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假说——关于和谐何以可能的18个构想*
2013-04-11刘长明吴奎彬
刘长明,吴奎彬
(1.山东财经大学 和谐发展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250014;2.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山东 菏泽,274030)
和谐假说是指关于和谐之道的猜测或设想;或者说,和谐假说,即科学研究和人文化成上对和谐理论的假定说明。任何一种理论在未得到确证之前表现为假说,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理论也不例外。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同样,我们也有理由说,只要和谐发展理论在完善着,只要和谐发展实践在展开着,那么,它的发展形式就离不开假说。关于和谐的美丽假说,彰显了和谐的魅力、威力与活力。作者提出关于和谐的18个假说,旨在打造洞开和谐之门的钥匙,为守望和谐提供一扇观变于阴阳互易的大化流行视窗。通过这个视窗,我们可以洞察奥妙无穷的“三才”和谐之道,悟得和谐万有的神来之笔。
和谐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和谐假说的坚实理论基础;和谐实践的展开,则提供了检验和谐假说真伪的试金石。于是,观变于和谐与失衡要素之动而生和谐假说,便历史地成为和谐理论建构与实践展开的重要一环。所谓和谐发展,就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和谐发展之道,归根结底即“三和”之道——心和、人和、天和之道。因此,和谐假说以“三和”为指向,围绕“三和”而展开。或许,这既是一种和谐何以可能的理论建构,又是和谐化成现实的实践奠基。基于当下的出发点,有的和谐假说也许看起来是“胡说”。然而,正是这些看起来像“胡说”的和谐假说,可能是和谐发展理论研究的强大动力。
一、元亨利贞——和谐文明假说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历经三种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与此相适应,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漫长的原始文明中,限于极度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与大自然结成了“天人合一”式的原始和谐关系——当然,这种和谐关系处在较低层次;农业文明中,人与大自然仍然保持着“天人相依”式的古朴和谐关系——一种带有田园色彩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中,基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快速跃升,无底的欲望被激发,人与大自然本有的和谐关系异化,走向“天人二分”,失衡成为文明的主旋律。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的300年工业文明,导致孕育人类的母体——地球生态系统千疮百孔。所有这一切,无不是失衡之树上结出的苦果。有鉴于此,回归和谐,与大自然形成“天人合意”式的更高层次和谐关系,使人类文明实现有决定意义的和谐转向,书写和谐文明答卷,是人类实现再生的必然选择。我们把这种倡导“三和”——心和、人和、天和的文明形态,概称为和谐文明。“经天纬地”、“照临四方”、和谐万有、天人共荣的和谐文明假说,无疑是营造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以拯救人类的希望之光。
和谐文明假说的大道之和,根于自然,发于身心,中达人际,及于天地,即心和、人和、天和“三和”之谓也。与心和者,谓之自知;与人和者,谓之知人;与天和者,谓之乐天。此即理想的和谐文明之道。身心和合,人际和乐,天地和成,心籁、人籁、天籁相得益彰,这样的“三和”佳境自然是文明的理想形态,必然也是最高形态。我们有理由相信,致力于“三和之道”的和谐文明呼之欲出。
和谐文明的理想境界,彰显了古老中国智慧中的元亨利贞意蕴。在真、善、美、慧之间的保合太和,是和谐发展之佳境——万象和谐的随心所欲境界。在太和之际,“三和”之间,和谐文明假说的意蕴得以彰显。
二、和谐生善——和谐伦理假说
我们生存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万物共生的生命世界里,基于和谐的维度,包括生命和非生命在内的万有存在都是合理的,而且,所有存在物没有价值等级之分,在生态系统中,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以此为理论基点,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伦理假说——和谐伦理假说。万物共生共存的和谐发展观,必然要求伦理学也相应实现和谐转向——由单向度伦理到双向和谐伦理①刘长明:《伦理学的革命——从单向伦理到双向不对称伦理再到双向和谐伦理》,《文史哲》2005年第4期。。单向伦理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仅仅以人类的尺度衡量其他存在物有无价值与价值大小。归根结底,这不过是一种只强调索取漠视责任的霸王伦理。与单向度霸王伦理不同的是,和谐伦理假说在承认大自然对人类服务功能的同时,特别强调人类对大自然的责任意识,从而建构起一种新型的人与大自然的双向度和谐伦理关系。人类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自觉维护大自然的既有和谐秩序,而不是试图凌驾于这种和谐秩序之上。
和谐伦理认为,人类之爱,虽然爱有差等,但应爱及万物。和谐伦理假说的基本要义是:大爱无疆,人类不仅要善待他人,与人为善,而且要善待生物,与生物为善,乃至要善待其他所有和人一样的生命和非生命存在,与所有存在为善。
今天的人类困境皆是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大自然冲突与失衡的结果。基于和谐伦理假说,可凝炼出伦理的和谐标准:凡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合乎道德的;凡是妨碍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与实践,就是背离道德的。
三、众妙之门——和谐天作假说
和谐发展,宛若天作,恰如并不玄妙的太和之门。有鉴于此,作者提出了和谐天作假说。其基本内涵是:和谐是大自然和人文世界内置的自平衡机制,这种和谐秩序不以人类的好恶为转移,智慧的人类只能认识并遵从而不能凭空创造,顺应天文和人文固有的和谐之道则天兴地育,背离和谐之道则天诛地灭。
自然是人类之师,人道必须师法天道。和谐天作假说告诉我们,践行和谐发展观,是苍天给人类的警示。漠视和谐发展观而哗众取宠,只会招致和谐天道的惩罚。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精神主导的发展模式;而人文发展观,则是一种人文精神主导的发展模式。厚科学精神薄人文精神的科学发展模式,同厚人文精神薄科学精神的人文发展模式一样,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悖论,自掘了掣肘发展的陷阱。经历了种种失衡以后,人类大梦初醒:不和谐的发展不可持续。走和谐发展之路,已成为科学发展和人文发展的共同内需。
和谐天成,大道归一。大自然健行而不疲惫,周行而不紊乱,总是致力于建构完美的和谐秩序。然而,人类却越来越桀骜不驯,造成了一系列的发展悖论。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使看似聪明的人类陷入了一个愚不可及的陷阱中。天无二道,和谐而已矣。和谐天作,天道和谐。天何言哉,群星行焉,万物生焉,大美显焉。万有存在共同体与和谐之道,一体不二,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大自然为和谐之体,和谐之道为大自然之灵;大自然因和谐之道而灵动,和谐之道因大自然而有用武之地。大自然的万有存在有哪一种不是和谐的结果呢!其实,何止是大自然,和谐还是浩瀚宇宙的运行法则。在浩瀚宇内,星云生、长、成有道,运行有序,大而不乱,对而不抗,行而不妨。主宰宇宙的和谐法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宇宙万有,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它们围绕着各自的轨道运行,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固定的地方,分毫不差。正因为宇宙和谐法则的万古不易,天文学家才有可能预知千百年后的任何一颗星星将会出现的位置。实际上,我们的所有假说无不建立在因果和谐法则的基础之上。
四、大和至简——和谐从简假说
和谐发展之道其实非常平实无华,寓繁于简。其中的简单性原则,道出了和谐发展求真、向善、完美的简单路径。和谐的本义是调适与简约,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和谐理论建构必须遵循简单性原则①刘长明:《和谐发展与简单性原则》,《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2期。。然而,时下泥沙俱下的和谐理论,存在着越来越复杂化的倾向,直让人不知所云。特别是充斥着大量故弄玄虚的数学模型和莫名其妙公式为特征的复杂和谐理论建构,将原本复杂的和谐现象描述得更加复杂,糟蹋得面目全非,既背离了科学性,又迷失了人文性。“治大国若烹小鲜”,如果朝令夕改,则民不知其可,无所适从。支持浮华社会的种种形态的复杂学问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兼容,而只有趋向简单的和谐智慧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基于此种思考,我们提出了和谐从简假说:作为天、地、人三才和谐之道,一以贯之,简单易懂、易行,描述和谐之道的和谐发展理论必须遵循简单性法则,至简至易。
万物勃发,造化从简。自然界是复杂而简单的,但归根结底是简单的。以大自然为师的人类社会也应当是简单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互构中,不难发现复杂之伪与简单之美。和谐从简假说告诉我们:复杂中,有大伪;简单里,含大美。简单是复杂的终结,简单的力量是巨大的。
五、大道呈圆——和谐圆道假说
和谐之道内涵的奥妙无穷的循环之理,彰显出无始无终、首尾相衔、往复环周的和谐过程。和谐圆道假说认为,万有存在在往复不已的和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特征。和谐发展之道的化生逻辑是和谐生物、圆润万物。和谐生物,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永恒的化生逻辑。大自然的这一化生逻辑,勾勒的是生生不息、圆融互润的智慧之圆。这一和谐圆道化生智慧要求我们秉承上天好生之德,视万物为同胞,自觉因循和谐化生之道,勾勒出天地好生之圆。
和谐圆道假说内涵的圆道思维是回环式思维。如果我们站在思维之巅峰,会发现圆道思维是一种非直观的和谐、一部宇宙的乐章,是对立的统一、两极的互融,是思索万物之奥的“众妙之门”。进入这个“众妙之门”,我们会发现一些也许是线性思维中不可思议的结论:失衡是最美的和谐,而和谐则蕴涵着新的失衡。和谐与失衡,互为因果,运转无穷。
和谐圆道,范围万物之化而不过,囊括古今之变而不遗。在这个奥妙无穷的和谐圆道假说中,蕴藏着日日新、再日新的伟大史诗和自我再生的乳汁。
六、天地好生——和谐生物假说
万有存在共同体犹如一个由所有存在相互连接而成的和谐之网,人类存在、非人之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只是这个和谐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正是依赖万有存在的和谐,生生不息的万有存在共同体才涵养出化生万物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和谐生物假说认为,在和谐中,也只有在和谐中,万物才得以生;而失衡,则扮演了终结万物的反面角色。
和谐之道是万物生长的基本法则,是万有存在的互动法宝。万物各得其位以和,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长。《礼记·乐记》云:“和,故百物皆化。”荀子认为宇宙即是一个大和谐的局面:“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和谐生物,彰显了天地好生、乐生之德,同时也诠释了和谐发展内涵的绝妙化生智慧。在和谐与圆融的交互递进中,天、地、人累积了生生不已的秩序建构,涵养了化育万物的力量。结构状态的和谐有序,奠基了发展的平台,蓄积了和谐生物的潜力;功能状态的和谐,释放出强大的发展能量。
失衡无序是万物非正常衰亡的根由。万物因失其和不生,因失其和不长,因失其和而亡。自然之道、人事之理、生命之则,都是阴阳互补互动,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和谐互构”是中国哲学对万物化生模式的经典概括。对此,《序卦传》进行了系统说明:“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周易·序卦》)这幅万物生成与人类进化的自然历史图画说明:万物是由天地“生”出来的,这种生成是由低向高发展的①蒙培元:《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周易研究》2000年第1期。。
七、万有互润——和谐共赢假说
万有互润,和谐共赢,是天、地、人和谐矩阵中的互动法则。在这个蕴涵万有存在的和谐矩阵中,某一存在是另一存在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另一存在提供存在依据;反过来,后者也是前者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为前者提供存在依据。在这个大千世界的物类万象结成的存在之网和发展之链中,诸种存在和谐共生,互动共赢。穿过时间隧道和空间黑洞,不难发现和谐共赢假说的可靠性与永恒性。
任何一种伟大而有生命力的哲学假说首先必须对宇宙万物的本原及其关系作出回答。浩瀚茫茫的宇宙,生机勃勃的自然,其间万有存在看似互不相关,实际上一体同源,万有同根。在鸿蒙未开时,阴阳相摩之道为开启鸿蒙宇宙注入了活力,激活了沉睡的浩渺;混沌初开,阴阳相摩之道升华为阴阳激荡之道,从而为沉寂宇宙注入了生命基因。46亿年前,风雷激荡的宇宙终于迎来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地球横空出世。这一刻,大道开显,万物启蒙,作为无物之象的道终于揭开了她神秘而美妙的面纱,为后来诞生的人类提供了伟大而坚实的平台。及至300万年前,人类应运而生,合道而成,灵长类呱呱坠地。人类的诞生,是蓝色星球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事件。作为后来者的人类,必须谨遵和谐共赢之道,设身处地为他物着想,扩大联合体的范畴,与万物结成利益攸关的和谐共同体,积蓄共生共荣的力量,求得人与自然共同体这个多元方程的和谐圆解。万有存在共同体是非常复杂的,而人们认识自然之妙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即使穷尽人类从生到灭的全部知识,也不可能充分了解其全部奥秘。所以,对万有存在共同体,人们要做的不是彻底认识自然以便最大程度征服、利用自然,而是去欣赏和保护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所追求的,是多元方程的和谐解,这就是多方共生获益的均衡点。这个和谐解,是万有互润、共生共赢的解,或者说,是万有存在的利益最大公约数。对某个具体特定的存在来说,这个和谐解,也许无助于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但对整个万有存在共同体来说,无疑是最优解。
八、正义之手——和谐正义假说
和谐正义假说认为,正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正义;后者指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正义。
狭义的和谐正义观即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正义观认为,一国之内的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理应和谐共进,适当的差距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绝不能以此为借口人为地扩大机会差距和贫富差距。在经济领域,和谐正义观直接表现为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必须理直气壮地讲共同富裕。马克思强调,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毛泽东建国之初就明确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②《全国工商联执委会会议告全国工商界书》,《人民日报》1955年11月22日。把共同富裕诬蔑为平均主义,是私有观念的异化所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整天把民主、平等、博爱挂在嘴边,但他们却从来不敢提共同富裕这个涉及大多数人的分配问题。可见其空洞说教的虚伪性。没有经济的平等,其和谐正义就是虚无飘渺的。当然,人类社会中和谐正义的真正实现,还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进。无疑,这需要和谐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广义的和谐正义观即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正义观认为,世界上的万类存在,都是大自然和谐生物的杰作,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根由与合理性。鉴于此,任何一种存在必须包容其他存在,与其他存在和谐相处,并为其他存在的发展演进创造必要条件。智慧的大自然不仅秉承和谐生物法则化生了万物,而且为万有存在共同体置入了调适其间关系的金规则——和谐正义法则。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正义理路,是天、地、人大系统的自平衡机制。经由这个自平衡机制的调适,生态系统才能不断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作者所勾勒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和谐正义假说,将为我们所处的天、地、人共同体夯实普遍接受的和谐基础。
和谐正义假说将解决以下问题:谁之正义——和谐正义是互为对象性的诸种存在各得其所的正义;为什么而正义——为了互相联系的诸种存在的和谐发展而指向的正义;如何通往正义之路——以和谐法则、采用和谐方法、经由和谐之路通达和谐正义;和谐正义三原则——平等、平衡、共赢。
提出和谐正义假说,为的是在人类社会及其与大自然之间编织和谐而完整的安全网,实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发展。
九、平衡之剑——和谐剃刀假说
和谐剃刀假说认为,妙不可言的生态系统蕴含着一个容量可观的内存——自平衡机制——这个玄之又玄而又简单明了的自平衡机制犹如一个在高速旋转中不断实现和谐的剃刀,以确保生态系统的质态稳定。和谐剃刀,又名平衡剃刀,简称H剃刀,其基本要义是:在人类社会中,和谐剃刀会包容一些人群之间的适当差距,理解特殊利益集团的相对高消费,但不会容忍他们的过度贪婪,为了实现新的和谐,和谐剃刀有时会自动平衡人们的诸种需求,弥合过大的差距,“损有余而补不足”,剔除和谐借以实现的因素,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剥夺一小部分人的不当得利,这既是迫不得已的,也是必要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可以向大自然索取自身确实需要(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那一部分,但是,这必须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条件①刘长明:《论“和谐剃刀”——以生态系统的自平衡机制为线索》,《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这个神奇的和谐剃刀是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生杀之剑,是平衡万物的宝典,是人与自然和谐化生智慧的凝练和升华。
和谐剃刀假说认为,整个宇宙在既定秩序中和谐运行,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谐逻辑是完美的。冥冥中的和谐剃刀,迟早会剔除反和谐的因素。我们注意到,和谐剃刀这种平衡万物价值的智慧无处不在。经由这种平衡机制,通达了大多数存在都能接受的大致和谐的目标。和谐剃刀恰似大自然在冥冥之中内置的无形大法,以菩萨心肠和雷霆手段调节着万有存在共同体的平衡。
十、万有价值定律——和谐共同体假说
和谐共同体假说认为,由天、地、人、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联系的和谐共同体,其最高生存和发展智慧便是道法自然。这个和谐共同体受万有价值定律的支配。建基于万有价值定律基础上的和谐共同体假说的基本内涵是:大自然怀“母仪天下”之厚德,万有存在无不是大自然这个伟大“造物主”值得骄傲的作品;存在有理,存在本身就是存在的理由,任何一种存在都有合理性;每一种合理存在都具有特定的与生俱来的价值——不管这种价值是否被人类认识到,它们都是生态系统有机链条上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这包括一些看似“恶”的存在;人类不是评价万有存在有无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尺度,其存在价值不需要人类来证明——它们既不是人类的创造物,也不是为了人类的享用而创造。基于万有价值定律而形成的和谐共同体秩序天定,美轮美奂,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森伯给美的定义是:“各部分彼此和谐一致并且与宇宙万物和谐一致。”①[法]郑春顺:《混沌与和谐》,马世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和谐共同体假说告诉我们,人类不是生态系统的中心,人类要做的,是顺应自然,认识自然,并从中获得自身的应得份额——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份额。人类理应成为和谐共同体和谐发展的正能量,而不是相反。
十一、两个和谐发展——和谐教育思想假说
我们在《教育的革命——从工业文明的谋职教育到和谐文明的和谐教育》一文中指出,与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归根结底是谋职教育,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是谋职教育思想。具有浓厚功利色彩的谋职教育唯经济利益马首是瞻,漠视人文精神,其中隐含的产业化的教育发展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职业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人力主义的教育设计观使本来崇高的教育沦落为经济的奴婢。崇尚工具理性并由工具理性操控的谋职教育说到底是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工业文明与谋职教育上下其手,最终导致自我、人我、物我关系陷入全方位失衡中。教育思想是教育变革的先导,以和谐发展为价值指向的和谐教育思想假说,是教育思想的革命性飞跃,并将以自身的革命性导引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和谐发展”:受教育者自身自然——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同时,使受教育者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②刘长明:《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显然,在和谐教育思想内涵的“两个和谐发展”中,受教育者自身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受教育者与身外自然的和谐发展,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自然的和谐发展。
不同的文明形态总是有不同的赖以支撑的教育形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文明中,产生了与劳动过程一起进行的谋生教育;在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农业文明中,脱离劳动过程的经验教育得以发展;工业文明中,生产力快速发展,此时谋职教育大行其道。今天,和谐文明呼之欲出,其教育支持系统应当是贯彻和谐教育思想的和谐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贯穿和谐教育思想的和谐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主导形式。
十二、走向价值理性——和谐生产力假说
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便从大自然索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这是人们熟知的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定义。与该定义相适应的,是生产力“三要素”说。今天看来,这种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生产力理论无疑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使天人二分,背离了和谐之道。这样一种单向度的工具性界定,只看到人类向大自然单方索取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应有保护义务。事实上,天、地、人三才是和谐互构关系。基于和谐维度,我们对生产力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一种和谐生产力假说。
和谐生产力假说旨在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共进的能力,就是和谐生产力。据此,我们还可以把和谐生产力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由和谐生产力牵引的发展是和谐的发展,而和谐是发展中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的和谐。可见,在和谐生产力的逻辑架构下,和谐与发展互为前提,互为条件。和谐生产力的践行,使和谐发展具备了坚实的生产力基础。和谐是发展之源,是涵养生产力之本。和谐生产力假说的鲜明和谐导向为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提供了可靠的和谐平台,从而使自己与“唯生产力论”区别开来。与原有的工具生产力相比,和谐生产力具有以下特点:工具生产力的立论基础是增长性发展观,和谐生产力的立论基础则是和谐发展观;工具生产力视野下的人是追逐利润的经济人,而和谐生产力视野下的人则是具备和谐人格、提升和谐境界的和谐人;工具生产力视野下的发展主要指经济的增长、规模的扩张,而和谐生产力则为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和谐内涵,人与自然的协调共进成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工具生产力单单强调扩张能力,而和谐生产力则倡导发展的和谐性,既注重增长能力,也注重保障能力,良好的生态系统是和谐生产力赖以运行和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和谐生产力认为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互相联结,密不可分,二者互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谐生产力——无论是自然生产力还是社会生产力,理当囊括自然环境。
十三、在和谐与失衡之间——和谐失衡互易假说
和谐与失衡互易假说,又称和谐相对论假说。和谐与失衡(为了分析的方便,这里的失衡指合理的可以控制的失衡,简称可控失衡,亦称线性失衡)如影随形,总是相伴而生、相对而言、相交而行、互根互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和谐,所谓和谐,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协调与均衡,和谐总是与失衡相对而言;同样,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失衡,失衡总是与和谐相对而生。离开失衡,就没有和谐;离开和谐,就没有失衡。二者互为对方存在的理由和条件。和谐发展,正是和谐与失衡互易的过程。在和谐与失衡的统一体中,离开和谐的失衡与没有失衡的和谐都是不存在的。二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因为和谐,事物才能够保持稳定性,是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的根据;因为失衡,事物才能够蕴育发展的动力,是一事物发展到新境界的动能。因为和谐的主导,发展才有方向;因为失衡的激荡,事物才有发展的活力。和谐发展,归根结底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和谐与有序使发展具有确定性的方向,失衡与冲突使发展前景具有不确定性的期待。事物的连续性来自和谐、有序与承继,事物的发展则来自失衡、冲突与飞跃。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在现实中永远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所谓的和谐社会,终归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当然,我们也没有理由放任失衡的升级与发酵。在和谐发展过程中,必须随时随地注意将失衡与冲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如果不及时解决矛盾与冲突,任失衡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就会以激烈的方式爆发,使系统归于毁灭。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控失衡是最美的失衡,而多元的和谐是最富生命力的和谐态。
十四、范围天地人心而不遗——和谐补丁假说
和谐法则无处不在,可谓范围天地人心而不遗。大和不遗,和谐是上苍赐予我们的补丁程序。和谐补丁假说认为,冥冥之中,上苍赋予天、地、人、心灵以自我补偿机制,为的是和谐的整体架构,为的是由天及人和谐的全方位自我实现——这个自我补偿机制恰似和谐不断实现的补丁,故称和谐补丁假说。正是和谐补丁程序,确保了宇宙系统的大和谐、社会系统的中观和谐及心灵界的微观和谐。
天有裂否?地能陷否?物命相克否?天裂何以补漏?地陷何以填平?物命相克何以共生?多少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问天的人们。
苍茫的宇宙,浩瀚的太空,列星运行其中而互谅互让,秩序井然,鲜有星毁物亡的碰撞事故;蓝色的地球,合道而成,生生不息,相生相克,万有存在共享这个生命的家园,并无天塌地陷之虞;人类社会,和而不同,与地球上的其他系统共赢共生,由于不断强化的纠错机制,自我毁灭的阴影渐行渐远。是什么使得宇宙万有存在对立中实现发展,发展中不乏竞争?合作而不合流,相异不乏相合?就是说,这双经天纬地、滋养万物、最终达到三界和谐的强有力大手是什么?这样的和谐大观,正是得益于苍茫宇宙内置的和谐补丁程序。
和谐补丁,可以极天罔地,推物及人,范围天地人心而不遗,是天、地、人、物、心实现常态和谐的必要补丁程序。和谐补丁不可替代的作用恰恰在于拾取遗漏,补充空缺。由于和谐补丁的作用,使得任何可能的和谐漏洞得以随时随地加以补偿,任何可能的和谐破缺成为走向更加和谐的必要环节。从中不难看出,这一自我完善机制、自我纠错系统使得和谐秩序更加完美,更加适应变化的系统。
十五、贯通古往今来而不过——和谐永恒假说
和谐法则无时不有,可谓贯通古往今来而不过。天长地久,和谐与时偕行,与天地同寿,故而无始无终。和谐程序犹如天地人的影子,从远古混沌未开的洪荒时代到如今的文明以降,和谐如影随形,恰似时间老人须臾不可离的天使。和谐永恒假说认为,自古及今,上苍赋予天、地、人、心灵和谐机制的连续实现,为的是和谐的架构经久不衰——这个自我和谐的可持续实现机制恰似和谐不断实现的前后相继的链条,故称和谐永恒假说。正是和谐永恒假说,确保了宇宙系统的继往开来,无始无终。
正如宇内物流在时间上是永恒的一样,作为物质属性的和谐也是永恒的。贯穿事物始终的和谐,是永恒的,但其表现形式是可变的,具体的形态是易逝的。阳极而阴,阴极而阳,物极必反,亢龙有悔,这是阴阳转化的一般形式。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阴阳交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所有转换,归根结底是和谐形式的转换。
放眼宇宙无极,和谐的主旋律贯通古往今来。正是大自然的自我调谐,才使有关互相影响的因素保持基本的和谐状态。比照无线电学关于调谐的定义,更能理解贯通宇宙整个过程的和谐机制。当调节可变电容器或电感线圈,使收音机接收系统与无线电波达到谐振范围,就进入了有效收音状态;如达到确切的谐振点,则可获得音正量足的最佳收音效果,称为调谐状态。调谐人类与大自然的适应度,是和谐永恒假说的必然要求。
和谐之神与宇宙同生共存,抱圆守方,奇正互衬,藏而不露,高深莫测。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在连续不断的循环往复中得到和谐发展,形成和谐的宇宙体系。在这个和谐架构内,和谐既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外无物;也是事物的发展平台,无和不复。所有致力于宇宙平衡的努力终将结出和谐之果,形成发展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作者提出和谐永恒假说,为的是人类能够久存于世,并不断升华自己。和谐永恒假说的划时代意义,恰恰在于人类和谐意识的觉醒,赋予宇宙万有以新的生命意义,使宇宙万有成为宇宙物质生命大系统中不可分割和缺少的有机部分。
十六、社会形态与发展模式的和谐互构——和谐耦合假说
所谓社会形态,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形成的社会结构类型;而所谓发展模式,是发展理念、发展手段、发展路径、发展目的、发展归宿的集成。与秩序凸显的大自然相比,人类社会显得纷繁复杂,千百年来,苟日新、日日新的社会图景总是令大哲先贤眼花缭乱,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万千变幻的社会现象、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人们苦苦求解。但以往对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划分,不但缺失和谐指标,而且二者互不照应,没有形成系统而连贯的划分标准。究其实,社会形态与发展模式有内在关联。一般说来,特定的社会形态会催生相应的发展模式,而特定的发展模式,又会造就相应的社会形态。基于此,我们拟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划分社会形态与发展模式,这种统一的标准就是和谐度。用来测度评价对象和谐与否及和谐指数的数量界限指标,就是和谐度。和谐耦合假说旨在以和谐度为划分标准去分析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联系社会形态去划分发展模式,同时,联系发展模式去划分社会形态,并分析社会形态与发展模式的内在耦合,找出其中的关联线索。无疑,这是一个全新的和谐分析维度。
一般说来,心和、人和、天和“三和”,是用来测度社会和谐与否及和谐状态的三个维度,所以,“三和”标准就历史地成为衡量和谐度的三个指标体系。依据以“三和”为核心的和谐度标准,可将社会归结划分为和谐社会、失衡社会和不确定社会三种形态;同时,联系对社会形态的三分,拟将发展类型划分为和谐发展、畸形发展和模糊发展三种模式。
作者提出的和谐耦合假说认为,社会形态与发展模式不是各自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相联结的。二者在和谐的大方向上实现耦合,其耦合的具体模式是: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总是和谐互构,相得益彰;畸形发展与失衡社会则呈现出恶性循环,互相诟病;模糊发展与不确定社会往往是模糊匹配,在和谐与失衡之间游移不定。
十七、和谐无量——和谐不可量化假说
和谐不可量化假说认为,和谐无量,和谐既是美好的愿景,又是清晰的路径;既是理想境界,又是脚下实实在在的大地;既是远方的地平线,又是脚踏实地的追求。和谐发展图景是不可量化的,任何将和谐发展图景量化的企图,与其说是对和谐的细化、具体化,倒不如说是将和谐的庸俗化,乃至对和谐的践踏。
自从作者在1999年提出和谐发展观、和谐教育观、和谐正义论、和谐经济学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升到决策层面以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和谐理论研究的高潮。在这个跟风式的研究大潮中,低水平的重复文章居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研究者别出心裁,为和而和,对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和谐经济等进行机械量化的庸俗文章大行其道,将和谐理论糟蹋得面目全非,曲解了和谐,模糊了人们的和谐视野。在这个糟蹋和谐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将和谐庸俗化、标签化、泛化、量化的鼓噪上下其手,遥相呼应,直至污染了和谐的星空。
和谐发展,其数无量。和谐无量假说,实则是对于不可思议之思议,对于不可言说之言说。不可言说内涵的无状之状、无量之量,正是和谐无量假说的魅力所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用尺子量出来的世界,一个是用心灵感受到的世界。和谐的世界注定是后者。和谐无法车载斗量;反之,能够车载斗量的,肯定不是和谐发展理论。
那么,如何才能对不可思议之思议、不可言说之言说呢?和谐无量假说旨在用一种诗意的方式进行体悟性的意会式思维,体验天地之化、和谐之境、人生之悟,甚至是意外之意、象外之象,从而把握严谨的逻辑思维所不可能把握的不可思议、不可名状的无量之物。此诚如《无量义经》说的“一切诸法不可宣说”,只有按佛说的方法,通过修行去自己体证。佛陀常把他的说法比喻为载人度过生死苦海的舟筏,渡河之后,应该舍弃,不用再将它背在身上。又将其说法比喻为“标月之指”——指示人看月亮(喻真理)的手指,而非月亮。《金刚经》佛言: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对和谐的理解要在领悟,而不是他人的具体描述。
十八、和谐无边——和谐地平线假说
和谐无边,大道开显。在和谐之道上,只有和谐的大方向,没有一成不变的地平线;只有前进途中的驿站,没有终极目的地;只有阶段性目标,没有一劳永逸的终极落脚点;只有不断靠近,没有永远到达。和谐地平线假说的核心要旨是:和谐的愿景,恰如远方的地平线,随着我们向和谐地平线的靠近,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的地平线也在相应后退,就是说,我们永远不可能终极地到达这个和谐地平线。然而,在向和谐地平线不断靠近的过程中,虽然不可能终极地到达这个和谐地平线,但这无妨于向和谐地平线的不断接近。和谐没有终极目标,追求和谐的努力永远不会止步。在求索之路上,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那都是和谐的脚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追求和谐并不断逼近和谐的过程。和谐发展进程中每一次有决定意义的飞跃,都是人类的认识向客观真理的接近——但只能不断接近,永远不会终极达到。也正因为只能不断接近,和谐发展才是无止境的过程。不断追求与不能到达,是一对矛盾——一对和谐的矛盾与矛盾的和谐。有时,不能终极到达的缺憾,反而是和谐发展过程中妙不可言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就是和谐的缺憾之美,或和谐的魅力所在。追求和谐的快乐,就在致力于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就在和谐之路上。在通往和谐之路上,对和谐的无限接近奏响和谐的天籁。
和谐无止境,因而,和谐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不懈追求。尽管和谐没有终极目标,但对和谐至高境界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步。和谐的历程,留下的将是一串串和谐的音符。这里,有没有和谐的终极结果已不重要,有意义的是追求的过程——和谐的追求过程。
地平线就是我们作用于其中而它随着我们相应后移的东西。对于一个正在致力于和谐追求的人来说,和谐地平线总是在变化着。意境高远的和谐永远存在于一条地平线上,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此谓可望而不可即。终极的和谐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神话。如果我们因为可望不可即而产生焦虑,那是急于求成的心态使然。和谐地平线假说告诉我们,和谐的远方地平线,可望不可即,可以远望但永远不可能终极到达,可以追求但不可能一劳永逸。
在一个思想家淡出、学问家登场的时代,作者旨在功利主义泛滥的失衡世界中独树和谐一帜。从一个试图征服自然的“霸主”,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从以人类自我为圆心、以人类利益为半径画价值之圆,到和谐假说的提出,是对人类存在状态的睿智思考和类意识的深刻觉醒,更是人类生存智慧的升华和价值理性的革命。我们的思维模式正在经历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转换。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不但希望自己而且希望后代生活得更好的人都逃不出和谐假说的魔力。我们期待着,这一理论建构能够对人类以和谐式思维从总体上去把握人类自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关系图式提供启迪。人类现有的一切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只是一种假说,都面临着要被新的事实所证伪,并被更新、更具有包容性的假说所代替。然而,对宇宙的自和谐秩序,我们没有怀疑的理由。和谐假说有助于我们叩开和谐之门,我们期待着和谐假说的划时代意义。
和谐假说的世界意义,恰恰在于其民族底蕴的根基。打开通往和谐之道的大门,钥匙就隐藏在民族土壤之中。理论是灰色的,但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和谐假说之树常青。经典的和谐发展理论自身也必将在一个和谐假说魅力四射的时代释放出新的力量,传承着不息的和谐薪火。和谐假说恰如隧道尽头的亮光,如果我们向和谐之道迈进一步,那么,和谐之道也会同时向我们迈进一步。也许,我们不能一劳永逸地到达和谐假说的遥远目标,但是,这无妨于我们对和谐假说的终极求索。所以,和谐假说的故事永远在不断追求的路上。也正因为如此,和谐假说,与其说是一个独具匠心的理论建构,毋宁认为她是对远方充满希望的地平线的勾勒。也许,生态系统永远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和谐。正因为这样,我们与其把和谐假说视为一种理论建构,倒不如作为一种行动指针。智慧的和谐假说就好比天才的音乐家弹奏乐器发出的曼妙乐音,任何一个致力于幸福追求的人都不能摆脱和谐假说的神奇力量。无数美丽神圣的和谐假说正等待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