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文学课程中的文化教学
——以富兰克林的《自传》为例
2013-04-11曹莉群
曹莉群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文化教学是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课程目标中的“人文素质”和“对文化的了解”直接指向文化教学,这是因为英语专业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而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恰好可以作为文化素材,引发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英美文学课程中进行文化教学呢?首先要正确认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英美文学教学的两种模式,如果教师仅仅采用其中的一种模式而忽略另一种模式,必然导致教学的偏差。只讲文化教学,只关注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主题,那么课堂就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因为学生没有机会从文学作品的语言细节来思考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就无法形成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和认识,所掌握的不过是教师总结出来的若干要点,这样的文化教学也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而反过来看,只讲语言教学,只停留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和修辞上,将历史和文化都视为外在之物而不加重视,那么学生也会失去宏观的视野,无法了解文学作品更高层次的意义,无法通过文学作品来理解社会、反思自身。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这两种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文化教学能够促进语言教学,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就能通过推断等方式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部分语言问题,提高阅读的效率,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同样的,语言教学也能促进文化教学,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能从语言细节中挖掘文化内涵,从而发现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自发形成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在英美课程中进行文化教学,首先就要了解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联系,学生是从文学作品的语言中了解文化,脱离语言教学的文化教学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正确认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之后,英美文学课程还应注意文化教学的层次,其中主要包括了解概况、结合文本、对比中国文化和反思自身这四个层次。了解概况是指,教师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学和文化背景材料,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有初步的认识。例如在阅读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的《自传》(Autobiography)之前,学生可以参考美国文学史的相关章节 (如张冲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 (第一卷)》第三章为“独立革命前后的文学”[2]),同时也可以参考有关启蒙精神、个人权利和政治制度的文化介绍 (如黛特斯曼等主编的《美国文化背景》在“Traditional American Values and Beliefs”和“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这两章概述了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政治体制[3])。了解概况主要是为阅读文本做准备,帮助学生迅速把握阅读的主要方向,激发他们深入阅读的兴趣。
文化教学的第二层次是结合文本,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对文化的理解。许多英美文学教学的研究者都认为阅读文本是英美文学课程的核心,陈立华和王娜 (2003)指出,“学习美国文学不能避开几个主要的思潮和主义,但是在对其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细心揣摩一首诗,一篇小说或一部戏剧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表达方式”[4]。文化教学不是灌输式的,而要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意义。以富兰克林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自传》的代表性选段。富兰克林在《自传》的开头交代了撰写自传的意图,学生从中可以读出富兰克林的自信自强,这与早期清教主义宣扬的谦卑态度形成反差。《自传》中最为著名的十三项美德也值得深入阅读,学生从中既能发现提倡理性和正义的启蒙精神,又能发现清教主义的遗留。此外富兰克林还在《自传》中描写自我改造的细节,以求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之人,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体会富兰克林的理性精神和实用主义,同时也会理解劳伦斯 (D.H.Lawrence)等人对富兰克林的批判,即富兰克林以单一的标准来取代人的多样性,极端的理性精神和实用主义是对人性的压抑。在结合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关注内容,也应关注语言。富兰克林的《自传》具有突出的语言特点,并与清教主义文学和超验主义文学这两大流派形成鲜明对比。在富兰克林之前的爱德华兹 (Jonathan Edwards)等清教主义作家使用的是充满宗教激情的语言,在富兰克林之后的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等超验主义作家为语言注入想象和精神力量,而富兰克林的语言简明扼要,力求客观,鲜见情感的抒发,这与他所提倡的理性和实用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文化教学的第三层次是结合中国文化,引导学生将英美文学中的文化观点与中国文化相对照,从而形成跨文化的思考。范谊和芮渝萍 (2005)指出,英美文学课程的层次定位应该包括跨文化交流层次,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从而实现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5]。范谊和芮渝萍强调的是对英美文化的认识,而实际上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识往往是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的,因此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联系,既能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以富兰克林为例,他对德行的重视与我国儒家传统的修身养性之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讨论这种跨文化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开展文学和文化的研究,比如搜索国内期刊数据库,相关的论文包括王吉民等人所写《富兰克林十三项美德的中国渊源》[6]和胡超所写《富兰克林的道德修善法与〈了凡四训〉的改变命运之法的比较研究》[7],这些论文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深入思考中西文化。
文化教学的第四层次是结合自身,文化其实并不与生活脱节,英美课程中的文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范谊和芮渝萍 (2005)在分析英美文学课程的层次定位时,除了提出跨文化交流的层次,还将英美文学课程的最高层次定为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人文精神并非空中楼阁,只有大量的体验和思考才能培养人文精神,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和思考的材料。仍以富兰克林的《自传》为例,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分析。富兰克林提出的整洁、公正和谦逊等美德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另外他制定工作计划,记录自己的过失,这些完善自身的实用方法也值得效仿。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中也应该注意到《自传》的一些问题,正如劳伦斯 (D.H.Lawrence)在《经典美国文学研究》(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2003)中所指出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面性和矛盾性的,不能将人变成整齐划一的机器[8]。因此单一的美德标准很可能会阻碍个性的发展,高度的理性精神则会抑制情感和想象力等非理性因素。通过对《自传》的全面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理性和感性、规则和个性等关系,从而更好地反思自身和认识社会。
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中进行四个层次的文化教学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教师可为学生列出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在课前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阅读书目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设定,包括高质量的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化概况的参考书,这些参考书应该兼顾中文和英文,中文参考书有助于学生迅速获取大量文化信息,而英文参考书也是必需的,既能让学生从英语的层面上了解英美文化,又能让学生接触到一些不同于中文参考书的角度和观点。其次,教师在课堂中提到某个文化主题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前的阅读来介绍相关信息。这一方面能够确保学生课前阅读的质量,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加深学生对相关文化的理解。另外,教师在课堂中还应设定有关文化的讨论题,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文化内涵进行思考。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有小部分同学能在班级讨论中发言,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书面记录,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书面记录了解学生对文化内容的理解,从而对文化教学进行调整。最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有关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学期论文。如果说阅读参考书和文学作品以及参与课堂讨论能够让学生初步理解英美文化,那么撰写相关论文就能够拓展和深化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学术著作和论文,运用思辨能力来确立中心论点和论证结构,还要关注包括风格和语言在内的文本细节。
除了以上提到的层次和方法,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英美文学课程中进行文化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文化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也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的水平,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前阅读和课堂讨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教学要求学生在文学的基础之上延伸至文化领域,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因此文化教学并不只是在传统的文学教学上添上一笔,而是将文学教学拓展加深,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文化教学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黛特斯曼.美国文化背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4]陈立华,王娜.读史与读文,孰轻孰重?——谈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教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3(2):140-143.
[5]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3):150—156.
[6]王吉民,章以华.富兰克林道德伦理观的中国渊源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4):452—457.
[7]胡超.富兰克林的道德修善法与《了凡四训》的改变命运之法的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8]Lawrence,D.H.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