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语言转换探析
2013-04-11洪波
洪 波
(绍兴文理学院 法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现实的情况看,《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普遍不好,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针对性、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不强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学生认知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最直接媒介。因此,从语言的视角审视《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语言的转换,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提升其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原理》课教学语言转换的必要性
(一)《原理》课课程的特点要求实现教学语言的转换
作为高校思政课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原理》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观点和原理构成的规范、严谨、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与其它三门课程相比,《原理》课是思政课中学理性、理论性最强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其基本原理都是由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推理构成,这对于感性思维有余、理性思维缺乏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乏味的。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性、逻辑性、思想性与系统性,一般以讲授为主,在课堂上对概念进行界定,对基本原理进行逻辑推演,主要是解释理论、论证理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应有的生动性和说服力,课堂气氛沉闷。由于抽象的理论远离了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实际,导致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而《原理》课被认为是一门“玄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达到思想共鸣,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二)《原理》课的语言困境要求实现教学语言的转换
《原理》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该课程教学语言的适应性差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有着语境严肃、话语规范、语词固定等特点。相应的,《原理》课教学语言过于理论化、刻板化,修辞基本是以教导、祈使为基调,教师的语言常常以命令、劝导的形式出现,带有明显的他赋性。这样的教学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使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很难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同时,由于受意识形态教育习惯性影响,对于《原理》课程的定位、授课内容的认知过于僵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灌”而忽视“输”,垄断了课堂话语权,将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的“独白”。这种传统教学灌输模式的惯性影响使得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难以启动他们的哲辨思维。这样,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三)现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实现教学语言的转换
90后大学生成长在多元文化的时空中,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对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反应迅速,对权威和传统愿意认同又敢于进行质疑;他们更多地增加了对民主、自由、平等、独立思考、张扬个性的要求,而减少了对思想灌输、理论脱离实际的纯粹书斋式的学习方式的妥协与容忍。由于受现在无处不在的新媒体的影响,他们更倾向于在鲜活、新颖、生动、形象的感官刺激中接受知识,而教学过程中僵硬的教学语言无法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接。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仍停留在旧式的语言体系,缺少现代性元素,教学内容又高高在上,必然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距离感。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如何有效传递信息,唤起共鸣,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融入当代大学生的语境中,这是《原理》课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原理》课教学语言转换的基本原则
(一)通俗性原则。“任何学术的或哲学的马克思主义都应包含通俗的成分。”[1]注重理论的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高品质。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2]。中国领导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非常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如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恰到好处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完美地概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一个抽象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像压缩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先对其“解压”,使教材语言转换成教学语言。为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语言和教材语言、课堂教学语言之间寻求平衡点,尽可能把教材语言的主题和内容转化成具体的、详细的教学目标 (包括识记的、理解的和运用的)。在语言形式上,把教材中引用的经典文本和过于思辨的表述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把深奥的理论还原为朴实的道理,尽可能做到既言简意赅、直白明了,又娓娓道来、生动形象,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亲和力和穿透力。
(二)生活化原则。话语的接受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理解不是超越接受者个人具体生活境遇的纯粹的认知活动,而是接受者从自身独特的境遇出发,带入其价值理念之影响的生存活动。人们总是立足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生活需要以及对生活的感观来选择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生活世界“是言语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3]。站在百家讲坛上的于丹为什么大受粉丝追捧?对此,于丹说:“坦率地说就因为我是教传媒的,我特别了解大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就是要求你永远生活在他们生活的语境之内,能够完成一种心灵的唤醒,而不是一个学理体系的灌输。”[4]《原理》课教学语言要实现由抽象语言到具体生活世界的回归,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点,去寻找大众化社会生活相对应的题材和案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个体具体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从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关注,使其兼备“形而下”的内涵和意蕴,消除师生间的话语差异,实现话语融合。
(三)现实性原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语言有这样一个存在论意义上的命题:“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的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5]在马克思看来,语言乃是现实的、感性的意识。《原理》课教学语言的转换必须立足于现实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少一些从抽象到抽象的推理,多结合一些学生看得着、感受得到、普遍关注的实际事例或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来讲解、说明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原理》课教学语言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此,教师要在教材体系的框架下,选择时下的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财经热点、体育热点、军事热点等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在讲解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时,可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新变化、当代人的思想特征,让学生思考“人们观念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社会存在一定,为什么人们的思想出现多元化倾向?”最后引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热点和现行政策的联系,着重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因为抽象的话语只有和生动鲜活的现实相结合,才能为学生理解、认同和掌握。
(四)对话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并不仅仅是分析的工具,也是交流的手段。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他们应该享有共同的话语权,通过对话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控制式、灌输式、劝导式的话语方式转变为平等交往的对话方式,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重视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恰当的教学用语,构建与学生对话式语言平台,让教学目的在这个对话平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释、描述等使得师生话语能够有效地展开交流;多运用提问法和案例法,运用启发式和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讲解第五章内容时,可结合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即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收入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的实际,请学生思考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来认识劳动价值论?怎样认识工人阶级的现实命运及其历史使命?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到因势利导,有的放矢。
三、《原理》课教学语言转换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关注学生对教学语言的接受动机和接受态度。任何价值教育的有效性都与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品格。为此,必须注重话语接受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接受话语的心理结构。因为教育对象不但具有客体可塑性,而且具有主体选择性,学生对教师传递的语言信息具有能动地感受、选择、判断、内化和践行的能力。作为具有一定指向性和目的性的言语行为,《原理》课教学语言也必须遵循教育对象的主体选择性规律。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情趣、思维方式、知识水平、经历和社会背景不同,接受图式不同,因而从同一话语信息中得来的意义也就存在差异,模式化和范式化的语言必须会失去其实效。在《原理》课教学语言转换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人格特征、认知结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又要注意到他们接受能力的差异,彰显平等、和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人文情怀。
(二)要使教学语言符合话语环境。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语境对语言理解的顺畅会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原理》课教学语言要实现其有效性,就一定要用贴近时代、符合学生接受心理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来表达教学内容,使教学语言符合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他们的生活世界,这样才能实现话语的对接和“视界的融合”。为此,要把《原理》课的话语指向从“形而上”的理论主义倾向向“形而下”的大众化教育思维转化,以“生活世界”为支点,把教学语言的转换置于现实的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背景下,设置符合学生情感、心理、利益需要和接受规律的教学语言体系;要善于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熟悉他们的话语系统,缩小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的距离,让理论以更接近大学生接受意趣的面貌呈现出来;要善于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大胆借鉴网络中的一些健康、有益、良性的话语,使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感。
(三)要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语言是人类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而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对于信息的传导与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理》课教学语言是否具有解释力、信服力,不仅仅依靠话语理论的深度,还依赖于语言方式。恰当的语言方式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说服力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厢情愿地生硬灌输,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语言内蕴上要求教师将积极的情感融注到教学语言中去,运用简练而有吸引力的语言,通过清晰流畅的表达,确切地传递定义、概念和原理;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描述,明确地呈现教学要点;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能保持适度的兴奋点。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就听得津津有味,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此外,教师也要注意适时调谐,通过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语言,营造融洽的言说场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取向和接受融洽度追求。
[1]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2.
[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7-468.
[3]艾四林.哈贝马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06.
[4]总编访谈录之为于丹平反[J].新周刊,2008(27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