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攻击的跨学科研究趋势*①
2013-04-11陈光辉张文新
陈光辉,张文新
(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人类攻击的跨学科研究趋势*①
陈光辉,张文新
(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20世纪末,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推进攻击研究的新途径和新趋势。在全面归纳攻击的内涵与相关研究问题的基础上,以攻击的心理学研究为主要背景,系统分析攻击研究的单学科推进现状和跨学科研究经验与教训。通过解析心理学与分子遗传学、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例,详细阐释了攻击跨学科研究的范式及其所具有的优势。结合国际趋势与国内现状对攻击的跨学科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攻击;跨学科研究;心理学;遗传学;认知神经科学
攻击(aggression)现象伴随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极端形式的攻击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在工业文明时期出现的世界大战和大屠杀等挑战了人类的自我生存底线。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攻击行为并不会直接导致受害者丧失生命,但是不同形式的攻击会给受害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适应困难或发展障碍*Dodge, K. A, Coie, J. D, & Lynam, D. (2006).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 In W Damon ( Series editor) & N Eisenberg ( Volume editor)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Vol. 3, pp. 719- 788) . Toronto: Wiley, 2006.。近年来,间接攻击、冷暴力、互联网暴力等新的攻击形式给受害者带来的持久心理伤害也日益受到重视。
自心理科学诞生以来,攻击就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主题*Dollard, J.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9.*Kaufmann, H. (1965). Definitions and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 of aggress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4(5), 351-364.*Dodge, K. A, Coie, J. D, & Lynam, D. (2006).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 In W Damon ( Series editor) & N Eisenberg ( Volume editor)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Vol. 3, pp. 719- 788) . Toronto: Wiley, 2006.*Stewart, J. L., Silton, R. L., Sass, S. M., Fisher, J. E., Edgar, J. C., Heller, W., & Miller, G. A. (2010). Attentional bias to negative emotion as a function of approach and withdrawal anger styles: An ERP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76, 9-18.。攻击行为作为人的一种重要社会行为,心理学研究者主要关注其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机制,并经常与亲社会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一并考察。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传统心理学单一学科内的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局限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随着遗传学、神经科学、统计学、医学、社会学、应用发展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在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干预研究中,出现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趋势。这一趋势中,作为中间学科的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攻击的内涵界定与相关研究问题
(一)攻击的内涵界定
攻击是许多物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在以高级认知机能为基础的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中演化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化。攻击行为和攻击性(或攻击倾向)统称为攻击,已有攻击研究并不对二者进行明确地区分。概括来讲,攻击行为是攻击的外显表现,对攻击行为的考察结果可用来推断攻击性的特点;攻击性既指攻击的内在驱动因素,又指个体稳定的行为倾向性。高攻击性个体通常实施高频次或程度严重的攻击行为*Chang, L., Schwartz, D., Dodge, K. A., & McBride-Chang, C. (2003). Harsh parenting in relation to child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ggressio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7, 598-606.。截至目前,得到较高认同的攻击定义是Brain在1994年对攻击所作的界定,他认为攻击是个体在一定情绪与生理唤醒状态下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且该行为遭到受害者的反抗或拒绝*Dodge, K. A, Coie, J. D, & Lynam, D. (2006).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 In W Damon ( Series editor) & N Eisenberg ( Volume editor)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Vol. 3, pp. 719- 788) . Toronto: Wiley, 2006.。该定义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从攻击的互动关系来界定攻击,攻击是一种攻击者有意伤害与受害者被动拒绝的对抗关系;二是强调攻击者自身达到了一定的情绪与生理唤醒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源自后天的环境挫折,也可能源自先天的不良遗传基础(如大脑执行功能不良);三是强调攻击者的有意性,攻击者对自身行为及其后果能够进行有意识的认知与调控。该攻击内涵在此后近20年的攻击研究中进一步得到确认。
(二)攻击的相关研究问题
对人类而言,攻击的相关研究问题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是什么”的问题:攻击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发展特征;二是“为什么”的问题:攻击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原因与机制,攻击表现出差异性特点的原因与机制;三是“怎么办”的问题:如何有效、合理地控制与预防攻击。这三个层面的研究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了不同学科研究者的重视,并且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一系列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发现。
关于“是什么”的问题,研究者通常从攻击的结构、功能、发展、演化、分类以及分布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化考察。研究者对攻击结构的认识已经相对比较一致*Anderson, C. A., & Bushman, B. J. (2002).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27-51.,完整的攻击包含攻击信念与策略(认知)、攻击情绪(情绪)、生理唤醒(生理基础)、攻击冲动(动机)、伤害或破坏行为,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所侧重关注的结构成分不同。例如,生理学和遗传学较多关注攻击的生理基础,社会学、犯罪学则较多关注伤害或破坏行为。攻击的功能有两种:伤害与破坏、适应与建构。其适应与建构功能是近年来基于物种演化理论所提出来的,并日益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Hawley, P. H. (1999). The ontogenesis of social dominance: A strategy-base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Review 19, 97-132.*Hawley, P. H. (2007). Social dominance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Why social competence and aggression may go hand in hand. In: Hawley, P. H, Little, T. D, & Rodkin, P. C (Eds). Aggression and adaptation: The bright side to bad behavior.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pp1-29.。攻击的发展涉及攻击的跨情境或跨时间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特征。已有研究从两个角度来揭示攻击的发展,一个是整个群体成员的攻击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发展变化,另一个是群内成员或亚群体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的不同发展轨迹*纪林芹、张文新:《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2期。。攻击的演化主要涉及不同物种间攻击的异同比较,并基于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攻击的表现形式,甚至预测可能的变式。攻击的分类主要涉及攻击的不同表现形式。已有实证研究文献中主要涉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与关系攻击;直接攻击与间接攻击;敌意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主动性攻击与反应性攻击;互联网攻击等。攻击的分布则主要指不同人口学变量(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性别、年龄等)标签下攻击的表现形式、广度和程度等。该部分常常与攻击的发展特征一并研究。
关于“为什么”的问题,研究者主要探究为什么会产生攻击、为什么攻击会发展变化、为什么攻击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虽然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攻击是什么的回答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他们都致力于探究攻击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问题。已有文献主要从遗传、个体和环境三大方面考察不同因素与攻击的关系。遗传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基因(如MAOA基因、COMT基因、5-HTT基因、BDNF基因、DRD4基因等)、神经(如脑执行功能、神经递质特征等)、激素(如睾丸酮、催产素、皮质醇等)、外显生理指标(如指电、皮电、R-R间期、心率、呼吸率等)。生理学、分子遗传学、认知神经科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从这些影响因素开展的研究较多。个体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发育与成熟(如年龄、青春期等)、认知能力(如注意偏向、归因方式等)、情绪特征(如情绪控制、疏离感等)、自我(如自我概念、道德推脱等)、环境适应状况(如亲子冲突、学业成就等)。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家庭环境(如教养方式、受虐经历等)、同伴环境(如同伴地位、友谊等)、学校环境(如教师训诫、班级规范等)、社区环境(如暴力事件、成人监管等)、社会文化环境(如媒体暴力、宗教信仰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尤其是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更多地从个体和环境因素着手考察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近年来,随着研究问题不断细化和研究变量的日益多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不同学科开始联合探究攻击发生与发展的遗传、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关于“怎么办”的问题,研究者主要从如何事先预防和事后控制两个方面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揭示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是有效地预防攻击发生、发展的前提,基于对遗传、个体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的探究结果,可以人为地制定预防措施来限制那些促生攻击的因素,扩增那些抑制攻击的因素,如婴幼儿期避开家庭暴力经历等*Teisl, M., & Cicchetti, D. (2008). Physical abus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processes, and aggressive/disruptive behavior problems. Social Development, 17(1), 1-23.。另一方面,对于攻击性个体需要探究采用何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或减少攻击行为。例如,对于暴力青少年犯而言,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军训式矫正(boot camps)、个别治疗、现身试法干预计划(scared straight programs, 让学生体验牢狱生活以防犯罪的计划)、团体治疗等*Simon, L. M. J. (1998). Does criminal offender treatment work?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7(3), 137-159.。当前的新近趋势是将预防与控制结合进行,对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多个成长情境进行共同干预,并将干预的时间尽可能地提前到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Zigler, E., Taussig, C., & Black, K. (1992).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A promising preventative for juvenile delinqu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997-1006.*Anderson, C. A., & Bushman, B. J. (2002).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27-51.。
以上以问题为中心对攻击相关问题的梳理并不是对攻击研究结果的系统全面综述,而只是点明了攻击研究所涉及问题。显然,很长一段时间内,某个学科的研究者对攻击的研究也并不是探究所有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而是基于自身学科优势和感兴趣的具体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二、攻击跨学科研究的基础:单学科研究的推进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促生了学科的产生、分化和发展,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科学史就是一部学科发展史。随着知识与技术的日益复杂化,研究者逐渐各自采用约定的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来系统研究特定的问题或特定范畴的对象,从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孙绵涛:《学科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学科发展得越完善,相互之间的界限就越分明。例如,心理学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心理现象与规律,1879年宣告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并与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界限日益明晰。攻击是许多学科的研究者都非常感兴趣的主题,并在许多学科的单学科研究范式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一)心理学的单学科研究推进
传统心理学对攻击的研究通常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来收集所需的数据,并采用描述统计以及简单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来回答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大量的研究专注于考察人类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揭示不同类型攻击的发生、发展特点以及个体差异(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研究发现70%以上的17个月婴儿会表现出身体攻击,14%的高攻击性婴儿在17至30个月间攻击行为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Tremblay, R. E, Nagin, D. S, Séguin, J. R., Zoccolillo, M., Zelazo, P. D., Boivin, M., Pérusse, D., & Japel, C. (2004). Physical aggression during early childhood: Trajectories and predictors. Pediatrics, 114, 43-50.。2至4岁的幼儿中,身体攻击在减少,但是言语攻击在增多*Dodge, K. A, Coie, J. D, & Lynam, D. (2006).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 In W Damon ( Series editor) & N Eisenberg ( Volume editor)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Vol. 3, pp. 719- 788) . Toronto: Wiley, 2006。小学儿童的攻击行为逐渐减少,且开始集中在少数几个儿童身上*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心理学报》2002年第2期。。与此同时,随着儿童的年龄增加,身体攻击行为在减少,关系攻击和社会攻击开始出现并逐渐上升*张文新:《儿童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的发展特征》,《追踪研究》 (待发表)。。进入青少年期,个体的攻击行为进一步减少,但是他们中发生的严重暴力行为不断增加,且主要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心理学报》2002年第2期。*Elliott, D. S. (1994). Serious violent offenders: Onset, developmental course, and termination.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 1993 Presidential Address. Criminology, 32, 1-21.。此外,男孩自2岁开始就比女孩参与更多的冲突,且实施更严重的攻击*Underwood, M. K. (2003). Social aggression among girl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近年来,攻击纵向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结果陆续出现,并已证实男、女攻击者存在不同数量和类型的亚组发展轨迹*Martino, S. C., Ellickson, P. L., Klein, D. J., McCaffrey, D., & Edelen, M. O. (2008). Multiple trajectories of physical aggression among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Aggressive Behavior, 34, 61-75.*陈亮、张文新、纪林芹等:《童年中晚期攻击的发展轨迹和性别差异:基于母亲报告的分析》,《心理学报》2011年第6期。。
心理学单学科对攻击发生发展机制的考察主要关注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且大多采用横向设计和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校园氛围、同伴群体特征、童年受虐经历、气质类型、人格特征、自尊、归因方式、同伴信念、规范信念、道德推脱等与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存在差异性关联。例如,权威型教养与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均存在负向联系*Kawabata, Y., Alink, L. R. A., Tseng, W. L., van IJzendoorn, M. H., & Crick, N. R. (2011). Maternal and paternal parenting styles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Developmental Review, 31, 240-278.;专制型教养与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存在正向联系*Chang, L., Schwartz, D., Dodge, K. A., & McBride-Chang, C. (2003). Harsh parenting in relation to child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ggressio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7, 598-606.;忽视型教养与直接攻击无关联,但与间接攻击存在正相关*Underwood, M. K., Beron, K. J., & Rosen, L. H. (2009).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social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from middle childhood through early adolescence. Aggressive Behavior, 35, 357-375.。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攻击的影响作用提供了充实的科学依据。相比于遗传因素,心理学对攻击发生、发展机制的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的探究更为全面和系统。目前,仍有大量的研究在不断扩展和细化可能影响攻击的环境与个体方面的因素。
(二)遗传学的单学科研究推进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行为遗传学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人类攻击行为的遗传基础。已有研究证实,个体的攻击行为存在明显的遗传效应*Moffitt, T. E. (2005). The new look of behavioral genetic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Gene-environment interplay in antisocial behavior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 533-554.,儿童到青少年期个体攻击行为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解释*Eley, T. C., Lichtenstein, P., & Moffitt, T. E. (2003). A longitudinal behavioral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etiology of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antisocial behavio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5, 383-402.。攻击的遗传基础研究始于早期的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该类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亲生兄弟姐妹、收养兄弟姐妹四类个体在攻击发生、发展特点上的相似性来推断遗传的效应大小。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遗传物质的相似性程度对于攻击的预测力高于教养环境相似性程度对于攻击的预测力,且相同教养环境中同卵双生子的攻击行为最为相似和稳定*Rhee, S., & Waldman, I. D. (2002).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ntisoci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of twin and adoption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 490-529.。近年来,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探究攻击的分子遗传机制成为可能。大量研究发现,MAOA (monoamine oxidase-A, 单胺氧化酶A)、DRD4 (D4 dopamine receptor, 多巴胺D4受体)、COMT(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等候选基因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Albaugh, M. D., Harder, V. S., Althoff, R. R., Rettew, D. C., Erik, A. E., Lengyel-Nelson, T., et al. (2010). COMT Val158Met genotype as a risk factor for problem behaviors in you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49, 841-849.*Caspi, A., McClay, J., Moffitt, T. E., Mill, J., Martin, J., Craig, I. W., et al. (2002). 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Science, 297, 851-854.。例如,COMT基因rs6267的T等位基因显著降低了男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但该位点与女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无关*王美萍、张文新:《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10年第11期。。目前,该单一学科领域能够继续推进的研究方向有二:一是继续探索与攻击行为可能存在关联的新基因位点;二是尝试考察多基因位点间的整合作用对攻击发生、发展的影响。
(三)神经科学的单学科研究推进
脑是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的核心物质基础。近年来,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发展使得研究者日益关注攻击发生、发展的认知神经机制,并发现大脑的执行功能、额叶和颞叶机能缺陷、言语能力等与攻击存在紧密关联。例如,研究发现,攻击与暴力个体的额叶、颞叶区域存在功能缺陷,且其负责言语能力和言语记忆的脑区存在缺陷*Lyoo, I. K, Lee, H. K, Jung, J. H., Noam, G. G., & Renshaw, P. F. (2002).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in children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43, 361-368.*Riccio, C. A., Hewitt, L. L., & Blake, J. J. (2011). Relation of measures of executive function to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ldren. Applied Neuropsychology, 18, 1-10.。神经科学的攻击相关研究通常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采用动物模型进行创伤性攻击实验研究,然后将研究结果推论到人类攻击中,或者改善实验设计后采用特殊人群进行验证。例如,老鼠被人为手术损伤大脑边缘系统的双侧内嗅区后,其攻击行为明显增加*陈纪刚:《大白鼠脑双侧内嗅区损伤在攻击、自卫行为和开阔场地活动上的作用》,《心理学报》1982年第3期。;经历社会孤养、日夜颠倒、居住-入侵等实验操控的大鼠会产生更多的暴力行为,并伴随下丘脑腹内侧核和前额皮质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改变*雷莉、张艳、胡华等:《早年慢性应激对青春期大鼠攻击行为及下丘脑腹内侧核和前额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二是直接针对人类攻击进行无创伤性实验研究。目前通常采用SPECT、PET、ERP、fMRI等无创性技术收集脑功能与结构方面的数据。例如,ERP研究表明,攻击性儿童比普通儿童的P300潜伏期更长,且大脑额叶部分的波幅更小,这表明攻击性儿童的选择性注意与调控机能存在缺陷*纪林芹、张文新:《攻击性儿童的P300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2期。*Bartholow, B. D., Bushman, B. J., & Sestir, M. A. (2006). Chronic violent video game exposure and desensitization to violence: Behavioral and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dat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 532-539.。近年来约有14个脑成像研究(SPECT、PET和fMRI)表明,攻击性个体的前额叶存在功能障碍*Dolan, M. C. (2010). What imaging tells us about violence in antisocial men. Criminal Behaviour and Mental Health, 20, 199-214.。目前,脑功能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手段和技术日益成熟,但是攻击行为发生、发展的脑机制问题尚未形成系统性认识。
(四)生理学的单学科研究推进
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者针对人的一般性生理指标与攻击的关系完成了许多研究。较常考察的生理指标包括指温、R-R间期、心率、指脉率、激素等。诸多研究一致性地发现攻击性个体的指温、心率、指脉率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其R-R间期显著高于普通学生*Raine, A. (2002). Annotation: The role of prefrontal deficits, low autonomic arousal, and early health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3, 417-434.*王振宏、郭德俊、游旭群等:《身体攻击行为学生自主神经活动的情绪唤醒特点》,《心理学报》2007年第2期。。然而,众多研究所得的攻击与激素间的关系结果并不一致。就雄性激素而言,一方面,针对动物被试的研究发现,随着雄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动物的攻击行为会增加;另一方面,针对45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人类男性雄性激素与攻击行为间的相关在-0.28-0.71之间,即有的研究发现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会伴随攻击行为的增加,也有研究发现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会伴随攻击行为的降低。有关攻击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关系研究表明,攻击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皮质醇水平存在负相关*刘彩萍、谢斌、林治光等:《青少年冲动攻击行为与应激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的关系初探》,《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年第9期。*Knack, J. M., Jensen-Campbell, L. A., & Baum, A. (2011). Worse than sticks and stones? Bullying is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HPA axis functioning and poorer health. Brain and Cognition, 77, 183-190.。整体而言,针对一般性生理指标的关系研究能够为深入揭示攻击的遗传机制和脑机制提供重要启示和科学依据。
(五)其他方面的单学科研究推进
减少和预防攻击与暴力的发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视的问题。基于其他学科的已有研究发现,教育学、社会学、犯罪学等领域的研究者能够在各自的干预实践中进一步探究和构建有效的反暴力干预方案。目前较为有效的干预方案主要依托改善已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过程、罪犯改造模式、社会影响途径来展开。其中行动研究法、情境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法在反暴力干预中使用得较多。然而,受已有基础研究结果的局限,目前针对攻击行为的关联性脑功能缺陷、遗传缺陷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尚未有效展开。
特殊人群是攻击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精神病理学、发展病理学、医学、心理治疗领域的研究者针对精神病患者、罪犯、孤儿等特殊人群开展了大量研究。已开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是探究特殊人群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机制,如罪犯或孤儿的攻击行为与童年受虐经历的关系*Caspi, A., McClay, J., Moffitt, T. E., Mill, J., Martin, J., Craig, I. W., et al. (2002). 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Science, 297, 851-854.;二是探究治疗或改善攻击行为的有效方案或药物,如针对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何俊鹏:《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40例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第23期。和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王慢利、蒋特成:《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13年第1期。等开展的临床研究。在日后的研究中,针对特殊人群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动物模型研究的不足和局限,而且能为针对正常人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保障。
除去以上学科关注攻击行为之外,古人类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也会关注攻击问题,但是它们通常与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因此很少开展单一学科范式的科学研究。
三、攻击的跨学科研究经验与教训
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中,日趋精细化的学科分支使得单学科科研的局限越来越突出。跨学科研究则成为近年来有效推进科研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途径,并且成为现代科学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次重大转变。因为横跨多个现代学科的合作研究并无前车之鉴,所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只能在具体的合作研究中不断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近十年来,攻击的跨学科研究同样迅速增加,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发现不断翻新。
(一)涉及的学科各有优势且相互补充
综述2000年至2012年的攻击研究文献发现,攻击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学、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病理学、教育学、干预科学、药物学、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应用发展科学等学科。并不是每个研究都涉及以上所有学科,而是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出现了两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合作攻关。这些学科之间之所以能够交叉,是由于它们共同关注攻击的相关研究问题,且单一学科无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具体而言,心理学注重问题研究的整体设计思路、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不同学科间的协同与整合,在探究攻击问题时更便于提出研究问题,并善于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协同研究。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病理学则注重探究攻击的生理过程,尤其关注脑与基因在人的攻击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教育学、干预科学、药物学以及应用发展科学则注重如何引导、塑造甚至控制攻击行为朝向符合社会期望的方向改变,这些学科在合作研究中具有较强的应用研究优势。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则以提供更宽广时空视角下的证据与新认识见长,通过物种间比较、群体与文化水平变量的考察、演化史的考证等提出或进一步完善攻击研究理论。总之,如果对攻击的所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那就需要许多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然而,截止目前还没有哪个研究团队或机构能够同时将以上学科的研究者整合到一起。
(二)心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发挥桥梁作用
心理学框架下的攻击研究已经为跨学科研究做好了准备,并开始出现以心理学为前提条件的跨学科研究。正如早在30年前Parke和Slaby(1983)所言,“在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哪几个课题,像攻击及其控制那样,引起如此之多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关注”*Parke, R. D., & Slaby, R. G. (1983).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In E. M. Hetberington (Ed.), P. H. Mussen (Series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547-642). New York: Wiley.。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始,直至近年来的认知神经科学和发展行为遗传学,心理学研究者从攻击的内涵界定、理论构建、发展特点考察、机制探究以及干预与矫正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作。这为攻击跨学科合作研究能够在相对统一的框架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例如,攻击的认知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能够为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行为科学、干预科学等学科的协同研究提供一致性理论基础。再如,发展心理学理论中所提出的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模型启示攻击研究中应该注重基因-脑-行为-社会的跨学科研究*Lerner, R. M. (2002).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third edition).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心理学单学科框架中的攻击特点研究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发现,个体差异以及个体的发展差异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问题。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进行跨年龄的横向与纵向研究设计之外,还需要依赖新的数学模型和可靠的多元统计模型,例如,对攻击发展轨迹的分析需要采用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和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分析来实现*陈亮、张文新、纪林芹等:《童年中晚期攻击的发展轨迹和性别差异:基于母亲报告的分析》,《心理学报》,2011年第6期。。当下,心理学能够提出许多攻击研究问题,并形成较为合理的研究设计,但是部分问题的解决已超出了其单学科攻坚的范畴。
(三)需要与关注生物因素的学科进行交叉
生理是心理与行为的基础,生理心理学目前是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进入21世纪,系统探究攻击领域的许多问题不得不同时借助心理学与生理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手段。已有的攻击跨学科研究中,生理学的参与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外显性生理指标,如指电、皮电、R-R间期、心率、指脉率、呼吸率、睡眠节律等,测量这些指标的手段已十分成熟,所得结果也客观和稳定。二是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和内分泌系统的相关指标,如睾丸酮、雌二醇、肾上腺素、催产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都与行为的冲动促发或抑制有关,测量手段相对成熟,但是在针对人类被试的研究中会因伦理问题而受到一定限制。三是以脑为中心的神经系统的相关指标,如脑区、神经递质、受体、神经调质、神经功能网络等,目前测量这些指标的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并出现了几种无创性测量技术。其中创伤性的测量技术主要用于动物模型(如老鼠、猕猴等)的相关研究。四是以基因为中心的遗传物质的相关指标,如影响以上三个层面因素的差异性基因型、基因表达、甲基化过程、基因修饰等。目前,对人类进行特定基因的测序和等位基因型的确定已经非常方便,且测序费用已相对比较低廉。然而,控制基因表达和甲基化过程、操纵基因修饰、基因敲除、转基因等相关研究还仍然以动物模型为主。一般而言,前两个层面的指标被称为一般性生理学指标,第三个层面被称为神经科学指标,第四个层面被称为遗传学指标。在攻击研究中,近年来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者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合作持续增加,下文中将以实例说明具体的合作模式。
(四)需要与关注人发展的学科进行交叉
环境是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一些注重人的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开始与心理学进行学科交叉。心理学虽然本身十分注重环境的影响作用,并有专门的生态学理论及发展情境论等作指导,但是其关注的侧重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对攻击研究而言,行为科学、古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自身优势便于与心理学进行学科交叉。行为科学关注所有物种的行为模式和差异特征,它能够从物种演化的角度为攻击的发生、发展及其干预控制提供丰富的佐证资料和有益启示,如狒狒的攻击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与人类的攻击存在许多共通之处*Michael, R. P., Zumpe, D. (1993). A review of horm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xu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macaqu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 30, 213-241.。此外,针对动物被试更便于开展实验研究,可以进行人为的实验操作和环境控制。因此,许多源自心理学的人类攻击研究假设可以在行为科学领域加以实验或求证。古人类学同样是从物种演化的角度来开展研究,但是其感兴趣的问题主要是围绕人类的演化过程。攻击是伴随人类整个演化史的一种行为现象,因此它与人类环境适应与被淘汰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古人类学的研究能够从环境适应的角度为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发展特征等方面提供许多有用资料和启示,例如,新近出现的攻击是一种适应性演化行为的研究视角就是古人类学与心理学交叉后的结果。在这一研究视角下,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被看作是人类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两种策略*Volk, A. A., Camilleri, J. A., Dane, A. V., Marini, Z. A. (2012). Is adolescent bullying an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Aggressive Behavior, 38, 222-238.。社会学侧重关注人际之间、群体水平、社会层面的问题,攻击是一种发生在社会互动中的人际间伤害,因此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叉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并能够为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干预模式提供人际水平、群体水平、社会层面的证据或依据。目前,社会学专注关系数据分析的优势,恰好可以弥补心理学只注重属性数据分析的不足*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此外,社会学更为关注社会运行、组织运营、群体舆论与心态、历史变迁等方面的问题,这为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攻击环境因素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社会转型中压力的持续上升是否与人的攻击行为存在关联等问题只能在两个学科的合作研究中得以考证。
哲学与心理学也逐渐开始交叉合作。心理学是从近代哲学中逐渐独立出来的,然而由于心理学专注于考察心理与行为的现象与规律问题,且主要采用科学实证的手段来完成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研究任务,因此在攻击问题的研究中心理学与哲学的交叉较少。但需要指出的是,攻击研究的系列结果或许对于回答或提出某些哲学问题能够提供证据或启示。
(五)已有研究中的不足
跨学科研究需要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者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设计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协作分工来完成一系列科学探索。然而长期以来,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在某单一学科内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障碍之一。此外,由于研究对象或范畴不同,不同学科研究者所感兴趣的问题有时难以存在交叉,从而难以将不同的研究问题整合到同一个研究设计中。对于攻击研究而言,绝大多数心理学研究人员通常没有系统接受遗传学、生物化学或神经生物学的训练,从而较难结合遗传学领域的新进展提出攻击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解决方案;同样,遗传学研究者也比较难以提出基因与具体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设计。因此,进行跨学科性人才培养和学科间的常态性学术交流可能是推进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有力途径。
四、攻击的跨学科研究典型实例
(一)心理学与分子遗传学的跨学科研究实例
王美萍和张文新(2010)采用心理学的问卷法与分子遗传学的DNA分型技术,以153名高、低攻击组初中生为被试,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王美萍、张文新:《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10年第11期。。这是一项探究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且采用的研究设计致力于考察攻击的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中涉及的环境变量和个体变量为负性生活事件和被试性别,这是心理学中经常研究的变量;涉及的遗传学指标为具体基因COMT的具体基因位点rs6267的多态性特征,这是传统心理学研究中并不涉及的。
该研究中考察的COMT 基因,是用来编码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的,并且COMT 基因的某位点多态性可以导致酶的活性存在3-4倍的差异*Lotta, T., Vidgren, J., Tilgmann, C., Ulmanen, I., Melen, K., Julkunen, I., et al. (1995). Kinetics of human soluble and membrane-bound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a revised mechanism and description of the thermolabile variant of the enzyme. Biochemistry, 34, 4202-4210.。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是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主要代谢酶,而儿茶酚胺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反应的敏感性,保持觉醒和警觉状态。这些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的相关科学发现是将COMT基因rs6267纳入考察攻击的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儿茶酚胺激动剂能够增加动物的攻击行为*Volavka, J. (2002). Neurobiology of violence (2th ed).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Washington, DC.,且雄性COMT基因敲除鼠会表现出高攻击行为*Gogos, J. A., Morgan, M., Luine, V., Santha, M., Ogawa, S., Pfaff, D., et al. (1998).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deficient mice exhibit sexually dimorphic changes in catecholamine levels and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5, 9991-9996.。这为研究人类的攻击行为中考察COMT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可见,没有分子遗传学知识背景的研究者不仅难以考虑到基因与攻击可能存在关联,而且难以选出合适的候选考察基因。
本研究的结果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确定了rs6267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发现rs6267 多态性与男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显著关联,T等位基因显著降低了男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概率,但该位点与女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无关。二是证实了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特点,发现rs6267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的趋势,在那些经历高水平负性生活事件的青少年中,GG型基因携带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概率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由研究结果可见,结果中蕴含的几个假设是源自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是人类学等学科的,例如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假设、环境与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假设。同时,研究数据的获得却需要借助心理学(或社会学)和分子遗传学两个学科的技术方法来完成,如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需要借助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来完成,如Hardy-Weinberg 平衡的吻合度检验、列联表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可见,该项研究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且以心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紧密交叉为主要特征。
(二)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实例
Wang等人(2012)采用ERP(Event Related Potential,大脑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选择反应时范式,以34名普通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自身认为拥有高、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在对暴力、非暴力图像进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并进一步以N2和P3的特征为依据验证了社会经济地位与攻击脱敏的关系*Wang, Y., Zhao, Y., Qiu, J., Ybarra, O., Liu, L., Huang, Y. (2012). Neural correlates of aggression among individuals from low and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An ERP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4(4), 37-45.。这同样是一项揭示攻击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且采用的研究设计致力于考察攻击发生、发展的环境与脑功能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中涉及的环境变量为社会经济地位和图像刺激(暴力与非暴力两种),这是心理学研究中经常涉及的变量;涉及的认知神经科学指标为与认知加工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功能对应的电生理学指标(N2、P3),这些都是传统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中并不包含的。
ERP是由感知觉事件、认知事件或运动事件诱发大脑加工时产生的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现在主要通过无创伤性的脑电记录器(EEG)来完成收集*Luck, S. J. (200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echniqu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ERP技术现已成为测量脑内隐秘心理操作的最直接手段之一。EEG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即时记录头皮上的微小电活动,可以精确考察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时间过程和区分不同的加工阶段*Chen, A. T., Weng, X. C., Yuan, J. J., Lei, X., Qiu, J., Yao, D. Z., & Li, H. (2008). The temporal features of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evoked by Chinese handwrit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 816-827.。本研究中考察的N2(或N200)和P3(或P300)即是ERP的两种成分。
N2是事件刺激后200-250毫秒时出现的一个负向波,主要产生于前部头皮,被看作是反映大脑的执行认知控制功能的失配检测指标。已有研究表明,N2能够反映出大脑在冲动控制过程中对行为反应的抑制性程度*Dong, G., Yang, L., Hu, Y., & Jiang, Y. (2009). Is N2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suppression of behavior responses in impulse control processes? NeuroReport, 20, 537-542.。攻击个体需要意志努力来克服对消极信息的关注,因此他们在加工消极刺激时会表现出更大的N2波幅*Parke, R. D., & Slaby, R. G. (1983).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In E. M. Hetberington (Ed.), P. H. Mussen (Series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547-642). New York: Wiley.。P3是事件刺激后250-500毫秒时出现的一个正向波,主要产生于大脑顶叶区,被看作是反映大脑决策过程中相关功能的检测指标。已有研究表明,认知加工过程中心理资源的参与多少与P3的波幅存在正相关,且更小的P3波幅是攻击和暴力行为的重要预测指标,更小的P3波幅表明大脑在该时程的信息加工中参与的神经系统资源更少*Perdeci, Z., Gulsun, M., Celik, C., Erdem, M., Ozdemir, B., Ozdag, F., & Kilic, S. (2010). Aggression and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Bulletin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 300-306.。
本研究的结果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确定了N2、P3与接触暴力图像、非暴力图像间的关系,发现大学生在对暴力图像做反应时比对非暴力图像做反应时引发的N2波幅更小。大学生在对暴力图像做反应时比对非暴力图像做反应时引发的P3波幅更小。这一结果从脑功能的电生理学指标上证实了人类个体对攻击行为具有更弱的抑制倾向和更少的神经系统资源参与。二是确定了环境与脑功能的交互作用对攻击的影响特点,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个体对暴力图像做反应时的N2潜伏期显著长于高社会经济地位个体,这表明低社会经济地位者在实施行为抑制控制时的反应速度更慢。此外,低社会经济地位者对暴力图像做反应后的P3波幅更小,表明其大脑厌恶动机系统的激活活动减少,从而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实施*Wang, Y., Zhao, Y., Qiu, J., Ybarra, O., Liu, L., Huang, Y. (2012). Neural correlates of aggression among individuals from low and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An ERP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4(4), 37-45.。这为系统揭示攻击行为的环境与脑功能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仅限于行为数据层面的脱敏假说得到了神经电生理学指标的证明。由此可见,研究数据的获得需要借助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两个学科的技术方法来完成,如问卷法、自评法和ERP采集技术、oddball任务范式。与攻击行为有关的脑功能和脑结构则更依赖于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领域的学科知识。此外,该研究设计相对简单,样本量较小,因此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简单,只用到了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总之,该项研究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同样也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且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紧密交叉为主要特征。
在攻击研究中,心理学学科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并能够充当跨学科研究中的桥梁角色。心理学除了便于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分别交叉外,还能够同时跟这两个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此外,近年来,统计学方法的推陈出新为推进攻击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张文新、陈亮等人(2011)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分析确定了儿童在9-12岁间攻击行为的一般发展轨迹和亚组发展轨迹。*57.Stewart, J. L., Silton, R. L., Sass, S. M., Fisher, J. E., Edgar, J. C., Heller, W., & Miller, G. A. (2010). Attentional bias to negative emotion as a function of approach and withdrawal anger styles: An ERP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76, 9-18.李董平等人(2012)运用“多前因变量-多结果变量”框架探讨了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直接攻击、间接攻击的独特效应与差别效应,进而考察了攻击规范信念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李董平、张卫、李丹黎等:《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独特、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心理学报》2012年第2期。。
五、反思与展望
跨学科研究或多学科整合研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出现的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趋势。一方面,现代科学的发展中交织着学科体系不断分化与融合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攻击与暴力、健康与贫困、环境与人的发展等问题不可能通过单一学科的努力得到有效的解决。20世纪末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学科间融合的趋势得到快速推进,传统学科间形成的新整合学科林林总总,如生物化学、生理心理学、行为遗传学、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科学、应用发展科学等等。攻击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趋势正是在这样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国际背景中逐渐形成的,并如上文所述出现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跨学科研究尝试和发现。整体而言,未来的攻击研究会更加深入系统地揭示遗传、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根据研究发现调整既有干预方案或构建新的干预方案。其中遗传因素涉及的分子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生物工程等学科,个体因素涉及的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理学、精神病理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环境因素涉及的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干预科学等学科会在未来的攻击跨学科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反思国内的攻击研究,少有研究者进行跨学科协同研究。已有跨学科研究多是由单一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在补充学习新学科知识与技术手段后独立完成的研究工作,且多为两个学科间的知识与方法的交叉协同。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后续研究生力军的培养模式为学科内培养,自本科生至博士生的培养多为单一学科知识体系的持续积累,现有的培养体制并不鼓励学科间“跳槽”,从而使得当今的研究者在提出研究问题时偏向于或只能局限于自身擅长学科的范畴或领域。如生理学领域的攻击研究难以关注攻击类型、发展过程、个体差异等研究问题。二是科学研究与实践服务之间脱节严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脱节严重。科学研究应具有推进科学发展和实践效率的双重任务,然而国内的攻击研究较少直接以服务于实践为目的来开展科学研究,如当今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女性暴力问题一直缺乏科学资料。此外,攻击应用研究的成果产出周期长,其纯粹性科学价值无法与基础研究成果相比较,因此应用研究长期处于一种不受重视的地位,从而制约了其与基础研究间的良性互动。三是缺少跨学科研究的体制与机制保障。如果说单一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对相近两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还可以通过日后学习不断补充和融合,那么对于掌握两个以上学科的前沿知识体系来说则是有困难的。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如何整合成一个研究团队、如何分工与协作等问题,亟待建立相应的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国家正在着手推进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就是在这方面的一种积极尝试,该计划旨在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来保障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工作。虽然第一批初审通过的35个协同创新中心中并没有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的协同创新中心入围,但是构建这种中心应该是攻击跨学科研究的未来目标之一。
总之,攻击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并将随着国际、国内跨学科研究的大背景一同向前推进。目前,国内有关攻击的跨学科研究十分缺乏,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该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就成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项工作。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endency of Human Aggression
Chen Guanghui, Zhang Wenxin
(School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Since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approach and tendency for promoting human aggression research.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its definition and series relevant research subjects systematically; Then, briefly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ults and findings based on single discipline perspective and multiple discipline perspective, and points out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important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wo specific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xamples about psychology and molecular genetics, and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Furthermore, it discusses future research tendencies and great prospects in human aggression field.
aggressi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sychology; genetic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13-04-21
陈光辉(1982—),男,山东昌邑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张文新(1962—),男,山东青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本研究得到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01105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0CM006)和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助。
B84
A
1001-5973(2013)03-0064-12
责任编辑:时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