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3-04-11宋小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建设

宋小华

(绍兴文理学院 音乐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高校的科研管理也不例外。许多高校积极建设科研网站,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然而,就目前来看,高校科研管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略,是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科研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

科研离不开信息,科研选题的确定、科研计划的制订、科研过程的实施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科研的源泉,只有掌握大量、准确的、及时的信息,才能很好地把握科研方向,选准科研课题,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对今天的高校而言,信息更是显得重要。一方面是由于当今信息迅猛发展,堪称信息爆炸;另一方面,高校是科研人才积聚的重要科研基地。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高校科研管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科研者通过互联网在瞬间获取所需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共享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二)有利于开展教师科研绩效考核

当前,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高校整体科研水平和质量,许多高校都对教师科研进行绩效考核。在传统的以纸质材料管理为主的科研管理方式下,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整理、打印、复印很多的材料,科研管理人员要忙于收集整理这些材料,同时要对老师的填写材料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真实性,由此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等。推行科研管理信息化,如建立一个个人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让教师把自己的科研项目 (包括申报项目、立项项目、未立项项目、到账经费、支出经费)、科研成果 (论文、研究报告、获奖、鉴定、著作、知识产权)、学术活动、考验考核、我的资料等等单独建立信息库,这样就便于准确统计科研成果,进行公平合理的科研评价和评奖等。

(三)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

传统科研管理模式下,科研管理往往变成了材料的“收发室”,管理仅仅停留于通知的下发,还没有在更高的层面上提供各种科研服务。这样的科研管理必然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老师们为应付课题项目申报、评奖评优、项目中期检查等等,经常要忙于填写各种表格,因而怨声四起。二是学校或学院要集体申报一些项目,需要老师提供相关的材料时,由于老师比较忙,不能很好地配合,这样使得相关材料的收集往往相当困难。三是这些材料的打印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使得科研管理能利用网络技术,执行动态化管理,及时对项目的立项、执行情况、经费收支、成果管理等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大大提高科研决策、评估等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管理信息化,减少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他们从一些简单重复的、甚至是一些无聊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如填表,提供各种材料等。同时充分利用管理信息化优势,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科研信息和科研咨询,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客观地说,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考虑不周,又没有及时更新完善。目前,大多数高校拥有良好的硬件资源,拥有不同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数据库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不够,软硬件发展不协调,没有实现资源的有机组合和有效利用,缺乏有力的整体设计,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科研管理体系。而且,这些系统也不能及时更新完善,这样势必影响有效使用。

2.科研项目、成果奖及科研经费管理等子系统的利用率不高。即使有了网络信息平台,也没有充分利用科研网络信息服务支持进行科研的过程管理。许多高校科研课题申报、评奖评优等方面,还是停留在纸质材料上,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很难有效培养教师等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上级科研主管部门都有相应的科研项目与成果奖的网上申报系统,且有专门的要求,二者之间很难做到兼容匹配。二是学校财务管理系统也难做到兼容匹配。

3.多侧重于科研绩效考核,缺乏科研全过程管理工作的应用等。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很重要的就是使得科研管理能利用网络技术,及时对项目的立项、执行情况等执行过程管理。然而,现在主要侧重与科研考核,很少进行科研跟踪管理。

而从主观上看,主要有下列几个层面的问题。

1.学校层面。如教师使用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好与不好一个样,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同时,又往往忽视系统应用培训工作等,这样教师往往一开始由于对科研管理信息化认识不够而不主动积极利用。

2.学院层面。二级学院的管理队伍素质也不高,有的科研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太合理,业务素质欠缺,难以胜任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需要等。甚至在院系中没有设有专门的科研秘书,往往是由行政或者教学秘书兼任,他们往往缺乏信息技术和科研管理经验。

3.教师层面。教师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强,甚至片面认为这是科研管理人员的事情,这方面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因此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很多情况下,教师还是习惯于等口头通知。

如有的学校推行个人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让教师把自己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考验考核、我的资料等等单独建立信息库,这项工作对不仅是科研管理改革,而且对教师也是大有裨益,能够大大减少教师科研成果填报的劳动,也便于统计科研成果,进行公平合理的科研评价和评奖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校三番五次催促,许多教师一开始就是不能配合,不能很好地及时输入。

三、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整体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这样,领导的重视非常关键,有领导重视才能调动、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同时,应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如有的学校在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建立科研人员科研个人档案,但是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地配合,这就需要学校领导重视,建立制度,凡是在年终考核、科研工作量计算、科研评奖评优一律以科研档案中的材料为准。这就很好地督促教师及时输入准确的科研数据。

二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教师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这就要求高校科研管理要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管理信息化,减少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管理信息化优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信息。这样使他们尝到信息化的甜头,从而增强他们对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积极认同。同时,加强对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很好地熟悉使用这样一个系统操作,领会这样一个系统的优点,以便及时做好教师的工作,这样才能很好地促使教师及时输入准确的科研数据,推进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在一定意义上,管理人员信息素质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能否落实的关键。因此,一方面,高校要配齐科研管理队伍,尤其是要加强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队伍建设,这样很好地推进科研过程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各种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从而使他们成为有较强信息管理能力的科研管理者。

[1]宋玥蔷.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2]孙晶.谈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2).

[3]陈刚.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4).

[4]胡轶.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与实施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11).

[5]朱慎行.浅析高校科研管理[J].江苏大学学报,1993(3).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