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
2013-04-11范小仲
范小仲
(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用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主要经济变量测度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并设计有助于改善经济运行的政策。从研究角度来看,经济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主题。由于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决定因素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相异,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在长期和短期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因此,区分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及其分析方法,既成为研究观察宏观经济现象的逻辑起点和思维框架,也有助于把握主流宏观理论不同流派分歧的真实含义。
二、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划分
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是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产生的,宏观经济学以经济主体决策为背景,通过分析产品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国际市场的各自特征及相互联系,考察当经济环境发生外生性变动时以上市场的变化特征和相互作用,从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产生的缘由,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经济政策。因此,宏观层面上市场特征的界定成为理解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关键。
工资和价格调整速度是市场特征的内核,也是宏观经济学中关于长期和短期划分的主要依据。持续的市场出清假设意味着工资和价格对供求变动能够做出即时调整,即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或“灵活性”。然而,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存在“价格粘性”甚至“工资刚性”。例如,劳动合约通常确定了长达三年的工资水平,合约期内工资一般不能调整;许多企业也使自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如报刊出版商通常只是每三年或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改变一次自己刊物的零售价格。尽管如此,明显的价格粘性与假设的价格伸缩性并不矛盾,因为在长期内价格并不总是粘滞的,最终工资和价格毕竟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调整而使经济趋近均衡。因此,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诸如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而价格粘性适用于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分析。进一步而言,区分宏观经济的长期和短期问题,在于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时,工资和价格是否实现了充分调整。能够完成充分调整的情况,称为长期问题或长期假定分析场合;未能实现充分调整的情形,称作短期问题或短期假定分析场合。[1]
三、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与短期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在分析重要宏观经济变量时,需要考察“这些变量的短期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些变量长期作何变化并由什么决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来考察每个重要变量:当期、短期和长期,并运用不同模型分析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2]
(一)产出的决定因素
在长期,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它们可以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充分就业,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出总处于潜在水平,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例如,当价格提高时,名义工资和价格保持同比例增长,实际工资不变,劳动市场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量为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或潜在的产出水平(也称自然产量率)。因此,长期产出水平与物价水平并不相关,它是由经济供给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决定的,这种能力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数量、制度因素以及可获得的技术水平。经济增长模型用于研究长期产出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解释各国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
在短期,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工资不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将雇佣更多的工人,并增加供给量。菜单成本等原因的存在使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 (即 “价格粘性”),当物价水平提高时,一些企业保持其价格不变,这种低价格吸引了消费者,从而引起这些企业增加就业和生产。工资和价格在短期的粘性特征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企业对新投资项目盈利性的估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等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将达到新的均衡水平。特别地,在极短时期内,价格水平是固定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无论产出的需求如何变化,企业都会提供与之相等的产出,此时的产出仅取决于总需求。由此可见,影响总需求因素的变动会影响短期的产出水平。由于潜在产出反映了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受总需求影响的实际产出将围绕潜在产出水平上下波动。大多数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诸如繁荣与衰退的短期波动,并考察经济从短期转向长期的内在调整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
货币量是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决定因素。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长期中的潜在产出水平由要素供给和技术水平决定,而与货币无关,货币数量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高通货膨胀率。“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以及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的观点揭示了货币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关系。凯恩斯也认为,一旦对应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得以实现,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是短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其主要类别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不同组成部分的增加都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消费需求的扩大、投资超速增长、政府赤字过大以及净出口增长都会直接拉动总需求,结果在短期引起整体物价水平上升。成本是决定价格的最重要部分,如果农产品价格提高,能源价格上升或者工人和企业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而达成高水平名义工资合同并在合同期保持不变,企业成本将上升,除一些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外,其他企业通常有提高价格的动机和倾向,从供给方面引入通货膨胀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世界经济史表明,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货膨胀的长期和短期分析视角并非绝对矛盾,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人们预期变化等都与货币数量变动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需求、供给、制度及预期等不同角度剖析货币数量增加的原因,对于认识和治理通货膨胀是有益的,并且与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货币现象的论断并不相悖。
(三)失业的决定因素
长期经济中趋近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是长期中不会自行消失的失业,也是充分就业状态下潜在产出得以实现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应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决定长期失业率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组成、部门差异、工会的力量、最低工资制度等。许多公共政策如能有效实施,则可以通过减少摩擦性失业来降低自然失业率,如政府就业机构及时传播工作空位信息,可以使工作岗位和工人更有效地匹配;公共筹资的再培训计划能使工人更容易从衰落行业转到新兴行业。
短期失业问题与经济短期波动密切相关,通常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失业。在宏观经济运行的繁荣与高涨时期,经济中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上升,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也上升,因而失业率较低;相反,在经济运行衰退和萧条阶段,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下降,失业率比较高。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经济中总存在失业,实际失业率将随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变动,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下波动。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主要源于总需求冲击,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以熨平经济波动。然而,在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不同流派对总需求管理在短期和长期的政策效果却存在分歧。
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需要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来控制总需求,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变动范围,以减少波动;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政策选择提供了菜单,决策者可以失业率上升为代价降低通货膨胀率,也能以通胀率上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
现代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消费取决于恒久性收入而不是短暂性收入,所以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中的减税政策或者增税政策可能是无效的。在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企业收入增长率将高于名义工资增长率(即成本增长率),企业增加产量和就业是有利可图的,从而使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但由于人们适应性预期的作用,实际通货膨胀率最终将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仅在短期存在,在长期不存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直线,因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最多只能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必然无效,从长期来看,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货币主义还认为,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反而会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该学派认为货币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主张实行“单一规则”或“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为经济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
对于凯恩斯主义积极的宏观政策,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会引起经济的混乱,政府所使用的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是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如果政策事先被人们合理预期到,政策对产量的变动就会无效。人们的理性预期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将总是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总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因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无效。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稳定的政策规则比政策本身更重要,政府应按稳定的政策规则行事,而不是采取积极行动主义政策。
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经济学家继续坚持原凯恩斯主义的信条,同时吸收其他流派的理论观点,采用新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原凯恩斯主义,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该学派认为,当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即经济周期波动和存在非自愿失业,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由于经济自动恢复均衡是一个较缓慢的痛苦过程,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有积极作用。
五、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的分离与融合
(一)古典经济学侧重经济的长期问题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试图解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他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产生在资本积累及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资本积累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并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使得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从而提高社会总产出,进一步增加了资本积累。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经济自身能够迅速实现均衡,使得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他们接受了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的逻辑: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此政府不需要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可见,古典模型中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的假设使短期保持稳定的问题并不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考虑范围内,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二)凯恩斯侧重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经历了大规模失业和收入的大幅度下降,这次危机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最为严重、最持久和最广泛的。古典理论无法对此做出解释,根据这种理论,国民收入取决于要素供给和可获得的技术,而在1929~1933年间,这些条件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动。在大萧条爆发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需要一个新模型来解释这种大规模与突发性的经济衰退,并提出可以减轻众人所面临的经济困难的政策。
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这是针对古典经济学的“从长远看,市场最终会达到均衡”。他认为长期的观点无法指导当务之急,“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实际生活中通常的情况……如果我们企图把古典理论应用于来自经验中的事实的话,它的教诲会把人们引入歧途,而且导致灾难性的后果”。[3]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有效需求不足将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和产能过剩,经济在短期内并不能迅速实现供求的均衡,主张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克服经济萧条和大规模失业。凯恩斯使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由古典长期增长问题转向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并开启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此后,总需求方面的短期问题成为当时宏观经济研究的前沿,而古典主义侧重的供给方面的长期问题则处于次要地位。
(三)新古典综合派将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进行综合
二战后,随着经济分析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提出批判和质疑。新古典综合派为了弥补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理论之间的分歧,使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综合了各种经济波动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该学派实际上是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综合起来,主张采取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避免经济波动从而达到充分就业,而当经济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就可以适用,并且能够持续维持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四)“东亚奇迹”吸引经济学家将目光逐步转向长期增长问题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处于“滞胀”之中,凯恩斯主义既无法予以解释,也不能提出合理的政策主张。与此同时,东亚却正在创造着经济奇迹。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经济也在此期间增长迅速。东亚的奇迹与非洲国家地区相对落后贫穷的经济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来思考研究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
东亚奇迹让人们感受到长期的经济增长比短期的稳定重要得多,虽然短期经济波动会影响人们的福利水平,但是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它是一国国民经济福利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我们能使政府的政策选择对长期经济增长哪怕只有很小的影响,那么较之于逆周期政策和微调的宏观经济分析的全部历史,我们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贡献也要大得多。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真正至关重要的一部分”。[4]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内生增长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人均产出增长取决于外生给定的技术进步,经济的自发运行使经济最终处于最优增长路径上,经济政策不会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内生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因素视为内生变量,在经济系统内部讨论技术进步的来源与演进,以及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理论把经济体系中的教育和研究开发活动视为技术进步的源泉,认为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生产的溢出效应即外部性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进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或补贴政策鼓励研究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五)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长期与短期问题的融合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意料之外的实际经济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宏观经济经常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比如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战争、人口变化、技术革新等。该理论认为技术冲击是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造成经济周期的实际因素,并把技术冲击作为经济波动的根源。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试图将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的研究统一在同一个模型之中,并且认为决定经济波动的因素与长期增长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总供给又有总需求,可以归结为供给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冲击,因而不存在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区分。经济周期不是短期经济对长期趋势的偏离,即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对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偏离,经济周期是经济趋势本身的变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六、结语
宏观经济研究对象如产出、物价、失业以及宏观政策等同时包含短期和长期因素,因而需要从短期和长期两种不同视角进行分析。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宏观经济学研究重心经历了由长期问题转向短期问题,再由短期问题重新转向长期问题,最终出现结合长期和短期分析方法来兼容现代宏观经济学不同流派理论分歧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在当前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清晰体现出来。现代宏观经济学运用长期和短期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问题,以长短期结合的思维框架综合宏观经济的研究成果,使区分长期和短期及其分析方法,成为理解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4.
[2]杰佛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文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5.
[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文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7.
[4]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