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逆力视角下的新生代青年工人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2013-04-11齐芳

社会工作 2013年1期
关键词:青年工人社会工作者逆境

齐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工人群体经历了代际交替,第一代员工因年龄问题逐渐退出城市的生活,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开始成为这支劳动力大军的主力。调查发现,这些新生代青年工人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他们从事着工厂中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工作,工作和生活状况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一个重点。如何从抗逆力视角去发掘和激发新生代青年工人的抗逆力,促进其适应城市生活和工厂生产,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状况,是企业社会工作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抗逆力理论概述

抗逆力是指个体(或组织)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逆境的能力。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抗逆力理论由于主张对弱势群体资源或者优势的关注,实现了研究范式从问题取向到优势取向的转型,成为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新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范式。抗逆力也是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建设性的、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的能力。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结果的能力。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构成个体抗逆力的要素有很多,重点主要包括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以及效能因素三个部分。

外部支持因素源自于个体生活的环境。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在这个环境中与个体发生交互影响的那些人,能够帮助或者增强个体的抗逆力,从而构成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因素。外部支持因素包括拥有正向的链接关系、坚定清晰的规范、关怀支持的环境、积极合理的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正向的连接关系是指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拥有良性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对于孩子和青少年,也包括任何年龄阶段的成年人,与他人建立积极关怀的联接关系,这样一种关系就像“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镜子”展现出我们快乐的形象,运用一种真诚的积极方式帮助重新改造自己的身份;坚定清晰的规范是指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有人能够帮助自己明确基本的生活规范、形成是非观念的界限;关怀支持的环境是指个体在生活环境中至少拥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给予无条件关爱,无条件地接纳,使个体体验过被爱的幸福;积极合理的期望是指个体的生活环境中有人寄予自己高度的期望,相信成功的可能,并且给予现实而有目的的支持。而且能够实现的期望能够激发人的行动、鼓励优势的发挥;有意义的参与机会是指个体在其社会活动、集体生活中,拥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在其中发挥作用。以上几点是形成个体抗逆力外在保护因素的必备条件。

内在优势因素包括完美的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观察自己而得到的结论和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称为自我形象。积极的个人形象感是指个体对自我具有较强的认同感,能够接纳自我,同时具有高自尊、以及高度自我价值感。乐观感即相信未来是光明和充满希望的。Martin Seligman(1995)在《Optimistic Child》一书中强调乐观感是可以培养的,主要是取决个体怎样看待当前的逆境。若将当前的逆境看为暂时的、个别的和外在的,就能较乐观及正面地应对逆境,反之则无法应对逆境。

效能因素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订定等。人际技巧是指适应不同文化的灵活性、同理心、幽默感及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指懂得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情绪管理是指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并正面表达出来;目标订定是指了解自己的目标,并具备订定计划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以上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抗逆力的形成。在实践过程中,三个要素可以分别加以提升。然而,在个体处于危机、面临逆境的时候,这三个因素总是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大多数人已经具备了其中的一些要素,他们只是被埋藏得太深而没有被唤醒或者不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资源来应对逆境。

二、新生代青年工人的抗逆力分析

根据个体抗逆力的三个构成因素,结合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的发现,新生代青年工人在抗逆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尚需要社会工作者协助他们去发掘和提升,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以适应城市和工厂生活及工作。

(一)新生代青年工人的外在优势因素不足

从外在优势来看,新生代的青年工人在面对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各项劳动保护政策的实施以及各地城镇化优惠政策的出台等方面有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梳理和链接。青年工人远离家乡、亲人,到外地生活,人生地不熟,与家人、社会等缺乏正向的链接关系;对工厂的生产、生活等相关制度和程序缺乏一定的了解,适应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工友之间比较陌生,相互间的关怀和支持有待培育。另外,他们对城市生活、工作及待遇等还抱有很多梦想和期待,但这些梦想和期待与工厂生活、工作的现实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落差感比较强烈;由于与外界接触缺乏一些机会,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生产就是回到宿舍,在宿舍里睡觉、打游戏、上网,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比较欠缺。

(二)新生代青年工人的内在优势因素不足

从内在优势来看,新生代青年工人年轻,对未来和生活充满激情,才来到城市寻梦。他们或有一技之长,或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但他们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多数是初中和高中文凭,还有一部分是职业学校毕业。与那些考上了大学或者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自卑感,自我认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城市生活和工厂生产适应方面,他们与城市青年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当地市民和工厂管理人员对他们的接纳程度和评价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形象感,开始产生一些自卑情绪和封闭心理,易导致一些情绪性的行为,有些甚至会导致一些打架斗殴、自杀等极端行为。

(三)新生代青年工人的效能优势因素不足

效能优势因素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订定等。新生代青年工人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乐于交往,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盼,这些都是其效能优势中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人际技巧方面,由于大多数青年工人直接从校园或农村来到城市,对宿舍集体生活、工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等方面人际技巧缺乏,易产生一些人际摩擦和冲突,引发群体性冲突;还会出现一些两性情感矛盾和错误的两性关系处理方式,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青年工人由于人生经验的不足以及对城市、工厂生活等陌生环境的认知和适应不足,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工作、生理、情感、理想等问题,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要不就因循老的办法去解决,要不就临时起意,随性而为,容易导致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引发新的问题出现。在情绪管理方面,青年工人情绪易于波动,缺乏正确的疏导方法和宣泄途径,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现象。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青年工人面对工厂生活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规划,容易迷茫,跳槽频繁,导致工厂青年工人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三、基于抗逆力视角的新生代青年工人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从发掘和培养新生代青年工人的抗逆力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加强城市生活融入,提升新生代青年工人外在资源优势

社会工作者可从城市生活融入、工厂生活融入、亲情链接、友情链接等方面入手,协助新生代青年工人发掘自身外部资源优势,提升外部资源运用能力。在城市生活融入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编写生活导引手册和工厂工作导引手册、散发生活导引宣传单张和劳动保护政策宣传单张、张贴相关海报、开办宣传橱窗或宣传廊等宣传方式提升青年工人对外部政策、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相关资源的认知、适应和运用能力;也可以通过开展与亲情、友情、爱情等相关主题的小组活动,运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融洽工友关系,提升青年工人链接亲友资源的能力。另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运用节假日等节庆活动,组织各种联欢活动,链接青年工人与周边机构的资源,也可以在节假日开展一些情感联谊活动,加强青年工人与家乡亲友的联系。

(二)强化自我认同,提升新生代青年工人内在资源优势

青年工人的内在优势核心在于其自我认同感的增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兴趣爱好小组、才艺展示小组、技能竞赛活动等小组活动,让青年工人充分展示其才华,增强其自我认同感;也可以在青年工人中发展青年工人志愿服务队,引导青年工人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年工人志愿者在服务中提升其自我价值的认同,同时在志愿服务中也获得城市市民的认同,进一步强化其内在资源优势。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开展各种业余爱好培训班或协助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学历深造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其各种能力,进一步加强其成就感,丰富其内在资源优势。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新生代青年工人的效能优势

提升青年工人的效能优势,一方面要注重青年工人人际技巧处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对青年工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管理的技巧,对有需要的青年工人建立个案档案,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引导青年工人妥善管理情绪,重建人生认知,根据自身优势制定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人际沟通小组、情绪管理小组、两性关系小组等主题小组活动,以小组的方式提升青年工人人际处理能力,通过正确的方式宣泄极端情绪,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妥善解决其人生成长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抗逆力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服务计划和服务方案设计时,实际上应兼顾抗逆力的各个构成因素,所以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尚需要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年工人的具体情况,整合抗逆力的综合因素,妥善处理好每一个个案,统一策划好每一个主题活动,服务好青年工人的适应和成长。

[1]刘玉兰,2011,《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

[2]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2012,《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余勃、汪波,2011,《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政策建议》,《安徽农业科学》第11期。

猜你喜欢

青年工人社会工作者逆境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抓小偷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完形填空Ⅳ
青年工人是怎样成为技术业务带头人的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