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三大构成”基础训练的思考

2013-04-11姚琴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艺术课程设计

姚琴芳

(苏州市职业大学 艺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对“三大构成”基础训练的思考

姚琴芳

(苏州市职业大学 艺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三大构成”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教师要从教育心理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与设计专业课程结合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大构成;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教学质量

一、设计的基本概念

“三大构成”指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它是现代形态构成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概念源自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构成”一词具有在平面或空间中自由组合各种形体的意味。[1]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早期构成主义流派代表艺术家塔特林,即以抽象的构成概念创作了“第三国际纪念塔”[2]。除了构成主义,我们在“印象派”之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战后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中,都可以看到构成的意味。而在现代主义建筑,以及种种机器和产品设计中,处处都充满着设计的抽象构成。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是通过对点、线、面、色彩的练习,使学生从中获得从自然到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表现方法,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形式美。所谓平面构成,是从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的实践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基础理论和实践方式,在理性、逻辑和艺术的相互作用下,探讨点、线、面之间千变万化的形式组合,为其他的设计活动,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时装设计等提供基础的训练和指导概念。早在古希腊,抽象形式的点、线和面就引起了几何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成为古希腊数学、哲学和艺术所关注的要素。在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写了《论艺术的精神》和《点、线、面》两部现代主义艺术里程碑著作,主要从抽象艺术的视角对基本的艺术形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为早期设计艺术理论提供了基本的概念。[3]

自从包豪斯学院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来,立体构成便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最重要的基础构成之一。[4]立体构成是在现代设计实践中基于艺术、科学和实际目的的原则,而总结出的一种在三维空间中探索设计造型的构成和表现的系统课程。掌握三维形态中涉及的基本表现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三维造型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悟性。除了立体造型涉及的几何学、机械力学等因素以外,还涉及材料、肌理、色彩、质地、制作工具和方法等要素,包括各种纸张、各种木材、各种金属板材、玻璃、塑料、石料、纺织面料等,制作方法包括测量、放大、切割、折叠、弯曲、接合等手法。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成为建筑设计、机械设计和环境设计等微缩版的练习手段。这一课程可以为各种复杂的设计活动提供模拟的训练。

在当今世界各地,在设置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校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是必修的重要课程,经过100多年的艺术教育实践,它们被证明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基础课程。

二、教材和内容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

包豪斯学院的教授约翰内斯·伊顿曾经提出教育的方针是应该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虽然伊顿由于具有神秘主义倾向而被迫离开包豪斯,但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仍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在立体构成教学中注重对材料、肌理和形态对比的研究,他让学生发现和表现形形色色的“对比”,如大小、长短、厚薄、动静、轻重、多少、曲直、高低、静动、平面与体量、光滑与粗糙、坚硬与柔软等,以此作为授课的一个基本内容,他让学生体验不同材料的视觉、触觉效果和物理性能,再发挥自由想象力进行艺术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尽可能地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对设计的兴趣。[5]

另外,“三大构成”课程与设计专业课程的结合也很重要。由于多数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陈旧,一些设计基础理论和构成原理比较枯燥、呆板,有些学生就生搬硬套一些形式构成法则,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作业常常没有创意、缺乏内涵,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适时地加入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把构成基础的训练和设计艺术的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整个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看,无论是标志设计、海报招贴、图形创意、书籍装帧、包装设计、排版,还是产品设计,或是建筑、园林景观等设计专业课程与“三大构成”课都是紧密关联的。“三大构成”学习的是基础,但基础理论的知识点只有与设计实践结合,才能更生动、更形象地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如标志设计时可用单元形组合的方法,运用放大、反转、逆对称、平移等构成原则。在包装设计中,颜色的选择要注意色彩的感情因素。例如:以橙色为主调,由于橙色与蛋黄、水果的色泽接近,让人有食欲感;如果是医疗设备或药物的包装,一般以明度较高的冷色为主调,这样使病人看了心情会比较平静;如果是较大的机械类产品的包装,一般以明度较低的冷色为主调,看上去很有重量感。

而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原理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如: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他采用立体构成中单元形体的大小变化和重复来表现该建筑特有的节奏韵律;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用了立体构成中体的切割与重组的方法;上海世博会中的意大利馆的外墙设计用了立体构成中体的切割、和局部材质的替换的方法。

设计作品实例不断地穿插在基础设计课程中,可以使“三大构成”课程和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这些设计基础课的重要性,学习“三大构成”就是为了掌握基本构成理论和设计创作的原则,如果我们时时注意把基础课程与设计实例加以联系,就能把这些设计基础课上活上好,使之更有意义。又如:在三维设计基础的“材料的组织和加工处理”的作业中,把重点放在将“材料融入设计”中,可选择合适的处理后的材料做人物模型的礼服,或做成微型城市雕塑,或做成微型玩具等,这样学生们会更有兴趣的。

同时,通过提供设计作品实例的分析,也能提醒学生在平时就要认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6]各方面多收集资料,速写本是必备的,看到好的资料随手勾画一下,或者拍了照片回来整理,图书馆、书店、网络、展览、商场等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美的东西,多看多读,可以活跃我们的创作思维,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师的设计教育思想和理念

上课时教师带着怎样的状态进入教室很重要。这种状态一定是积极的、充满自信、充满激情的、全身每个细胞都被调动起来的。只有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鼓舞继而调动起来,这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前提。这种积极状态还使得老师怀有敏感的心情,细心的眼光,在某些学生无助和迷惘之时,能第一时间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有一个学生,上课很认真,做作业时总是一个人低头苦思冥想,遇到问题不和老师、同学交流,因此作业效果总不理想。笔者认真分析了这个学生的优缺点,多和他交流沟通,多倾听他的心声,开始他有些腼腆不敢多说话,后来经过反复交流,他才逐渐放松,愿意讲述他学习的想法。在笔者有针对性的指导后,他的作业就完成得比较出色了。所以,只有在尊重学生的时候,他们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教师才能从中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才能发现他们的潜能,才能正确地去引导他们。因此,师生间很好的沟通交流是引导学生纳入教学轨道的方法之一。

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来组织教案很重要。从学生心理出发,从学生学习背景、基础状态出发精心备课,注重启发式教学,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切实改变“要我学”向 “我要学”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给环境艺术专业学生讲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时,针对学生轻视基础课、总想一步登天能马上设计出好作品的心理,笔者展示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著名建筑的图片或模型,如:悉尼歌剧院、索菲亚大教堂等,让他们思考这些建筑的设计用了形式美中的什么方法,用提问的方式加上相互补充,让他们主动地进行思考。如果只是单向地满堂灌,效果一定不好。想要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自主学习,就需要师生之间有一个不断互动的信息交流过程,要不断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去组织课程教学,他们仍是孩子,心智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多赞扬,多鼓励,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赞美,这样他们才会有学好专业的信心。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教学,实物观摩讲评,参观展览,学生作品相互欣赏点评和分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曾把一个班的作业排列后摆在一起。学生和老师一起观摩评论。这时,有些“敏感”的学生可能会“顿悟”。通过相互比较一下子发现了自己作品的问题,当单独一人做作业时没有注意的方面,一下子从别人的作品中发现了,有时也能帮助其他同学发现作品中的问题。学生作业的相互自由民主的点评,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加快了他们认识的提高。之后再由教师根据作品的不同问题,分类点评每个作品的优缺点。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表扬并寄予希望,对较差的作品进行鼓励并提出建议,通过“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这样民主、公平的方式,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动力。

另外,分组讨论的方式也是为了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一般可以用在最后的综合作业中。前面小作业主要是独立思考,个人完成。最后的综合作业由于要求更高,人多可以集思广益,集中每个人的智慧,大家参与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人都参与思考和制作,不依赖参考资料。画好草图后可以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讲出他们的构思和草图,再由其他组同学发表意见和建议,草图要一次次反复修改,最后定稿制作,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也可分阶段集体点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够让学生在更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三大构成”作为专业设计重要的基础课,教师必须研究对策,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设法把枯燥的基本知识教学转变为更为生动的课程,使之真正成为富于艺术意味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在不断地发展,构成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不断积累经验,我们只有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为社会服务。

[1] 高建光,任翀宇,夏梅.平面设计师印前工艺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8-48.

[2] 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736.

[3] 康定斯基.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M].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段蕾.包豪斯教育体系对我国高职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45-48.

[5] 伊顿 约翰内斯.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6] 仉雨平.实用摄影摄像技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6.

(责任编辑:施建平)

Reflection on the Basic Training of “Three Components”

YAO Qin–fang
(School of Art,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The “three component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design majors. The key to learn this course is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aching effects, teachers should tak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n the basi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r among students by combining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related to the curriculum of design majors.

three components; learning interes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eaching quality

J20

A

1008-7931(2013)05-0084-03

2013-06-19

姚琴芳(1978—),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课程设计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