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文化研究:“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

2013-04-1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苏州市研讨会学报

编者按: 2013年5月21日,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吴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以“彰显内涵特色,助力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在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园隆重举行,十多位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李政主持,他指出本次会议的目的是请各位专家为“吴文化研究”栏目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探讨栏目发展的途径、方向,更好地服务于苏州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升学报的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学报主编姜左教授代表校领导肯定了学报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校现在正努力将吴文化这一块做大做强,做成学校的特色品牌,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吴文化研究”栏目,继续关心吴文化研究院,继续关注整个苏州市职业大学。

随后,学报编辑部李平副主编与时新副主编对“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创办及发展历程作了详细介绍。“吴文化研究”栏目滥觞于1995年,2001年开始试办,至2003年形成固定栏目,2007年进入成熟期、创新期,2008年学报提出“以专题研究彰显栏目特色”的办刊理念,确立了栏目主持人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是苏南地区最早创办此栏目的学报,也是苏州地区高校中唯一一本“吴文化研究”栏目持续刊文至今的学报。栏目在2003年全国地方高校特色栏目建设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栏目”;2009年获得江苏省特色栏目“明珠奖”,是同类学报中唯一获此殊荣者。“吴文化研究”栏目以关切吴文化的具体生存形态及实践性、应用性为特色,影响日益扩大,获得了同行、专家乃至国内知名学者的诸多肯定。

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众多吴文化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如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江南研究院院长徐伟荣先生,市文联副主席王伟林先生,苏州大学曹林娣教授、周秦教授、汤哲声教授、曹炜教授、袁牧教授、朱琳副教授等,苏州科技学院居易教授,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恩培教授、李涵教授等,他们或亲自到会,或撰文为“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探讨栏目如何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集中呈现于《“吴文化研究”栏目研讨会专家发言摘录》。

编辑部人员也借此机会,在对“吴文化研究”栏目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思考特色栏目的未来发展。时新在《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学术担当—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吴文化研究”为中心》中认为,高职院校学报可以通过特色栏目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成果呈现、资料积累及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实现其学术担当和社会责任。《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十多年的成果就证明了这种“跬步”式积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显示了在浮躁的逐利环境中学报的坚守,显示了特色栏目的学术担当。并提出,今后特色栏目的发展,要围绕强化策划意识、坚持“大方向”与“小专题”结合的栏目形式、开放与合作的举办方式、拓展与细化相结合的刊文内容进行,努力实现高职院校学报对学术研究走向的引领作用,为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有所贡献。

宋现山的《“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影响力与进一步发展分析》则从“吴文化研究”栏目十数年的刊文中,选取2007年至今刊载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特点,揭示其在吴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把握时代需求,深入挖掘专题”、“拓展专家资源,提升品牌效应”、“开拓新视角,发掘新领域”等建议,使特色栏目获得进一步发展。

特色栏目建设非朝夕之功,从孕育到成熟,需要点滴积累,需要集思广益,需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成绩属于过去,刊物要生存,栏目要发展,就必须从更高的起点上有所追求,有所突破。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编辑同人以及读者能够对本栏目发展提出诚恳批评,给出指导性意见,以便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一一改进,使栏目的发展走上更为积极、健康的道路。

猜你喜欢

苏州市研讨会学报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致敬学报40年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