c6dd1fa300a6c30c229fb7.)再如,“贱是灰色世界里一种“实用+享乐”的生存方式。(arts.51job.com/arts/26/333950.)而带有贬义色彩的“贱”一般指人卑鄙下流的行为,如,“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风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再如,“因在演出呼吁俄罗斯政府释放抨击普京的俄罗斯女子朋克乐队PussyRiot,而被俄副总理DmitryRogozin在Twitter上怒斥为‘贱人’”20120810/000435.htm)。(http://ent.qq.com/a/

2.与一些词素或词搭配。反向引申的单音词,在应用中一般会与其他的词素或词搭配。不同的意义一般会搭配不同的词。通过搭配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二者的差异。如,具有褒义色彩的“贱”会与具有可爱意义的词,如“萌”等对举;会形成一些新的词组,如“相“贱”恨晚,若隐若“贱”,“贱”康生活,“贱”仁“贱”智;会作为词素构成一些新词,如“贱片”。具有贬义色彩的”“贱”由于使用时间比较长,在使用中形成一些固定的组合,如:犯贱,贱骨头,贱人等。这些也为人们所熟知。

很多人指出,反向引申往往形成同源词或者反义词,但这一般需要漫长的时间,更需要人们约定俗成。由于“贱”的正反意义产生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种调节还没有出现。

总之,“贱”通过反义引申形成的的褒义色彩意义自2003年产生以来,一直被网民们广泛应用,近几年来不仅用在网络媒体中,还被用在许多报纸杂志上,人们也逐渐的在改变着对“贱”的认识。随之“贱”的语境意义也慢慢的被固定为词汇意义。至于将来如何发展,语言系统会进行自己的调节。

[1]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46.

[2]王宁.训诂学纲要[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124.

猜你喜欢

义位义素褒义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汉语义位“宽”“窄”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
浅析英汉词语搭配研究现状
义素分析法
“点”的觉醒
义位函数理论的共时与历时分析
说句好话挺难
说句好话挺难
色彩义素类型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