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科学发展观对世界发展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2013-04-11郭子巍
杜 艳,郭子巍
(重庆三峡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万州 404100)
从语义上看,“发展理论”首先是关于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前进过程的理论。在这个层面上,发展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非殖民化时期,亚非拉很多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改变国家经济落后的面貌,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这些国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成为了这些国家的核心问题。因此,这里所提到的发展理论是以发展中国家怎样摆脱落后局面、实现现代化为研究主题的理论。
一、世界发展理论的演变
随着发展理论成为研究的热点,各种发展理论相继诞生。这些理论曾经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但是,这些发展理论自身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一些国家(例如阿根廷、墨西哥等)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却在发展的关键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发展放缓、波动甚至是停滞,这也推动了世界发展理论的演变。
1.“发展=经济增长”
20 世纪50 至6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学家率先开始了对发展理论的研究。他们根据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研究,把现代化的过程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这种观点以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为主要代表。他们的逻辑是: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首先在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经济总量不大。因此,只要提高工业化程度,扩大经济总量,就能够促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他们“将丰富多元的人类需求和自然生态,约化成单一的向度,仅以经济指标来衡量”,[1]把注意力集中在可测量的具体经济指标上,尤其关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社会的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发展=经济增长”这种观点成为了当时世界主要的发展观。联合国在制定《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年)计划》时,就深受这种发展观的影响,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的目标。然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重大改变,“第一个发展十年”计划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相反却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腐败和政治动荡。“发展=经济发展”这种发展观虽然注意到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然而却将发展的目的局限于经济层面,忽视了经济与政治、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势必引起社会分化,从而产生社会不公以及腐败等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对社会不公以及腐败等问题没有很好的关注,则势必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又影响了经济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在“发展=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建设,产生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
2.“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到了20 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反思“发展=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观,认识到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广泛的社会变革过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2]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佩鲁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发展理论。这种发展理论认为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教育以及社会转型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基于新发展理论,“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取代了“发展=经济发展”,成为了主流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认识到社会的结构、观念、制度在发展中的作用,并将发展的中心由物转向人,这就关照到了人所构成的发展主体。然而,“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这种发展观对于发展的中心——人的理解却是肤浅和抽象的,它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发展,没有考虑到人的代际性,即后代的发展。同时,该发展观也未对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给予足够的注意。这就使得人们在其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并导致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3.“发展=现代化(西方化)”
“发展=经济增长”和“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这两种发展观都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视为一种主动的、内在的发展,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应当通过本国的经济增长或者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增长实现,这是一种“内生式”的发展。20 世纪50年代开始,有学者开始从另外一个方向思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外生式”发展理论,即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的奠基人帕森斯在其著作《社会系统》一书中以“现代”和“传统”二元性将社会划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他认为,西方国家属于现代社会,第三世界国家属于传统社会。传统社会的落后是由于自身的制度以及观念落后造成的。因此,第三世界国家必须在观念和制度上引进异质的西方文明,这样才能摆脱落后的“传统性”从而具备“现代性”,这样才能实现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的过程不是主动的、内生的,而是被动、外生的。因此,现代化理论就是一种“发展=现代化(西方化)”的发展观。
现代化理论完全否认了各民族和国家在自然、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特性,将各国本应该是各具特点的发展过程简单归结为西方化的过程。问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能否被复制?更为关键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否就是人类所应该追求的发展目标?“发展=现代化(西方化)”的发展观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是西方学者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模式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结果。因此,这种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4.可持续发展
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已经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了。由于环境和资源等问题带有全球性的特征,所以,发达国家也面临着与发展中国家同样的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呼吁各国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这个前提出发,不但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个别民族国家与人类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世界发展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2003年10 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3]这些宣言被看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转变发展观念的重要标志,也被概括为“科学发展观”。
世界各国在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中,对于传统发展理论进行了反思,因此,人们纷纷对传统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逐渐偏向“可持续发展”。从世界发展理论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内涵经历了几大转变:第一,从追求单纯的物质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第二,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第三,从以西方为中心到开始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需要,强调个别民族与人类社会共同协调。从这些转变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发展的理解逐渐加深,开始意识到:发展不应只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追求社会的进步;发展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不能忽视后代人满足需求的条件。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强调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表明,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更是社会和人的进步,这种发展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同时,发展是开放社会中的发展,而不是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孤立实践。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符合世界发展理论的转变方向,它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继承了世界发展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深化了世界发展理论,从而实现了超越。
科学发展观对世界发展理论的超越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加深了对发展的理解。发展理论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发展?”。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所理解的发展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将“增长”与“发展”区分开来,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实践中,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忽视了影响国家和社会进步的诸如社会公平、政治民主、资源环境等要素,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表现为“有增长无发展”的状态。新发展理论虽然将发展理解为“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仍然局限于单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从世界的角度来考虑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没有考虑环境资源对于发展的制约,没有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
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理解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很好地考虑到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区域与国家、国家与世界这五对关系,将发展视为这五对关系相互协调、共同进步之上的增长和进步,从而超越了传统发展理论对“发展”这一概念的片面理解。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为谁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任何一种发展理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目标,从而使得只关注当下的经济建设,忽视了构成发展主体的“人”的需求、社会公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导致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开始动荡,经济发展缓慢、停顿甚至是倒退。而以佩鲁为代表的新发展理论虽然将发展理解为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但是,其对人的理解是肤浅和抽象的,没有考虑到人的代际性和自然性,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未对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给予足够的注意,这就使得人们在其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具体的、是深刻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现实的人的发展,是为满足人民需求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以人为本,究其实质也就是以人民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承认并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价值观念,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既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又是具体工作的目标,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以“人”为目的也以“人”为手段来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这就克服和超越了传统发展理论以及在以前的发展实践中“见物不见人”的错误思想和做法。
(3)科学发展观注重民族性,突出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现代化理论认为,第三世界国家要想摆脱落后,实现发展,就必须在观念和制度上引进异质的西方文明。这种理论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预定的目标,从而将各国发展的过程简单地归纳为西方化的过程,否认各民族和国家在自然、社会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不同的特性。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看,毛泽东同志对在中国国情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索。邓小平理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理论问题做出了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而科学发展观则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规律和特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从现实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 000 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了主要目标,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因此,科学发展观是面对中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结合了本国实际,注重解决本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又吸收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很好地解决了现代化理论以西方为中心,否认各民族和国家在自然、社会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不同特性的缺陷。
(4)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将“统筹兼顾”作为实现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将基本要求定为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实现这个基本要求的根本方法则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统筹兼顾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克服了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经济发展,忽略社会和人的发展,“见物不见人”的弊病,又考虑到了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各层次的要求。这就使得实现科学发展观目标的途径、过程和条件非常现实和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符合世界发展理论的转变方向,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继承了世界发展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深化了世界发展理论,从而实现了超越。它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指南,而且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思路。
[1]许宝强,汪 辉.发展的幻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3.
[2]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50.
[3]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13.
[4]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